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纪律 | 指令、行动、沟通和汇报分别要遵循哪些规则?

公司纪律 | 指令、行动、沟通和汇报分别要遵循哪些规则?

00:00
16:32

我们看第二步,就价值观,求实、进取、创新、协同、分享,怎么落地对吧?
大家都会拿这个(企业)文化来去衡量事儿,来去思考事儿,文化就真正地成为了企业的一部分,但是企业文化它都是高度抽象的,我们讲求实,什么叫求实?那就不容易界定清楚了。比如说求实就会存在这种问题,我们怎么解决?


第一个就是把概念细化,我们把求实给它分成三个维度,什么叫求实?我们分解成三个维度,刨根问底叫求实,不刨根问底就是不求实,你看刨根问底更好理解了吧?说这件事你没刨根问底, 所以你不求实。
结果导向就是求实,就凡事只讲结果,不讲过程。你说过程里你做了什么事?这不叫求实,你把结果拿回来了,这就叫求实了。如果你不拿回来,结果还在那夸夸其谈,讲自己这个过程怎么辛苦,怎么努力,你就是不求实。


最后一个,做十说九叫求实,就你做到10分只说9分,这叫求实。如果你做到3分,你说了8分,这就叫不求实。所以通过这三个维度的分解,可以让大家对求实理解比较趋近于一致。我们在考评的时候,考评求实这项的时候,也是从这三个维度来考评,大家的歧义就会少一些。
刚才讲了把求实分解成三个,是理解得更加清晰一点了,但是还是有歧义,或者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比如做十说九我知道该怎么做,但结果导向我应该怎么做,所以在(企业管理的)五行文化里,我们又做了一个12条令。


它是12条要求,关于指令、行动、沟通和汇报,各给了三条的纪律,这个就像是军队里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你照着他去做就对了。
比如第一条叫确认指令,又分为简单任务怎么确认指令,复杂任务怎么确认指令,转达任务怎么确认指令,你做到了确认指令都是求实。很多人讲说这个要求也太简单了,这个就是小毛病会惹出大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碰到过这种情况,你给下属发了一个微信,给他下达了一个指令,比如说干什么。然后也好长时间也收不到下属的回复,你也不知道他是收到了还是没有收到。


但是如果我们要求你收到任务的时候,收到指令的时候必须回复,通过微信收到的就微信回复,通过邮件收到的就邮件回复,短信就短信回复,那么就会避免这种说收没收到。
另外一个问题他收到了会听错,你比如说你说下午6点到会议室开会,他听成了下午4点你也不知道,结果到6点的时候你来开会,没有人。
所以我们要求你确认指令的时候必须回复的,你收到的是什么?因为老板有可能用语音给你发了一段微信,你就要回复用文字来回复说:我收到6:00第四会议室开会。这样去确认一下,就防止是说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因为理解上的歧义,出了偏差,我举的是最小的案例,在历史上真的是有重大的案例。


当时给一支部队下指令,让他去沁阳,结果写成了应该是必阳,就差了一笔,差了一划,然后没有确认指令,结果这个部队就去了一个错误的地方,这个战斗就失败了。
这种比比皆是,所以我们要求你要怎么确认,然后比如说复杂的任务,任务你可能需要两个星期完成,你收到的时候你回复你要回复说我收到了什么样的任务,我大概需要两个星期,然后我大概需要可能需要比如多少的资金,大概准备两个步骤来把这个事实现。
这样下达的指令的人,他收到这种回复之后,对他就有一个非常的好处。首先他知道你收到了,其次知道你理解没有错,然后他知道大概什么时候能完成,心里有数,还知道你准备怎么干,他如果可以帮你的话,他手头有什么资源可以帮你,或者他觉得你准备做的做法不太对,他就可以直接给你指出,你整个的效率就会高很多。


然后转达的时候我们同样要求,你转达完了,你要告诉说你转达了。然后被转达收到的人,同样要跟发出指令的人来去确认,很小的一件事。但是如果队伍里边都养成确认指令这个习惯,至少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所有的指挥者他就永远不用猜他收没收到、他理没理解错。第二个,在回复指令的过程中,很多对下级的指导资源的叠加自然而然地就上来了,因为大多数的时候一个下级怎么努力也完不成的事,对上级可能是举手之劳。


这就是为什么沟通特别重要?我们看所有的战争片、军事片,上级给下级打电话下达命令的时候,下达命令之后都跟下级讲说重复一遍,下级会大声地去重复一遍。然后一个部队到达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架设电台,把当面的敌情汇报给总部,遇到了敌人第一件事也是向上级报告,我遇到了敌人一个队伍,如果说这个信息沟通不通畅,没有回路,这个队伍就是一盘散沙。


只有建立起有效的这种通讯沟通的这种机制,他才会有战斗力。
第二条叫及时报告,跟刚才讲到的军队是一样的,就是你碰到敌情对吧,你要及时报告,但是报告我们又分回报、汇报、通报和求援。最重要的一点及时求援,一件事你做不成,你要及时找上级去求援,上级不理你,你要拼命让他理你。


我们看所有的军事题材的故事里边,两军遭遇开始打仗,稍微感觉到有点吃力,那方第一件事就是寻求炮火支援,寻求友军支援,寻求上级支援。因为军事上是你死我活的,打了败仗要死人的,所以他不觉得求援丢人,我打不过了,我就求援。
其实企业经营和工作中也一样,完不成了就要求援不丢人,丢人的是最后失败。最可恨的是说明明那边达不成,他也不求援,然后别人不知道,上级也不知道,到了结果的时候发现没有结果,所以我们就强调一定要及时求援。


然后我们还有一条特别好的一个纪律叫亲传周报,就是每周写的,我们要求每周一中午12:00之前,所有的人从前台一直到总裁,所有的人每周一中午12:00之前要写自己的周报。对上周的工作简单地回顾一下,下一周的工作做一下下周准备做什么,然后还有其他你的一些思考,你想沟通的事儿。书面的用word来写,不允许用粘贴的 Excel来写,就用word来写。然后发送给上级,抄送给上级的上级。就要发送给你的直接上级,然后抄送给你的上级的上级。


每周都要每个人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激励每个人自己,你每周都要做一个总结,然后要做一个计划,就是要让自己强迫每个人养成工作复盘和工作计划的习惯。
第二个是对每个人的工作的一种督促,因为如果你发现你每周写的事都一样,或者你每周写的周报都没有进展,你自己都会不好意思,就是你在干嘛。


第三个最重要的是说上级根据周报可以动态地、持续地了解你的进展。所以他对你在干什么是心中有数的。
最重要的,第4个是上上级能看到周报,很多比较狭隘的干部,他反对自己的下级跟自己的上级之间建立沟通,然后员工也觉得越级时沟通不好,其实这样就阻塞了很多的信息沟通。我们的周报制度就强制性地建立起来一个越级沟通,你的下级跟你的上级进行沟通,不是他越级了,是公司规定他的周报就必须抄送给他。


更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让每个人的信息都很充分。如果你只能看到你下级的周报,你就有个难题,你对于下级说的事信还是不信?如果信,那就是你的下级自己说的他的判断,对吧?如果他是中学生水平,你是大学生水平,你说你一个大学生相信一个中学生的判断,这事对不对?这事有问题对吧?但是如果你不信你怎么开展工作,你的下级你都不信任你怎么开展工作,但是如果你能看到你的下级的每一个下级的周报,你就可以对下级的事做一个判断了。


下级告诉你他这个部门这个月可以做到150万的销售,但是因为你看到了他的直接下级们每周的周报,你就可以判断说150万到底能不能做到,根据他的下属的进展,你认为大概可能只能做到80万,你就可以跟你的下级来进行讨论。
所以既不是不信下级汇报的150万,也不是盲目相信,而是透过了解他下级的周报来自己做一个判断,这就是清算周报纪律的好处。
那么你长期地坚持下去,你就会对你的整个的辖区之内的所有的业务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这是关于指令我们的三条纪律,关于行动同样有三条纪律,说到做到,保持准时,然后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工作的主人,而不是上级的奴仆,不是说等着上级下命令,然后我替上级去做什么事做什么事,工作不是上级的事,工作是你自己的事,每个人都是自己工作的主人,都要达成目标。上级是干什么的?上级其实是干三件事了。


第一件事是把握方向,控方向,把握方向。第二件事是做协调,帮你协调资源,协调合作的。第三件事是做后背,是你的后背,如果你做得不好,上级会批评你。如果你不会,上级会教你,教不会你上级就会找人换掉你,找不到人,上级就会自己把你的事给干了,你就出局了。所以一定要清楚说每个人是自己工作的主人,要解决问题。这个理念如果公司内部大家都认同的话那,上级的压力会轻很多,每一个岗位的工作的能动性那会强大很多,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就反复地去强调企业文化,每个成员就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就会训练出一支铁军。


当队伍是铁军的时候啊,胜仗就是必然结果。如果队伍是一盘散沙,你再努力这个也很难打胜仗。
关于沟通同样有三条,日清邮件,会议纪要,实时备忘。然后关于汇报同样,有三条总结、一页报告和统计分析,这个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详细的展开。
总体上来讲,12条令是5大价值观的落地工具,它核心是提高一个人的执行能力,让一个人成为一个靠谱的人。所以五行文化不单是企业的一把手要学,每级的干部也要学,甚至是一个员工也应该学。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你手下有这么一个员工,他永远是跟你确认指令,及时报告、清算周报,然后永远能够说到做到,约好的时间从来都是保持准时的,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够去解决,然后日清邮件、会议纪要、实施备忘,三条总结……就什么事他都用三条给你讲清楚,一页报告、统计分析,这样的一个人在你心目中你会给他贴一个什么标签?就是靠谱,你重不重用?肯定就是重用。


所以我们讲说人的命运啊其实早已经注定了,这个注定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你过去的言行举止决定的,你的每一言每一行、每一举每一止,周边看到的和听到的人都会在你头上贴个标签,靠谱还是不靠谱?着调还是不着调?


如果一个人被他周围的人贴的全是靠谱的标签,这个人做什么事都能做成,他找谁合作谁都愿意跟他合作,找谁帮忙谁都会去帮他的忙,所以他一定能够做成找人融资,人家愿意投资。
相反一个人一旦头上被贴的标签是不靠谱不着调,那所有人都会躲着走,你过往的言行举止其实已经给自己贴满了标签,这个标签就决定了当下你的命运。你现在遇到的事,这个事你能不能做成,能做成什么样子,其实已经注定了,当你遇到的时候已经注定了,当然也不晚。


从现在开始,我们让自己让每个员工都去按12条令去做,在我们头上开始不断地新增靠谱的标签,未来命运其实也是由此就决定了,未来的命运会很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