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即于果。假立因名”,借果说因,什么叫“借果说因”,说它是不定呢?因为后悔的心理、恶作的心理,自己对自己埋怨、怨恨、后悔,自己讨厌自己。这个人生你要反省,有时候自己非常讨厌自己。所以有些人搞得莫名其妙,就精神病去自杀了,他也讨厌自己活着。他忘记了,万一死了到了那一面不好呢,那个讨厌了想回来呀,要想回转来,这个入境证就难办了。死了并不是了事哦,假使那一边比这边还麻烦怎么办?所以是不了生死之人。因此呢,悔的这种心态,使我们不能证果、不能成道。为什么不能证果呢?因为一切凡夫众生,这四种“悔、眠、寻、伺”的心态很严重,因地不真。所以,《楞严经》上佛说的有两句名言,“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自己这个动因,下手就错了,所以不良的因啊,不会得很好的果,这首先目标方向已经认错了。所以“此即于果”,对这个果“假立因名”,“假立”,假设有这么一个作用。你说“假立”,那假的我们何必研究呢?离假即真!心态,我们心理的思想、心理的作用,本来都是假的。所以,普通的佛经叫作“妄念”。“妄”,它就是假的,可是我们不知道、不认知假的。所以,佛经都给你讲完了,你不要妄想,一切皆是妄想,学佛求法也是妄想,不妄想就本来清净了。可是呢,你明知道去求一个“不要妄想”,这个观念就来了,离假就变成真了,又变成一个东西了。所以, “悔”同多疑这个“疑”是连在一起的,普通经典上说“贪、嗔、痴、慢、疑、悔”都属于烦恼。可是在这里呢,它同“疑”分家了,“疑”又不同,“疑”是基本的烦恼,障道的因缘更重;“悔”呢,比“疑”至少轻点。所以在这里另加讨论。 “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故”,第二个原因说,后悔的心理为什么讲它是“果中说因”呢?因为我们普通没有什么后悔心理,总是一件事情、一个思想,做了以后来追悔,“先恶所作业”先有一种心态是厌恶、讨厌,“哎呀,刚才做错了”,譬如我们写毛笔字,这样一写“诶,错了!刚刚我这一笔这样写这个就多漂亮啊”,讨厌这一笔写错了,后悔得不得了。“恶”跟“悔”这两个是连着的。譬如打牌一样,“这一张,哎呀,错了错了!错了”,实际上,讨厌自己这一张牌怎么那么快、怎么都不想一想?这一下坐在那里又发脾气、又骂人,然后把牌桌子也掀翻了,就是这个道理。“先恶所作业”,后来跟着上来追悔,这个属于“悔”。 “悔先不作。亦恶作摄。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业。是我恶作”,再说明这个心态。为什么“悔”的心理,所以先由恶开始,厌恶的心理开始,埋怨厌恶,因为这个悔啊,先由厌恶开始,譬如我们上街买东西,这个真喜欢,多二十块,又贪便宜,1746这个也差不多,在电灯光下面我看看、比较了,在百货公司拣了半天,又想便宜,就买了这个。等买回来一看,哎呀,真后悔呀,何苦呢,多三十块钱买那一个多好!可是真叫你拿去换啊,又舍不得花那三十块,人生都在这个境界里。 所以“悔”呢,“先”,它前面的作用,后悔自己刚才为什么不那么做,所以“悔”的这种心态属于恶作的,讨厌、厌恶自己所作的业。等于我们经常人有这个习惯,自己过后来追悔来讲,“哎呀,我当时啊,前两年我同你一样努力,我就好了。”那你今天开始好不好?他绝对不干!你老是追悔,“我先不作”,后悔,我当时为什么不这样做“如是事业”,我为什么不那么做,我当时那么做,我同你一样发财了。后悔有什么用呢?所以,后悔这一种心理“是我恶作”,是我自己、每一个人自己范围这个我,厌恶、埋怨、讨厌自己心里所作的行为等等,这就是悔的道理。 他只是说明心态哦,我们大家不要听忘记了,真要修行,这种心理随时要反省才叫作修持。不是说,那是唯识,听完了同我不相干,那何苦来研究这个东西?那你将来后悔、恶作,“当时何苦呢,上十一楼,还要赶八点钟,哎呀,真上当啊。”恶作,又悔,划不来。这个是“悔”的心理,“悔”的心理很严重哦,如果常有这种心态多了这个人,就是你多疑的个性。如果你研究心态,这种人做事情,一生是一无所成。你不要看相,要看心相。有一种相法,叫作“心相”,看你心理的行为就是相,就可以断定此人一生一无所成。所以我常常告诉年轻同学们,做什么事情看你敢不敢赌,当然我一辈子也不会赌,但是我是个赌徒,喜欢赌,人生就是赌,下了就下了,下了以后你晓得好还是坏?有一个同学讲,两个人啊,爱的要死,爱了七八年了,我说你就结婚吧,结果呢,“哎呀,还要考虑考虑”,我说结婚就是赌啊,输了就输了、赢了就赢了,你有那么多的啰嗦,一个老婆都不敢泡,我说你一辈子还有什么事业可做啊,那虽然是笑话,也是真的哦,人生谁有把握?你先下去做了以后再来改正,就这么一个世间法。 修道也是一样,又怕这样又怕那样,“哎呦,我修了这个对不对啊?”,你不对你不要搞嘛,你修了又怕不对,不对你要去尝尝看,外道魔道,你要变魔试试看嘛,你晓得自己着魔了,转过来就不魔了嘛,就没有这个气派。这是“悔”的这个心理障碍修道,障碍很多人。你看很多人,现在知识分子,哎呦要考虑很多,讲好听这个人头脑好,很仔细,一个问题多方考虑,讲难听的是没有出息,天下事有什么“多考虑的”?!不是好,就是坏,没有中间的,不好不坏,就是已经慢慢坏,不好不坏就是坏,拖住了就是坏。所以修道的人,“悔”的心理很严重,它虽然不是恶业,它属于贪嗔痴慢疑,根本烦恼的一种,障碍一切的成就。所以你看,要成功有时候乱撞的人,也不错啊,当然他又犯了别的心态的错误,可是他“悔”的心理很少,这是“悔”。 “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第二个心态是“眠”。眠”,它不叫“睡”,“睡”跟“眠”不同。眠就是叫睡眠。睡眠是什么?“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睡眠使我们身体不自在、身体丧失了自由。睡眠那真是丧失了自由,一睡着了,没有办法动了。你正在睡得好好的,“哎,有个好东西你来吃吧?”“哦,不要!”翻个身又睡了,醒了后悔“你怎么不叫我啊?”可是叫不醒你呀。所以,睡眠就是小死亡,不是大死,睡就是个小死。不过人习惯了,愿意求这个小死,睡了很舒服。人都说“哎呀,睡得好舒服,睡得好香啊,睡得好甜哪”,鬼话连篇,睡的时候有个什么香?有个什么甜?都是过后的追悔的话!那只是追悔的话。1747所以,睡 “令身不自在”,身体不能作主,你睡着了什么都不能作主,此身已经不属于我了,属于床铺的。 我经常说,我们人生算算账,划不来,按活六十年来讲,三十年睡在床上,一半都睡在床上,六十年一半睡在床上,除了三餐饭,大小便,一除了以后,还要扣一半,只有十五年。十五年当中有时候忘记了,有时候生生病,一辈子活六十年,真正活着只有两三年时间。你把这个帐要算清楚哦,所以真正自在的时间就没有多少。我们不要算一辈子,算一天嘛,二十四个钟头,十二个钟头就被夜里占走了,那不算数了;这十二个钟头,三餐饭、大小便、洗洗脸,再有呢,报报到啊、签签到、看看报啊、抽抽烟、聊聊天,就没有了,剩下来没有几分钟时间留给自己。这是睡眠中的睡眠。 睡眠使此身不得自由,不自主了。 “昧略为性”,这两个字中文就是,“昧”,暗昧,就是指暗昧,什么都不知道;“略”,什么都马马虎虎就过了。我们睡着了“哦,不要吵……”,又睡着了,你叫醒他“起来了……”,比方我们小的时候要上学了,妈妈叫我们,快去上学,“哎呦,我再睡一下……”要是醒了就不得了了,拼命跑,这个是“略”,睡眠的性质是“昧略为性”。 “障观为业”,障碍了正智的观,智观。睡着了就不能观察了,脑子也睡了,不能用了。可是脑子你聪明啊,在欲界的这个世间里头,还靠脑神经,通过脑神经,它智观的功能才起得来。所以,睡眠了以后,不行了,睡眠了,脑筋要用,想一个东西都糊涂了,所以障碍慧观。所以脑筋好,聪明不是智慧,但是聪明跟智慧的确有连带关系。不聪明,哪里能够发生智慧呢,聪明是智慧的前奏。所以,睡眠造的业是障碍智观、慧观,这是它的性质。每个心态的范围已讲了,下面再申辩。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