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八章

00:00
13:26

大家好!




        今天我们开始《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善为士者不武。这句话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针对个人而言的:真正的勇士是不会逞强好胜的。第二种是针对统帅而言的:真正的好统帅是不会轻易使用武力的。这两种理解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希望对武力与战争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别以为老子讲“善为士者不武”就是完全不要武力与战争,要不然就不会讲这么多谋略的问题,甚至还有人说:《道德经》就是一本兵书。孔子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儒雅的大圣人,然而大家并不都知道,他并不是一个文弱书生,而是一个身高力强武功超群的大汉。但是孔子却绝不轻易动武,他的武是由德来统帅与控制的。西楚霸王项羽尚武,但是最后不还是落了个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结局。今天的乌克兰,一个被拔去牙齿的老虎,最后成为了美俄争霸的牺牲品。“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我们一定要清楚,善为士者绝不轻易动武,但是自身一定要有武的能力,要不然你连自保与和平的权利都没有。


        善战者不怒。善于作战的人,是不会轻易被激怒的。怒气是七情六欲之一,一个人完全没怒气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有些人遇事比较容易发怒,有些人则相对冷静。很明显比较容易发怒的人相对冷静的人来说不太合适做统帅。历史上有不少战役都是先试图激怒敌方将领,让他失去理智,从而落入圈套,以取得胜利的。三国时期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在临死之前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既生瑜,何生亮?蜀国少了一大劲敌。在六出祁山时,司马懿打不过诸葛亮,于是坚守不出,诸葛亮为了激司马懿出战,给他送女装,不料司马懿不但欣然接受,还穿上女装,赞美蜀锦的秀美,趁机打听敌情。司马懿没有中计,这次应该生气的反而是诸葛亮自己了,六出祁山也成了诸葛亮人生最后的行程。所以《孙子兵法》中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的气忿而出阵求战。


        善胜敌者不与。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用与敌人正面交锋。战争绝对不只是简单的两军对垒,而是两国国力的对抗,在战争过程中必须综合运用情报战、经济战、外交战、心理战等各种手段。也就是暗战加明战的方式,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暗战,不得已了才明战。因为大家都知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到万不得已双方都不愿意与对方硬碰硬!《孙子兵法》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就是告诉我们:能用谋略和外交解决的问题不要动用军事手段,即使动用军事手段也要先争取在心理上率先击垮敌人,没有办法了才用强攻。时势造英雄,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批独特的谋士群体,也叫纵横家。其祖鬼谷子,曾授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大弟子,皆战国时风云人物。这些纵横家就是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把当年的各个国家说的是,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往往是有些国家到灭亡了,还不知道真正的敌人是谁。


        现在各国都有自己的游说团体,其中以色列的游说团体最有名,该集团存在第一要务,就是进行积极维持美国与以色列之间特殊关系的活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就是犹太人后裔,有人称基辛格是现代的苏秦、张仪。美国总统候选人知道,任何挑战该集团的政治家,成为美国总统的机会都十分渺茫。以色列游说集团成功使许多美国人相信,美国支持以色列,是因为它们共有的“民主价值”,美国与以色列的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以色列为什么可以在与伊朗、巴勒斯坦、埃及、伊拉克、叙利亚等等周边这些国家斗争中屡屡占得便宜?还不是因为利用了美国这杆枪,这就是“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是谦下的态度。之前老子类似的话说了太多了。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大国者下流。上一章的“不敢为天下先”也是谦让处下包容,不再一一类举了。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当我们可以做到,不武、不怒、不与、为之下,这四点)就可以称之为不争的德行,善于用人的能力,这就是合乎天道,是自古以来最高的法则。


        总结,本章老子讲:一、轻易不要打战。二、不得已要打战了,一定要控制好情绪,特别是对怒气的控制。三、想要打胜战,不一定要在正面战场上硬刚,硬碰硬是下策。四、打战要用人,用人要处下,不处下谁替你卖命?这四点合起来两个字:不争。



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安静mx

    国学好!来听课了,认真学习🌹🍵👍

    国学5分钟 回复 @安静mx: 早上好欢迎安静!一起学老子。

  • 逸闻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