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讲 袭人紫鹃双护玉——第117回(上)
喜马拉雅的听众,大家好,欢迎听马瑞芳品读红楼梦续·后四十回。我们继续看程伟元高鹗根据无名氏续书补订的117回的内容。第117回的回目是“阻超凡佳人双护玉,欣聚党恶子独承家”,回目的意思是贾宝玉要把通灵宝玉还给和尚,实际上是自己要跟和尚走,袭人紫鹃两个人死命拉住,贾政贾琏外出后贾芸王仁等聚在一起掌握贾府,商量要办坏事。
通灵宝玉是人世奇珍,早在宝玉、凤姐受诅咒时已由一僧一道把这个事点出,后四十回反复拿通灵宝玉的失玉、寻玉、找回做文章,无非想说明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贾宝玉通灵宝玉丢得莫名其妙,却给续书作者连续敷衍了好几回小说,怡红院的海棠花死而复开花,贾母组织人庆祝,贾宝玉换衣服时通灵宝玉凭空消失,然后又是测字,又是扶乩,又是悬赏一万两银子,却始终没有找到通灵宝玉。然后贾宝玉因为失玉疯傻,王熙凤提出掉包计,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很好玩,薛姨妈和薛宝钗宣传个溜够的金玉良缘,那么沉甸甸的金锁,薛宝钗整天戴在脖子上,在荣国府招摇过市,金玉良缘居然是靠着失玉完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丢玉还成就金玉良缘,啼笑皆非。得玉更是写得不知所云,送玉的和尚一会儿要一万两银子,一会儿突然不见人影,和尚是不是癞头和尚?在116回时似乎还不是,因为116回只写了他是个长大和尚,不是什么癞头和尚。这个和尚领着贾宝玉去了重新编造的太虚幻境,还在贾宝玉离开太虚幻境时,提醒他,“你看了什么册子没有?”这就叫“得通灵幻境悟仙缘”,贾宝玉游历完乌烟瘴气的太虚幻境,他就醒悟了,有了离开现实生活的打算了,他也变得不那么讲儿女情长了,这是贾宝玉出家伏笔。贾宝玉重游太虚境,醒了之后,和尚又出来闹事,来要一万两银子,因此,又出来“阻超凡佳人双护玉”的小说情节了。袭人和紫鹃双双死命保护通灵宝玉,实际上是死命拉住贾宝玉不叫他出家。
在116回,贾政去送灵柩,和尚突然来要一万两银子,王夫人打发人叫宝钗过去商量,看来王夫人琢磨上薛宝钗的嫁妆了。要把薛宝钗的首饰折变银子给和尚。后边的描写说明确实是这样打算,薛宝钗也是这样打算,王夫人也这样同意。薛宝钗还是真爱贾宝玉,不那么贪财。贾宝玉听见说和尚在外头,赶忙独自一人走到前头,嘴里乱嚷:“我的师父在那里?”贾宝玉还没做上和尚已经先把师傅叫上了,叫了半天,不见和尚,原来是李贵将和尚拦住,不放他进来。宝玉假传圣旨说:“太太叫我请师父进去。”李贵听了松了手,和尚便摇摇摆摆进去。宝玉看和尚的形状与他死去时所见的一般,心里就有些明白了,便上前施礼,连叫:“师父,弟子迎候来迟。”贾宝玉已经拜师,和尚却不认这个徒弟,为什么?因为贾宝玉还没完成续书作者安排给他的重要任务,得考中举人才能出家,和尚现在怎么能认徒弟。那么,你不认徒弟和尚跑来做什么?干脆就是跑来胡搅蛮缠,并通过胡搅蛮缠对贾宝玉进行一次你命中注定必须出家的教育?我看,确确实实就是以胡搅蛮缠的方式对贾宝玉进行一次必须出家修行的再教育。和尚说:“我不要你们接待,只要银子,拿了来我就走。”宝玉听着又不像有道行,看他满头癞疮,混身破烂肮脏,这会儿,续书作者算是写明白了,原来上一回的长大和尚就是癞头和尚,贾宝玉想:“自古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也不可当面错过,我且应了他谢银,并探探他的口气。”贾宝玉真想出家了,便说:“师父不必性急,现在家母料理,请师父坐下略等片刻。弟子请问,师父可是从‘太虚幻境’而来?”那和尚说:“什么幻境,不过是来处来去处去罢了!我是送还你的玉来的。我且问你,那玉是从那里来的?”宝玉一时对答不来。那僧笑道:“你自己的来路还不知,便来问我!”小说写:宝玉本来颖悟,又经点化,早把红尘看破,只是自己的底里未知;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他知道自己的玉和自己的来历了。便说道:“你也不用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那僧笑道:“也该还我了。”这段对话是什么意思?贾宝玉要把玉还给和尚,通灵宝玉是他的命根子,也是贾宝玉的灵性所在,把通灵宝玉还给和尚,贾宝玉的灵魂就跟着和尚走了。贾宝玉跟和尚这段话似乎是说禅语。不过续书作者因为在续书时没有看到一个最重要的版本、我们现在看到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最重要的版本甲戌本,所以,癞头和尚跟贾宝玉说的一部分禅语也就说错了。
贾宝玉跟和尚的对话为什么是禅语?贾宝玉说“弟子请问,师父可是从太虚幻境而来?”贾宝玉想落实和尚就是自己死去时去过太虚幻境的指引者,和尚却说“什么幻境,不过是来处来去处去罢了!”从来处来,到去处去,这是佛门弟子经常打的禅语的小儿科。这话连惜春都说过。和尚又说:“我是送还你的玉来的。我且问你,那玉是从那里来的?”这里边就有禅机了,那玉从何处来,就是问你贾宝玉,你的灵性从何处来。程伟元、高鹗补订并印刷120回《红楼梦》,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最重要的版本甲戌本,也就是周汝昌先生搞红学的发家版本,胡适最后带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那个抄本,那个本子里边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话,那是现在传下来其他十二个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没有的那一页,一千字,写的是,那块无材补天的大石头,听到一僧一道说红尘中许多乐事,苦苦哀求:你们带我到红尘中受享受享,一僧一道一开始说大石头只能垫脚,大石头苦苦哀求,一僧一道后来大施法术,把那块像十几层楼高的大石头变成雀卵大小,放到贾宝玉的嘴里带到人间来了。续书作者因为在续书的时候没看到这个版本,就把那一段改写了,他写成:警幻仙子派那块石头又做神瑛侍者,这样一来,石头和神瑛侍者就合而为一了。这样的版本就使得我们很多作家上了大当了。癞头和尚跟贾宝玉打的就是这个哑谜,就是说:贾宝玉就是太虚幻境的神瑛侍者,也是那块石头,是通灵宝玉。当然这也就说错了,因为神瑛侍者是神瑛侍者,通灵宝玉是通灵宝玉,神瑛侍者当然也是有灵性的石头,因为瑛即有灵性的石头,但神瑛侍者绝对不是通灵宝玉。
既然通灵宝玉就是贾宝玉,把通灵宝玉还给和尚就是把贾宝玉送给和尚,其实这个和尚现在还不能带走贾宝玉,因为贾宝玉光宗耀祖的任务还没完成。但这个和尚似乎就是专门来胡搅蛮缠提醒贾宝玉,你不应该留恋红尘,你得抓紧斩断情缘。两个人打完哑谜后,宝玉就往里跑,忙向自己床边取了那玉便走出来想送给和尚。结果迎面碰见袭人,撞个满怀。我看这个地方续书作者在这个地方还是颇费了番斟酌,贾宝玉要把命根子还给和尚,其实就是他本人要跟着和尚走,为什么他回来迎头撞见不是他的妻子薛宝钗,而是准宝二姨娘袭人?因为有几个原因,第一,薛宝钗是大家闺秀,即使她发现贾宝玉要把玉还给和尚,甚至发现贾宝玉要跟着和尚走,薛宝钗能在大庭广众下伸出手拖住贾宝玉吗?不可能。第二,贾宝玉在人世最早的男女情缘是哪个?是袭人,十二三岁时两个人就偷尝禁果,这么多年袭人是一直呆在身边照顾贾宝玉,既像母亲,又像大姐姐,当然更像妻子照顾贾宝玉。贾宝玉要离开红尘,最难舍的,可能还真不是薛宝钗而是袭人。贾宝玉要斩断情缘,他必须先过袭人这一关。袭人碰见贾宝玉,说:“太太说,你陪着和尚坐着很好,太太在那里打算送他些银两。你又回来做什么?”宝玉道:“你快去回太太,说不用张罗银两了,我把这玉还了他就是了。”袭人急忙拉住宝玉道:“这断使不得的!那玉就是你的命,若是他拿去了,你又要病着了。”宝玉道:“如今不再病的了,我已经有了心了,要那玉何用!”贾宝玉说有了心,是有了斩断情缘的心。贾宝玉想摔脱袭人,想走。袭人顾不得什么,一面赶着跑一面嚷道:“上回丢了玉,几乎没有把我的命要了!刚刚儿的有了,你拿了去,你也活不成,我也活不成了!你要还他,除非是叫我死了!”大家听听这番话,如果是薛宝钗,她能这样说?她好意思这样说吗?所以必须得是袭人。袭人把自己跟贾宝玉命连着命的话都说出来了,一把扯住宝玉。宝玉急了眼,说:“你死也要还,你不死也要还!”真是斩断情缘了。贾宝玉狠命地把袭人一推,抽身要走。贾宝玉斩断情缘有决心了。怎奈袭人两只手绕着宝玉的带子不放松,哭喊着坐到地下。这个镜头真好看。里面的人跑来,袭人哭道:“快告诉太太去,宝二爷要把那玉去还和尚呢!”丫头赶忙飞报王夫人。宝玉这个时候怎么办?用手来掰袭人的手,袭人忍痛不放。这个镜头也挺生动,一个使劲掰手,一个忍痛不放,这可是一对情人,一个要出世,一个不舍,这个场面很有哲理。
紫鹃在里边听见宝玉要把玉还给和尚,一急比别人更甚,把素日冷淡宝玉的主意都忘在九霄云外了,紫鹃连忙跑出来帮着抱住宝玉。紫鹃向来对贾宝玉不理不睬,她竟然突然抱着宝玉,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代表着林妹妹在人生关键时刻对贾宝玉的留恋。宝玉虽是个男人,虽然用力摔打,怎奈两个人,一个袭人一个紫鹃,死命地抱住他不放,没法脱身,他叹口气道:“为一块玉这样死命地不放,若是我一个人走了,又待怎么样呢?”这可是说的真心话,袭人、紫鹃听到那里,不禁嚎啕大哭。王夫人、宝钗急忙赶来,哭着喊着对贾宝玉说:“宝玉,你又疯了吗!”宝玉明知不能脱身,就假说,那个和尚不近人情,必要一万银子,少一个不能。我拿玉还他,我说这是个假玉,他见得我们不稀罕那玉,便随意给他些就过去了。”贾宝玉现在很聪明,要编谎现场就编出来了,跟写小说的一样。王夫人道:“为什么不告诉明白了他们,叫他们哭哭喊喊的像什么。”宝钗道:“真拿那玉给他,那和尚有些古怪,又闹到家口不宁,至于银钱呢,就把我的头面(陪嫁首饰)折变也还够了呢。”然后,这一回又是用了千把字写贾宝玉跟和尚打交道,他怎么打的交道还是由小丫头叙述出来的,小丫头对王夫人和薛宝钗说:“二爷真有些疯了。外头小厮们说,里头不给他玉,他也没法,如今身子出来了,求着那和尚带了他去。”王夫人很着急,问和尚怎么回答,小丫头说:“和尚说要玉不要人。”这句话叫王夫人听来,似乎是和尚见钱眼开的话,实际上也是句禅语,那就是和尚表示:我是要贾宝玉的灵魂,不要贾宝玉的皮囊。小丫头说:后来和尚和二爷两个人说着笑着,有好些话外头小厮们都不大懂。这是什么意思?这是用小丫鬟叙述简略地写贾宝玉跟和尚似乎已经达成怎么样离开贾府的共识了。王夫人把小厮叫来,小厮隔着窗户请了安,向王夫人报告,“我们只听见说什么‘大荒山’,什么‘青埂峰’,又说什么‘太虚境’,‘斩断尘缘’这些话。”王夫人听不懂。宝钗完全听得懂,薛宝钗吓得两眼直瞪,半句话都没有了。薛宝钗清楚,贾宝玉要琢磨出家了,‘斩断尘缘’。他们正要叫人出去拉宝玉进来,宝玉笑嘻嘻地进来说:“好了,好了。那和尚与我原认得的,他不过是要来见我一见。他何尝是真要银子呢,也只当化个善缘就是了。所以说明了他自己就飘然而去了。这可不是好了么!”贾宝玉在忽悠王夫人忽悠薛宝钗。那么和尚到底是来做什么的?他对贾宝玉的导引起了什么作用了?难道和尚只是来跟贾宝玉交个朋友,那么和尚为什么还要说什么‘大荒山’,什么‘青埂峰’,又说什么‘太虚境’,‘斩断尘缘’?显然,和尚已经做通贾宝玉的思想工作,就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时机,乃崩一走出家。而贾宝玉越来越说禅语,什么,那个和尚住的地方说远就远,说近就近,宝钗还是比较聪明,她大概察觉到贾宝玉不对头,所以提醒:“你醒醒儿罢,别尽着迷在里头。现在老爷、太太就疼你一个人,老爷还吩咐叫你干功名长进呢。”宝玉道:“我说的不是功名么!你们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呢。”贾宝玉的话几乎把和尚到来的原因交待出来了,几乎把续书作者的意图交待出来了,贾宝玉把出家也看成是功名,而且一子出家,七祖升天,还有一个意思是:贾宝玉必须得出家,但为了家庭荣誉在出家之前还必须求取一个举人功名,也就是贾政说的,能获得区区举人功名,也说明贾府仍然有正当的官员权力,贾府的子孙仍然可以读书做官,而完成了这个任务之后,贾宝玉就要出家,就要一子出家,七祖升天了。
通灵宝玉失玉,得玉,反反复复,闹出这风波那风波,有多么深刻的思想意蕴,有没有前八十回一僧一道出现过的思想意蕴?一点没有。“佳人双护玉”不过是和尚来点醒贾宝玉,其实早在太虚幻境,他已经点醒过,这次来,纯属平地生风波,多余笔墨。袭人拖住贾宝玉坐在地上哭喊已够令人喷饭,紫鹃也来起哄,从另一边抱住贾宝玉,更加热闹,简直成了“活报剧”。但贾宝玉要出家,毕竟迈出重要的一步。
脂砚斋到底是何方神圣啊 脂砚斋重评红楼梦咋样啊 脂砚斋是不是曹雪芹的妻子
马瑞芳 回复 @六出祁山卧龙: 不是
薛宝钗管束贾宝玉就是那一套:一手软一手硬,拉大旗做虎皮。贾母在时是老太太、老爷、太太怎么的怎么的,现在是“老爷、太太就疼你一个”,潜台词还有硬话:小心你老子揍你!😁😪
马瑞芳 回复 @1398022无求: 说得对
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区别,就像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癞头和尚的形象的差别,一个仙风道骨,高深莫测,一个故作玄虚,颠三倒四。
马瑞芳 回复 @YolandaJiang: 分析得很妙
听了马老师的讲解才明白了通灵宝玉和神瑛侍者的关系和区别
读了《红楼梦》与《三国演义》,明白一个做人“大方向”:可以做 大观园中人,不可做三国中人。大观园中有竞赛,但无争夺。在诗意的 竞赛中,贾宝玉为胜利者鼓掌(李纨宣布比赛结果:潇湘妃子第一,怡 红公子最后一名),他虽被评为最差,但称赞评判者公道。三国中人的 争夺,却是你死我活,为了战胜对手,不惜践踏无辜的生命和用尽黑暗 的阴谋诡计。大观园中人不知何为心机,所以王熙凤等不可居住园中。 三国中人,则布满心术权术。可惜世界上太多三国式的权术较量,太少 大观园式的诗意栖居。
马瑞芳 回复 @李世民大帝: 妙评
最讨厌的丫头就是袭人
说到薛宝钗 结局是什么呢?嫁了贾雨村做妾?
马瑞芳 回复 @Scar_let: 那是吴世昌的推测,我不同意
曹雪芹看透功名,程高醉心功名。世界观的不同,才有了《红楼梦》的雅俗共赏。
马瑞芳 回复 @秋水长天莽苍苍: 妙
宝玉也太混账了吧,把袭人那啥了一段之后自个儿就走了,也不知道对袭人负责,哪怕就是把袭人带走也好啊!
马瑞芳 回复 @A昂昂: 当和尚能带小妾?
根据是脂砚斋的一则批语:“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我们知道,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栽,增删五次
马瑞芳 回复 @六出祁山卧龙: 蔡义江老师对此剖析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