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十九首 11 首

4、古诗十九首 11 首

00:00
18:47

古诗十九首简介

古诗,通常是指古代诗歌。汉人称《诗经》为古诗,南北朝人称汉魏诗为古诗。汉诗中有一部分无名氏作品,约有五、六十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时,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习惯上以句首为标题,后世遂作为组诗来看待。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 • 杂诗 • 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西汉枚乘所作,后人多疑其不准确。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汉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这些诗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不一致,大约产生于东汉晚期。作者大概是一些失意的中下层文人,姓名已不可考。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以及在中国诗史上有相当重要地位和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权舆的评论,例如,明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碎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陆时庸则云:“(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


4集  古 诗 十 九 首

古诗选(11首)


行行重行行  其一

[东汉]   无名氏

行行重行行, 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 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 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 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 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 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 努力加餐饭。


青青河畔草  其二

[东汉]   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 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 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 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 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 空床难独守。


青青陵上柏 其三

[东汉]   无名氏

青青陵上柏, 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 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 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 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 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 双阙百馀尺。

极宴娱心意, 戚戚何所迫。


西北有高楼其五

[东汉]   无名氏

西北有高楼, 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 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 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 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 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 奋翅起高飞。


涉江采芙蓉其六

 [东汉]   无名氏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明月皎夜光其七

[东汉]   无名氏

明月皎夜光, 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 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 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 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 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 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 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 虚名复何益。


庭中有奇树 其九

[东汉]   无名氏

庭中有奇树, 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贡, 但感别经时。


迢迢牵牛星其十

[东汉]   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孟冬寒气至其十七

[东汉]   无名氏

孟冬寒气至, 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 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 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 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 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 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 惧君不识察。


客从远方来其十八

[东汉]   无名氏

客从远方来, 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 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 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 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 谁能别离此。


明月何皎皎其十九

[东汉]   无名氏

明月何皎皎, 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 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 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 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 泪下沾裳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