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建安三曹诗 9 首

5、建安三曹诗 9 首

00:00
18:52

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3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书法为“妙品”。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毛泽东曾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权衡,应变能力强,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乔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三国志》中是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孙盛《异同杂语》及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中写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汉灵帝熹平三年(174年),20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但是曹操也因此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碍于其父曹嵩的关系,明升暗降,曹操被调至远离洛阳,任顿丘令。这一年,曹操23岁。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当时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yì)猎,暂时过着隐居的生活了。


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宦官失势之机诛灭十常侍,但没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于是何进便召时任并州牧的董卓进京,胁迫何太后同意。董卓尚未抵达京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同年九月,董卓入京,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联军。二月,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自己则焚毁宫室,挖开王陵,劫掠人民,致使洛阳方圆200里无复人烟。而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斗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而曹操遂独自引军西进,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为士兵数量悬殊,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于难。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联军至此解散。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作乱,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兖州牧。曹操和鲍信合军进攻黄巾军,鲍信战死,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击败。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汉献帝。辛亥,汉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随后迁都许昌,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讨伐张绣,张绣举众投降,旋即复叛,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战死。此后,曹操又两度攻击张绣,都没有彻底击破。


建安三年(198年)九月,曹操东征徐州,进攻吕布。十二月,吕布军上下离心,吕布部将魏续、宋宪等生擒陈宫归降曹操。吕布见大势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将吕布、陈宫、高顺等人处死,收降吕布部将张辽等。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董承等人谋诛曹操事泄被杀。曹操为了免于将来同袁绍作战时前后受敌,决定先消灭在徐州立足未稳的刘备。当时诸将皆怕袁绍乘机攻打许都,曹操对此胸有成竹,说:“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以迅雷之势击破刘备,刘备逃奔投河北袁绍。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氏一门,自袁绍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势力本就很大,后袁绍取得冀、并、幽、青四州之地,实力大增,有军队数十万人,兵精粮足,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可是官渡之战开始后,曹操奇袭粮道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统一北方。官渡之战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也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问题,决定远征乌桓。汉末,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结合,是为三郡乌桓,其首领为辽西部的蹋顿。三郡乌桓与袁氏关系一直很好,并屡次侵扰边境,掳掠人口财物。这年五月,曹操亲率大军到达无终(今蓟县)。时值雨季,道路积水,曹操排除万难直指乌桓老巢柳城(今辽宁朝阳南),大破乌桓,彻底肃清袁氏残余势力。


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曹操想乘势一举鲸吞江东。孙权、刘备两家在鲁肃和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组成联盟,孙权命都督周瑜率军三万,与刘备的两万人马组成联军抵抗曹操。曹操自江陵东下,至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


赤壁之战败北后,曹操在建安十五年春,下《求贤令》:“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收罗人才到自己身边。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起兵号称四十万,亲自南征孙权。孙权亲率军七万,前至濡须口抵御曹军。二军相持月余,各无所获。曹操见孙权军容严整,自己难以取胜,遂撤军北还。同年五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liú miǎn)、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曹操名义上还为汉臣,实际上已是皇帝。


在樊城之战后,孙权擒杀关羽,曹操表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曹操将孙权来书遍示内外群臣,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乘机向曹操劝进。曹操自己还不想废献帝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据《魏志·后妃传》及《武文世王公传》,曹操正妻及侧室,可考者15位;据《魏志·文帝纪》《任城陈萧王传》《武文世王公传》记载,儿子有25位。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在洛阳,终年66岁。 他临死前留下《遗令》。 根据曹操的遗嘱,他于二月廿一丁卯日(411日)被安葬于邺城西郊的高陵。同年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丕简介

魏文帝曹丕187--2266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传闻曹丕出生之时,天上的出现青色的云彩而且形状如车盖,终日环绕其上,望见祥云的人都以为曹丕将来非人臣之命。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曹操逝世后,曹丕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40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


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2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的作品。


曹植简介

曹植192--2321227日),字子建,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南朝宋代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南朝梁代钟嵘的《诗品》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清朝王士祯曰:“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汉灵帝初平三年(192年),曹植出生于东武阳。曹植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第三子(卞夫人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丕、彰、植、熊)。当时曹操在北方尚未站稳脚跟,家属常随军行止,因此幼年的曹植同众多兄弟们一样,是在戎马倥偬(róng mǎ kǒng zǒng)的生活中度过的。


曹植自小非常聪慧,10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曹操曾经看了曹植写的文章,惊喜的问他:“你请人代写的吧?”曹植答道:“话说出口就是论,下笔就成文章,只要当面考试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作呢!”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不讲究庄重的仪容,车马服饰,不追求华艳、富丽,曹操开始把爱心转移到曹植身上。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17岁的曹植随父南征刘表至新野,后又随父与孙权战于赤壁。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在众人之中,独有曹植提笔略加思索,一挥而就,而且第一个交卷,其文曰《登台赋》。从此曹操对曹植寄予厚望。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植改封临淄侯。这一年,曹操东征孙权,令曹植留守邺城,告诫他:“当年我担任顿邱令的时候二十三岁,回想起那时候的所作所为,至今都不曾后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岁,怎能不发奋图强呢!”曹植被丁仪、丁廙()、杨修等人辅佐他,曹操有些犹疑,好几次几乎要立曹植为太子。然而,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做出几件让曹操很是失望的事。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他在曹操外出期间,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规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渐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宠爱。十月,曹操召令曹丕为世子。从此,曹植告别了昂扬奋发的人生阶段,陷入难以自拔的苦闷和浓浓的悲愁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为关羽围困在樊城,曹操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曹植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曹操不再重用他了。


曹操病逝洛阳,曹丕称帝后,对29岁的曹植严加防范。后来,曹丕碍于母后卞氏的压力,只好将曹植数次徙封。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30岁的曹植被徙封安乡侯(今河北晋州侯城);当年七月又改封鄄城侯(今山东鄄城县)。


黄初三年(222年)四月,31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在这次被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诗人描摹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倾心仰慕和热爱;又虚构了向洛神求爱的故事,象征了自己对美好理想梦寐不辍的热烈追求;最后通过恋爱失败的描写,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归于破灭。


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叡(ruì)继位,即魏明帝。壮心不已的曹植急切地渴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书曹叡,要求给予政治上的任用,拳拳之心可以使铁石心肠之人动容。但过于冷静理智的曹叡却心如古井,不起微澜,对于曹植的种种表白和要求,只是口头上给予嘉许而已。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十二年中,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


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38岁的曹植徙封东阿,其间潜心著作,研究儒典。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陈王,11月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1岁,遵照遗愿,将其葬于东阿鱼山。


第5集  建 安 三 曹 诗

三曹诗歌(9首)


短 歌 行 二 首

[东汉]   曹操

其一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观 沧 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龟 虽 寿

[东汉]   曹操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燕 歌 

[] 曹丕

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 歌 

[] 曹丕

其二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仰看星月观云间。

飞鸧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白 马 

[]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七 步 

 [] 曹植

(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