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37 | 我的工作本质上只是收集越来越多的“事实和信息”@巴菲特

vol.137 | 我的工作本质上只是收集越来越多的“事实和信息”@巴菲特

00:00
06:12


太多人有完整的观点,却只有一半的事实。

Tony A.Gaskins JR.

最近高频地遇见厉害的人都在强调「事实」


01


在《一起工作:为什么伟大的合作伙伴关系成功》中,巴菲特对作者迈克尔·艾斯纳的评论:


“我们不阅读其他人的意见。

我们想了解事实,然后思考。” 


我的工作本质上只是收集越来越多的事实和信息,偶尔看看这是否会导致一些行动。


《The Buffett Formula: Going to Bed Smarter Than When You Woke Up》:https://fs.blog/the-buffett-formula/



02


事实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你只要每天把自己的脑子泡在事实里面,你很容易就会变成一个有智慧的人。


如果你把你脑子总泡在别人的逻辑里面,你终将变成一台复读机。


只用事实来改变你的认知,然后当认知逐步达到一定的量变到质变,直到可以扣扳机的时候才做决定。


如果事实足够大,本身就能够说明所有的问题,根本无需精巧的解题思路。


南添 - 商业分析师如何用 flomo 培养贝叶斯大脑

https://mp.weixin.qq.com/s/m4lE22Czam-1Xxgn3w6bsA



03


事实具有巨大的力量@少楠

很喜欢看 Snaptube 创始人丁吉昌的年度总结,今年的年度总结中有一个案例对我触动很大:

关于世界未来是如何的怎么样,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变量太多;


但是反过来看,未来和中国关系不变的国家会有哪些,可能就更容易回答了。

以巴西的视角为例,如果我们只看利润贡献度,第一大 KA 中国给巴西的贸易顺差贡献近 70%,而第二名的 KA 美国却是贸易逆差,更是巴西一直以来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


如果你是巴西的领导者,你会选择跟最大的 KA 闹翻甚至脱钩么?你会选择放弃 70% 的利润甚至变成一个亏损公司么?你会选择跟那个每年从你这赚走很多钱的 KA 走么?




看到这个事实的人,大概都能得到一个比较接近的答案吧。但是如若没有上面的这部分事实,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争论许久。这个事实并没有媒体上常见的的戏剧化叙事,而只有数字和曲线,但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了。


叙事是一种感性的、片面的体验,丢失了大量的细节,但好处是易于获取和传播;而事实是一种理性的、全面的思考,但需要耗费许多心力,需要大量的感性素材。


 没有大量的事实库,就不能发现问题和机会。


来自《产品沉思录》Vol.20220306,原文有更精彩的推论过程:https://index.pmthinking.com/




04


我也在《空虚、无意义的反面是「具体」》中,列举了毕加索、周轶君、河森堡这些人对于「事实」的重视:


河森堡说,这就是漂浮在「观念」层面上的空谈。他会从更具体的事情入手(科学遵循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比如说:

你之所以减肥失败,是因为你常在食堂吃饭,食堂顾及成本提供了很多米饭面条这些精致的高碳水的食物,会快速提升血糖……变成脂肪。


那你可以在上班的时候,买好全麦面包、多吃蛋白质、少吃碳水化合物, 这样就在物理层面上解决了问题,减肥的成功性就更大。


他强调,要把方法说到实处,说到「可操作」层面上。



05


我的切身感受是,观点、思维框架、归纳演绎这些也很重要,但这要建立在对自己、对社会大量的事实基础上。


比如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收入不够高,非常地焦虑和恐慌,但事实是什么呢?


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每月:2927元 :




同时我们也能看,纪录片《差馆》镜头记录下的芸芸众生。


他并不是忘记了给自己留车费,只是用这种方式省钱。每年都这样,把自己“扔”到救济站,靠领取没有调料的泡面和混票回家过年。


如果只看朋友圈和社交媒体,我们很容觉得到处都是很成功的人,要么就是拼命在追求成功的人,知乎小红书动年薪百万、华尔街工作、数十万粉丝.......

我们以为的现实,

其实都是站在真实地板上,

仰望看到他人制造出来的假象。

@Wait But Why


如果我们只通过网络获取到「信息」,然后习惯性地仅凭借大脑去推断事实,并做出决定。会造成很多的谬误、曲解和困惑。



写在最后:


了解到这些之后,我做了几个改变:


1,从以前偏爱阅读认知、思维方式类书籍,现在改为多阅读人物采访和传记(《西蒙·佩雷斯传》《维特根斯坦传》《乔布斯传》《详谈:左晖》、《长谈:罗永浩》)、优秀公司的研究(《奈飞文化手册》《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


相比于偏思维类的内容,这些传记提供了更多的事实。


而且我有个体感,思维类的书籍读起来很爽,感觉自己知道了很多、分析起来也头头是道,但一到实践环节就动弹不得。


而传记这类提供大量事实的书籍,看完他们的经历我自己会有切身的感受,以后再做事的时候会不自觉的产生好的影响。



2,每次开始恐惧和焦虑的时候,找到那个焦虑源,问问自己是我的「大脑这么认为」还是「真实发生的事实」。




回顾之前在创业公司上班,每次一个项目结束开会复盘,大量都是“我以为”导致的结果不好,虽然后面强调MVP,但贯彻的不够。


获取事实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的事情,打算开始想象,如何养成获取事实和用事实做决策习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freedan

    感谢您分享阅读,文章听了后很受益,阅读的声音很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