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货篇·第十章 |诗经的流传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阳货篇·第十章 |诗经的流传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00:00
05:28

欢迎收听《论语最近解析》,今天学习《阳货》篇,第十章: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译文: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连《周南》、《召南》都没有学过,那就像正对着墙站立一样寸步难行。”

解析:本章承接上一章,论述《诗》的教化作用。《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大概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另有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者《诗三百》,西汉初年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称《国风》。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一共一百六十篇,包括《周南》、《召(shào)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等,总共十五篇章,也称为“十五国风”。“周南”是周公所治的南国,“召南”是召公所治的南国,以陕地(今河南陕县)为分界线,其东为“周南”,其西为“召南”,其他十三国风也各有确定的位置。周南一共有十一首诗,包括关雎、葛覃、卷耳等名篇,有西周作品,也有东周作品。召南共有十四首诗,包括鹊巢、采蘩、草虫等,大部分是西周末东周初的作品。诗经305篇,其中不乏重大题材,但是却把《关雎》这样一首爱情诗放在第一篇,这种编排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据说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有3000首之多,后来只剩下305首。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诗失传了。秦朝灭亡以后,到了汉朝初年,文人们根据背诵下来的内容,又把诗经记录下来。当时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由于三家诗都是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写成的,因此又称“今文诗”。到了汉武帝时期,在孔子老宅的墙壁中发现了用“古文”写成的诗经文本,称为“古文诗”。学者们经过比较,发现三家诗和古文诗是基本一致的,可见诗在当时是多么深入人心,文人们已经把诗记在了脑子里,秦始皇“焚书坑儒”也无法把它完全消灭。古文诗由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共传,因此又称“毛诗”。毛诗逐渐流行以后,三家诗先后亡佚,齐诗亡于曹魏时期,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内传亡于南宋,现存韩诗外传10卷是否就是汉初韩婴所传还没有定论。现今流传的诗经,是毛公所传的毛诗。由此可见,诗经的流传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我们今天依然可以诵读诗经,是非常难得的。诗经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朋友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