41 | 古今真伪之间:明清艺术与艺术品市场

41 | 古今真伪之间:明清艺术与艺术品市场

00:00
19:29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艺术史》第41课。

上节课,我们讲到了明清时期商业对于艺术发展的影响。大家可能还会想到,艺术领域也相应地出现了繁荣的市场。艺术品市场不但与社会经济直接相关,还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状况。明清时期,艺术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那么,当时的艺术市场是什么状况?艺术的创造性和艺术市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一、艺术品市场和艺术的规模化生产

在讲明清时代的艺术品市场之前,我们先来对艺术品市场作一点了解。我们知道,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今天的艺术品市场,借用股票市场的概念,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或者叫初级市场,是画廊、艺术博览会这些将艺术品直接呈现给消费者的市场;二级市场是艺术品拍卖行,是流通市场。这两级市场,都有中间人。

明清时期没有拍卖市场,但一级市场已经相当发达。相当于今天的画廊的,是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相当普遍的字画店,装裱书画的裱画铺也承担着画廊的功能。如果不是当代人的书画,而是古代书画,则有大大小小的古玩店,古玩店是综合性的,也买卖各种古代的青铜器、玉器、古琴、古书等等,它们往往都被规划在城市的繁华地段,成为书画古玩店的特色街区。像现在还有的南京的秦淮河夫子庙、北京的琉璃厂,都是清代新兴的古玩街区。

除了这种有正式店面的艺术品商铺,还有很多流动的艺术品摊位和定期、不定期的艺术品集市。早在明代,很多城市都在特定的时间开设专门的书画古董市场,一般是在过年期间,尤其是元宵节前后,和元宵的灯会结合在一起,属于大型的书画古董庙会。像北京的灯市,就是当时最有名的书画古董市场,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艺术品博览会和展销会。

有了市场,就需要大量的商品。因此呀,艺术品的大批量生产就会随之产生。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明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刚才我说的是“明代版”。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背后就有《清明上河图》在商品化的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有趣的故事。《清明上河图》有各种各样的版本。说来也奇怪,北宋张择端的原作《清明上河图》,在最初的几百年其实一直默默无闻,但到了16世纪的明代中期却突然一下成为市场宠儿。大街小巷到处都有所谓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在卖,人人都说自己卖的是真迹。甚至早在清代就已经远销日本和朝鲜。现在,世界上各大博物馆、美术馆还有超过一百件各种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保存下来,都是明代艺术市场中出现的“伪好物”,也就是仿作和伪作。有不少直接托名张择端,也有不少低调一些,托名明代的大画家仇英。


(传)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

这类作品大都发挥了仇英描绘细致、设色艳丽的画风,以苏州地区最盛行,被人们称作“苏州片”。“清明上河图”这类城市图就是最火的产品。也有以南京为蓝本的,比如表现南京元宵节白天游行的《南都繁会图》,表现元宵夜晚灯市的《上元灯彩图》,都托名仇英所画。

(传)仇英《南都繁会图》局部中国国家博物馆

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还逐渐影响了宫廷文化。乾隆朝的宫廷画家模仿明代版本《清明上河图》,也画出了以北京为背景的院本《清明上河图》。还画出了以南京为背景的《仿院本金陵图》。也有描绘现实中苏州城市生活的《姑苏繁华图》。

艺术品市场不但催生了艺术的规模化生产,它同时也成为了艺术表现的新题材。艺术品作为一种奢侈品,它的市场本身就极富特色。虽然那时候还没有照片,但我们可以从明清绘画中一窥究竟。我们还是从《清明上河图》开始说起。

《清明上河图》的主题属于城市景观图,传为仇英所作的明代版本中,非常仔细地描绘了城市中的艺术品店铺。宋代版本中还看不到的书画店和古玩店,在仇英版本中非常明显。闹市中,有一个店门口挂着“精裱诗画”的招牌,这就是当时的“裱画铺”,或者叫“装裱铺”。裱画师傅正在大桌子上工作,店里的墙上挂着各种绘画,有山水、墨竹,好像还有人物画,还有一件草书立轴。要知道这种挂在墙上欣赏的大型书法立轴,是明代才出现的新事物。还有一个更大的店面,挂着“古玩诗画”招牌。掌柜的正在向两个文士展示一幅墨竹立轴,身后的货柜里琳琅满目地摆着各种卷轴、古书、铜器、瓷器、漆器,还有古琴,古剑,玉如意等等。

(传)仇英《清明上河图》中的裱画铺与古玩铺

除了装裱铺和古玩铺,画中还有一个画店,有画家在给人画肖像。这三个店铺,代表着艺术市场的不同方面,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意味着艺术是城市经济中必不可少的行业。有趣的是,画中也有一个特殊建筑,有三位女性在演奏琵琶、笛子和拍板,屋檐下的牌子上大书“青楼”二字。没有一个妓院会叫“青楼”,它只是一个雅致的统称,但它也是城市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特殊行业。

(传)仇英《清明上河图》中的“青楼”

和《清明上河图》中日常固定的店面不同,《上元灯彩图》中画的是元宵灯市中临时性的书画古玩市场。画面热闹非凡,人们在灯市中摩肩擦踵。除了不少卖古玩的散摊,画中还有一个曲折的游廊,里面几乎都是书画古玩店面。有人在看古铜器,有人在看古瓷器,柜台上摆着插着红珊瑚的玻璃瓶,还有大理石的屏风。值得注意的是旁边的一个店面,是画家在出售自己的作品。挂着他画的竹子、兰花,还有画着山水、花卉的各种折扇。他也可以现场作画,即等即取。

佚名《上元灯彩图》中的书画古玩店面

到了清代,逐渐出现了一种表现市井百业的风俗绘画,比如乾隆年间的《太平欢乐图》。发展到晚清,更是出现了“三百六十行图”,里面都会画售卖书画的画家摊位。

清代《太平欢乐图》册中的书画摊位

从这些绘画中我们看到,明清艺术品市场已经相当发达;关于艺术品市场的绘画本身也成了当时重要的文化景观。

二、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创造性

讲到这里,热爱艺术的听众可能会问: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对艺术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有的朋友听到“市场”这两个词,可能觉得不是一个好现象,其实不然。首先,随着艺术市场规模的扩大,出现了专业的艺术中介和代理人,艺术品的价格、真伪也就有了标准和一定的保证;其次,在市场公平交易在原则下,艺术家和消费者处于相对开放的环境中,有了更多的选择和空间。可以说,艺术市场对艺术家和消费者都发挥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先从艺术家的角度谈一谈。

(传)仇英《清明上河图》中一个显著的空间里挂着“公平交易”的牌匾,这里可能是市场监督机构,屋里的两人很可能是市场监督员

整体上来说,艺术市场的繁荣强化了艺术家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艺术家之间的横向交流和竞争。为了让作品更能被社会接受,艺术家需要更接近时代脉搏,在艺术题材和风格上获得更多的创造力。我们用两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明代苏州重要的职业画家周臣。通常见到的他的画是山水画,画一些隐士主题或文学典故,画风和唐伯虎很像,据说这是因为他曾经为唐伯虎代笔。但是看惯了他的山水画,再看他创作的《流民图》,就会感到特别的诧异。这件作品画的是底层市井中的人物,有游方的僧道,有当时做小买卖的女性“卖婆”,更多的,是各种乞丐。很少在自己的画上题字的周臣,在这件作品中一口气写下将近五十个字的题记,说明了自己画这件作品的原因,是因为对这些市井乞丐印象深刻,想把他们在社会中谋生的各种伎俩,来展现给大众。这很接近于现代艺术家的创作的态度了。


周臣《流民图》局部和画后周臣自己写下的长篇题记

周臣在这里调动的是他敏锐的艺术嗅觉,他直觉到市井人物作为一种新的题材所反映出的市民文化。他画的乞丐用夸张的笔墨,画出了各种怪异的身姿动作。但他十分细致地把握住了乞丐们各自不同的行乞方式。有的依靠身体残疾,比如画中一位腿部浮肿溃烂、脖子上长着巨大的甲状腺瘤、眼睛看不见,还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孩、牵着一只导盲的羊的中老年女性。有的乞丐用表演来行乞,比如马戏,有耍猴、耍蛇、还有耍松鼠。比如硬气功,还有滑稽的戏剧表演。周臣画的乞丐属于职业乞丐,他们也是一种新的社会职业。可以说,周臣在这件作品里,最早捕捉到了明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周臣《流民图》中的各种乞丐

再到后来我们会看到,像仇英版本的《清明上河图》这类城市图里,全都出现了乞丐。他们就像那繁华闹市的画店一样,也是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景观。到清代,周臣最早开创的这种描写底层乞丐的绘画大行其道,在我们中央美院美术馆就藏有一套清代康熙年间画家胡葭的《流民图》,这位画家在历史中没有留下半点记载,但他用滑稽的笔调画出的好几十个各种各样的职业乞丐,却堪称杰作。

(清)胡葭《流民图》册中的耍蛇乞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明末清初的画家陈洪绶也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他将市场化和艺术创造性很好地结合起来。陈洪绶有一个类似于“陈洪绶工作室”的组织,其中的成员包括他的儿子和他的徒弟。他的品牌之一就是仕女绘画。研究陈洪绶的学者们曾经对于三幅一模一样的《麻姑献寿图》大立轴迷惑不解,最后认为,它们可能都属于陈洪绶工作室出品,面都市场中广泛的需求。

陈洪绶为《西厢记》所作的版画插图

陈洪绶的探索,还表现为和新兴的出版商的合作,创作了一些特殊的作品。比如他为流行的爱情小说《西厢记》创作别出心裁的版画插图,还为十分流行的一种纸牌游戏画图案。这种游戏称作“叶子”,有一点点类似扑克牌。纸牌上得有一些装饰图案,陈洪绶先后画过两套,一套画的是水浒传人物,称作“水浒叶子”。另一套画的是古代的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称作“博古叶子”。通过这种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流量极大”的图像传播方式,他就成为了市场中最受欢迎、名望最大的画家之一了。

陈洪绶《水浒叶子》中的“母大虫”顾大嫂和“九纹龙”史进

他的仕女虽然都是大脑袋,小身体,看似不美。但他其实特意强化了八字形的眉毛,像是愁眉不展,令人想起“东施效颦”的故事里因为身体不舒服而皱着眉头的西施。还有学者指出,他还吸收了当时流行的昆曲中女性的动作和手势来融入自己的仕女画,因此现得特别古雅。

我觉得陈洪绶最为特别的,是关于才智出众的女性题材。在明代,有文化的女性大量涌现已经是很普通的情形,她们的楷模是汉代的才女,或是宋代的李清照。在明代流行的一种常常托名仇英的《百美图》中,就有李清照等才女形象。

但是陈洪绶用了更有戏剧性的方法,那就是表现才女与男性文士竞赛并且打败男性的情形。比如他献给自己的姑母六十大寿的贺礼,画的是古代的一位聪慧女性宣文君,在年老之后依然能背诵已经失传的儒家经典,许多男性文士只能乖乖地听她讲解。更有趣的是他的这幅《吟梅图》。画面中,一位中年的男性文士和一位妙龄女子相对而坐。表面看起来,具有文化权威的男性正在给女性上课,男性坐在宽大的石桌前,女性则坐在一块石头上,面前是一个小凳子。但仔细看,两个人正在面对女仆捧来的一瓶梅花赋诗。只见男性眉头紧锁,双手交叉在胸前不停的搓来搓去。女子则非常从容地端详着梅花,似乎马上就要拿起面前的毛笔写下诗句。在这里,结局是预料得到的,妙龄女子最终将在这场诗歌竞赛中击败中年文士。画里的男女之间的关系是暧昧的。女子是男子的女儿吗?还是年轻的妻子或小妾?又或者真的只是大家闺秀和私塾老师之间的关系?无论如何,陈洪绶这幅画非常巧妙而又深刻的通过对于社会风尚的观察,创造出了新的艺术主题。

陈洪绶《吟梅图》轴南京博物院

三、欣赏群体的培育和艺术知识的传播

刚才我们讲了艺术市场对于艺术家的影响,下面,我们来看看艺术市场对消费群体和艺术欣赏的影响。

艺术市场不光培养了艺术家,也培育了艺术的欣赏者和消费者。作为一种奢侈的文化产品,艺术的消费者或欣赏者需要拥有足够的艺术素养才能看懂艺术,跟艺术家进行对话。

明清时,出现了大量针对艺术鉴赏家、收藏家等消费群体的普及性书籍。明代初年,出现一本叫做《格古要论》的书,分门别类,从古琴、古书法碑帖和金石拓片、古画、珍宝、古铜器、古砚、奇石、古玉器、古瓷、古漆器、古代纺织品、奇异的木头、竹器、笔墨纸等文房器具一一展开。这种分类的形式,其实就构成了一个古董铺。也特别像我们今天去中国的艺术品拍卖会看到的情况。在晚明的时候,文徵明的重孙文震亨编写了一本《长物志》,也是分门别类介绍了和精致的文人生活有关的各种艺术门类。除了《格古要论》中的书画古董,还包括园林的营造,书斋的布置,衣服的穿戴,等等。

这些鉴赏品味的书籍的流通,依靠的是印刷术在明代的蓬勃发展和商业化的出版市场。不过,它们还不是真正的“图书”,也就是只有文字。和我们现在一样,几百年前的人们也喜欢看图像。所以,出版市场中还出现了另外一种鉴赏品味的书籍,那就是按照艺术品的不同种类编辑的各种图谱。

明代以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书画谱”。首先,有跟教科书一样、教人如何画画的画谱。比如明末出版商胡正言编印的《十竹斋书画谱》、清代初年画家王概等人编写的《芥子园画传》;其次,还有类似名作欣赏的画谱,比如明末杭州人顾炳出版的《历代名公画谱》。除了书画谱,铜器、古琴,都有画谱,甚至石头也有专门画谱,比如明末刊印的《素园石谱》。此外,作为文房四宝的纸和墨,也是当时艺术欣赏的重要组成部分。纸有《萝轩变古笺谱》,墨在明代出现了著名的徽州制墨名家程君房的《程式墨苑》和方于鲁的《方式墨谱》。

《十竹斋书画谱》

顾炳《历代名公画谱》中的李嵩《骷髅图》

这些图谱类的鉴赏书籍,很多都用了精良的套色印刷工艺,它们新颖的图像吸引了广大的消费群体。作为传播艺术品知识的工具书或教材,这些书籍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明清时代新的艺术品消费群体。

好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下明清时代的艺术品市场,尤其是探讨了艺术品市场对于艺术生产方式和艺术消费所产生的影响。接下来的两节课,我们要转向明清时代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的交流。我们下节课再见!

喜欢本课程 欢迎转发海报

和更多人一起漫步7000年中国艺术史之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华耀朝日

    是啊插图看不见了

    Monaqueen 回复 @华耀朝日: 看不到,图片……为啥呢?

  • 山涧清水

    插图呢,没插图没法看

  • 山涧清水

    插图呢

  • sugar017

    能否恢复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