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精进入轻安,还要不放逸,无功用住——真善业!

362精进入轻安,还要不放逸,无功用住——真善业!

00:00
24:00

轻安现在我们翻到《成唯识论》卷六第 217 页。上次讲到十一种善法里头的轻安,轻安,我们上次刚好提到,轻安“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昏沉。转依为业。”轻安的这个境界、这个心态,离开粗重就是我们现在感觉到有身体的负担,虽然这个负担大家习惯了,平常没有觉得,事实上是个负担。所以,真到了轻安发起,第一是身调畅;身调畅就是上次也提到,包括一切气脉等等的问题,就是调畅身的方面。那气脉通了,所以身的这个感受就忘掉了。第二是调畅心的方面,所有妄想、烦恼自然就清静了,也可以形容它自然顿断了,不需要你用力压制妄想、烦恼。所以“堪任为性”。“堪任”,“堪”就是可能;“任”就是自在,任运自在。我们粗重的身心,感受是欲界的东西。达到轻安境界,“堪任为性”,超越了欲界物理这个世界,可以到达色界、光明这个色界。所以它的作用,对治、针对治疗昏沉,我们现在尽管是清醒的,是迷糊的无明中。不知道生从哪里来?死向哪里去?脑筋都搞不清楚的啊。这已经在昏沉中。那么尤其在大家用功方面,都觉得在入定,事实上多半都在昏沉。因为没有发起轻安,被困扰住。到了轻安的境界没有昏沉了,“转依为业”,把业力转化,不在欲界中,升华一层到了色界。这个是我们上一次正好讲到这里。 “谓此伏除能障定法。令所依止转安适故。”使轻安这个境界,能够修持到了这个境界,发起这个现象,降服了、除灭了一切能够障碍我们入定的,这些障碍都去掉了。所以我们打坐第一是腿痛,身体麻,姿势坐不好,不舒服,那么稍稍练习久了一点,这个气,身体上的气息不能畅通。这里难过,那里难过,而且习惯性的这个身体只能够做到多久,他就支持不住了。这是身体的粗重。因此尽管学打坐学佛永远不能入定。除非发起轻安了,发起轻安了。这些障碍定法,杂想、妄念乃至生理的不安、气血的不流通,这些都没有了。所以轻安的作用伏除能障定法。“令所依止转安适故。”使我们所依持的,所依仗它,所仰止它。这个修什么法门或者是念佛,或者是修观想,使这个法门所修的越来越安详,是初始是轻安的在善法里头,换句话是心理的业障轻了,安逸了。 那么跟到下来是不放逸。所以由精进到轻安,达到不放逸。所谓“不放逸者。精进三根。于所断修。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为业。”那么不放逸好像同精进差不多。我们的表面佛学上看起来,精进就是勤劳,努力修持。不放逸好像积极性的。放逸是消极的。我们表面上一看,现在在唯识的法相里头,给我们分别得很清楚。精进上次讲到了,精进包涵了四到五种的努力情况:势、诚、勇、猛、不舍,包涵这几种。那么,现在所讲不放逸呢。是精进三根,就是使贪嗔痴慢等等这个三根,由于精进的修持,“于所断修”,能够断除了贪嗔痴三毒的根本烦恼的根本,由于精进能够断除。断除了心里、心念不起贪嗔痴的作用。那应该是精进啦。哎,不同。所谓不放逸在精进的旁边,精进就是比如作战一样往前攻击了,这个不放逸是个防御的。一个是一直向前冲,一个是防守住。所以你精进修持,断除一切业障,还要防修为性。他打了一个堤防一样,永远不放松。对治我们有时候对自己的放逸、马虎。“逸”就是随便乱跑。比如说我们写古文,这个马跑了,就可以写成“马逸”,就是乱跑,一匹马一样乱跑,不守规矩走路就是马逸。放逸就是放任心里头向外驰散。所以对治放逸,这个是不放逸的意义。这种心理的作用。不放逸的结果呢,成就满足一切世间。我们即使不修道。做世间的学问事业也是要一边精进一边还要防止不放逸。1451所以“成满一切世出世间。”这个世是代表世间、世俗的。乃至出世间,所谓跳出三界外的。“善事为念”,成就一切善。这个念,所以我们说唯识的心理学是道德的心理学。 “谓即四法。于断修事。皆能防修。名不放逸。”这是讲由精进、不舍、轻安发生智慧等等,连带下来四法。“于断修事。”断一切烦恼,都能够防修,都能够防止作用的。所以叫做不放逸。 “非别有体。无异相故。于防恶事。修善事中。离四功能。无别用故。”对这个不放逸与精进是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他并不是另外有一种作用。“无异相故。”也没有特别的地方。不放逸我们也可以讲不马虎。对于防止恶事,心中的修善事的当中,离开轻安,上面讲的慧、精进、轻安,离开这四个功能“无别用故。”没有其他的作用。 那么“虽信惭等亦有此能。而方彼四。势用微劣。非根遍策。故非此依。”另一个说法比如真正的正信发起,发起了信心。比如我们有惭愧心,这就是善的心理行为了。也有此能,我们要防止自己永远不退转的正信。就是一个人刚做错了事,自己心里晓得难过,惭愧心发起。那么也有不放逸这个意思呀,他这个道理不通。“而方彼四。”正信起来,同惭愧心起来跟上面所讲的发生慧、精进、轻安,这四种来比呀,他正信中惭愧心那个心力的作用,心力的事同它的作用都很微弱。都很低的。“非根遍策。”并不是从根本上普遍的。策,就像一个马鞭子一样打自己,管理自己没有那么严格。“故非此依。”所以他说不能够同不放逸不相干。 “岂不防修是此相用。防修何异精进三根。彼要待此方有作用。”那么他说这样讲呀,“岂不防修是此相用”。那么就是说在修行的时候,我们心里头自己有一个随时打一个堤坊一样戒备自己。生怕自己呀等一下又动贪嗔痴念呀,或者是动了这个境界。那么这样一说呀,他说不放逸。使防修,使不放逸的这个作用相。这个心态用这样的作用。那好了,他防修呀,防止自己努力(不)修行,同精进三根没有两样。“彼要待此方有作用。”他说虽然没有两样。精进虽然很好,很努力,但是就像我们作战一样,打下这个地方来,这个部队攻击了这个阵地了,你没有后援防守还是不行的。攻击时勇猛精进一下,不放逸是平时的时候都要看顾到的。所以他说“彼要待此方有作用。”精进以后要不放逸的作用。“此应复待余。便有无穷失。”那么假如不放逸的这个心理作用。这个应该说他等待其他的心理作用而造成的。他说这个观念错的。不应该有这个观念。别有五种是。不放逸本身就是这样一个防修性。它等待其它的心理作用加上来。就是在逻辑上,在作用上都有很多错误了。 “勤唯遍策。根但为依。如何说彼有防修用。汝防修用。”比如说勤劳,我们努力。这个勤代表努力,随时随地努力叫做勤,没有放松过。勤的作用,“勤唯遍策。”普遍的,策就是鞭策自己,要求自己。拿一个鞭子一样赶自己这个牛、马鞭策。“根但为依。”对于这个习气的,贪嗔痴慢的习气的三根,是有这个医治的作用。那么怎么样说这个不放逸呀,你勤劳就行了,努力看到自己。比如说我要努力精进,今天念佛,明天打坐,随时随地都是这样。怎么样说不放逸“说彼有防修”作用,防止自己努力进修的这个作用呢。“汝防修用。其相云何。”那么你所讲的这个防修作用还等待其它的心理状态一起加拢来。“其相云何。”1452 你把这个心理状况,不放逸在心中,念头的这个作用迎合怎么样说法。 “若普依持,即无贪等。若遍策录,不异精进。止恶进善。即总四法。令不散乱。应是等持。”假定说这个不放逸是普遍的,是普依的,依,依赖。啊,就依傍它,有互相的作用。持,就是保持这个心境,手里拿个拐杖一样。 “若普依持。即无贪等。”假设我们心里上随时不放逸,贪、嗔、痴、慢就本来不会起来。就用不着这种其它的配合。 “若遍策录,不异精进。”说不放逸的这个心态,是普遍性的,拿一个鞭子一样,要求自己,策,录,随时都提起注意。那这个就不叫做放逸,这个心理作用就是精进。 “止恶进善。即总四法。”如果说,我不是那么说的,如果我说不放逸呀,是因为停止了一切恶的心理,修行进步善法。它这个“止恶进善”我们所有修持就是这四个字,围绕着这四个字努力是总法门,就用不着再配上这个了。 “令不散乱。应是等持。”如果说不放逸使我的心呀,因修不放逸使我的心永远不散乱,这就是等持法门。平等修持,把握修定进步的功夫,总纲把握在手里,这样还需要不放逸。 “令同取境,与触何别?”假如说,因不放逸使我们对于前面六根六尘所接触到外面的事情,因此头脑更清楚,更了解一切外境。那么与触,与这个感觉,与受,感受这个心态作用有什么差别呢? “令不忘失。即应是念。”因为不放逸使我们一切都记得很清楚,什么事情都不会有失念之处。那么这个已经不叫做不放逸了。这样的情形,随时随地每一点东西都记得很清楚,这是五种别境里头,慧、定、念,这就叫做念。所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是心没有忘失,这是念。 这个“如是推寻”是说你这样去分析,去推究,去找它。那么分析结果,所谓“不放逸用。离无贪嗔痴等。竟不可得。”离开了,做到了三根,所谓贪嗔痴三根完全不动,无念对境无心念。离了这个对境,心中只有纯善,没有恶念,无贪、无嗔等。那么证明,相反的证明已经是不放逸了。一放逸了,放松一点,它的坏念头自然就起来。所以离开无贪嗔痴等等,“不可得。”没有其他的法门,没有其它的心态,没有一个不放逸的作用可得。 “故不放逸定无别体”所以不放逸没有另外一个心态。不放逸就是这个不放逸,防修之性。那么对这个不放逸讨论得多一点。 跟到下来“云何行舍”,我们大乘道随时讲布施。那么在法相呢,归纳到心态上来。我们这个心,随时要丢掉。那么中国禅宗的老话,佛教的老话叫做放下。什么都放掉,摔掉了。所以它的学理名称叫做行舍。行阴的境界,我们这个生命永远在,习惯性在旋转、在动。每一天每一秒连接起来,不断的在动,无间隙性。在行阴所起的心理行为,或者是外面的行为,随时要丢掉,要舍掉。这个叫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行舍就是放下。这个心态,心理作用就是我们对贪、嗔、痴这三根的习气,三个业力根本要精进去修持。把贪、嗔、痴、慢坏的念头都转过来了。使此心归到平等、正直。平等这个1453名称在四个文化里头,这个佛提出来最早也最伟大。不只是物理上讲平等,在心理上,在人事的关系上,而讲一切众生平等。众生平等,几乎没有这个什么呢?讲人与人之间的没有一个公平的事,没有!那么在哲学的道理上是性相平等,体跟用也到达完全平等。平等就完全合一了。所谓性相平等。那么严格分起来,分析起来性宗般若讲空,相宗讲有。就是“空”、“有”也是平等。所以真达到了平等境界,就成佛了。所以《金刚经》上有一句名言,我们念《金刚经》,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真正的佛法到最高处就是达到平等的境界。是就是这、这个。这个古文,我们《金刚经》翻译这个是古文。是法平等这个是,并不是相对的文字。非法就不平等,不是这个意思。是法平等就是这个法门,学佛的这个法门成就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是《金刚经》的句子。所以这个行舍呀,修行呀,这个心态作用随时丢掉、放下,什么念头都放下。“令心平等正直”回到正念,直道而行。正就是正性、正念、八正道。直,就是佛在《楞严经》中提到直心是道场。人能做到直,就是合于道了,明心见性。所以随时放下、行舍,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它的最高的目的,境界随时行舍,行阴所起来,做到随时丢掉,最后达到无功用住成佛。不需要用功已经到达平等境。“无功用住。”无功用以后住,永远都在无功用之用这个境界上。那么行舍的这个心态作用到了极点了。在没有达到“无功用住”以前,我们随时要丢掉放下一切。这个他做的业,善业“对治掉举。静住为业。”它是对治我们心中的掉举。掉举是佛学的名词。大的掉举,粗的就叫做散乱;细的呢?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没有什么散乱,可是心中微细的散乱还是存在的。比如说大家静坐起来,表面上没有觉得乱想。可是内在心中轻微的、细微的乱想还是存在的。轻微的思想乃至完全的无念,他看到什么境界,感受到什么作用,这都属于掉举,这就是掉举,很轻微的。那么,所以每一点,每一点这种心态都要随时把它放下、丢掉。所以对治掉举。“静住为业。”使自己永远静静的,进入静定,正定的状态。他的造的业,是这个善业。 “谓即四法。令心远离掉举等障。静住名舍。”就是上面来的,所谓精进等四法,使我们心里远离一切掉举,远离一切掉举等的障碍,使我们能够进入静境,能够得定。这个就是舍就是放下。精进心能够放下。所以我们打坐呀,修行呀,为什么不能上路?老实讲没有放下。当然有时候放下了一点嘛,这里又管不住,又放逸了。放下了就松懈了,松懈了其它的习气的根根又起来了,就是这个作用。“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初中后位辩舍差别。由不放逸。”它说我们真的要修行达到此心平等,此心真正的正直,达到平等正直了,就是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