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见性,什么才是真见性

那不是见性,什么才是真见性

00:00
10:10
【共读:那不是见性,什么才是真见性】我抓住一只萤火虫放在手里,看着它闪着光。有的人看到了,说,这一见萤火虫就见性了。我问:怎么见的呢?他说:性能见明,能见暗。见到见明见暗的那个见性就是见自性。楞严经上也是这么说的。我答:这不是见性。这是知解见性,是生死活计,无明根本。真正的见性不是这样见的。如何是见性?先把这个问题放一边。见性是把你从头脑里引出来,而不是引你入头脑。佛陀的教法不知不觉把引你入头脑,所以叫如来禅。祖师的手段把你引出头脑,所以叫祖师禅。如来禅引你入意识;祖师禅拉你出意识。如来禅的特点是知解,是心想;祖师禅的特点是直用,是直行。佛陀为何引众生入头脑?佛陀不是有心把你引入头脑,而是你误解了佛陀说法,是你自己的习气引你经常地进入头脑。佛陀知道众生会误解他吗?知道。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讲经,还要用文字引导学人?这是一种方便,众生无缘直入如实教法,所以需要文字引导。经典是为众生入实修做基础,为修行者出意识做准备。这是佛陀的工作。佛陀深谙祖师之道,但是,最后一步出离的工作主要由禅师来做。佛陀主要负责为众生讲解佛性,引导行人做各种出离的准备。从言说法,渐渐引导入如实法。祖师非常清楚自己的主要工作是把众生从意识知解中拉出。若学人根基因缘成熟,以各种手段把他直接从头脑中叫出来,把他带到如实法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祖师也会熟练地使用文字,借用如来禅来做他的工作。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如何是见性?如果你手里看到一只萤火虫,你惊讶地叫到,哇!萤火虫真漂亮!一闪一闪的,我头一次见到萤火虫。见性的过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并过去了。众生日用中的一切无不是见性,无不是法性施为,当他未生心未生想不住着的那一刻。只是他不知道这一点。日用而不知,是故为穷子。所以云:古佛过去久矣。当我看着手里的萤火虫,你问我怎么见性,我抬起头看了看天空。我看到萤火虫,惊讶说“好漂亮啊”,而没生见到萤火虫想,更没有去思维领悟那个能见明,见暗的“见性”,正做着这一切的动作,而未生一切想时,正恁么时而无恁么想,这才是“见性”,而实无见性可得。如此见性,非关见与不见,非关眼与非眼,无能无所,十方诸佛,描摩不得,住着不得,认知不得。六祖大师说:常应诸根用,而不生用想。即是此义。洞山禅师说: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逢得渠。亦是此理。此义无义,此理非理。莫着于此义理。那是觉者自行自证境界。你该如何?才是重点。见性是让你从那里出来,而不是进去。练习觉知、牧牛的目的,正在于此。而不是让你去思惟觉知,或认觉知为佛性。你正想着关于佛性的问题,这时,你忽然听到鸟叫。你开悟了。你开悟了,不是因为你听到鸟叫而领悟到那个能听的、不变的、听后的闻性就是自性,不是有一个被你捕捉到的灵灵觉知是佛性。不,那不是自性,那是你的妄想,是识心的诡计。那正是把你向头脑和知解里带。如果你开悟了,那一定不是因为你在听到了鸟叫声上有什么领悟,而是因为那声鸟叫把你从对佛性或其他事情的思维中叫了出来。开悟见性不是进入,而是出来。你会问,不是没有出来和进入吗?是的,没有出入。迷和觉也是一样,本来没有迷与觉。因迷说觉,因入说出。你若不入,祖师不会喊你出来。你若不住,则任你出入。因为有住,引你不住。这就是祖师禅的特点和意义。如学人问禅师,如何是佛性?禅师竖起手指。学人说:我明白了。禅师问:你明白什么了?学人说:那个能竖手指的就是佛性。禅师笑着说:那不是佛性,那是你的妄想。学人说:那什么是佛性?禅师又竖起手指。你会了吗?佛法只是引导我们出离妄念。所有帮你认佛性,找佛性,在头脑中知解佛性的教法,都是生死法,是方便法,是言说法,是意度佛法。而帮你从对佛性的认知中叫出来,直用直行,而不做直行想的,那才是如实法,是自证法。当你认定什么,禅师就帮你打碎什么。你住在哪里,禅师就把你从哪里拉出来。如何是佛?上来下去。上来下去究竟何意?在这里会得,才是真开悟,真见性。如是开悟见性,才是真正的入门。但是,开悟也不代表你立刻有了修行的结果,只说明你会修行了。你不会再错认定盘星,更不会错用功夫。当你知道出来,你的修行方向明确了,你找到了无上菩提正修行路。至于修行的结果,则需要功夫的打磨,悟后的实修,习气的转变,最终烦恼断尽,不复无明,而那可能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你一生需要完成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