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经济变革得失》2:一个国家控制了一群打了鸡血的人民,其战斗力是非常可怕的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2:一个国家控制了一群打了鸡血的人民,其战斗力是非常可怕的

00:00
08:46

听书找禾也,大家好,我是小禾,欢迎来到禾也书社,希望我们的节目能陪伴大家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光。


今天我们继续来解读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昨天我们讲完管仲变法让齐国成为经济强国,今天我们来讲本书的第二章,商鞅变法: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


秦国原本也是一个很偏远的小国家,位置大概是今天的陕西和甘肃一带,跟齐国比起来,秦国资源是相当的匮乏,所以商鞅的思路是我根本不去发展什么经济,我的目的就是要抢地盘。抢地盘就需要军人和农民,一个负责军事打击,一个负责粮食供给。所以商鞅变法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两个问题。商鞅变法一共花了二十一年的时间,总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农业改革、军事改革和中央集权改革,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首先是农业改革。商鞅的目的是要先让全国人民都变成农民,所以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农业生产。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废井田,开阡陌”,简单来说就是将土地私有化,允许大家开荒拓土,并且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个政策一下就激发了老百姓种地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了国家的粮食产量。


此外,商鞅为了让国民安心种地,出台了很多限制商业活动的法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允许私下粮食交易,并且把一些重要资源收为国有,目的就是把大家其他发财的路全都给堵死。


二,大幅度的提高工商业的税率,还是逼你去种地。


三,推行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因为没有流通也就没有贸易。四,取消货币交易,实行以物换物,这一条最过分,相当于一下把秦国人民打回到原始社会。


商鞅这一套组合拳一下来,商业活动基本上算是在秦国灭绝了。作者说,从商品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倒退,但是像他这样通过专制的手段,举全国之力去做一件事,也确实能够在短期内迅速的聚集国力,这其实才是当时秦国所需要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变法的第二阶段,军事改革。商鞅为了打造一支铁血军团,推行了著名的军爵制。军爵制的意思就是以军功论赏,不管你是贵族还是普通老百姓,一律平等对待,只有杀了敌人,立了军功才能获得爵位,而杀敌越多,爵位越高,这个制度同样大大激发出了民众对打仗的热情。


所以,经过前两轮的改革,在秦国,只剩下了两种职业,一个是军人,一个是农民。对于民众来说,要么去种田要么去打仗,没有其他的选项;对于国家来说,种田可以为打仗保障粮食供给,而打仗可以获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然后又可以种更多的田,两者相辅相成,无限循环,所以,秦国就像滚雪球一样,变成了一部越来越强大的战争机器,而秦国的人民只是这个机器的一个零件而已。


等到把所有人都调动起来之后,商鞅开始了第三个阶段的变法,就是加强中央集权。他先是统一了全国的容积、重量以及长度等度量标准,然后开始推广郡县制。我们前面说过,统治者要加强中央集权,离不开四种基本制度,第一种就是郡县制度,指的是中央通过直接对地方人事任免,从而对整个国家进行控制。


到此为止,商鞅变法的三个阶段基本上已经完成了。


商鞅变法在我们今天看来,其实就是推行命令型计划经济,人民怎么生活、做怎么样的工作全部都由国家根据需要统一计划、统一安排,在这种制度下,人人都变成了国家实现目标的工具。


而商鞅变法背后的一个很可怕的逻辑是,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保持人民的无知和贫困。人民越无知,国家就越能控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人民越贫困,就越有动力为了挣钱去拼命。所以,当一个国家控制了一群打了鸡血的人民,这个国家的战斗力是非常可怕的。但是很显然,这种状态不可能一直延续下去,这种高压型的统治方式让秦国实现了统一,但也让秦王朝很快的就灭亡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本书的第三章,汉武帝变法:顶层设计的集大成者。


 在中国的历史上,汉朝一直都是最强大的代表,这种强大主要来源于国家的经济能力和军事能力。


在汉武帝刘彻登基之前,汉朝一直处于休养生息的状态,汉文帝和汉景帝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比如取消关税,把一些重大资源的产业向民间开放,再比如,对田租实行减税甚至免税,对周边国家不发动战争等等。这种几乎放任自流的政策让汉朝的国库和百姓一下就富裕起来了,但同时也导致了地方势力日益强大,而中央政府越来越弱。


一直到后来,汉景帝终于看不过去了,觉得这颗雷早晚要爆,索性找了各种的理由要收回诸侯王的属地,然后就此引发了“七国之乱”,最后叛乱被平息,十三年后,汉武帝刘彻登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汉武帝登基一开始,整个国家就处于一个很好的状态,国库充沛,百姓富裕,而且各地方诸侯的实力也已经大大减弱了,可以说刘彻获得了一手好牌。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一上台,就开始加强中央集权,颁布了著名的《推恩令》,简单来说,就是朝廷强行把地方诸侯的属地分给他们的每个儿子,这样每个人的封地就越来越小。与此同时,朝廷派人到各个地方进行行政和监察工作。这样一来,所有的地方诸侯的一举一动就都被朝廷控制得明明白白了。在全民思想的控制上,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目的就是让人民只读一种书,不至于思想上走得太远。


在外交方面,汉武帝一改之前的绥靖政策,对匈奴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最终匈奴被打到迁徙的迁徙,投降的投降。但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背后需要的是强大的经济实力,打仗其实打的就是钱,


所以,在汉武帝文治武功的同时,国库的钱也逐渐被消耗一空,那么,国家没钱怎么打仗呢?那自然得去找老百姓要钱了。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汉武帝开始推出了一系列强硬的国营化经济政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筹钱。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就结束了,明天我们接着来讲汉武帝变法,看看汉武帝是通过怎么样的政策来获取打仗经费的,我们明天见!


我们的节目首发在微信公众号禾也书社,在这里,周一到周三小禾会为大家分享成长类畅销书的解读,周四到周六小也会为大家讲一些有意思的小说和故事,有兴趣的同学赶紧关注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