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命?】

【什么是生命?】

00:00
12:52

《楞严经》载:
波斯匿王自觉时光飞逝,身体逐日衰变,“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深感生命无常。佛启发他,在变化的身体之中,有不生不灭的自性:“彼不变者,元无生灭。”王当下大悟。
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流逝之际,生命在哪?
生命存在的形式即“生命体”,而生命一旦落在了具体形式,便必然有成、住、坏、空四种过程,有生、老、病、死四种状态。
凡常之人都喜生畏死,然而因为迷于名利情欲,对生命时刻退化的状态无知无觉,仅仅对显现出来的症状和后果感到害怕,可是如何防微杜渐?如何找到病因?如何常保青春活力?这些就没有及时享乐重要了。为了防止老,就去想办法折腾,乱吃补药,乱找方法,在现象里反复折腾似乎远比追根溯源来得“有趣”。
正是因为目光短浅,所以导致整体生命流于浮浅,而有些人却相反,目光又太长远了,只关心下一世的轮回,不在意当下。为什么对当下都不在意,却要关注什么遥远的下一世呢?活在当下不是现在及时行乐,而是在唯一的实相中安心,过去已去,未来没来,现在不在,三世就是一念。
我们对夜晚的梦可以不执著,为什么却要执著在什么轮回呢?因为篇幅问题,关于有没有一世世的轮回,生命是用什么方式轮回等等,笔者有时间会专门和读者们讨论这些现象。
这里拿梦作比喻,因为梦延续的时间短,第二天就知道昨天梦到的东西是假的,而一世世的轮回看上去时间似乎很长,所以就不知道真假,大家普遍理解的轮回是死了以后去哪里,由于能量不够又没办法到达轮回的边缘,所以幻想着轮回就是有个“灵魂”从一个身体装入了另一个身体,把轮回想象成一种收支平衡的计算法,做了好事就可以有好报,再世为人,没做好事的就会轮回做猫狗,如此简单理解,好像“阎王”拿着账本时刻和每个人算账,手里拿个算盘在加加减减,真的是有趣。
无论是目光短浅只记今朝享乐的,还是目光过于长远,不看脚下只关心下一世去哪的,都是梦中人。不过别急,菩萨没有觉醒前也同样是梦中人,区别在于一旦梦醒后,就知道原来及时享乐、因果轮回等等想法和看似短暂的梦境一模一样,菩萨之所以成为菩萨,是自己觉醒后不会躲去极乐世界里享福,不会逃入深山里当神仙,而是不舍众生,倒驾慈航,重返红尘,再入梦中,来唤醒更多沉浸在梦里迷航的生命。
《楞严经》里阿难尊者说:“我辈飘零生死,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不再来。”
是的,什么缘分不是如此?生命如此短暂,如此无常。遇见的人、遇见的事,一转身再相见已属不易,即使再见也亦非当时之境,更何况多是从此山河阻断,苦苦寻一辈子也未必再相见,一转身真的就是一生,一念真的就是一生。
生与死本是生命体最好的礼物,因有生死故众生平等;因有生死故万事无常;因有生死故无不留有遗憾,因有遗憾故需加倍珍惜当下;因有生死故无输赢高低。
苍雪禅师颂曰:“松下无人一局残,山中松子落棋盘。神仙更有神仙着,千古输赢下不完。”人生如同一局残棋,输赢二字永远也没有定论。看历史看人生,是无穷无尽、相生相克、没有了结之时的。人生不止事情不停,生命不息缘分不住,人生如戏,莫被戏戏啦!
生命是什么?是由原子组成的结构集合体吗?一个研究原子的科学家是一团原子在研究自己吗?如果我们说宇宙中的一小部分物质集合,正在观察并试图理解宇宙全部,这听起来有点可笑。
如果生命不仅仅是原子,那又是什么?是宇宙观察自身之意志的体现吗?西方文明由摩西出埃及立“十诫”始,这种文明的基础是建立在契约精神上的,而契约精神背后是不信任,所以才把人与人之间分得越清楚越好。故此西方的学问,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主观与客观,永远存在着天堑。
西方文明强调抽离自身,去进行所谓的客观思辨与分析,可是,真的有客观存在吗?而华夏文明肇始便是一条完全相反的路,是想尽办法要与他人、与历史、与天地产生联系,天人合一、自他无别。
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个人都活在人情温厚里,活在历史长河中,也活在天地万物的紧密联系中时,现代人常有的焦虑与困惑会因此消融掉。中国传统思想的特点是从不爱纠结在概念分析里,而藉由本人当下感受与领悟出发,把事物全然纳入生命,化成生活的各种行动。于是,胸中藏有丘壑;于是,心中气象万千。
智慧的生命内部,不会是一种声音和思想,所谓胸中藏有丘壑,是指其包容性,心中能否同时容纳相反的思想,包容各种相反的行为而无碍于其心行;所谓心中气象万千,是指其通达性,非长于一家之专,乃一通百通,能综合软硬高低,成为“大家”。如孔子,既是思想家,又是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易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等,这样的生命才会饱满和充盈。
有些人不理解,说不是应该“一门深熏”吗?怎么又要什么都会了?这是因为入道时需“一门深熏”才能得一门而入,最后必须举一反三,一通百通,如果开始就浅尝辄止,左顾右盼地修学,永远也入不了门。
孔子是大气象者,孔门之所以深阔,在于众多弟子都不一样,如颜回清贫乐道像个僧人,子路慷慨豪迈好比侠客,子贡游走商界形同巨贾……截然不同的各路豪杰在孔门集会,孔子的大格局跃然而出!这便是和而不同的“大同世界”。
为什么孔子能有大格局?皆因知“道”也。“道”有“常胜之道”和“常不胜之道”,“常胜之道曰柔”,是谦虚、仁义的至柔;而“常不胜之道曰强”,是好强好胜,控制不住自己的习气,便是不常胜之道。不常胜的原因是名利心、虚荣心、傲慢心,堵塞了生命之量,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诸多烦恼与痛苦。生命之所以能伟大,因为有容乃大,是包容心赋予人强大的生命动力,在艰难的世俗社会能不断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传递光明,不令来之不易的伟大生命,沦为低劣贪欲感官刺激的奴隶,不因世俗之强大力量而被潮流主宰,这种自我主宰的力量来自于每个智慧生命不朽的心。
成事如炼剑,需要足够浓度的痛苦元素打造的熔炉来锤炼生命。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心。不少人当他们意气风发地走入社会,却惊讶地发现,自己根本就不适应社会,被置于一个完全不适合自己生存的古怪地方,于是或抱怨,或激愤,或逃离……这个社会在弱者眼里变得冰冷,其实不仅这个社会有冰冷的一面,弱者看到冰冷并非是社会的无情或残忍,而是生存使命的必然,是生命熔炉的修炼,没有努力成长的生命仅仅是苟活,未加磨砺的人生无以企及智慧。但弱者又不愿竭尽心力,付诸全部真诚修炼自己,使自己成长和适应,最终可以改变环境。
已经给自己定义了宿命、划好了固定成长轨迹、限制在有限圈子里的生命其实是“死命”。看一看悬崖石缝里顽强生长的大树,我们就知道应该怎样重新理解“生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