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写道: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为了那份集体归属感,我们不惜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变得合群,甚至不惜降低自己的进取心。
比如,下班了明明很想去上英语培训课,但是为了同事间的社交活动,只好缺课;星期六本来打算先去图书馆看书,再去健身房运动,但朋友们决定一起去郊游,你只好取消了原有安排。
为了合群,你搭上了多少本该属于自己的时间?所以今天的话题就是:不合群是件坏事吗?
一、不合群是深度工作的标配,而独处是自我成长的必须
2014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将学生们领进一个空房间,并且给他们两个选择:静坐15分钟,或是接受有点疼但是在安全范围内的电击。
结果非常出乎意料,大部分的学生选择了被电击,有的学生还反复弄疼自己。
研究者概括说:比起安静地坐着,大部分人更倾向于做点事,哪怕是负面的。
这刚好印证了法国哲学家帕斯卡的话:人类的所有问题,都源于人不能独自安静地坐在房间里。
1.什么是深度工作?
群体活动对于很多人而言,意义也仅在于“做一点事”——至少在别人看来,自己是合群的。
而深度工作则需要和外界切断一部分连接——只有少部分的人,这些人极为自律,他们才能做到。所以这也必将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合群。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一次印度之行之中偶然发现,当地人有在家里开辟冥想屋的这个习俗。那以后,荣格便萌发了开辟私人办公室的念头。
1922年,他建立了一座简单的两层石头塔楼,这座湖边居所位于一个叫做伯林根的小村庄。
“在休息室,我可以独处。”荣格这样描述这个房间,为了保持工作的私密性,他不接受任何没有提前预约的访客。
荣格的这种与世隔绝的工作模式,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深度工作。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卡尔·纽波特在他的著作《深度工作:如何有效地使用每一点脑力》中,他提出了深度工作(Deep Work)概念,指的是在没有干扰状态下,专注地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
经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多年研究发现,伴随深度工作而来的精神紧张的状态,能够快速而高效地提升个人能力。
2.行业大咖们的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在各个领域的专家身上非常普遍。
微软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思考周”。在这段时间里,他会远离城市,通常是去自己的湖边小屋,用完整、大段的时间只读书,思考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方向。
在1995年的一次“思考周”中,比尔·盖茨写下了著名的“互联网浪潮”备忘录,给微软公司注入了新活力。
著名的作家李敖也曾经在一档谈话节目里面实话实说,他说:“我是单干户,我不和朋友来往,但是我自己很用功,每天工作16个小时。”
八十出头的李敖被诊断出患了脑瘤,即便要定期接受药物和仪器治疗,他依然坚持着每天深度工作15个小时。
他的好友陈文茜说:“李敖抗病的方式就是一个人写作,他是个斗士,我非常佩服!”
所以,不合群未必是件坏事,关键是不合群的时候,你在做一些什么。仅仅因为害怕不合群而进行社交,只会牺牲自己的独立精神和真实的意愿。实际上,真正有所成就的人,都在用不合群的时间去重新塑造自我。
在科学的独处中,会感受到更多积极体验,提升创造力,实现自我认知,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合群的人并非远离了这个世界,他们只是建立了另外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二、不合群是独立精神和不甘平庸的另外一种解释
在俄罗斯方块的游戏中,当一整行被方块填满的时候,这一行所有的方块就会瞬间消失。因此有人感慨,俄罗斯方块教会我们:假如你太合群,就会消失。
在社交生活中,这个结论虽有点极端,但也不乏道理。在人数越多的群体,人人都害怕别人比自己出挑,也害怕自己比别人出挑。
平庸就像一层保护色,似乎只有和大家一样,不同层次的人才能找到共同之处和相处之道,在群体中才能更加有安全感。
日本知名服装设计师当中,1942年出生的川久保玲被业界评为“反时尚”的时尚,也是少数几个从来没有出国求学,并且没有主修过任何与服装设计相关课程的国际设计师。
在1981年巴黎时装展发表会上,她大量地使用了低彩度的布料,不对称、破碎、垂坠等细节,剪裁出了后来被时装界称为“乞丐装”的经典设计。
在华丽风盛行的巴黎,川久保玲“离经叛道”的设计颠覆了大家对美的认知,以及高级品味一贯的斯文形象。但是却成功引领了80年代的服饰潮流,也让川久保玲开始了既不合群又极受推崇的设计生涯。
服装设计同样也受大环境影响,设计师难免在理念、颜色、风格上去迁就所谓“大趋势”,或是对市场接受度做出妥协。
比如,全球金融危机时,大多数设计师的作品都体现出实穿又经济的市场诉求。但是川久保玲总是选择独立创新,而不是选择遵循主流的规则。
她说:“自始至终,我一直坚守自己创立品牌的理念,从未动摇。因此,我知道随着时间的过去,人们最终会理解并且尊重它。”
川久保玲的作品与传统意义上的美、品味和时尚不合拍。高级设计的传统法则在她的世界里形同虚设,她始终坚持这种不合群的创作理念。
她说:“自由和反抗的精神是我的灵感源头。”
的确,具备独立精神的人,思想与行为大多不走平常路。在他们的概念中,不合群才能免于泯然众人,越特别就越醒目。
三、内向者的不合群,是创造力的表现
美国心理学作家马蒂兰尼的作品《内向者心理学》当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
性格内向的人比较少展示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他们看起来非常冷漠和神秘。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不同形态的社会都赞美外向性格的优点。而且,许多性格外向的人也以怀疑的目光,看待性格内向的人所展现的才能。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从小性格内向沉默,但是他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毅力和专注。很小就跟随父亲去工厂做炸药实验,童年一直伴随着枯燥而轰隆的爆炸声。
内向的性格赋予他潜心钻研的优势,在爆破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并且完成了巨额的财富积累。甚至连他创立的诺贝尔奖,关键的衡量标准也是创新。
除了诺贝尔,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达芬奇、比尔·盖茨等等,各个学术领域的领袖性格大多都非常内向。
学者苏姗·凯恩在研究了大量内向者之后说:“内向者天生善于把注意力集中于内在的精神世界,这使他们拥有高超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他们善于把外部信息进行整理吸收,变成自己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全盘接受或者否定。”
这说明与日常偏见不同,内向者反而在一些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当中更加有优势,因为推陈才能出新,而打破常规需要笃定的观察力,至少能“坐得住”。这时,不擅长交际、不合群反而成了优势。
合群与不合群并没有对错之分,不要为了表达亲和而盲目地改变自己。适当地减轻自己对人际关系的依赖,才能更加地专注和走心。
四、总结
今天,我们聊了不合群到底是不是一件坏事,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回顾一下:
1.不合群是“深度工作”的标配,独处是一种更加深刻的自我成长方式;
2.不合群是独立精神和不甘平庸的另一种解释;
3.内向者的不合群反而是创造力的表现。
最后,给大家留下一道思考题:请你看一看你身边有什么样的圈子,你有曾经成功融入的经历吗?或者你打算融入吗?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