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行为矫正法
四.行为矫正法:又称行为疗法或行为治疗,是指利用学习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使人的行为发生变化,解决人的不适应问题的方法。
1.行为矫正法的理论基础:是巴甫洛夫首创的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桑代克,赫尔,斯金纳创立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以及由班杜拉等人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观摩,示范和模仿学习)。共同点是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不良的指不符合社会要求的,不正常的行为是在不利的环境条件影响下某种不适当学习的结果。
2、行为矫正的常用技术有哪些?
1系统脱敏技术:通过建立相反的条件反射来抑制不安和恐惧,使当事人的身心处理放松状态,降低不安和恐惧的水平,直到完全消除不安及恐惧的反应。
这种技术适用于对焦虑症和恐惧症的治疗。
2目标分层技术:是将治疗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设治疗目标,分层实现。
这种技术主要是有正强化,负强化,消退,惩罚等。
3参与造型技术:主要依据主动的模仿学习原理,使当事人通过模仿和实际参与,来习得新的行为。
这类技术主要有示范,情景诱导,自我控制等。
4行为矫正法的种类及操作,10种儿童常用行为矫正法:
1)系统脱敏法:
⑴系统脱敏法:在放松的条件下,从弱到强呈现刺激和情景,以使个体逐步脱敏或适应
⑵原理:利用交互抑制原理达到治疗的目的。沃尔普认为:焦虑和恐惧不能与松弛并存,他们相互抑制或排斥,而克制恐惧(焦虑)最有效的反应是肌肉松弛。
⑶步骤:①松弛训练②设计不安刺激阶段表③脱敏训练
(4)适用于人际关系紧张,恐惧症,强迫症,儿童或青少年厌学症和考试焦虑等。
2)自律训练
⑴原理:当人处于一种放松的自律性状态时,交感神经系统中的一些过度活动就会受到抑制,从而促进血液循环。
⑵步骤:①安静练习②四肢重感练习(从双手腕到双脚腕,从左到右,如果是左手者反之)③四肢温感练习④心脏调整练习
⑤呼吸调整练习⑥腹部温感练习⑦前额清凉练习。
3)冲击疗法和暴露疗法:
⑴原理:“以恐制恐”,系统脱敏法的变形。病人体验到最可怕的恐惧时,看到自己安然无恙,恐惧就会降低或消退
⑵冲击疗法的操作:强迫儿童想象恐惧(焦虑)的情境(物),使其体验强烈的焦虑,直至焦虑反应消退,然后给予新的刺激,再引起高度焦虑,如此反复,达到焦虑明显消退
⑶暴露疗法的操作:儿童面对或接触焦虑的真实情境,使之经历强烈的焦虑,并认识到自己的焦虑毫无根据,从而消除焦虑。
(4)适用于儿童恐惧症,焦虑证,强迫症等的治疗。
4)厌恶疗法又称厌恶条件法、回避学习法:对不良行为和异常行为施加不愉快的体验:电击药物言语责备,利用痛苦刺激替代异常行为的快感,从而减少或消除异常行为。“以毒攻毒”:适用于青少年酗酒,贪食症,强迫症,性心理异常的治疗
5)正性强化又称为阳强化,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运用喜好的刺激做练习的强化物,以增加良好行为的出现几率
主要适用于多种行为问题如多动障碍,自闭症,神经性厌食,以及儿童新行为的塑造。
6)负性强化:运用令人讨厌的刺激使人产生厌恶感,以增加良好行为的出现几率;主要适用于多种行业障碍和情绪障碍的治疗。
7)惩罚法:施加惩罚和取消正强化物,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几率:暂时隔离法矫枉过正法
⑴惩罚与负强化的区别:前者后果是不愉快的,后者是愉快的,负性强化更具有积极意义
⑵惩罚方法适用:行为障碍和情绪障碍的治疗:攻击性行为违纪脾气暴躁伤人及自伤行为
8)消退法:停止强化,使行为出现的几率降低;或停止惩罚,使原本减少的行为又增加;适用于多种障碍,情绪障碍,神经性呕吐等治疗。
9)代币制又称为标记奖酬法:用代币充当强化物矫正行为,代币累积起来可以计算成绩或成果。
适用于儿童多种行为障碍,情绪障碍,神经性厌食,排泄障碍等的治疗。
10)示范法:(班杜拉)通过示范观察学习增加和获得良好行为,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
适用于儿童恐惧症,社会退缩行为,精神发育迟滞与自闭症的行为问题等。
5.家庭疗法:重视家庭结构与家庭的运作过程,特点:
⑴以家庭而不是以个人为治疗单位⑵目标和焦点时改变家庭内部的互动结构和家庭成员的互动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个人问题和家庭问题
⑶注重当前的情境以及家庭成员间的互动过程,并注意引导家庭向积极的方向改变⑷以心理学家庭社会学社会工作理论为指导
6.家庭疗法的理论和技术有哪些
⑴精神分析取向家庭疗法⑵心理动力取向的家庭疗法⑶结构取向的家庭疗法⑷经验/人本取向的家庭疗法⑸沟通/策略取向的家庭疗法
⑹系统取向的家庭疗法⑺认知/行为取向的家庭疗法⑻后现代取向的家庭疗法
7.家庭治疗的3个基本原则:
⑴针对整个家庭进行集体治疗,纠正共有的心理问题⑵确诊病人所存在的的问题只不过是症状,家庭本身才是真正的患者⑶家庭治疗的任务是使每个家庭成员了解家庭病态情感结构,改善和整合家庭功能。
8.家庭治疗的过程:
⑴初期接触⑵初期会谈治疗⑶融入家庭⑷评估家庭⑸分析家庭史⑹促进家庭改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