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篇·第十二章 |言而可履,礼也,行而可乐,乐也

子张篇·第十二章 |言而可履,礼也,行而可乐,乐也

00:00
06:10

欢迎收听《论语最近解析》,今天学习《子张》篇,第十二章: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译文:子游说:“子夏的学生们,对于打扫卫生、接待宾客这类工作都很擅长,但是这些只是细枝末节,如果探究先王之道,就做不到了,

这怎么能行呢?”子夏听到这话,说:“哎呀,言游说错了!对于先王之道,哪些应当先传授,哪些应当后传授呢?就好比花草树木一样,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先王之道,怎么能随意歪曲呢?有始有终地把先王之道传授给学生,大概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吧!”

解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洒扫:洒水、扫地,打扫卫生。应对:指接待宾客时的相互问答。进退:指接待宾客时的进出礼仪。本章记述子游与子夏对传道方法的不同理解。本与末也就是大道和小道,子游重本,喜欢高屋建瓴,总览全局,因此批评子夏传授给学生的都是细枝末节。子夏则认为,做学问应当区别对待,从小道入手,并非忽略大道,通过小道也可以体味到大道的精微。应当说,二人对于本与末的理解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想要恰如其分地把握二者的关系是十分困难的,大概只有深谙中庸之道的圣人才能够做到。

《孔子家语·问玉》:子张问圣人之所以教。孔子曰:“师乎,吾语汝,圣人明于礼乐,举而措之而已。”子张又问,孔子曰:“师,尔以为必布几筵,揖让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尔以必行缀兆,执羽钥,作钟鼓,然后谓之乐乎?言而可履,礼也;行而可乐,乐也。圣人力此二者,以躬己南面,是故天下太平,万民顺伏,百官承事,上下有礼也。夫礼之所以兴,众之所以治也;礼之所以废,众之所以乱也。”

意思是:子张请教圣人是怎样教化百姓的。孔子说:“颛孙师啊,听我来告诉你,圣人精通礼乐,在教化中付诸实行罢了。”子张似乎没有听懂孔子的话,又接着发问。孔子说:“颛孙师,你以为只有铺设筵席,宾主相互揖让、升堂下堂,献酒进馔,举杯酬酢(zuò),这样做了才算是礼吗?你以为只有在缀兆上扭来扭去,挥动羽籥(yuè),敲钟击鼓,这祥做了才算是乐吗?其实,说到就能做到,这就是礼;做起来又使人感到快乐,这就是乐。圣人在这两点上狠下工夫,从而敬肃己身无为而治,天下就会太平,人们都会归顺敬服,百官无不恪尽职守,是因为上下都遵守礼。所以呀,礼得到了重视,百姓就得到了治理;礼被扔到了一边,百姓就会混乱。”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