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声音精品课26-学以致用:为什么我发到微信里的语音不好听?

完美声音精品课26-学以致用:为什么我发到微信里的语音不好听?

00:00
12:00

       在平时的对话当中,我们头脑中有一个固有的自己的声音印象,绝不会产生任何怀疑。可是,当我们通过录音设备将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并播放这段录音时,我们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天哪,这是我的声音吗?”“怎么不像我的声音?”“我的声音怎么这么难听呀!”

        原因在于,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是由两种共鸣造成的,一是,声音振动头骨传到我们的耳朵当中,二是,空气振动和墙壁的反射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当中,这就是我们默认的自己的声音。而通过录音设备录制的自己的声音,只是单纯的口腔发出的声音通过振动空气以及墙壁的反射声波,被录音设备录制下来而已,是没有头骨振动这一环节的,所以,从录音设备当中传出来声音跟我们自己默认的声音是有很大的区别。那在这节课当中,我将给大家支几招,可以迅速让自己的声音变得“高大上”起来。

       第一招,高调变低调。我这一招可不是来教您怎样做人办事,而是告诉您把说话时的音调降下来。不少朋友不管是在什么场合,一拿起手机和朋友聊天,就完全不是平时说话的腔调了,唯恐对方听不见,声音的分贝那真个是“蹭蹭”的往上拔高,都要掀破房顶,传出二里地去啦!声音尖锐而刺耳。别说是在手机里听了,就是在现场听,我相信都没有几个阿哥阿妹能受得了,简直是吵死人了!这要是在电话那头听这位说话,耳膜都受不了“折磨”!您想想这声音能好听吗?再说了,声音这么大,从手机里传出来“都炸音了”尤其是在用语音聊天时,声音过大,音量过高,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和真实性,极易出现啸叫音。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您在用手机对话和语音聊天时,千万要记住“声往低处走”。

第二招,“大气变小气”。语音聊天时,要控制好说话时气息的强度,不要太强了,因为有可能您还没有学过,或者还没有学会科学发声当中气息控制练习,所以,在聊天时,你的气息一旦太强了,就会噗话筒。手机上的通话孔,还特别聚气!微信语音通话时,你只要气息稍大,就会伴随着噗话筒的声音,非常影响语音质量,声音就会出现不连续的状况,声音就会变得非常难听。因此,你必须将气息稍加控制,特别要控制好出字时的字头的气息量。

       第三招,“短程变远程”。在语音聊天的时候,有些朋友总是想让自己的声音大一些,于是,在说话时就把手机的录音孔放在嘴边,如果声调再高一点儿,气息再强一点儿,语音就没法听了,即失真又难听。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声音“高保真”,还是里手机稍微远一点儿,对着手机屏偏下的位置说话就可以了。

       第四招,“含混变清晰”。之所以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声音难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字音听不清。这跟唇舌的力度和灵活度是密切相关的,即使我们在语音聊天时用的是方言,也是如此。有的朋友还有明显的大舌头,说话那就更惨不忍睹了。所以,为了能让自己的语音有一个明显的改观,我建议这些朋友还是抽空多练习一下口部操。口部操的练习方法,大家可以听一下我录制的普通话精品课第18课。声音不清晰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由于声母、韵母发的不够标准和清晰。尤其表现在平翘舌不分,n、l不分,前后鼻音不分这几个方面,其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句话“好好学学普通话吧!”

        第五招,“胸腔变口腔”。听不清你在说什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你的声音过于低沉。手机的录音效果肯定无法和专业的录音设备相比,它就是一个单声道,和在空气中的传播的本人的声音还有相当的差距。如果你是一个偏低沉、闷暗的声音,那就要改变这种说话的共鸣方式了,也就是有胸腔共鸣变为口腔共鸣。这样,一下子就可以把低沉、闷暗、听不清楚的声音状态扭转过来。在声调上,刚好要和第一招“高调变低调”相反,我们要把它改为“低调变高调”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高调”可不是要你扯着嗓子说话,而是在你现有说话声调的基础上往上升一个调值即可。如果调值升得过高过多,你肯定会完全不能适应这种说话状态,同时,也会对喉咙和声带造成过重的负担。接下来,你只需要保持升一个调值说话的状态15到20天,,并加强口腔共鸣的训练,我们的肌肉就会渐渐产生记忆,新的说话习惯就养成了。那就要恭喜你:“你已经获得了新声”

       第六招,“平川变高山”。大家说话时要注意做到“抑扬顿挫”,要有情绪的波动。说话时最能打动人的是什么?是声音?还是情感?大家肯定都会选择是情感。可是,很多人在说话、读文章时,不是不想带有情感,而是做不到。怎么才能做到“抑扬顿挫?”这必须要靠学习才能得到的。所以,想让自己的声音变好听,先要“情”字打头,没有情感的声音,哪怕音色再好,也仅仅是黑白片,苍白而没有生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