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给科学家的科学思维》:学术圈生存指南

人文|《给科学家的科学思维》:学术圈生存指南

00:00
28:54

学术圈生存指南。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喜马讲书”重金招募撰稿人,详情点击进入>>>


精华笔记 


现代的科学研究是一种复杂的工作项目,其中涉及科学家个人的能力,也离不开团队协作。所以,如何优化科研的效率,怎样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需要进行深入探究。


本书作者是王大顺(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学与创新中心创始人)与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美国物理学会院士)。二人以大量的数据为基础,从科研评价体系、科研从业者、科研团队三方面分析了现代科研体系的运行方式。


1)科研评价体系


如今,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是以论文引用量为核心。


论文是学术圈的硬通货。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一项研究成果只有变成论文的形式,才能得到学界的认可。


评价论文影响力的指标是引用量引用是指在一篇论文中,作者会列出其参考的先前研究。一篇论文被其他人引用的次数就是其引用量。通过引用量这个指标,可以量化分析论文的影响力。不同论文的引用量差距极大。2014年,有人整理了5800万篇论文,发现其中近一半都没获得过引用,而极小比例的一部分论文却被引用了成千上万次。


论文的引用量跟其自身品质和发表时间等因素有关。在论文品质方面,有两类论文特别容易获得大量引用:一类是极具突破性的学说,另一类是对特定科学问题的清晰解释。从时间维度来看,一篇论文发表的越早,它获取的引用量就越多;一篇论文存在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被读到,从而有可能成为经典之作。


在论文和引用量的基础上,诞生了名为“H指数的方法,以综合评价科学家的影响力。


一名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比如,某位科学家的H指数是20,这意味着他有20篇引用量不低于20的论文,而他的其他论文,引用量都小于20次。有人估算过美国物理学会院士的H指数,普遍是在45以上。


一个人发表的论文越多,而且每一篇论文质量又都很高,才有可能取得不错的H指数。所以,这个指标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并被用在求职者评价和科研经费审批等领域。 


2)科研从业者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其职业生涯一般分为三个时期。


1830岁的职业早期,科研从业者要完成本科、硕士、博士等漫长的教育和训练,才能算是真正入行。当其并获得职位后,就会逐渐进入一个成果多产期。研究表明,在创造性领域,一个人最优秀的成果往往出现在3040岁之间。一旦过了这段多产时期,那么,科研人员继续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就会逐渐下降。因为对于40岁以上的学者,他们会面临来自家庭或者管理岗位的压力。

为了在多产期取得更优秀的成果,科研人员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比如合理构思课题和积累学术声誉。


在构思课题时,要平衡好创新和传统之间的关系。相关证据表明,论文或者专利发明中,如果出现不同领域的概念组合,确实能让这个科研成果更具创新性,从而有可能获得高影响力。然而,新颖的创意同样也可能导致较高的不确定性。相比于普通论文,那些既能推出创新组合,同时又能继承传统研究成果的论文,其成功的概率至少高出两倍。


除了做好创新的平衡,科研从业者们还要尽可能去积累学术声誉。对于已经成名的学者,其科研成果更容易被发表、也更容易被引用。而且,在知名学术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同样可以享受这种声誉带来的便利。


3)科研团队


现代科研越来越依赖于团队的通力合作。


科研团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今的知识领域分工越来越细化。为了解决现代科学所面对的复杂问题,就需要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聚合起来,将不同技能和知识融为一体。只有团队合作,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比如,为了得到引力波信号,一个国际团队花了40年时间搭建整置,所投入的资金高达11亿美元。当宣布成功观测到引力波的论文发表时,其中列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位作者。


在组建科研团队时,要注重成员间的能力平衡并且合理安排团队规模。


在成员选择上,并不是精英人才越多越好。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杜克大学英语系,是一只全由学术明星组建的团队,但这个科研团队很快就失败了。当团队中全是精英时,成员可能会为争取主导权而内斗,这样的团队往往表现不佳。组建一支成功的科研团队,不仅要天赋异禀的天才,而且还要挑选合适的队员,让他们在个性特征上取得恰当的平衡。


在确保多样性的同时,还要合理规划团队的规模。


较大团队产出的科研论文和专利,其影响力比小团队的要高很多。因为大团队往往有着最先进的设备、最充足的经费,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团队成员数量增加,团队成果的颠覆性就会明显下降。与之相比,小团队有着自己优点,这种队伍可以快速地验证最新的想法或者最颠覆的构想。总体来看,大型团队发展科学,小型团队颠覆科学。


本书所探讨的内容有助于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做出职业规划、更充分地发挥团队优势、更具创造性地探索未知,从而取得对全社会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书名:《给科学家的科学思维》

作者:王大顺,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主讲人:圆的方块

主讲人简介:理工科博士,科普作家

主播:刘波林

策划编辑:陈聪明

总编辑:左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老郎Z

    好的,高端的,都是外国的

    祭慈 回复 @老郎Z: 因为我们学外国,所以永远也赶不上

  • 晨钟暮鼓SH

    根技术根产业的思想需要多提倡

  • 黑大壮啊

    能出一本关于反社会人格者的书吗?

  • 闻道厉行

    太巻了,行业细分到了极致出现了研究科学界的科学学大团队发展科学,小团队颠覆科学,很符合二八定律

  • 硬派老生_龙哥

    不错👍

  • 谁予我心安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没有在三十岁以前达成科学上的最大成就,那他永远都不会有了。

  • 侯铮

    经过严格把关日本还能有那么多造假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被引用那么多次

  • 大家都好001

    打卡

  • 子非丶宇

    占个坑

  • 依依的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