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审判》:现代文学开山之作,当代人的精神寓言

文学|《审判》:现代文学开山之作,当代人的精神寓言

00:00
29:44

现代文学开山之作,当代人的精神寓言。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卡夫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一生过着默默无闻的写作生活,创作了近百篇短篇小说和三部长篇小说。卡夫卡文字简练,结构复杂,内涵深刻,被认为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创者和代表性人物。


 长篇小说《审判》写于1915年前后,被认为是卡夫卡最成熟的作品。《审判》代表着一种经典的“卡夫卡风格”,用一个简单的故事实现了多重复杂的文学效果,被称为是现代社会人类生活的寓言。



一、《审判》的情节和主要文字特征。


《审判》是一个不成故事的故事,它有意弱化情节,增加文字的不确定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审判》从情节上讲它非常简单。整部小说分为四个阶段:被捕、庭审、诉讼和判决。


在第一阶段中,30岁的银行职员约瑟夫·K早上醒来,自己的房间里突然闯入两个不速之客,他们声称,K已经被逮捕了。奇怪的是,法院既不公布K的罪名,也不将K抓进监狱,K依然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第二阶段是庭审,K本想在庭审现场为自己辨明清白,但他被法院的荒唐恐怖吓坏了,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尽一切可能解救自己。于是,在第三阶段“诉讼”中。他到处想办法,但依然是莫名其妙、毫无原因地,所有人都告诉他,不要试图自证清白,老老实实接受法院的判决。最后,在第四阶段“判决”中,K在教堂中遇到了神秘的神甫,神甫讲了一个“在法的门前”等待了一生而无法进入的人的故事。围绕这个故事,K和神甫探讨了何为法律,何为有罪等问题。最后,K意识到,自己确实是有罪的。于是,在31岁生日的前夕,他顺从地接受了死刑,平静地被人拉到郊外处死了。但至死,K都没有得到法院的明确判决。


《审判》不像普通故事那样,交待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这并不是写作缺陷,而是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现代主义小说兴起于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化的都市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空间。人们开始希望文学不再表现宏大的历史图景,而是如实地反映普通人的内心,尤其是复杂的心理动态。现代主义小说便应运而生,它们淡化小说情节,通过小说的形式和叙事技巧来表现多变的内心意识。


《审判》就是典型的现代主义小说,它常常用象征、暗示和反讽的手法,制造出复杂多元的表达效果,读的时候充满不确定性,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填充小说未交代的空白。这样的小说虽然没有流畅的观感,但却能让人反复思索,后劲悠长。



二、为什么说《审判》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审判》并不是对某一个人的审判,而是对现代生活的一场大型审判,是现代生活活生生的寓言。在《审判》中,非但没有完整的情节,连人物都非常抽象。从主人公到法院里的各色人等,他们都没有基本的性格、身份属性、行事动机,更像是按照作者的意志行动的人偶。作者在有意识地创造和现实的距离,用抽象的人物讲述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因此,也可以说,《审判》是一个关于人在现代文明命运的普遍寓言。


《审判》中,K代表着一个普通人,在一个正常运转的现代文明中的生存困境。无论是法官、差役、律师,还是法庭那些奇怪的建筑和制度,它们共同形成了一整个裁决系统,就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法律系统,而法律正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它最好的象征。这套系统看起来非常公正,也汇聚了数以万计的智慧头脑,但却无法处理一个简单问题:假如罪行一开始就不存在,该如何证伪?这便是K遭到的困境:他必须证明自己无法证明的事实。


更孤独和绝望的是,K得不到周围人的支持,在绝望之外,他还感受到现代社会的冰冷和自私。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人,也不从直觉和感受出发来认识彼此,宁愿相信一个遥远陌生的系统,这种看似荒唐的逻辑,却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情景。这是卡夫卡经常书写的一个主题,人与人之间并不相互信任,个体只能在困境中绝望地自我挣扎,现代文明的种种制度和系统加剧了这种隔阂。



三、《审判》中的经典意象法的门前对我们的启示


卡夫卡并不是一个只提供“绝望感”的作家。他之所以能被许多人喜爱,甚至成为村上春树等许多知名作家的偶像,是因为,他不仅提出问题,也给人们指出了答案的方向。在《审判》中,他埋下了的最重要的伏笔,也是小说最精彩的一章《在法的门前》,就是指引人们不要一味地忍受,而是要去直面绝望,超越精神困境。


整个《审判》的高潮部分是K同教堂神甫的对话。神甫为K讲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曾经有一个乡下人去法庭见法官,法庭的守门人却告诉他,你不能进去,大门后还有许多扇门,许多守卫。乡下人向守门人百般恳求、贿赂,但最终还是只能等在门口。他从年轻等到年老,在他即将死去的时刻,守门人终于告诉他:其实,这道门只是为你而设的,现在你死了,我要关上它了。


K与神甫就这个故事产生了争辩,神甫认为,乡下人穷尽一生却只能倒在法律的大门前,是一个失败者。而K则认为,乡下人是凭借自己的意愿坚守在门前的,他一生都在追求和守候自己认可的东西,反而是看似权威的守门人更不自由,只能被动地作为一个牢笼而存在。这场争论实际上导致了K的精神转变,即:重要的不是法庭的裁决,而是自己的裁决。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站在法的门前,每个人都在被审判。卡夫卡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我们发现自己处于罪孽深重的状态,这与实际的罪行无关。一个人固然能在世俗法庭面前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没有犯罪,但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仍有在道德和精神上进步的空间。卡夫卡的很多作品都涉及这个主题,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并非无辜,承受着精神的重负,不断向内挖掘,提出精神上最深刻的问题,拷问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觉中做了现代世界的帮凶。




书名:《审判》

作者: [奥]弗兰茨·卡夫卡

解读人:余湜(文学博士)

编辑:刘雪聪

主播:晟焕

制作:匀绮工作室

监制:郑之艺

总编辑:左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15830jyzv

    我还以为评论区会有很多人将本书和当下的大环境联系起来

    超爱读书的喵 回复 @courseX: 我这大半年真的过上k的生活了,你一会看看有没有告诉我啊

  • 超爱读书的喵

    这篇解读是近期听到的文学类中最好的:荒诞已成了日常。

  • 梦不觉519732

    还是喜欢《喜玛讲书》的解读

  • 武装虫虫

    卡夫卡眼神清明,透彻,他洞察力强

  • bgfl

    一大群人都在陪着不知什么人演着不知是什么的荒诞戏

  • 可乐酱02

    这是在写我们的68年的故事嘛

  • 嘉陵码头

    一部好的作品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

  • 五音阶

    感觉很像《局外人》

    杨建家 回复 @五音阶: 8

  • Gjy6609

    精华精典精品!!!

  • 4cx1oafgk12e334gxr8n

    存在的并不意味着合理。完美社会秩序也不排除“致命”的缺陷。 读卡夫卡的作品让我们知道谦卑的同时明白自己还是一个独立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