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引论
1、心理健康定义:完整的生理、心理健康状态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主要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良好,适应能力良好。
2、如何理解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儿童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殊的相互协调、适度发展、相对稳定,并与客观环境相适应的状态。
3、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培养儿童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儿童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
4、如何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界定特殊儿童:
特殊儿童是指那些由于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文化的特点,使其心理健康较正常儿童更容易受到影响的儿童。
5、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首先:使儿童形成健康心理素质,其次:维护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影响健康的各种不利,
最后,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6、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一是在全体儿童中开展教育,使儿童正确认识自已,增强适应环境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
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儿童,使其摆脱障碍,提高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7、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1开设专门课程,2全面渗透,3学科教学渗透,4个别咨询辅导,5团体咨询辅导,6创设有利环境。
8、如何理解特殊儿童的一般发展关系和特殊发展关系?
特殊儿童发展的一般性:特殊儿童首先是儿童,其次才是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同样遵偱儿童发展基本规律:1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顺序,2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共同作用,3心理需求是心理发展的内因。
特殊儿童发展的特殊性: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表现为:1特殊儿童身心缺陷明显多于普通儿童,2特殊儿童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明显大于普通儿童,3特殊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适应差于普通儿童
特殊儿童的发展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有机结合,一般发展提供了一切发展的基础,没有基础所有的发展都无法实现,两只时特殊儿童又需在基本上开展相应的特殊发展训练。
9、影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功能上看:本体因素与诱发因素
性质上看: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生理因素:1遗传影响,2病毒感染影响,3脑外伤或中毒影响,4严重身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影响,5生化和内分泌影响,6微量元素缺乏影响
心理因素:1认知因素,2情绪因素,3个性因素
社会因素:1家庭环境与教养方式,2学校环境与教育方式,3社会环境与文化影响,4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10、心理健康教育对特殊儿童的意义:1.促进特殊儿童更好地适应环境,2.帮助特殊儿童调整自身,
3.帮助特殊儿童最大可能地发展,4.促进特殊儿童尽可能多方面发展
11、简述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原则
内容:1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2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矫正,3特殊儿童心理潜能的开发
心理教育原则:1针对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整体性原则,5活动性原则,6成功性原则
12、我国特殊儿童心理教育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存在问题:1对特殊儿童教育重视程度不够,2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3教育实践缺乏科学性,4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5社会大系统缺乏整合
如何解决:1树立特殊儿童心理教育的新理念,2整合特殊儿童心理教育的功能(整合为补救性功能,预防性功能,发展性功能),3完善特殊儿童心理教育的内容,4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模式,5建立特殊儿童健康教育网络,6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