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喜马拉雅的听友们,你们好,我是十翼书院的创始人米鸿宾。今天,我门承接上一讲,继续讲第9小节的内容。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中国文化人文象度中的质感内容。首先来跟大家分享今天的诵读章句,这次分享的章句是出自南朝梁·沈约《宋书•江夷传》的“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
是说:治理国家的道理,核心就是与其令人民食物充裕,不如令人人信义充沛。而立人的关键首先在于品质,至于文章才艺等外事内容,则再其次。
那经常有人会问:老师,究竟中国文化当中的人文都包括哪些内容啊?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是每个读书人都需要厘清的基础问题。
南北朝北齐的刘昼在他的《刘子新论·慎言》中说:“日月者,天之文也;山川者,地之文也;言语者,人之文也。”而对于人文这个词的理解,朱熹在《仪礼经传通解》篇还专门说:“草木为地文”。其实:刘昼所言的,言语者,人文也。这里的言语并非仅仅指的是是语言,而更精准的来讲,是指i包括建立在六感基础之上的语言能够描述和表达的一切百姓日用内容。如:语言、行动、人伦、教育、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行走坐卧、耳听手动、举止行为、动静样貌等等......诸多百姓日常的呈现内容。
《道德经》强调知常曰明,古语也强调道在百姓日用之中,而庄子更进一步说:道在屎尿中。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即便是屎尿,它都有道。以人尿制作的人中黄、人中白他们都是中药里面的一种,而每个月农历十五左右野兔被圆月照到时所排除的粪便,古人称为叫望月砂。它具有名目杀虫等作用。专治一到五岁小儿童的饮食不洁,运化食滞,营养不足等等。
好,上面提到了人文,是建立在六感基础之上的。那有人会问:老师,这六感具体是指的什么呢?这六感是指:观感、嗅感、味感、听感、触感、心感,简单说,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感,每个都是证道的阶梯。
日本借鉴唐代的教育,在几十年年前,由七田真博士,创立了七田真教育而风靡世界。其中的核心就是训练将六感浓缩为五感的教育理念,我在日本大版专门去过他们的机构,去看了数次,并且与他的负责人也交流了很久,内心很不平静。深受激励也感慨万千。那些小孩子他们从小就接受观感、嗅感、味感、听感、触感、心感的训练。他们对整个世界的认知是全然的一种训练方式。很令人感动。
我在一生感动《日本匠人精神与家训》这本书里边,也专门提到,人生要有三只眼的能力,他们分别是:鹰眼,要有俯视的能力,视野要辽阔。鱼眼,要能看到潮流和趋势,虫眼,要有观察细节的能力。能感受到身边的细微反应。
当你一旦拥有这三只眼之后,思维便会在固化当中腾空而起。一个热气腾腾的独立自如的生命,旋即会焕然而出。而这人生本该保有的三只眼,落实在人文当中,便属于是文眼的范畴。
在上一讲,我们以宋代宰相富弼为例,与大家分享了,古人能从文章中管窥作者才华与前途的功夫。这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人文眼功夫的高妙。
那在这一讲,我继续跟大家分享古代的人文功夫。在中国诗歌史上有四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他们是唐初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的诗句为历代所传颂。比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杨炯的《和刘长史答十九兄》“精诚动天地,忠义感明神。”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王勃的《滕王阁序》当中“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些诗句广为传诵。这四个人的文采曾经一度傲视唐初的文坛,但是在另一个人眼中,他们4个人刚刚展露头角,人生就已经被定义完了。
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唐高宗时期的名将裴行俭。
史书记载这个人通晓天文历法,每用兵皆知有利时日,由善识人,说他精通天文历法,每次打仗的时候,都知道哪个时间对他最有利。并且,他最精通的是识人。
唐代的杜牧也称赞他说周时期有齐太公姜子牙,秦国的时候有王翦,两汉有韩信,到魏国的时候有司马懿、周瑜、诸葛亮,唐朝的时候有李靖、裴行俭。你看,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也就是说杜牧把裴行俭跟姜子牙、司马懿、诸葛亮、李靖等人是并列来等观的。当时的皇帝,唐高宗李治也夸他,说裴行俭这个人,率领一小撮队伍深入万里,兵不血刃,就能把那些反叛的人全部捕获。
然后称他可谓文武兼备啊。说这个人文职也好,武将也行,说这个人文武全才。由此可见,裴行俭是个不折不扣的文武兼备的有道之人。
裴行俭这个人他对唐初四杰做了一个精准的点评。他是这样说的,他说:一个君子生命能走多远,行多高,首先要看他们的生命格局和见地,然后才看他们的文章和艺术等才华。王勃这四个人呢,虽然有才华,但是浮躁,浅陋,他们怎么能是享受高官厚禄的人呢?然后他又说:只有杨炯这个人还稍微沉静一些,最多能做到县令,能做到县令,也就是他的幸运了。最后结果是什么?他说的对吗?结果是:王勃在南海溺亡,卢照邻在潆水投河自杀,骆宾王被杀,杨炯在颖川县的县令上归老,结果跟裴行俭所说的完全一样。你看,这名扬后世的唐初四杰,生命早早就被人从文章和个体生命的气象当中预演了,尤其其中的卢照邻,满身多病,还一度跑到药王孙思邈身边去慰籍心灵,可是孙思邈一去世,他的生命支柱也就崩塌了,不久便耐不住疾病的困扰投河自杀。你看,虽然早年声名鹊起但苦难终生啊。
那在上一讲,我们透过经典在《道德经》当中所言的“人法地”智慧,以中国文化的基本结构五行为舟筏,阐释了人文中人类共同的样貌“人面皆苦”,人的面部由眉、眼、鼻、口组成了一个“苦”字,由此便可知道人的一生都没有安闲逸乐之时。所有的乐都是快乐,很快的乐一下就没了,人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被种种焦虑、烦恼、劳作、疾病、虚荣、悭吝、自私、所求不得……等等“苦”恼占据着,不得解脱,而不得安逸。那这种现象叫什么呢?
我称之为叫:表象即表法。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表象,什么样的现象呈现出来,就会对应有相应的内在规律,及其势能的指向。那今天的读书人是不是也应该具备这种能从文章和个体生命的气象中,对其生命规律有所了解的功夫呢?现在这些读过书的人当中,谁能做到呢?为什么做不到呢?究竟差哪了呢?唐代这个名将裴行俭,并没有被唐初四杰的表面才华所迷惑,而是超越其文章才华之外,结合个体生命气象来做了精准的结论,这也说明,超越才华、地位、出身等之外,内在的品质尤为重要。
所以古人才有,“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的说法,这种认知在裴行俭之前早就有人持有相同的观点,就像当年苏东坡记载欧阳修所讲的唇不遮齿无事得谤一样,其实早在唐代的韩愈身上,就已经得到了实践。立人之要,先质后文。战国时期的孟子就深谙此道。想当年孟子的门生彭成阔到齐国去做官,孟子听说后很感叹的说:“完了,死了!他一定会死在齐国。”等到彭成阔被杀后,门人就问他:“老师,您是怎么知道的呢?”孟子说:“彭成阔这个人呐,有小聪明,小才华,但是,他不精通君子的大道是什么。所以在官场的绞肉机里面,他就一定会因此而被杀。”你看,这就是孟子,从一个人的品质、内质,来断定他命运的规律的。还有孟子去见梁襄王的时候,出来后,旁边的人就问他:“老师,你觉得这个梁王怎么样啊。”孟子说:“看他啊,就不像个国君的样子。接近了之后就更不像了,还根本没有觉得他有什么令人敬畏之处。”完了,类似的事情,历史上还有很多。
比如在北宋时期,刘太后就曾经问宰相章惇:“端王接班如何呀?”章惇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端王这个人太轻佻了,不能去继承皇位。什么是轻佻?言行举止以及思想等都不庄重,不沉稳,神气不能内敛,说白了就是气散。
而中国文化认为,气散者就是一个典型的败家子。可惜刘太后并没有听从章惇的意见,仍然选了端王接班,端王上任后就是那个著名的亡国之君宋徽宗。由此可见,章惇识人之准,章惇是进士出身,完完全全的一个读书人,同样是读书,为什么人家会有这样的见地,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深思,读书之道在于以文化人,身心中的无明如果能够被化开,那就是有造化,化不开,那就是顽固不化,你要知道,这世间,你要有道眼才会有法眼,否则就是无道明行,全凭撞大运,如果各个都是稀里糊涂的过日子,那不恍如僵尸大战一样了吗?可是,日子过得很快,时间一晃就没了。何时才是个头呢?
好,我们本讲就先讲到这里,那最后留给大家一个思考题。宋徽宗的轻佻,我们没有见到过,那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身边的轻佻现象都有哪些呢?这个思考题我不一定会给你答案,但是呢?希望它能提醒你让你学会深度而多元的思考,训练久了,你自然就会举一反三,甚至能举一反十。好,我们这一讲就先讲到这里,这一讲通过几个案例,对个体生命质感的了解,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化的更深领悟。下一讲我们继续厘清脉络,正本清源,谢谢大家的收听。
大学问,讲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