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冬天,我就跟着蒋先生到奉贤官舍学做幕僚。当时有位同僚,姓顾,名金鉴,字鸿干,号紫霞,也是苏州人。他为人慷慨刚毅,正直不阿,我们倾心结交,互以兄弟相称。这是我第一个知己好友,可惜他英年早逝,才二十二岁就过世了。我从此落落寡欢,很少再得遇知己。
回忆起与鸿干结交的时候,我俩都是襟怀高远,意气相投,不时兴起到山里隐居的念想。重阳节那天,我和鸿干约好一起去寒山登高,也希望找个以后适合在山上结庐而居的地方。
约好的第二天,天刚刚亮,我就叫上鸿干出发,雇了一叶扁舟,坐船到寒山时,日头还没到中午。为我们摇船的船夫颇为循规蹈矩,就让他守着船,买米煮饭。
我们两人上了岸,先到了中峰寺。这寺藏在树林深处,山门寂静,地方荒僻,僧人见了我们二人不修边幅的样子,也就不怎么热情接待了。我俩本意也不在此,就没有深入寺庙观瞧。
回到船上,见船夫已把饭煮熟,我们便吃了饭,再由寒山走到高义园的白云精舍。精舍轩临着悬崖峭壁,峭壁下凿有小池,用石栏杆围住,池中一泓秋水。悬崖上挂着薜荔藤萝,墙上积着青苔。我们坐在轩下,只听见落叶萧萧,四野悄然,没有人往来的踪迹。
出了精舍门,我们去了险窄的“一线天”,又循着台阶,盘旋向上,直达巅峰。那地方叫“上白云”,还有一座庵,已经坍颓了,留存有危楼,仅能远远眺望。我们在此稍作歇息,然后互相扶着下来。
正当我们意犹未尽的时候,船夫说:“客官,你们说是去登高,但忘记携带酒具了啊!”
鸿干回答说:“我们游玩,是想寻觅一处适合隐居的地方,并不是专门为登高一事。”
船夫一听,笑着说:“原来这样啊,我知道距离此地南行二三里,有个上沙村,人家众多,有块空地。那里环境不错,我有个范姓表亲就住在那个村子,何不前去看看呢?”
我惊喜地说:“那肯定就是明末徐俟斋先生隐居的地方了。听说有个园子极为幽雅,还没有去过。”于是,便让船夫引着我们前去。
只见那村子在两山之间的夹道中,园子依山而建,没有采用山石,老树多是极为盘曲苍郁的态势;亭榭窗栏,都是按照朴素的格调设计建造;竹篱茅舍,不愧为当年高士隐居的处所。园中有一个皂荚亭,树干粗大,需两人合抱。我所见过的园亭之中,算这个亭子为第一了。
园子的左边有一座山,俗称“鸡笼山”,山峰直立,上面有一块大石头,极像杭州的瑞石古洞,但比不上它玲珑精巧。旁边有一块像床榻的青石,鸿干看见了,就跑过去躺在上面,说:“此处可以仰观山峰群岭,俯视园亭之美,既开阔又清幽,可以开怀畅饮了啊!”于是拉了船夫一起饮酒,我们时而欢歌,时而长啸,心怀畅快之至。
当地人知道我们为了寻地而来,误以为我们是来勘看风水的,纷纷和我们说哪里哪里有好风水。鸿干笑着说:“但求合心合意,不管风水,谢谢众乡亲好意啦!”谁能想到竟一语成谶!后来我回想至此,不禁唏嘘万分!
那天直至酒瓶喝干,大家采了野花,插满两鬓,乐呵呵地回到船上。乘船回家时,已是夕阳西下。回到家时,已是起更时分,见到家中客人还没散去呢。
芸儿等了我一日,见我回来,便先笑了,悄悄告诉我:“郎君,今日来家里做客的女伶人中,有个叫兰官的,人品端庄,很是可取,你不妨一见。”
我一听,也笑了,温情地握着芸儿的手,说:“芸姐果然是体己我的。”便假传母亲的命令,叫了兰官进房间来。兰官施施然进来,果然有几分风姿。我握着她的手腕细瞧,果见肌肤白嫩,温润如玉。
我回头瞥一眼芸儿,笑道:“噫,美倒是很美,终究有些名不副实呢。”芸儿回我一眼,妩媚笑道:“夫君莫不是嫌弃人家体态丰腴?殊不知胖的姑娘有福相啊!”
“嘿嘿。”我假意正色对芸儿道,“芸姐此言差矣,当年唐明皇在马嵬坡被迫赐死了杨贵妃,杨玉环那么丰满,还不是落得那个下场,福相何在呢?”
那兰官是玲珑之人,自然知道这是我们夫妻在打情骂俏,也不恼,只含笑着。芸儿找了其他借口,先请兰官出去了,回头对我说:“明明个美人,却被郎君说得不堪,今天郎君又喝到大醉了吗?”
我便将这一天所游赏的经历一一讲给芸儿听,芸儿听罢,也神往了很久。
到了乾隆四十八年春,我跟随蒋思斋先生到扬州维扬就职,才有机会见到金山、焦山的真面目。金山适宜远观,焦山适合近看,可惜我往来好几次,也没有登山远眺。渡过长江向北,王士祯《浣溪沙·红桥》词中一句“绿杨城郭是扬州”,其中所蕴含的图景,就鲜活灵动地展现于眼前了!
平山堂离县城只有三四里远,但路途盘旋曲折,走完全程估计有八九里。那个地方虽然是人工造景,却是把奇思妙想点缀在天地自然之中,好看得很!就算是阆苑瑶池、琼楼玉宇,估计就这样子了吧。
平山堂的妙处在于将十几家园林亭台合而为一,一直绵延到山上,气势连绵贯通。其中最难处理的地方,是出城进入景区的路上,有一里多路,是紧邻城墙的。如果将城池点缀于这旷远的重山之间,这样的景色才可入画,而园林这样和城池凑搭起来,简直愚蠢透顶。然而,这一路上的亭台墙石、翠竹树木,都在半隐半露间,并不让游人觉得突兀,想来,如果不是胸有丘壑之人,是断难营造得如此高明妥帖的。
维扬城尽头,从“虹园”开始向北拐,有一座石桥叫“虹桥”,不知道是园以桥得名,还是桥以园得名?我笑着摇摇头,无法寻得答案。荡舟从桥下穿过,欣赏“长堤春柳”之景。这处景色没有设置在城墙脚下,而点缀在这里,更看出设计布置的精妙了。再向西拐,只见堆土成丘,上面有一座庙,称为“小金山”。寺庙在此一挡,顿时感觉整个布局气势紧凑,可谓神来之笔。听说此地原是沙土,几次修筑都不成功,后来采用一些木排,一层一层往上垒,耗费了数万银两才最终修成。如果不是有钱的大商人投资修建,寻常人家谁能做到呢?
从这里再向前走,有座胜概楼,每年人们聚在这里观看龙舟竞赛。此处河面较宽,横跨一座莲花桥,桥门八面敞开,桥面建有五座亭子,扬州人称为“四盘一暖锅”。一听便知道是才思枯竭的表现,没什么可取之处。
桥南有一座莲心寺,寺中突起一座喇嘛白塔,塔为金顶,垂挂璎珞,矗立高耸,直入云霄。大殿一角的红墙,掩映在松柏绿影之中,不时传来钟磬之声,这大概是天下园亭所没有的。
走过桥,就可以看见三层高的阁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五彩斑斓,非常壮观。阁楼边又堆叠着太湖石,用白色的石栏杆围起来,取名“五云多处”,声势不凡,如同文章中的大结构。
过此,又有一处景致名曰“蜀冈朝阳”,则平淡无奇,连名字都属于牵强附会之作。
快到山脚时,河面逐渐变窄,两岸堆起的土堆种满了竹子和树木。小河来回打了四五个弯,好像要山穷水尽了,突然又豁然开朗,平山堂的万松林便出现在眼前。
“平山堂”的匾额是欧阳修题写的。所谓“淮东第五泉”,真正的泉眼都隐藏在假山石洞中,看到的不过是一口井而已,井水味道与雨水一样;荷花亭中那六口围着铁栏杆的井,也只是摆设,井水是不可以饮用的。九峰园在南门边一处非常幽静的地方,别有天然意趣,我觉得它在诸多园林中是最妙的。康山草堂我没有去过,也不知景色究竟如何。
我这里笔墨所记的,也只是个大概,其中工艺精巧、造型精美的地方,无法详细描述。大约可视为一位盛装的美人,但和浣纱溪上的西施又有不同。我当时正赶上各州府筹备迎接乾隆皇帝南巡的盛典,各项工程都已竣工,正在验收恭迎圣驾的工程细节,我也得以大开眼界,观看了工程的全貌,这也算是人生难得的机遇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