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济卦:怎么样才算获得成功?

既济卦:怎么样才算获得成功?

00:00
23:10

第一百四十一集 守成艰难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抓住机遇,获得了成功。但是,同样有很多人,在获得成功之后,很快就急转直下,消失得无影无踪。昙花一现的现象,不禁让人感叹:创业不易,守成更难!

 

《易经》中的既济卦,就象征着成功,它的综卦——未济卦,则象征着失败。它们的排序是先既济、后未济。

 

这似乎也暗示着:成功在前,而失败在后。难道成功之后就一定是失败吗?我们艰苦奋斗而来的成果,如何才能长久地保持呢?

 

现在我们终于来到六十四卦的最后两卦——既济、未济(图141-1)。既济、未济两卦是乾卦与坤卦最密切的配合,同时也是最有秩序的一种交合。


乾元与坤元一定会互动,互动所造成的结果不是既济就是未济。我们做一件事会有两种后果: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一种是任务完成,一种是不能交差。

 

但是对于既济与未济的顺序,我们要认识清楚,如果既济的后面一定是未济,那么很多人就会认为成功之后一定是失败,如此一来还不如不要成功。

 

所以认识清楚既济与未济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因为卦序是既济之后有未济,就认为成功后面一定是失败,这并不是《易经》的本意。

 

我们绝对不可以把卦序当作是一种必然的,不能改变的顺序。如果卦序是必然的,那么整个宇宙就变成机械了。

 

其实宇宙也好,人生也好,都不是机械的,也都不是固定的,相反,它们是灵动的,而且是可以转化的。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交代清楚,未济并不是既济的延续,实际上应该从既济卦与未济卦里面的互卦来看,这样我们就更清楚了。

 

先看既济卦,既济卦的互卦有既济、未济、离卦、坎卦。再来看未济卦,未济的互卦有既济、未济、离卦、坎卦。

 

如此看来,既济、未济这两个卦似乎是完全一样的,如果再看仔细一点就会发现,既济里面有两个既济,却只有一个未济,其他两个就是离卦与坎卦;而未济卦里面有两个未济,却只有一个既济,其他就是坎卦与离卦。


由此可见,既济、未济的互卦在相同当中还存在着不同。

 

所以我们经常讲,当我们看到相同时,事物就是相同的;当我们看到不同时,事物就会截然不同。这是非常奥妙的,一定要靠自己去领悟。

 

既济的成分大一点,我们就叫它既济卦,其实它里面也有未济的成分;未济的几率高一点,我们就叫它未济卦,但是并不代表它没有既济的成分。

 

这样我们就知道,既济与未济两个卦是联动的。换句话说,未济在既济之前,也在既济之后。

 

比如一件事情没有完成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一个期望,期盼最终会完成;可是当一件事情完成以后,就会开始觉得这件事情还需要修正,于是又开始进入到未济的那种情形。

 

如此不断循环,就比较合乎《易经》的道理了。虽然《序卦传》中未济排在既济的后面,但是它们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在获得成功时要保持警惕,就能防患于未然。那么,怎么样才算是获得成功?既济卦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既济卦的卦辞(图141-2)是: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关于“既济,亨小”,有这样几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既然叫作既济,那么就表示一切都已经完成了。

 

可是在这时候,往往都会还有小小的一点尚未完成,往往还有小小的、人尚未享受到完成的好处,如此就还不能叫作既济。

 

我们说安渡彼岸的时候如果少了两个人,那么事情还是没有完成。第二种解释,做事情不能取大略小,如果我们认为事情已经大亨,那后面恐怕就凄惨了。

 

因为得意忘形而大意失荆州,那么一下子就阴沟里翻船了,完成的事情也马上就变成未济了,由既济到未济往往是刹那之间就产生。之所以说“亨小”,就是为了让我们提高警戒。

 

“初吉终乱”也是一样的道理,当我们感觉一件事情完成了,应该告一段落了,但是事情发展到后面往往会越来越乱。

 

其中的道理很容易明白,一件事情现在做好了,后面就开始出现变数。而这些变数,是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如果我们不再调整的话,那么总有一天会不适应,最终导致“初吉终乱”。

 

因此,我们一方面说成功为失败之母,一方面又说失败为成功之母,这两句话是同时存在的。但这并不是让我们在成功之后坐等失败,因为在“亨小”之后有两个字,叫“利贞”。

 

“利贞”就是要遵循正当的途径,采取正当的手段,随时做好必要的调整,使自己合理,这样就会有利。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贞”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

 

既济卦卦辞说,既济,亨小,利贞。“利贞”就是采取正当手段使它合理,但是怎么样才算是合理呢?

 

《易经》的彖辞是来解释卦辞的,彖辞说: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什么是“刚柔正而位当也”?我们从既济卦的卦象中,又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既济卦彖辞说: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刚柔正而位当也”,这句话了不起,因为在六十四卦里面,只有这个既济卦,三阳三阴,每一爻都当位,初九当位,六二当位,九三当位, 六四当位,九五当位,上六当位。

 

在六十四卦里面我们找不到第二个卦是这样的,其他卦多少都有几个爻是不当位的,最少也会有一个爻不当位。而既济卦六爻全部当位,所以叫“刚柔正而位当也”。

 

既济卦的初爻与四爻阴阳相应,二爻与五爻阴阳相应,三爻与上爻阴阳相应。该相应的都相应了,该当位的都当位了,所以才会“利贞”。但是后面还有四个字,我们要常常放在心上:初吉终乱。

 

“初吉”是因为“柔得中也”,也就是指六二在下卦之中,所以叫初吉。而终乱则是指上六,因为上六“无所往”,它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了,所以它是终止之象。

 

“终止则乱,其道穷也”,所以“终乱”的意思就是“终止则乱”,因为上六穷则变,变的时候一定会乱。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不是说穷则变、变则通吗?这种说法固然不错,但是在还没有通之前,会有一段时间是乱的,而且穷则变,并不能保证变则通。

 

穷则变是必然的,但是变则通却不是必然的,通是需要很努力、很用心才能得到的结果。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想当然,认为穷则变、变则通,那就让它穷好了,让它变好了,反正最后很自然就通了,这是没有的事情。

 

“其道穷也”,是指上六是阴柔的,到了穷困的时候,因为力道不足而无法变通,最后又进入未济了。所以既济卦的上六爻,就是未济卦的初六爻,因为它们两个是相综的。

 

既济卦表面吉利,实则暗含危机。因为既济卦的卦象,是上坎下离,坎是水,离是火,水往下,而火往上,正是人们常说的水火不容。

 

水火不容的卦象,为什么能够既济?大象传是如何解释这一点的呢?

 

大象传说: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我们平时常说水火不容,那么就不能让水火直接去碰触,这样才可能会既济。所以水火之间一定要有一个适当的媒介,也就是适当的配套才能使事情完成。

 

在既济卦里,水火不是相克,而是变成了水火相成,所以我们不能把相克看成固定的,其实水火之间的关系,是既相克又相成,这才叫《易经》。

 

君子看到这种自然现象,自然会感悟到一些道理: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意思是指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居安思危,都要事先防范,事先预防因事情处理不当而可能发生的祸患。

 

如果凡事都能事先想好对策,到时候就拿出来,那么事情自然会很顺利。

 

水与火的关系是很难处理的,只要稍有不当,水就会把火浇灭了,或者火就会把水烧光了,既济也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想当然,要完成任何事情,一定要事先做好沙盘演习,今天叫作可行性研判。

 

在一件事情还没有开始之前,先要看看它的后果,同时想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把所有的后遗症防止,或者中途做一些调理,这样才叫作既济。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大象传。如果我们把既济卦的六个爻,凡是阴的爻都看成水,凡是阳的爻都看成船,那么船都在水的下面。

 

未济卦的情况刚好相反,船都在水的上面。船应该在水的上面,还是应该在水的下面,完全取决于我们是怎么想的。

 

如果船在水上,那么船就空空的了,什么都没有才会吃水量不足,连人都没有载的空船,当然就是未济了。

 

反过来,船会沉到水里面是因为它载得很满,承载量很大的船才能够载人到对岸去,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够既济。

 

但是我们还要注意一点,就是万一吃水量太重了,整个船就会沉到水下去了。这样我们就知道为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关键是要看船所载的量,看那个度合不合理。

 

在生活中,有很多船就是这样,在逃难的时候把所有黄金都放在船上,虽然船上人并不多,可是黄金比人还重,结果就沉到海里去了。

 

但是,反过来,什么都没有了也不行,那就成了未济,一点既济的目的都没有达到。所以我们从既济与未济这两个卦中仔细体会,真的会体会到很多很深刻的道理。

 

《易经》的卦爻,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意思。一方面既济卦的六爻,三阴在三阳之上,可以看成船在水中,载重渡河,既济。

 

另一方面,在《易经》中,阴爻在阳爻的上面,叫作阴乘阳,是一种不好的卦象。因为阳爻常常代表君子,而阴爻往往代表小人,所以阴乘阳可以理解为,小人欺凌君子。

 

既济卦三阴乘凌三阳,三个君子都受到小人的欺辱,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既济卦的六个爻,三阴在三阳之上,三阴乘凌三阳。三个君子都受到小人的欺辱,这件事情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在我看来当然是好事。

 

如果君子没有受小人的侮辱,日子过得太安逸了,就不会长进,也就不成才,最后就不可能既济。

 

所以上天从中做出了很巧妙的安排,对于君子,老天就会弄个小人在他上面,搞得君子没面子,生闷气,晚上睡不着觉。

 

上天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只有这样,君子才会发愤图强,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君子的潜力激发起来,君子才能够成大事、成大业。

 

我们看历代的忠臣,每一个都痛苦不堪,不是受老板的怀疑,就是受同仁的打击。但是每次都打不败,最后他才能有那样伟大的成果,这是既济卦给我们最好的启示。

 

阴是小,阳是大,但是在既济卦里,每个小的阴爻都在大的阳爻上面,这就是小人欺负君子的意思。但是如果我们这样想的话,那最后的结果就不可能既济了。

 

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来看,小人是在帮助大人,小人是在成全君子。

 

一个好好的人之所以会成为小人,就是老天要成全另一个人成为君子,为了让君子成就伟大的事业,才会有小人无理取闹,所以才会有小人给你难看。

 

君子有多大的能耐,都是被小人激发出来的,小人这样一激发,君子最后就成为大人了。

 

其实人生中最难过的那一关,就叫作忍辱关,被人家打个巴掌,就三天三夜不能睡觉的人,试问他还能做什么大事呢?

 

在既济卦里面,这个含义是非常深刻的,有志之士如果不受到重大的刺激往往是不知奋发的。

 

比如一个成了将军的人,在沙场上征战的时候,我们看到他无比英勇,可是又有谁知道,他从小就被父亲从早练到晚,从小挨打,不得不练,否则没人愿意受那么多苦,清清闲闲的日子过得多好!

 

通过以上的解说,我相信大家能够明白,《易经》再三告诉我们,君子不能去记小人的仇,因为没有小人的激发,君子不会有成为大人的那一天。

 

“既济,亨小”,就是要告诉我们,大人与小人的磁场不一样,所以大人才能够感化小人,才能够领导小人。如果大人与小人一样,那就不会既济了。

 

民间有一句俗话:大人不记小人过。这句话的意思好像做大人永远要吃亏,其实不是,因为唯有我们这样做了,别人才觉得我们是个大人。

 

我们看到许多大人完全可以把小人制服,但是他不动,因为大人一动手就变成小人了。

 

这个道理在《易经》里面有很深层的涵义,这个道理教会我们不要疾恶如仇,不要赶尽杀绝,唯有如此才是大人的肚量。

 

在太极图里面,我们可以看到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同样在既济卦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那个阴就是小人,一个小人在一群君子当中发挥作用,把一群君子都变成小人。另一方面,一个君子在一群小人当中,十分辛苦地把一群小人都变成君子。

 

小人变君子,君子变小人,君子变小人,小人变君子,既济变未济,未济变既济,如此才会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一切人都安度,一切事都完成,才叫既济。但是这个时候很容易得意忘形,天道恶盈,于是既济马上变成未济。

 

所以既济卦的六个爻,严重警告我们:福过灾生。正在我们觉得自己很幸福的时候,幸福一瞬间就过去了;正

 

在我们觉得自己很年轻的时候,年轻一转眼就不在了;正在我们觉得一件衣服很新鲜的时候,款式很快就不时髦了……

 

所以我们要特别小心,福一过灾就生了。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讲:福过灾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石故事说

    最喜欢听就是这个了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小石故事说: 感谢您的关注,请多多分享!

  • 依云仙子

    曾师讲这个易经,讲到水火既济用了三年半的时间,我听到这里,已过去了两个月了,漫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