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⑬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先进⑬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00:00
16:17

先进篇第十一⑬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鲁人为长府。鲁人:鲁国的人;为:是作为。以前古人,府和库是分开的。府指的是存钱财,库存兵甲。这里为长府,指的鲁国存放钱财的地方,称之为长府。不光存钱财,存和钱财相关的物品。比如说,账本也在其中。这里的为长府的作为,指的是翻新,改建。鲁国的人想要重新翻修,改建长府。有了这件事情之后闵子骞对于这件事情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如果仍然按照过去旧的那些习惯,制度和规模会怎么样呢?何必要去重新改建和翻修呢?重点在,仍旧贯。也就是翻修和改建还是保持原来的规模、制度,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变化和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和功效,何必要重新再去翻修呢?


我们先往生活当中延伸,这个道理在我们生活当中经常会见到。比如说我们家里要换一辆车。我现在正在开着一辆车,而要换一辆。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这车到底该不该换,应不应该换取决于什么呢?有没有新的功能和功效。举个例子,如果本来开的是一辆五座的车,我还换成一个五座的车。仍旧贯,跟原来的功能和功效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车可能换了以后变得更豪华更舒适。


闵子骞以德行著称,德字科的,以德行著称的人,考虑问题的核心价值观在于这件事情它是劳民伤财的,不符合德。就像我们换这辆车,如果车是因为过于旧,没法再开了,这时候我们要换掉的。可是如果车还能开,重新换一辆一样的车,这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没有必要的。但是假如说,五座的车要把它换成七座的,为何?因为五座的车家里不够用,家庭成员太多,有父母、有孩子,夫妻两人是在坐不开,这个是扩大规模和增加的功用,这个是有必要有价值的。


我们再讲一个生活当中的小事情,比如说家里换一个窗帘。那这个时候看我们怎么思考这个问题,如果这个窗帘能用,可换可不换,这个时候其实何必要换呢?当我们重新换一个思维。可能我最近的心情不太好,我想换个窗帘换个风格,可以让我重新换一种心情,那这个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所以这件事情,换还是不换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样的思维来看这件事情。


我们在生活当中,其它的用品也是一样。比如说我们的碗、碟子、家用电器是否该换,我们取决于它是否有新的功能和功效。如果只是为了好看,只是为了翻新,但实则功效和功能是同等的,没有必要换。所以这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思维方式,当我们内在开始修仁德的时候就懂得珍惜物品,珍惜生活当中的用度。我们换也实在因为它过于破旧无法再用,或者为了实现新的功能和功效,否则是没有必要换的,俭以养德。一个内心有德行的人他会变得节俭,所以每个人的出发点并不相同。


闵子骞以德行著称,所以他看到的这件事情的功能规模一样,但是他看到的是背后的劳民伤财,一定会损伤财物,让百姓变得负担更大,要付出更多的体力。而要翻修的鲁国之人,他可能看到的是更漂亮,修完之后更美观。


《商君书》当中有一段话,我们可以来延伸和引用。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利就是这件事情的好处,百是一个量词,形容没有百倍的好处和利处,是不会轻易改变制度,改变方法的。我们生活当中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比如说在一个公司当中,我想改变公司的制度,想改变方法,改变营销策略。这时候需要反复的思考,它一定有很多倍的利处,这时候我们才改变方法改变制度。


功不十,不易器。这个器指工具、人才、方法都包含在其中了。如果我们想要去做一件事情,它的功效、功能不能翻十倍,不轻易更换工具,改变方法,更替人才。比如说,我们某一个岗位上,想换一个人。这个时候我们要反复的思量反复的思考,换一个人有没有可能产生更多的功能和功效。如果有,要及时的更换人,如果没有轻易不动。


我们生活当中所用的工具也是一样的道理。说我今天想买一个新的东西,新的物品,新的工具,这个时候就要来思量,如果和本来的功能相近,没有必要更换。如果它的功能和功效可以延伸可以延展,可以发挥更大的力量,这个时候我们是要更换的。这里我们依然要取中,到底换还是不换。换也不对,不换也不对,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事物的变化,事情的发展,我们来取中。


比如说更换窗帘也好,更换衣服也好,更换房子也好,更换车子也好,乃至生活当中的用度,办公当中的用品,都是这个道理。到底该不该换,我们要懂得去折中。如果它增加了新的功能和新的好处,我们要去换。如果它不能,我们这时候选择不换。但是原有的东西你要有的用,如果太破旧不堪,影响整体的进度和使用,这个也不行。


我们学习《论语》一个最核心的思想要懂得事事取中,而如何取中,需要通过不停地学习,我们自己有智慧以后做事情才能适度才能取中。孔夫子听到了闵子骞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也讲了一句话。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闵子骞这个人不太讲话的,但是讲话总能切中要害,讲其重点,言必有中。这句话我们要往自己的生活当中去延伸,去思考。我们在生活当中讲话可能讲了很多,但是没有重点,不能切中要害。我们每天在工作当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工作做了很多,不一定能切中要害。我们和他人交流,同样的道理。我们听别人说了很多话,但不一定能切中要害,没有看到那件事情的本质,我们如何才能切中要害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学习的。


首先,第一点,我们要有智慧。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学习文化,我们增长见闻改变我们的认知,提升我们的智慧。以《论语》当中这句话为例,闵子骞如何切中的要害呢?他长期跟在孔夫子身边,学习了圣贤的文化,以德行著称,又有德,又有智。所以看到这样一件事情,他看到的德,不能劳民伤财。这件事情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所以当一个人有了智慧有了德行,再看待问题就会变得不一样。


比如说我们学习了一年的圣贤文化,当我们懂得修身以后,再看待问题的核心价值观就会发生变化。我们举个例子,我们再看到一个身边的同事,他在升职在加薪,过去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表象。说他只是运势好,只是领导喜欢他的性格而已。当我们学习了圣贤的文化,你会发现实则不然,这个人做事情他能抓住重点,他能解决他人的需求,他能担当他有智慧。同样的一件事情,我们看到的各不相同,是因为我们的智慧变了,我们的认知变了。我们开始有仁德之后不是升起那颗嫉妒之心,看到的是他的付出,看到的是这个人的内在和优点。


我们再举个例子,生活的当中的朋友,做生意做得比较好,我们以前看到的是表面,说这个人只不过是运气好,这个人只不过是有兄弟、姐妹或者朋友亲人的帮忙,我们觉得他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当我们学习了圣贤的文化以后,我们不再是嫉妒他的那颗心。这个时候我们才可能看到内在的真相,这个人可能口才比较好,可能性格比较坚韧,可能他人际关系处理得比较好,可能这个人懂得付出,所以他才能把生意做的很好。


我们看到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必有其内在的规律,只不过我们没有那个智慧,没有那颗仁德之心,看不到而已。为什么我们重点要反复的提仁德之心呢?我们只有智慧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没有这颗仁德之心,看待事情,看待问题会有偏颇。


比如说我们是嫉妒这个人的,我们怎么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呢?如果我们是以贪欲之心,去看待这件事情,怎么可能看到真相呢?没有这颗仁德之心,我们都是用自己的情绪在看待问题,都是在用自己的偏见在看待事情。因为这颗心并不中正,所以当我们有了仁德有了智慧,这颗心是中正的,我们才能看到事情的根本。


就以闵子骞为例,如果他不是这颗中正之心,不是仁德之心,他怎么会看到劳民伤财,而对这件事情的结果并没有什么改变,别人只是着了色相。因为这件事情翻修以后,看上去更华丽,但实则对这件事情的根本并没有任何的改变。


我们在生命当中,其它的事情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内在缺少了这个仁德,我们看到的都只是表象只是色相。我们有了这样的思维,再去培养孩子也不一样,我们不是只看他的外在,我们要培养他内在的修养,内在的道德。我们再去招员工也是一样的,我们不看他的表象,不是只看这个人说了什么,我们要看他做什么。不是看他讲了什么样的话,而是看他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这都是内在的。

所以,要想言必有中,思必有中,行必有中。我们就要通过学习增长自己的智慧。通过学习来的知识和道理,修养自己内在的德行。当我们有这颗仁德之心,中正之心,再加上自己的智慧。思亦可中,行亦可中,言必有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