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篇第十一⑭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瑟,乐器;由,指的子路。孔夫子听到了子路在鼓瑟,讲了一句话:子路鼓的瑟怎么会是我的门人呢?我们看整个《论语》孔夫子都在取中,讲中和之气。孔夫子自己的性情温、良、恭、俭、让。孔夫子推崇的道,中庸之道,其德至矣乎。而子路的性格,刚猛、果敢。刚猛果敢的性格自然在他鼓瑟这件事情上它会体现出来。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性情,鼓的瑟就会是什么样的性情。我们往生活当中再来延伸,就很好理解这句话。即使我们在做家务,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性格性情,在做家务的时候能不能看得到,可以的。一个人性格是快的,做事情是干净利落的。一个人是开朗的,他做家务也是这样的状态,干净利落;如果一个人的性格是缓慢的,如果一个人的性格是不够严谨的,不仔细的,做家务就可以看得出来。
同样,比如说一个人开车,不同性格的人开车的方式,快慢都不一样。所以在任何事情当中,都能看到一个人性格的体现。不光是奏乐如此,即使我们听音乐,不同性情的人喜欢听的风格也各不相同;我们再看唱歌的人也是如此,不同的性格的人唱歌的风格不一样的,比如说书法也是如此,不同性情的人不同性格的人,写出来的书法也各不相同。
所以我们说修身养性,当我们的性情变了,我们生活当中一切举手投足都会发生变化。当我们的性情变了,我们做事的风格也会发生变化。在每一件生活当中的小事情都会得以体现。所以有智慧的人听到别人讲的话,看到别人的行为,看到他在做事情,就知道了这个人的性格和性情。
我们这时候再回来看子路。子路在鼓瑟,孔夫子一听如此刚猛,感叹了一句,子路鼓的瑟怎么会是我的门人呢?鼓瑟追求的是中和之气,是心平气和的,这个时候称之为雅颂。而子路的性情如此,他鼓的瑟也是偏向于刚猛的,刚烈的。
门人不敬子路。其他的门人弟子,听到了孔夫子所讲的这句话,开始不敬子路,对这个人不尊敬了。认为子路鼓瑟鼓的不好,你看老师都这么讲了,他怎么会是老师的弟子呢?这段话当中,我们要来延伸三种角色。第一种角色,是作为孔夫子。第二种角色,子路。第三种角色,门人。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角色,孔子。孔夫子代表的是有权威的人,处上位的人有威信的人,德高望重的人。所以德高望重的人处上位的人讲一句话就会有人盲从,就会有人听从。举个例子,在一个企业当中也是如此的。处上位的领导或者部门经理,说什么样的事情是好的,什么样的事情是对的,下面的员工是不是就会听从甚至盲从。何为盲从呢?就是我也不了解那件事情,我跟着就下了定义。这里的第三种门人弟子就是盲从之人。
孔夫子感叹了一句:子路鼓的瑟,怎么会是我的门人呢?而门人弟子跟着就做出了行为,不敬子路。没有去了解子路鼓的瑟,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这是其一。其二,从孔夫子的角度和标准,子路弹的自然是不够好的,但不代表他比那些门人弟子差。
我们举个生活当中的例子。比如说领导今天发现了某一个员工的问题,指出来他身上的问题,这个时候其他员工如果不去敬畏这个员工,这是不对的。不代表你比他做得更好,你比他更正确,只不过在领导的位置看上去他做的不够好,你们这些人是不能盲从的。他可能比你们更加优秀,只是从领导的角度看上去不够而已。
所以我们先讲第一种人,处上位的人,一定要注意说话严谨,一定不能随意讲话。因为你随意所讲的话就会被人盲从的。
到了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更是如此。如果一个公众人物你随意所讲的话,那么自己的粉丝,自己的听众,自己身边的朋友,就会选择听从和盲从,会给别人产生误导的。《论语》当中,子不语,怪、力、乱、神。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些事情孔夫子都不讲和很少讲,为什么?如果孔夫子讲了这些话,就会有很多人去跟着听,甚至是盲从就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即使我们在一个家庭当中也是如此。如果作为一个家长很多事情如果是不了解的,就不要轻易讲,即使了解的也不要轻易评判他人和其他的事情。因为你的评判你身边的人就会听,如果再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你的评判你的价值观,你的所思所想就会影响很多人。所以我们学习儒家文化要谨言慎行,对他人没有帮助的话,对他人没有益处的话,怪、力、乱、神的话不讲。讲出来就会有人听从,有人盲从。我们会影响他人的心智。
我们再来看第二种角色,子路。也就是作为当事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当事人。所以我们要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我们所讲的话我们的行为,我们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被人看着的。《大学》讲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我们身边的人清清楚楚地,都可以看到我们的行为,听到我们所讲的话语。当一件事情的言论,如果发生的时候,当事人的解释基本是无效的。没有人会听你解释,因为有很多人在盲从。比如说发生了一件事情,一旦有什么样的言论起来以后,很多人是不可能听你解释的,你再解释也是没有力量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要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落人口实。
我们再看第三种人,盲从者。也就是这里所讲的门人弟子。我们刚才在讲第一种人和第二种人的时候,都讲了盲从者,因为盲从者无处不在。当我们变换到第三种角色盲从者的时候,我们不要盲从,我们要有自己的价值取向,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当我们没有学习圣贤文化,没有修身之前,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盲从者,人云亦云。因为没有自己的价值观没有自己的认知,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别人说什么我们就会听什么。
生活当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很多人的抱怨,为什么我总是被骗呢?为什么我总是被他人欺瞒?都是因为我们盲从,我们没有自己的智慧去分别。我们没有自己的智慧去识别事情的真相,所以跟着盲从自然就会被骗。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只听某个人说了什么,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角度,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这件事情,如此才不会人云亦云。
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孔夫子看到其他的门人弟子,对子路是不敬的,又补充了一句话。这里我们先说堂和室。室外为堂,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我们说进到一个家里,入了门先进的叫做厅,也就是古人讲的堂。然后才是内室,卧室。这里的堂没有到内室,但是他是入了门的。所以叫升堂入室,它是讲次第的。
这里孔夫子说了,子路鼓的瑟已经升堂了。不过还没有入室而已。看待问题的角度高度是不相同的,说明鼓瑟鼓得很好,他是入了门的,只在孔夫子的境界来看,刚刚入门。还没有那种中和之气,但不代表不比其他的门人弟子更好。这句话我们要来思考,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说,在一个公司当中,领导说了同事某个缺点,我们就跟着不敬同事。实则不然,有可能我们这方面还没有他做的好。
我们再举个例子,在一个班级当中,也是如此。一位老师说了其他学生到某个缺点和不足,这个时候我们也不敬那位学生了。我们认为你看老师都说你身上的问题和不足了。但实则有可能我们还不如那个学生,或者即使这一点上我们比他好,我们还有其他的不足和缺点未必赶得上人家。所以我们要懂得每件事情的角度和高度并不相同,以我们的角度和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并不中正。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