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上地。下地诸惑。分别俱生。皆容现起。”所以,当你修行进步,进步到那一个境界里头,现在讲,我们在“下地”,下一级的,一年级的,不晓得二年级的烦恼,小学生、中学生看到“哎呦,你都读到大学了!”很高兴!他不晓得大学生的痛苦。你到了“上地”以后呢,“下地”的烦恼,分别所起的,与生命同来的根本烦恼统统有。换一句话说,你现在读到博士班了,是最高的学位了,你小学一年级,幼稚园里头的烦恼你都有。你不相信?像我们同学里头有很多博士,你问问他看,他一样的有。愈到了“上地”,下面的烦恼都有;可是,“下地”呢不知道“上地”的烦恼。 所以,作人宁可作“下地”的人,我想不要作“上地”的人。所以,知识越高烦恼越多。道业越高,痛苦越深。等于我前几个月随便写了一首诗,后面有一句,“诸缘已了人和事”,我自己感叹自己,对于人生一切缘都了了,现在还忙得这个样子,为了什么?“又多慈悲烦恼生”,当然我也不慈悲了,不过作诗乱作的,说妄语,诗人多妄语。现在还坐在这里,因为慈悲心所起的烦恼中间,多划不来呀。可是,划不来呀,人生境界就要那么“划”,把它“划”完了就叫作“翘辫子”——那就算了,大家再见。没有“划”完以前,就是那么在“划”。 所以说,要了解,在“下地”不知道“上地”的事。生到“上地”,“下地”所有的分别根本俱生烦恼都现起。你想,假使我们修行到了那个境界,可见更难修了。但是不怕,等于说你到了那里权威更大了、钱也更多了,烦恼归烦恼,烦恼还能拿钱来买,我讲这个钱是功德哦,功德就是钱财啊,你有那个功德就可以克服了。 因此说,“生第四定中有中者。由谤解脱。生地狱故。”这个是佛经上一个历史故事。所以,佛告诉我们,你已经证到了第四禅的境界,哎呀!我的外婆啊!(叫妈是不够的,要叫外婆)谈何容易证到第四禅定啊。初禅、二禅,二禅叫“定生喜乐”,三禅“离喜得乐”,四禅叫“舍念清净”。四禅不得了,四禅修好了,他的果报生的是色界天,生在“大自在天”那个境界去了,是“有顶天”,再高一点的天,生到再高一层到无色界里头,那高得很了!那个境界我们是不可以想象的。 可是,佛的弟子有个叫“无闻”比丘,注意啊,“无闻”不是耳朵聋听不见啊,就是说光晓得用功,不研究教理,不穷理,只做工夫,认为打坐修禅啊,我这个就是佛了。所以修定,教理不研究,看这些教理他都不通,功夫很高,四禅定。四禅修定1570的功夫,同修慧没有关系哦。慧力高不高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定中可以降伏烦恼,并没有发起慧哦,因此也没有发起大慈悲。“无闻”比丘证到了四禅定,到了最后,业报来了,无常来了,这个色身坏了。所以,“生第四定中有中者”,“中有”就是这个肉体脱开了,另外一个生命还没有来,又到了中间,另外一道生命还没有投进去的时候,这个存在的叫“中有身”,也叫“中阴身”。人死以后,这个存在的是“中阴身”,这个不是鬼,鬼是另外一道。普通我们叫灵魂。这个“中有身”,七天一个生死,最多七七四十九天生死一定要转生,转生六道里头另外一道。 这位“无闻”比丘已经证得四禅定,当他这个四大分了以后,在“中有”中,他看见了,自己还是没有证果,而看见一切众生在轮回中转胎,在六道中转生,这些现象看到了。因此他就诽谤佛法,说佛骗人,不是这个样子。因为他所证的,因诽谤了佛的正法,诽谤佛法,那很严重的罪过,所以呀,天人果报完了以后,马上堕在地狱里头去了。你要知道哦,这是佛经上有名的故事,大家千万注意,他的功夫已经到达四禅定,因谤佛法故。诽谤佛法,在“中有身”里头进入地狱境界。所以,所有的罪业中,谤佛法是第一严重,这就是叫作中国文字的“杀人慧命”,比杀人罪重多了,业力的果报。这是这里头引用佛教里头历史的故事。所以说,“生第四定中有中者。由谤解脱”,由诽谤佛法解脱道的,生地狱故,因此,“无闻”比丘生在地狱。 所以说,“身在上地。将生下时。起下润生。俱生爱故。”生在“上地”,修行已经证到了往生“上地”天人境界。那么,你说“无闻”比丘到了四禅境界因为谤佛法,谤佛法的哪一点呢?佛法是修得解脱,跳出生死,我到了四禅境界,所证到的,并没有跳出来,并没有解脱啊,而且在四禅天的境界里,看到一切天人也在生死中,因此说没有解脱之道啊。他定力那么高为什么会堕呢?现在告诉我们一个理由,“身在上地。将生下时”,要下生了,就是别了,这个要降级了,要降级了的时候啊,“起下润生”,他的意识观念里头,自然对“下地”的东西会起欢喜了、会留恋,所以解脱之难。会留恋去了,“俱生爱故”,就是一念无明的私心一起,爱欲心就起来,马上就堕落了、堕下来了。这个道理很简单。 譬如你们念佛啊、打坐啊,坐在那里好好的,突然想到,明天的股票——糟糕,我有个股票放在他那里,不晓得明天拿不拿得到?这一下两个腿再也盘不住了,“起下润生,俱生爱故”,此所以禅定是禅定,禅定并非解脱;此所以解脱是解脱,解脱并非般若;有解脱、般若,没有证得法身,所有的禅定还是外道的禅,还是外道的功夫。这个道理很细要搞的清楚。所以只贪图打坐啊,我有境界啊,这个才清净啊,诶,对不起!你还在造业,不过你比凡夫众生在有漏的、有漏道中,稍稍到了一点清净念而已,他生来世的果报也是个懒家伙,一天想坐在那里不想动、不想动脑筋的,你要注意哦。所以,要勤修功德啊,勤修功德要起行啊,修行要行为。 所以,我经常告诉你们诸位同学,学佛第一步啊,什么都不要念,先给我念、背来《普贤行愿品》。这《普贤行愿品》,(行:háng 啊、xíng 啊)都一个音。广东话“行”是读 háng ,那么就是唐音,如果我们到佛教界里,我们一讲普贤行(xíng)愿品,他就笑你不会读。实际上他不懂,实际上那是佛教上保留了唐代的读音,普贤行愿品,广东人“行”字就读hang。不但光背来哦,由此深思、由此深入、由此起行,学普贤行愿,是正修行之路。那么,你配合上偶然的禅定,禅定是那个偶然哦,所以你假使自认为禅定这个就是道,就是犯了菩萨的大戒了,耽着禅定是犯菩1571萨戒了。耽着禅定何以他是犯菩萨戒?因为你是贪图清净之乐,你在那里享福嘛。这个福报享完了也不行的哦。众生世界多苦啊,需要你去勤劳去救度的,这就是大乘的道理。因此所谓耽着禅定,是犯菩萨戒的,理由在此。 “而言生上不起下者。依多分说。或随转门。”但是,一般人研究佛教的教理,研究不透彻的,常常说,修行进步了,证到了上一层的境界,“生上”就“不起下者”,就厌恶“下地”的人,这个在其他的经典只有四个字:“欣上厌下”,“欣”就是欣生欢喜那个“欣”,高兴上面的,就是我们普通人讲的话:“人往高处爬,水向低处流。”那是当然的,修行谁不愿意自己上进呢。但是普通教理是说“欣上”就“厌下”,生了“上地”,境界高了,讨厌“下地”的事,还普通就这样,而你“欣上”,生了“上地”,“不起下者”,不起“下地”的这个思想行为,“依多分说”,他说这个说法是大概来讲,“多分”大部分人,“或随转门”,同意这种说法,到底是不究竟。是跟着大家的普通有漏道中的思想,随转化而讲。换一句话说就是方便的说法,非究竟的说法。 因为,“下地烦恼。亦缘上地。”你不要认为说修行地位高了,到了“上地”了,你要晓得,“下地”下意识中间,那个根本烦恼根根还趴在这里,所以遇缘还要发生。所以,我常引用白居易那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烦恼的根本就是如此。你不要认为我修行好,现在我没有烦恼,看不起别人,你就错了。在证得菩提证果以前,你那个烦恼根本还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百度《中庸大学道德功易经》发布【九字真言:九会曼陀罗/九功经/55菩萨位】=外缘会{临〉降三世三昧耶会/修身经/四十资粮道十信位持戒}∥{皆〉四印会/体群臣经/四加行道息住暖位}+内缘会{兵〉降三世羯磨会/尊贤经/十住位精进}∥{阵〉供养会/子庶民经/脉住顶位}+密缘会{斗〉理趣会/亲亲经/十行位布施}∥{列〉微细会/来百工经/言住忍位}+真如缘会{者〉一印会/敬大臣经/十回向位忍辱念住}∥{在〉三昧耶会/柔远人经/明点住世第一法位}+究竟缘会{前〉根本成身会/怀诸侯经/五轮中脉十地位:密轮一二顽空,脐轮三四地性空,心轮五六法空,喉轮七八真空,顶轮九十幻身大手印不空(髻轮十一等觉十二12秒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