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人越早获得成功越好吗?我该用什么方式获得成功?心理学给你答案!

【学习】人越早获得成功越好吗?我该用什么方式获得成功?心理学给你答案!

00:00
18:44

第一章第13讲学习(下):能力成长的奥秘

你好!欢迎来到《生活中的心理学》,我是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博导,王垒    这一课,我继续给大家讲学习。

先复习一下:上一课,我们讲到,学习,是指人们通过练习和积累经验,获得了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改变。正是通过学习,你从不会到会。这就是行为的改变。学习,是能力改变的过程和结果。

我们还介绍了三种学习的最基本的途径:包括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桑代克的效果律,斯金纳的尝试学习,又叫“操作条件作用”。但是,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那三种方法比较简单,而且有的时候,学习是比较被动的,甚至学习更像是被环境所操纵、所控制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的奖赏条件,而学习者的独立思考,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那么这一课,我就来讲讲三种比较“高级的方法,你会看到动物和人类更多的、更丰富的思维智慧的体现。它们同样来自于三位心理学大师的杰出的工作和重要科学发现,从中你可以进一步领略学习的奥秘。

四、托尔曼的老鼠:认知地图

前面的三种学习,我们提到了狗、鸽子和猫,现在,我们再来说说老鼠。你能想象出老鼠的大脑是怎样工作的吗?你会觉得这很难,是吧?

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尔曼,用老鼠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揭示了惊人的发现。他让老鼠学习一个有三条通道的迷宫,其中第一个通道最短,第二个通道较长,第三个通道最长。老鼠被放在出发口,它必须学会走出这个迷宫,到达终点,才能吃到食物。就像桑代克的猫一样,托尔曼的老鼠第一次被放进迷宫,也是乱窜乱跳,但经过大量学习、尝试,最终走到终点,吃到了食物。再把它放进这个迷宫,它还是会乱窜乱跳,不过它最终也再次走到终点。如此多次地反复,你会发现,老鼠乱窜乱跳的次数越来越少,走出迷宫的时间越来越短,最终,只要一把它放进到迷宫,它就径直走最短的那个捷径,走到终点,吃到食物,也就是说,它学会了这个迷宫。

不过,这个实验最重要的关键在下边。当老鼠一旦学会最短的捷径走到终点时,托尔曼把这个最短的捷径切断,使得老鼠无法通过捷径走到终点。这时候,你猜老鼠会有什么反应呢?会很慌张吗?会又一次乱窜乱跳吗?不会。

托尔曼发现,老鼠很从容地退回来,走第二短的通道。接着,托尔曼把第二短的通道也给切断,结果发现,老鼠第一个通道走不通,第二个通道也走不通,它就很从容地退回来,走最后最长的那条通道,照样到达终点,成功吃到食物。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这告诉我们,老鼠前面多次的失败,走入盲巷,走错路,其实都是有意义的:它不仅学会了如何走到终点,而且把最短的捷径、第二短的通道、最长的通道,都学会了!托尔曼对这一现象给出了合理的科学解释:老鼠必然是在大脑里建立起了一个、关于迷宫是什么样子的心理地图,托尔曼把它命名为“认知地图”,否则,它不可能总是从容地走相对最短的路径。怎么样?你能想象,老鼠的大脑是怎样学习的了吧?

托尔曼的研究成果,再一次向我们揭示:不断尝试并在错误中学习、探索,是一种很重要而实用的思维活动

怎么样?现在你不会对失败感到那么沮丧或恐惧了吧?因为最终你总会获得成功的,并且在获得这样的成功后,当危机和困难再次来临时,由于你曾经有很多失败的经历,或者说,是学习的经历,所以它能调动你大脑内的“认知地图”,反而让你很快找到其他也能成功的方法;这可远比第一次就误打误撞地成功有价值多了。

生活中,我们常会运用认知地图。比如你到一个新的城市居住,你最初完全不了解这个城市,东南西北都搞不清楚。但是慢慢地,你会熟悉起这个城市,去到任何一个地方,你都知道可以找到什么、看到什么、买到什么,也就是俗称的,成为这个城市的“活地图“。这就是你建立起了关于这个城市是一个什么样子的认知地图。

学习中,我们如何使用认知地图呢?大家会想到,在学习中,我们经常把这一讲、这一章、这一单元,甚至这一本儿书、这一门课所学习的所有知识,绘成思维脑图,或者也叫概念地图,它的作用就是,把你所学习的所有内容,绘制成一个认知地图,把不同的知识、概念、理论、方法、技术等等,互相关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时候,你就能够很全面地把握你所学习的内容了。

工作中,人们也经常需要运用认知地图的方法。比如,你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或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最初并不熟悉你所要从事的工作,为此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快速地学习,建立一个关于这项工作的认知地图。比如,你要了解都需要完成哪些任务、承担哪些职责,每项任务要求你用到哪些知识、概念、方法、技术,你需要采取哪些行动,每项行动怎样正确地执行,才能达成什么样的效果?所有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学习,建立起一个认知地图,在你大脑中形成一个对这项工作的完整的认识。一旦这个认知地图建立完整了,你就能进入工作的熟练状态,高效完成任务。

总之,生活中所有的尝试甚至失败,都是有意义的,它们帮你发现事物的全貌,建立起关于所面对的世界的完整的认知地图,由此指引你解决问题,有效地生存

五、科勒的黑猩猩:靠顿悟解决问题

如果你觉得猫和老鼠都还不够高级,那么,我们来看看另外一种高级动物黑猩猩,是怎样用大脑思考的。著名的心理学家柯勒,用黑猩猩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揭示了顿悟的过程。

把一只黑猩猩带到一个屋子里。屋顶上吊着一串儿香蕉,可是屋顶太高,这只黑猩猩无论如何也够不到这串香蕉,不管它怎么向上蹦,怎么往上窜,都不行。它反反复复地在那儿尝试,却反复地失败,它时而非常焦急、非常沮丧,时而非常生气,捶胸顿足,时而若有所思,抓耳挠腮的样子。你能想象它当时的状态和心情吗?

这时候,柯勒观察到一个新的现象:黑猩猩忽然坐下来,仔细地观察整个屋子,扫视整个环境。它发现屋里不远处,放着两只木头箱子。他看看一侧的木头箱子,再看看另一侧屋顶的香蕉,脑袋转来转去,突然,他好像悟到了什么,他猛地跳了起来,把两只箱子挪过来、摞起来,再爬到箱子顶上,成功地够到了屋顶的香蕉!

这说明什么呢?柯勒总结到:黑猩猩在反复的尝试都失败后,仔细重新观察、审视场景,在地上的箱子和屋顶上的香蕉之间,突然想象到了某种关系、某种联结,从而成功地解决了问题。柯勒称这个过程为:顿悟!

这里的顿悟,可以说是来得快,也可以说是来得慢。所谓快,是黑猩猩似乎一下子想到了某种新的解决方案,达成顿悟。而所谓慢,是说它其实前期经过了长期的尝试、反复的思考和探究,这是顿悟的准备期。心理学家提示,没有前边儿这个长期的准备期,也就不一定会有后边儿这个突然而至的顿悟。所以,所谓顿悟,它的本质是:

没有什么突然从天而降的天赐灵感,只有长期努力、不断探索的结果。你需要沉浸到事件和环境中,全情投入地观察、思考,绞尽脑汁,才能获得顿悟的灵感。

柯勒的实验还告诉我们,顿悟这种思维能力,并不是人类独有的。当然,人类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大量需要顿悟。比如下面介绍一个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家把招募来的志愿者一个一个地带到一个屋子里,心理学把这类志愿者叫“被试验者”,简称“被试”。屋子一侧的墙壁上,隔开一定距离吊下两根绳子。志愿者的任务是,设法同时把两根绳子抓在手里。但问题是,两根绳子都不够长,以至于,如果你用一只手抓住一根绳子,你就够不到另外一根绳子。

有什么办法呢?很多志愿者在这个实验里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无法解决。但也有人环视四周,寻找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有人就发现,房间不远处的地上,放着一个小锤子,他们就会在这个小锤子上打主意:把它和两根绳子之间构成某种关系,从而想象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你能想到吗?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把小锤子系在其中一根绳子的一头,把它在房间中摇摆起来,这时,先抓住另一根绳子,然后在两个绳子中间等着,等挂着小锤子的那根绳子荡过来的时候,再用另一只手抓住它,问题就解决了。

这个例子,体现了人类通过顿悟解决问题的过程,那就是,把同时抓住两根绳子的任务,和环境中其它的元素,比如那个小锤子,联系起来,构成某种关系。

当然,不是任何问题都适合用顿悟的方法。比如托尔曼的老鼠走迷宫,就不适用于顿悟。人类也玩儿走迷宫的游戏,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在“失败”中积累经验,记住整个儿迷宫的地图,不断地熟练起来,直到能够很顺利地走出迷宫。

换句话说,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的时候要像托尔曼的老鼠那样,用不断尝试的方法;有的时候又要像柯勒的黑猩猩那样,用顿悟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可能的途径,不能厚此薄彼。这就好比:

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

六、班杜拉的小孩:榜样的力量

前面介绍了不少关于动物的研究,下面我们来看看,另外一位学者主要针对人的研究。

班杜拉是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也是上个世纪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排行前十位的人物,而且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2021年7月刚刚去世。

我们注意到,前面说的五种学习方式,都是要亲自经历学习的过程,包括失败与成功。但是班杜拉就想到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一定要直接去经历那个学习的过程,才能产生学习的效果呢?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也可以产生类似的学习效果呢?这是非常聪明的一个想法。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模仿学习是大量存在的。

比如,我们会看到,如果妈妈做一顿美餐,得到了全家人的赞赏,那么,小女儿就会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去洗菜、捏面团儿,因为她希望也像妈妈那样,得到全家人的赞赏。同样,如果父亲把家里的房子粉刷一新,得到了全家人的赞赏,那么小儿子看到这种情况,也会试着拿起画笔满墙地涂鸦,因为他以为,这样也是会得到全家人的赞赏。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儿童模仿成人进行的学习。

当然,好的事情会模仿,不好的事情也会模仿。比如,研究发现,如果小女孩被妈妈教训了一顿,那么她回到自己的房间,也会对自己的布娃娃发火;如果小男孩被父亲揍了一顿,那么孩子转身很可能拿家里的宠物撒气。班杜拉教授用实验证明:看到成人的暴力行为的孩子,更可能随后对自己的玩具做出类似的击打行为。这些现象都表明:儿童是以大人为榜样,在模仿榜样的行为。

班杜拉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家想想看,正是模仿学习,极大地拓展了我们通过学习而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的可能性,因为毕竟我们不太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去经历一遍,那样话,学习就太费劲,太漫长了。

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模仿学习,替代性地获得这些经验。比如,我们阅读报纸杂志,阅读文学作品,看电影、电视,都是在进行模仿学习。所以,模仿学习又一次极大地拓展了学习的多样性、可能性,拓展了我们的行为库。

模仿学习的另外一个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是在于,它可以大大降低学习的成本或代价。最极端的例子是,大家想想,如果我们不得不通过战争,才能学会和平的宝贵,那这个学习代价,是不是太惨痛、太残酷了?!

现实中有很多模仿学习的例子。比如我们练毛笔字时描红模字、临贴,就是模仿学习。学校里学习写作文时,让学生摹写样板文章,也是模仿。再比如,学相声、学说书、学节目主持,往往都是从模仿学习开始的。

现在,你理解为什么在学校里要评三好学生、在单位里要评优秀员工吧?在西方国家也有评星级员工的,比如五星级员工,那就相当于我们的劳模。再比如,父母若希望孩子努力学习,那么你自己每天晚上在家里也要多读书、多看报,展示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一个学习的榜样,而不是总当着孩子的面,追电视剧、玩手机、打游戏,否则你就很难不让孩子染上网瘾。

上述说法、做法,都是遵循了一个心理学的原理,那就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小结

这一课,我们从不同角度讲解了学习的一些高级形式。我们从托尔曼的老鼠,了解了如何学习建立整体的认知地图;从科勒的黑猩猩,阐述了什么是顿悟;从班杜拉的模仿学习,揭示了榜样的力量。怎么样,你学习到如何学习的方法了吗?

下一讲我们将介绍想象与创造力……

我是王垒,感谢收听本期《生活中的心理学》课程,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