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张铁林:兵器的分量,那是一门玄学

【解惑】张铁林:兵器的分量,那是一门玄学

00:00
09:00

本集中,上了五台山的鲁达出家为僧,鲁提辖变作了花和尚。一日下山,在兵器铺子中预定了两把兵刃,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戒刀暂且不论,在后面几乎没有露过脸。而那把水磨禅杖则成了鲁智深标志性的武器。无论是占山为王还是南征北战,舞将起来虎虎生风的镔铁禅杖都成了对手无法阻挡的噩梦!


鲁智深那是可以倒拔垂杨柳的好汉,简直就是一台人形起重机。他手上禅杖的分量也不能轻了。书中原文写道,到了铁匠铺子,他还是憨货的性子,大咧咧地让人给他打条一百斤的禅杖。把铁匠给吓得,乖乖,关二爷也不过是八十一斤的青龙偃月刀,您上来就要一百斤?这也太不把豆包当干粮了吧!于是便劝说,您老要不就打一条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得了。别看轻了十九斤,但是抡人脑袋上,效果和青龙偃月刀也啥区别。


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咱就说说正常人到底有没有抡起几十斤兵器的可能。


你要是穿越到了三国时代,来到刘备军中,跟关二爷说起青龙偃月刀,他绝对是一脸蒙圈。啥?刀就刀吧,还青龙偃月?你这是来画墙呢?还是绣花?


莫怪人家二爷不识货,他一个汉朝人怎么可能知道宋朝才出现的武器呢?汉朝有铁刀么?有!霍去病北击匈奴的时候用的就是大汉朝的秘密武器,环首铁刀。刀长一米开外,钢铁打造,比起匈奴人的青铜兵器来那可是有了世代的区别。只是一米左右的铁刀,还是单手来握,分量能有多重?


而青龙偃月刀在宋代出现的时候,那也是作为仪刀,而不是战阵武器。什么叫仪刀?打个比方,中国三军仪仗队用的56半,美国仪仗队用的是M1加兰德,都是老式步枪,讲究的是一个底蕴和历史。而战场上自然该用95用95,该耍M16耍M16,用老步枪那不是给自己整困难模式么?而青龙偃月刀这样的仪刀也是看着好看,八十一斤的分量,打起仗来,没抡几下,先把自己老腰给闪了,何苦来哉!


另一个兵器分量吹牛的重灾区是各种锤子。各种演义小说里面,总习惯搞个“四猛八大锤”出来,分别是擂鼓瓮金锤、梅花亮银锤、黄铜窝瓜锤、镔铁轧油锤。基本上,金锤比银的厉害,银捶比铜的威猛,铜捶比铁的能刚,生生把比武变成了斗富。而在各种玩金锤的猛将里,最有名的便是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了。他手中的擂鼓瓮金锤据说传自东汉名将马援,加起来重达八百斤,小半吨了。
那谁受得了啊!


然而,别看演义小说中的战锤一个个都跟灯笼般大小,可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大,也没有这么重,比如明朝金瓜锤的锤头只有婴儿拳头一般大小,分量也不过是两斤。由于锤头比锤柄大,重心靠前,这种武器使用起来比较笨重,不如重心靠后的刀剑灵活,所以才有一锤子买卖的说法。鞭、锏、锤这种靠冲击的重兵器,重量最多的也不过五斤。这个和扛煤气罐不一样,扛着五十斤的煤气罐一口气上五楼不喘的大有人在,可你拎起来转个圈试试?更不用说打人了。打不到人,就算是锤头再重又有何用?


这种兵器由于攻击半径太小,只能当作战场上的副武器,不能用来主战。而往往主战的大枪,也有“枪头不过两”的讲究。不过,一般来讲,马上的空间比较小,所以骑兵的武器往往比步兵要小一号。比如骑兵弓就比步兵弓要短小,射程也近,再加上步兵可以两人合作架起长枪,所以当步兵列阵完毕,电影里常见的骑兵冲阵那就是败家子的行为,一个智商正常的指挥官是不干这种事情的。


在战场上,也不仅仅扛着兵器就能打仗的。上阵杀敌,保命为先。像李逵、张飞那样脱得赤条条杀敌的,只能是说书人的虚构。先秦甲胄以皮甲居多,尚且轻松些,战国末期就出现铁甲了。而到了宋代则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分量最重的甲胄,步人甲。该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重达58斤,打起仗来跟挂一铁坨子似的。


打仗不是举重,举重是一锤子买卖,打仗可要反复冲锋,没有灵活性,那就是活靶子。
就算没看过两军对阵,咱们好歹也在电视上看过拳击运动。两个运动员身上基本能脱得的都脱了,就拳头上挂俩拳套。一回合比赛三分钟,少的要打四个回合,最多打能到十二个。然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回合一结束,拳击运动员都瘫倒在场边,接受服务人员的放松休息。可古代作战,往往从早到晚,冲杀十数个回合。每一次交锋那都要拼尽全力,要不然自己的脑袋就成了对方的战利品。这种行走在死亡刀锋上的运动极为消耗体力,生死就在一瞬间。几十斤份量的兵器到头来只能成为自己的催命符。


所以,鲁智深就算是天生神力,扛着一杆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也是自找苦吃。作为战阵上的老兵,若真有鲁达其人,势必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可那些最多只见过胡同里约架的说书先生,那就怎么让听的人爽就怎么讲。
反正,人家只管挖坑不管埋。

明星小贴士:
1、檀越,本回中智真长老称赵员外为檀越,檀越是梵文音译,施主的意思,有时候也称之为檀越主。
2、禅和子,是和尚另一种说法。
3、火工道人,不是道士,而是寺院里打杂的人,不一定是和尚。
4、待诏,汉唐指的是具有专门技能被招入朝廷随时听用咨询的才艺之士,后来逐渐演变为民间服务行业专门负责和顾客沟通的人员,一些理发剃头掏耳朵的匠人也叫做待诏。

撰稿:许静波

演播:张铁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铲屎官4

    看本剧前面大纲介绍,请了复旦大学教授许先生写了百来篇文章,帮助读者更好了解本书。请问,张铁林老师演讲的文稿,是许教授撰写的吗?还是出自张老师自己之手?谁能告诉我?

    上译厂刘风 回复 @铲屎官4: 是许先生撰写

  • 兰轩大学士

    皇帝陛下,果然厉害,学识渊博,讲的详细到位有趣!

    周云强_ey 回复 @兰轩大学士: 这是洪太尉

  • 罐罐子

    许先生写得相当有趣!科普了各种知识且又生动幽默,特别喜欢!

  • 云中君M

    三国演义什么时候来呀?

  • 野生怪蜀黍

    这点不认可,20来斤还是能使的。气力大的不影响使用,最多持久力不够

    听友222339447 回复 @野生怪蜀黍: 持久力不够? 能抡一个时辰?然后呢…做活靶?

  • 莫恩奈特

    日本的武士刀是比较有效率的设计

  • 带师明空

    明代万历年间的猛将刘𬘩用的大刀比小说还重,

  • Guardian111

    张老师 演皇帝的时候竟然手里夹着烟

  • 小外婆今天有点懒

    张老师的解说太有趣了

  • 若水乾乾_oz

    偃月刀的偃,一直读成四声了,今天才知道啊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