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8.【热点】深度价值型基金经理接近逆袭千亿顶流

0058.【热点】深度价值型基金经理接近逆袭千亿顶流

00:00
05:28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名字叫深度价值型基金经理接近逆袭千亿顶流,来大马哈投资。



最近我在统计基金经理业绩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张坤的代表作易方达优质精选和深度价值基金经理姜诚的代表作中泰星元价值优选,201920221月的净值曲线对比。


一位是千亿顶流基金经理,另一位是一年前管理规模不足10亿当前管理规模不足30亿的深度价值型基金经理姜诚。


如果搁到2021131日,张坤在2019年至20211月底取得了225.62%的投资回报,同期姜诚仅取得87.99%的投资回报,差距不可谓不大。


而在时隔不到一年,2019年至今张坤的投资回报变成162.6%,姜诚的回报变成143.4%,张坤相对姜诚的超额收益已经缩窄到8%以内,看今天的午盘行情,这一收益还在快速缩窄。


要是价值风格继续表现,姜诚在未来的某天业绩超越张坤也未可知。


一年前,谁能想到深度价值型经理业绩逆袭千亿顶流?一年后,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事接近实现了。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劳杰男的汇添富价值精选和曹名长的中欧价值发现2016年以来的业绩表现。


曹名长16年以来的业绩已经略微超越劳杰男。客观说,6年的业绩考察时间已经不短,搁到一年前谁能想到?


可目前中欧价值发现规模不到30亿,汇添富价值精选190亿。因此管理规模越大业绩一定越好吗,显然未必。


过了2021年,老曹的业绩还是那么那么差吗,现在看起来好像也未必。此外,曹名长2019年以来的业绩已经超越了东方红的王延飞。


也许这就是均值回归的力量。我想随着2022年行情的持续演绎,类似业绩均值回归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多。所以我想大家在选基金时不要简单线性外推,持续超越市场的离群点是少数中的少数,均值回归才是常态,因此投资切记追高。


看业绩研究基金的局限性


如果让大家看对比这个区间的业绩,现在肯定会觉得买姜诚的基金更靠谱,因为:一方面,姜诚业绩跟张坤相差不大;另一方面:姜诚业绩曲线稳定性很好,净值回撤远比张坤更小,恰似当下人见人爱的画线派


可搁到一年前,把20212月之后的净值曲线完全遮住,站在当时,就肯定不会这么想了。


当时大家的看法大多是这样的:张坤买的是白酒的优质公司,长期回报肯定很不错,姜诚买的是那些看着很不起眼的传统行业,那么低的估值怕是估值陷阱吧。你看张坤过去涨了多少,姜诚的业绩差太远。


事实上,大家当时也确实是这么选择的,当时张坤规模破千亿,姜诚还是管理规模仅5亿出头的经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翻翻那时候的文章,就不难理解这种心态了。


可如果大家这么决策买顶流的话,后面的收益大概率会很不理想。短短一年,对两位基金经理的评价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在此不难得出:


根据历史业绩去评判基金经理的能力是件多么不靠谱的事,上面两位经理业绩这么大都能收敛得如此之快,要是业绩差距小的话更是如此。因此如果以后有基金经理分析文章通篇不离业绩,也许大家可以先放放。


大家在对某个基金经理形成研究结论时,一定要反复想一个问题:我看好他有多大程度受到历史业绩的影响,是因为他历史业绩好所以我认可他,还是因为我认可他的理念所以历史业绩好?对于这个问题,多问自己几遍一定不是坏事,只有这样,研究结论才会更为客观,在面对回撤时才能拿得住。


那面对研究结论和真实业绩的反差,还有价值吗?我认为还是有的,自己目前想到的可能有以下几点:


1)业绩统计时间问题,可能短时间你看好的基金跑输,如果放长到更长时间,还是值得投资的。


2)研究可以帮助自己提升对基金经理的信任度,这同样可以转化为投资收益。如果大家对经理缺乏任何了解,那很可能会在某基金业绩大幅好于另一只时果断换仓。如果期间两者业绩呈现好坏交错的情况,这样操作最终结果很可能是持续和各基金业绩表现差的时候相伴,最终导致追涨杀跌


3)好的投资研究能力,未必保证100%正确,但可以保证大方向正确。比如研究两位基金经理,结果自认为能力强的后续业绩反而差。


但如果分析的数量足够多,比如20位甚至更多,那么能力强的经理组别业绩大概率会比能力弱的更好。如果不是这样,我们要去反思自己的研究能力是否过关。


以上是自己感悟到的,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勉,让基金研究变得更有价值。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