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视频学讲第18集《爱的根本是孝道》20211003诵读盛著贤

第二轮视频学讲第18集《爱的根本是孝道》20211003诵读盛著贤

00:00
41:25

第18集分享经文:“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第二轮学讲要做功课包括八项1每集对照老师视频重新校对文稿一遍;2依据文明十二家书本音频学讲一遍;3延伸阅读;4研讨问题整理;5中心思想整理;6重点段落重温;7要点整理;8依据自己整理的文稿视频学讲一遍。


第18集《爱的根本是孝道》延伸阅读:

壹 许建国《爱的根本是孝道》学习心得;

贰《弟子规的奥秘  第十讲感受力》;

叁《记住乡愁》第二季第二十二集《南长滩村 规矩传家》,宁夏南长滩村拓家,农村房屋改造,摆放母亲生前家具,事死者,如事生。宁甘交界,黄河环绕,南长滩村,严规治家。家规祖训,不砍古树,爬树收梨,不能摇晃,恭敬手摘,平均分配。拓兆柏家,严格家教,摆放炕桌,都有规矩,老人招呼,才能上炕。最小儿子,赡养双亲,儿媳也要,跟前照料。老者亡故,全村停工,共办丧礼,全体责任。“我嫁进家,婆婆一直,照顾奶奶,九十多岁,始终如一,很多事情,不必多言“。旺家兴族,根在孝道,重文好学,自强不息,尽孝尚学,规矩传家。


第18集《爱的根本是孝道》研讨问题:1谈谈你理解对逝去亲人怀念的现实意义?2谈谈三年祭和七祭;3谈谈你理解的“事死者如事生”4概述“入则孝”一章构建的孝道价值大厦5怎样理解孝敬到极致对生命本质的超越;6结合第6集讲到的“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父母和老师各自承担的教育脚色,谈谈孝亲和尊师的辩证关系。


第18集《爱的根本是孝道》中心思想:本集围绕“事死者,如事生”阐述教育的根本要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孝”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汉字“教”最后演进为由“孝”和“文”组成,折射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儿女和父母之间的平等对待。父母负责了我们的生,负责了对我们的哺育呵护、成长教诲,我们当然就应该承担起对父母的老迈赡养、对父母的病中照顾,承担起父母的死,承担起对父母的慎终追远。这种平等关系不是生意场上的等价交换,而是天道人伦的本来,本该如此。正如鲜花果实回报给大地,万物争荣回报给太阳。事实上,父母给予我们的天高地厚之恩,我们穷其一生也是无法等值等价回报的,因此才有了“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这一句千古绝唱的诗句。老师还从《弟子规》中“事死者 如事生”这句训喻结合生命能量共振原理告诉我们,对父母生前的孝能帮助我们创造能量,而对父母身后的孝,又能让我们通过“慎终追远”的过程从父母和祖先那里继承和结转能量,从而增益我们生命的“能量总库”。总之,孝心能让我们提起感恩心、敬畏心和爱心,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18集《爱的根本是孝道》要点整理:①〖怀念的现实意义〗②〖守孝三年〗③〖三年祭和七祭〗 ④〖善事父母为孝〗⑤〖事死者,如事生〗⑥〖孝道的价值大厦〗⑦〖孝敬到极致对生命本质的超越〗⑧〖孝亲和尊师的辩证关系〗


①〖怀念的现实意义〗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这里借由悲咽来说明、来代表一种心态,在我们的亲人去世之后的三年之中,我们要常常在一种怀念的状态之中,想他带给我们的种种恩惠。在这种怀念中间,我们要更加提高我们的生命能量来祝福亲人。对亲人的最好怀念和祝福就是好好做人、好好做事、把生命力提高、把生命能量提高,把我们这个家族命运共同体、家族能量总库的短板补上,让亲人得到属于我们转移支付给他的一份能量。这三年我们要做足够的好事,来把这些做好事产生的能量转移支付给亲人,让他获得一份能量上的支持。


②〖守孝三年〗

我们为什么对父母要守孝三年呢?《论语第十七 阳货篇》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按照孔子的说法:因为我们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待了三年,我们才能彻底地走路,独立生活;那么作为对等的回报,我们怀念、孝敬我们的老人,能爱到老人当年爱我们的状态,是最基本的一个伦常道义。


③〖三年祭和七祭〗

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亲人去世以后,我们常常要进行三年祭。而在三年祭之前,要做七七四十九天的七祭,就是七天我们要举办一个怀念仪式。因为中国人讲七日来复,特别强调七在生命成长、流转过程中的特殊意义。因为古人发现:小孩子在妈妈的子宫里,七天一个身体,七天一个样。而古人认为,人在去世之后,七天也是一个特殊的需求,所以需要亲人对他用怀念的方式给他进行祝福,给他进行帮助。这是由中国人特有的对生命的认识构成的。在这七七四十九天里面,要不间断地对亲人进行一些祝福的仪式。接下来要过一百天,然后有一年的怀念仪式、二年的怀念仪式、三年的怀念仪式。


按照民间的传统,这三年之内有“孝”的家庭不能贴红对联,正月十五要做灯盏的时候,他自己家不能做,必须让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给他们赠送,他们才能用。换句话说,用一切方式来提醒这些人家,在这三年当中要怀着“慎重追远”的心情来纪念祖先、纪念去世的亲人。


 ④〖善事父母为孝〗

天下的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天然的“舔犊”,就是一把屎一把尿,不讲任何条件地拉扯呵护。而子女对父母的爱也要落实到行动上,那就是孝敬。古人云“善事父母为孝”,《论语》又把“善事父母”概括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是父母生前还是身后,我们都要礼敬善待。老师根据《弟子规》中的训喻告诉我们,对父母生前的孝落实在行动上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就是“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就是“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就是“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等等。而对父母身后的孝,体现在行动上就是“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等等,这才是完整的孝道,才是子女对父母真正的爱。


⑤〖事死者,如事生〗

中国人对生死的理解是平等的,有一个成语叫“出生入死”。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人从生下的那一天,其实就是向死。我们活一天,就向死亡走近一天。所以我们的哲学是“齐生死”的哲学。什么意思呢?生和死是一样的。那么当我们把生死看平等之后,我们当然会延伸出来“事死者,如事生”。既然它是平等的,那么对待亡故的亲人,去世的亲人,我们要像他活着一样来对待他。那么当我们以“事死者,如事生”的姿态来面对我们的亲人的时候,我们的亲人也会得到一份喜悦和安慰。


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讲,孔子讲:“祭如在”。祭神的时候就要感觉神在,祭祖先的时候要感觉祖先在,这样的祭才算是真诚的祭。不管是怀念还是祭祀,我们就像他在现场一样对待。这样的话,我们心中就会得到敬畏感和感恩感带来的一份能量的共振。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信仰”,就是荣耀自己的祖先、怀念自己的祖先。


⑥〖孝道的价值大厦〗

《弟子规》从“父母呼” 开始讲起,它从人的行动力、执行力、反应力的培养,一直讲到感受力,讲到后面的道德力,讲到自己对念头的跟踪力,再讲到“事死者 如事生”这一部分,包括规劝力,到最后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到齐生死,这是一个人的孝道的价值大厦的完成。那就是说,孝敬老人的最高境界,到最后要达到一种“事死者 如事生”的状态,这样就完成了我们中国人特别强调的“慎终追远”的一堂大课。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孝道的价值大厦:行动力、执行力、反应力、道德力、念头的跟踪力、规劝力、齐生死、慎终追远)


⑦〖孝敬到极致对生命本质的超越〗

《孝经》里面讲的“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在《弟子规》的“入则孝”的最后得到了呼应。就是说一个人孝敬老人,孝敬到极致的时候,这个人会有什么样的一种生命境界呢?他会得到宇宙能量对他的补给,这就是老子讲的“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换句话说,一个人孝敬老人,孝敬到极致的时候,也可以觉悟,也可以回到面缸里面去,也可以实现《大学》里面讲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我们看到历史上有许多觉悟的人,有许多实现了本质性超越的人,获得了本质力的人,都是走了孝道这一门课。


⑧〖孝亲和尊师的辩证关系〗

孝亲、尊师是人格大厦两条基础中的基础,它是一体两面。一个是“孝”,孝敬老人;一个是“敬”,尊敬老师。这是教育的辩证法。亲人教孩子尊敬老师,老师教孩子孝敬老人。当师道尊严建立起来之后,才能够真正的让孝道的尊严建立起来;当孝道的尊严建立起来,才能够真正地让师道尊严建立起来。(结合第6集讲到的“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父母和老师各自承担的教育脚色,谈谈孝亲和尊师的辩证关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