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有漏道,虽不能伏分别起惑不知道“上地”、等于大乘道说的菩萨道,“初地”不知“二地”事。“初地”菩萨不晓得“二地”的境界,“二地”不知道“三地”的事,就是说上一层的不知道。等于我们平常讲的笑话,有许多朋友来谈天下国家大事,我说算了,你们不要跟我两个谈,我没有时间听,老百姓说朝廷,我说你在讲美国,搞了半天,你晓得那个打雷的“根根”(美国总统里根),他今天在办些什么公?看些什么公文?你知道吗?你既然不知道,在这里瞎扯一顿,你以为雷根跟你自己一样,还翘着二郎腿坐在这里吹牛呢!“下地”不知道“上地”的事。 所以中国人,孔子告诉我们一句名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对情报资料统统不清楚,等我们说我们这个意见很好,已经是过去的资料了。下一分钟的情报资料、全世界的资料局面统统都变了,不是我们想象的。人生的境界也是这样、同样的。因此,要了解这个修行的道理。 “诸有漏道。虽不能伏分别起惑。及细俱生。而能伏除俱生粗惑。渐次证得上根本定。”“诸有漏道”,说我们一切的众生,凡夫众生都在有漏之因。所谓“漏”,是讲六根皆在漏——起心动念,“修行不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都是漏掉了。到了涅槃清净境界,这是真正的无漏道。所以,在有漏道中间(“道”就是道路),在这个路途上走,现在我们修行,那我们修行不对吗?对。我们正在有漏道中修。虽然不能够降伏了“分别起惑”,虽然不能够降伏了分别心所起的烦恼,分别心所起的烦恼细得很哦,是分别心,我们普通讲,妄想分别,以为分别容易懂,很难懂!譬如,你得定了,你在定中的那个境界,认为我这个是道了,这个到了什么程度,这一念就是分别,细分别。有时候起来是烦惑,烦恼的惑乱,起来的时候你自己不知道。因此,不管你怎么样修行,从什么方法入手,“分别起惑”,细的分别起惑你伏不下去,降伏不了。 所以,大乘道《金刚经》,须菩提就提出来,“如何降伏其心”?菩萨修行降伏其心很难。“及细俱生”,凡夫修道虽然不能够降伏分别所起的烦恼惑乱,以及很细的俱生烦恼,“俱生”,是多生累世带来的根本,但是啊,在有漏道中间修,“而能伏除俱生粗惑”,但是也有本事念力很强的人,信力很强的人,信得过,可以降伏了多生累劫带来的习气、烦恼,他能够降伏。这是“降伏”伏下去,并没有得解脱。要注意哦,降伏等于那个草长起来,拿块石头给它压住,这个地方不让你长。譬如我们这个地方要盖房子了,把地基一挖,把水泥一打,水泥打了以后,草不能长了,这个水泥这一层去了以后,那个根根还是要发的,“降伏”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说,我们修行是在有漏道中修,“俱生”的“粗惑”,可是能够降伏了一部分。所以,我们修行有时候自己还觉得蛮得力的、有时候想自己还蛮满意的。“哎呀,我今天该发脾气没有发了!该贪的没有贪了!”自己还蛮得意的,看到镜子还蛮赞叹自己一番的。这个也有道理,因为他还是降伏了一点点粗烦恼。这一点不要轻视,修行练习就是如此进步,慢慢地“渐次证得上”,一步一步上升,“根本定”,得到那个根本的定力。所以修行,我经常说,真正的修行都是修苦行,都是很痛苦的,慢慢来磨练自己,锻炼自己的心性的习气,它本身就是个苦行。1568 “彼但迷事。依外门转。散乱粗动。正障定故。得彼定已。彼地分别俱生诸惑。皆容现前。”所以,在我们凡夫有漏道中的修行,多生以来的粗烦恼可以降伏,但是有一个条件,还是要正念,念力坚强的人。念力不坚强的人还是降伏不了。 所以他们,就是讲凡夫有漏道中修行,“彼但迷事”,迷了以前事,什么叫“迷事”啊?对境就起来了。所以我们假使说,万缘无事,就像他们同学们出了家了,在这里专修,一切生活又现成,专门修道,当然烦恼比在社会上少得多了。但是,你说认为自己你在修行吗?还不行,到外面、到那个世间法环境给你这么一逗,你就靠不住了,你就受不了! 所以,我不是跟你讲过过去有个和尚我供养他,因为经常这些外面的和尚我供养的也不少了,反正有缘就供养。有一个和尚年轻出家,在一个山顶上,一个人住山洞,不得了,来看我,对我是很恭敬的,可是我晓得他那个傲慢心很傲慢,很有修行,真的哦,一个人坐在那个山顶上那个洞里头,很不容易哦,住在日月洞,原来广钦老和尚二十几年前住的地方,那个山顶上面还有个孤峰,孤峰上面还有个石洞,他就住在那里。过一阵子下来,我给他一些钱,给他一些米他背回去。他认为:“看看,老师啊,”意思是说这些人都不行,只有他在修行。我就骂他一顿,我说不要吹了,你以为你在山顶上定力好,我说你今天不准上山,我带你到跳舞堂去跳舞去,带你喝酒去,你敢不敢?“哎呦!老师,这个我不会!”我说你会也不敢,我也不会带你去。你到那里就垮,不在红尘中滚出来,你那个定力靠得住啊?在山里头你不能不定啊,不定干什么呢?就是很现成的,是真的哦。 后来我训他一顿,最后我供养他三年,我说不供养你了。“老师啊,什么意思啊,你不要我了?”我说不要你了,当然他还是叫我,虽然我供养他,他还是叫我很恭敬的,我说你修行,你不要搞这个,我说我告诉你,你的罪过我给你讲出来,你每一次到我家里来的时候,你看,我这里经书、普通的书摆的多得很,你从来不看,你专门在那个茶几边上看电影明星画片的,真的哦,这都是事实。我说我已经观察你三年了,你修行毫无进步,就不供养了。现在果然不供养了,他已经修持到香港去了,听说有了太太已经得道,有了婴儿了。他也是苦修行了好多年。 所以,你要晓得习气烦恼不是那么容易降伏的。千万不要那么认为,你真在那个红尘中、在刀山剑树中有定力,那不算数;你还要在真正得意环境中,哎-,那个时候你同上面孤峰顶上打坐,一天你也跟着乱来,外表还在乱来,心中没有事,那才叫修行,谈何容易啊! 所以,一切有漏道众生“彼但迷事”,什么意思啊?对境你心就动了。你说“哎呀,我已经修行了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了,原来我脾气大得很,现在没有一点脾气!”因为没有惹你,因为你在修行谁逗你啊?你真碰到那个厉害关头,你那个脾气本质又爆发的,就“迷事”了。“迷事”就是对境依他而起。所以“依外门转”,“外门”就是跟着六根六尘就转动了。 所以,“散乱粗动”,散乱心发动。“正障定故”,散乱跟昏沉障碍了,不能得定。凡夫众生不在散乱就在昏沉中,障碍定。你不要说“我没有啊,看我虽然头是低下来,我没有昏沉啊,你讲话我也听见了”,你不要自欺了,那就是最大的细昏沉,很严重。所谓不昏沉了,就是道家所讲的“青天莫起浮云障”,万里青天没有一点云1569——“纯清绝点”,这个心境是身上头脑也不昏聩,可是也没有乱想、没有散乱、没有掉举,“纯清绝点”,万里无云。这个境界,才可以说你此心未动。“万里无云,纯清绝点”,那所有的动作一切都知道,还能够做,不但能够出世也能够入世,可是心中定境还是如此,那才不受障碍。 所以“迷事。依外门转。散乱粗动。正障定故”,是正念被障碍了,你不能得定。“得彼定已”,那么,你晓得得定难了,我们刚才只讲到初禅,二禅还不谈呢。假使得到那个定境界,“彼地分别俱生诸惑。皆容现前”,你到了“上地”境界,“上地”的烦恼你现在不能想象的,你修行达到了那个境界,到了那个境界里头,微细的多生俱来的(与生命同来的)烦恼,贪、嗔、痴、慢、疑等,一切分别在那个境界里又现前了,你才晓得又受障碍了,晓得受障碍就可以解脱了。就怕你还不晓得受障碍,到了“上地”,又有“上地”的烦恼。所以,三界九地都在此根本烦恼中转。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