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真相 | 130. 崖山皆悲歌

中国历史真相 | 130. 崖山皆悲歌

00:00
23:10

本期内容:

1. 南宋君臣的投降与逃亡

2. “宋末三杰”和“宋末三帝”

3. 南宋的最后抗争:崖山悲歌

4. 文天祥最后的日子


各位朋友,大家好,上一集我们说南宋在丁家洲战役中丧失了最后的主力军团,这个丁家洲位于今天的安徽铜陵,你拿起地图看一眼就明白,这里,离南宋首都临安已经不远了。接下来,蒙元的军队就是一路势如破竹,向东猛进,这期间只有保康军承宣使、总都督府诸军张世杰,曾经在元朝军队里短暂地抢回了几个城市,可是也没有啥用,因为其他地方不是很快投降,就是城破人亡,张世杰最后也在焦山一战中,败给了伯颜手下的大将阿术,这一下,南宋等于是完全丧失了长江天险,临安危在旦夕。

                             一


这个保康军承宣使张世杰,出生地是今天的河北涿州,那地方从来就没属于过宋朝,赵匡胤宣布建国的时候,涿州是大辽的,接下来就是大金的,后来大金没了,被蒙古人灭掉,这地方又变成大元的了,所以张世杰年轻的时候,本来是一个蒙古将领,或者说大元的官员,在河南杞县驻守,为蒙古人看家护院。可是由于我们今天并不知道的原因,这哥们犯了法,《宋史》上的原话是“少从张柔戍杞,有罪”,至于啥罪,是贪污了,违纪了,还是祸害漂亮大妹子了,书上没说。只说他一路向南,跑路来到了南宋,当上了宋朝的将领,所以严格来说,张世杰首先是元朝的一个逃犯和叛徒,然后才是宋朝将领。不过下面我们就会看到,这家伙并不缺赤胆忠心,一腔热血最后都留给了宋朝。


公元1276年农历正月初三,南宋临安城里的谢太后和宋恭帝赵显刚刚吃完新年的饺子,筷子还没放下呢,就传来了嘉兴府守将开门投降的消息。当时临安的大臣里面,说话有分量的,或者说还敢于站出来,承担责任的,就是宰相陈宜中,保康军承宣使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还有临安市“市长”文天祥这几个人。


文天祥是状元出身,你要是看《宋史》,里面对他的长相有很多赞美之词,比如“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据说他出生时,他爹梦见有一个婴儿脚踏紫云飘然而过,然后就将孩子命名为云孙,取字叫天祥,长大后,这哥们自己改名为天祥,重新取了一个字,叫履善。


在他20岁那年,也就是公元1256年,文天祥考中了进士,我们都知道,自从唐朝武则天开始,考中了进士的,就要去参加殿试,也就是走上金銮殿,由皇帝做主考官,再考一次,由此决定谁是第一名状元郎。这个文天祥文章写得好,人长得帅,关键是名字也好,当时的宋理宗一边看着卷子,一边看着人,嘴里就嘟囔着:“天之祥,乃宋之瑞也”,这是不是老天爷赐给我们大宋的一个祥瑞呢?那必须要收下啊,于是乎,文天祥被钦点为当年的状元。


在随后的20几年时光里,文天祥可以说是默默无闻,基本上没有什么出彩的动作。《宋史》上对他的记载有一句话挺有意思,说“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至是,痛自贬损,尽以家赀为军费”。啥意思?也就是文天祥这家伙平时可从来不亏待自己,舍得给自己花钱,声色犬马,小日子过得贼舒服,但就在宋朝快要完犊子的此时此刻,已经是临安市“市长”的文大帅哥突然是幡然醒悟,把家产都捐了出来,当作军费,准备和蒙元死磕。


站在朝堂上的文天祥、张世杰等人和谢太后商量了一下,最后的决定是谢太后带着宋恭帝赵显去投降,具体谈判的事儿就由文天祥负责。同时呢,由宰相陈宜中和陆秀夫带着宋度宗的另外两个儿子,也就是宋恭帝的两个兄弟,8岁的益王赵昰和4岁的广王赵昺,赶紧南逃,去福建泉州一带,保护他们南逃的重任就落在了张世杰的身上。


这是一个分工明确,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计划,如果蒙古人大发慈悲,允许赵宋王朝作为附属国苟延残喘下去,那么,宋恭帝就继续做皇帝,否则,那就在南方另立朝廷,能不能活下去,要看老天爷的恩典了。


谢太后在给伯颜的降书里是这样写的:“权奸似道背盟误国,至勤兴师问罪。”然后又说:“伏望圣慈垂念,曲赐存全,则赵氏子孙,世世有赖,不敢弭忘。”也就是你要干死我这事儿,既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的错,都是死了的那个贾似道惹的祸,咱俩之间都是误会,然后希望对方给条活路,以儿皇帝的身份存活下去。


谈判大使文天祥出发之前,谢太后给他升了官。这个很正常,代表大宋朝廷去谈判,一个临安市市长的职务自然就不够看了,必须升职到一个能代表国家的级别,就这样,他被紧急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以宰相的身份去元军中讲和,这也是为啥后来人们都称呼文天祥为文丞相。可惜的是,这个临时任命的丞相命不好,脾气也不咋地,到了元朝军营中,和人家蒙古的旺财伯颜将军没说上几句话,就针锋相对地辩论起来,伯颜一生气,直接把他扣留了,等于是没完成任务。


130-1 文天祥塑像


投降大使的任务没完成,但是这个降还得投,公元1276年2月4日,农历正月十八,南宋宋理宗的老婆,当时的太皇太后谢老太太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赵显走出了临安城门,向元朝无条件投降。你要知道,这时候还不能算宋朝灭亡了,只能说南宋灭亡了,为啥?因为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等逃到福建的人手里还有两个龙种,不满十岁的赵昰和赵昺。

                             二


就在元朝大军带着南宋投降的君臣北返的途中,文天祥和他手下的12个人在夜里偷偷逃跑了,我们说这家伙能跑掉,只能说明一件事,元朝那时候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把他这个临时丞相当回事儿。


经过一路的颠簸,文丞相最后跑到了温州,就在这一年的6月14日,他和陆秀夫等人拥立赵昰在福州当上了皇帝,这就是宋端宗。然后文天祥因为和陈宜中陆秀夫他们对国家以后的方向意见不一致,他就独自来到了福建南平,带领军队开始抗元。


1277年,是文大丞相最辉煌的一年,这一年,文天祥率军攻入江西,在江西南部大败元军,收复了赣州十县和吉州四县,简直就是奇迹,让很多人都有了错觉,觉得宋朝心脏复苏了,还可以再抢救一下。可惜的是,医生们都知道,这属于回光返照,等元军主力缓过劲儿来,醒悟到原来老帅哥文天祥还挺能打的,他就倒霉了,最后宋军大营被破,败退到福建长汀,损失那叫一个惨重,他的老婆孩子都被元军俘虏。


1278年冬天,就在文天祥率部向广东海丰撤退的途中,在五坡岭做饭的时候,遭到元朝大将张弘范的攻击而兵败,文天祥吞下随身携带的冰片企图自杀,不过这哥们身体的抵抗力太好,毒药没起啥作用,只是昏迷过去,随后被俘。


这个元朝将领张弘范你听名字是一个汉人,实际上,他也是一个汉人,但他同时也是不折不扣的元朝人,为啥?因为他出生在1238年的河北易州,1234年金国灭亡之后,那地方就属于蒙古人了,你要是说汉奸,最多说说他爹张柔,但那也是从金国投降蒙古的,所以,张柔即便是奸臣,那也只能算金奸,不能说是汉奸。顺便说一句,前面提到的张世杰,在逃到南宋之前,就是跟着张弘范的老爹张柔混日子的。


张弘范虽然是不折不扣的蒙古将领,不过他比较同情南宋,就在他抓到文天祥之前,刚刚平叛了台州的叛乱,按照蒙古军队的惯例,如果投降了然后又叛乱,是要屠城的,也就是台州全城百姓都要被杀光,可是张弘范没这么做,《元史》里记载,“部将请屠城,宏范不许,但诛其守将”,也就是只杀了挑头儿闹事的。


现在逮到了文大丞相,他也没打没骂,只是劝文天祥,赶紧写信招降南宋那个也挺能打的张世杰。文天祥还真就写了,不过呢,这封信就是一首诗,而且是后世相当出名的一首诗,也是我们上中学时候必背的一首诗《过零丁洋》。全诗内容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七言律诗无论是格律,还是意境,都是上上乘之作,张弘范读了两遍,既没说啥,也没难为文天祥,史书上说,“笑而置之”。

                               三


文天祥打仗的时候,南宋剩余的将领张世杰等人也没闲着,带着小皇帝赵昰四处巡幸,当然,就是逃跑,说巡幸好听一点儿。他们先是登船入海,逃到了今天广东汕头的南澳岛,可是岛上没有淡水,只能再逃,到了今天香港的九龙城,在这里呆了7个月。我们说香港这地方自古以来,沾染皇家气息,除了这次,可能就是七百多年后的英国皇家了,所以至今,宋端宗呆过的地方,比如宋王台和侯王庙这类遗址,香港老百姓还是顶礼膜拜,虽然是落难的皇帝,但那也是真龙下凡,比俺们这些普通人还是要高贵的多。


1278年3月,也就是文天祥在江西开始顶不住的时候,张世杰他们同时受到了元兵的猛烈攻击,结果小皇帝宋端宗在逃跑时,船上没坐稳,扑通一下子,掉海里了,一个10岁的孩子在这种朝不保夕,天天提心吊胆的日子折磨之下,身体早就弱得不行了,这一下更是生起病来,痛苦呻吟了2个月之后,驾崩在今天广东省湛江市附近。


宋端宗死后,他6岁的弟弟赵昺被陆秀夫和张世杰接着拥立为帝,这就是宋末帝,然后大家一起逃往崖山。所谓崖山,在今天的广东省新会市以南50公里的大海上,实际上就是一座伸出到海面上的小山,张世杰领着南宋剩余的陆海军,还有新会当地军民一共大概20万人,在这里安营扎寨,准备和元军一决雌雄。


实际上,后来史学家都认为,张世杰选的这地方和蒙古人打一场是没错的,但是他的心态有问题。当时有人曾经劝他说,应该控制出海口,这样万一打败了,也可以继续向西撤退,到海南岛,甚至越南,流亡政府总比没有政府要好一点儿吧?可是张世杰的回答是:“频年航海,何时已乎?今须与决胜负!”意思就是在海上飘来飘去,啥时候是个头儿?还不如和他们拼一场。然后就把大船都连起来,形成一个水寨,准备你死我活地和元朝军队玩命。这就是赌徒的心态,可是你要知道,人家蒙古现在坐拥整个大陆,赌资是你张世杰的千倍万倍,你怎么和人家玩?正确的做法确实就是打一场,小赢一下,然后赶紧撤退,不说是日后卷土重来,最起码,也能多苟延残喘几年。


可是张世杰决定赌了,赌场叫做崖山。


战争从1279年2月开始,打了一个多月,3月19日,宋军大败,张世杰率领十多艘小船突出了重围。


眼看着敌人已经打到了中央小皇帝赵昺的坐船,文臣陆秀夫站了出来,他先是在自己船上,用剑逼着老婆孩子都跳入大海,然后又来到赵昺的船上,背着小皇帝跳到了大海之中。《宋史》上的记载是,陆秀夫“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也就是跟着陆秀夫和赵昺跳海自杀的脚步,南宋君臣和老百姓大概有十万多人集体跳海,全部殉国。



130-2 崖山祠


逃出去的张世杰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看着大海上的台风就要来了,拒绝了下属们让他上岸的请求,而是说“今若此,岂天意耶!”《宋史》关于他的最后记载是,“飓风坏舟,溺死平章山下”,也就是不上岸,宁愿死在台风之下,也算是自杀殉国。


至此,立国达319年的大宋王朝就算是正式灭亡了,在最后几年流离失所的逃亡路上,宋朝贡献了两个历史名词,一个是“宋末三帝”,也就是宋朝末年的三个小皇帝,宋恭帝赵显,宋端宗赵昰还有宋末帝赵昺,他们仨都是那个打胎药吃多了的傻子皇帝宋度宗的儿子,赵昰和赵昺早死,但投降了元朝的赵显,却是娶了蒙古公主为妻,后来又跑到西藏出家当了一个藏传佛教的和尚,一直活到52岁,才因为被人诬告谋反,被元朝的元英宗整死了事。


民间一直有一种传说,说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的老娘曾经去西藏听过这个赵显讲经,回来之后不久就生下了元顺帝,听老和尚讲经不稀奇,女人生孩子也不稀奇,可是把这两件事连在一起说,那就让人浮想联翩了。当然,这事儿现在看来,基本就是造谣污蔑加抹黑。


另外一个历史名词就是所谓的宋末三杰,指的是陆秀夫、张世杰和文天祥,说这三个人是宋朝末年的忠臣烈士,我们说这个说法也对,不管他们本人的能力如何,陆秀夫和张世杰都可以说是为了宋朝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尽个人最大的力量,乃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这不是忠臣还有啥是忠臣?


如果我们放大了看,那么在南宋灭亡的过程中,为了忠义而死节的,又岂止是这三个人,简直就是车载斗量,确实不少。前面说崖山一战,十几万南宋军民集体殉国,很悲壮,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的官员也差不多,比如潭州城破的时候,守将李芾叫来一个名字叫做沈忠的心腹,对他说:“吾力竭,理当死,吾家人亦不可辱于俘,汝尽杀之,而后杀我。”也就是让沈忠帮助自己一家人自杀,《宋史》里记载,在李芾的坚持之下,沈忠先是伏地磕头,脑袋都磕破了,血流了一地,然后用酒把李芾一家灌醉,再用刀一个一个地杀掉,随后,这位连官员都算不上的沈忠回到自己家里,杀掉妻儿老小,然后跪地自刎。


再比如池州守将赵卯发,也是在城破之后,和他老婆穿上朝廷上发的官服,吊死在自己亲手书写的“可以从容”堂的匾额之下。中国古代有一句话说“慷慨杀身易,从容就死难”,从赵卯发给自己的这间房子起名叫做“可以从容”,我们就知道,这哥们是早就做好了必死的决心,而且非常坚决,从容就死。就连元朝统帅伯颜看到这个匾额之后,都默不作声,叹息良久,然后命人好好安葬赵卯发和他老婆。


所以,南宋末年,在国家即将灭亡的时候,它还真不缺忠臣孝子,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自然是朱熹朱大圣人的理学所影响,所谓“忠臣孝子”这四个字,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但同时也有很多人确实铭刻在心,奉为圭臬的。


不过,在这些从容就死的人里面,拖了几年才死的文天祥在历史上的名气、影响力,却是比陆秀夫、张世杰以及上面所有人都大,这件事,值得我们细细地说一说。

                               四


当陆秀夫和张世杰死在海上的时候,其实文天祥就在张弘范的大船上看着,但他也没啥办法,绑得象一个粽子,想大呼一声我也来了,然后投海自尽,那自然是做不到的。随后他被张弘范压着北上,在进入江西地界时,文天祥开始绝食,但也许是他以前山珍海味吃得太多,营养实在是太好了,导致体格贼拉地健壮,饿了八天之后,还没死成,他就又恢复了饮食。有人说,其实这哥们的原计划是绝食八天,船到自己故乡吉安时,正好饿死,这样一来,就可以像伯夷、叔齐那样留下美名。


伯夷叔齐是商朝的两个家伙,当周朝取代了商朝之后,这俩人跑到深山,说从此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把自己活活饿死了,文天祥觉得那两人死得壮烈,也想效仿,但可惜到了家乡还没死成,那就只好停止绝食,这是他第二次没死成。死了两次没死成,他也就暂时打消了死的愿望,准备等到了元朝首都大都再说。


可是你想不到的是,当时南宋有很多人,日日夜夜地盼望文天祥能快点儿去死,也就是希望他赶紧自杀,这自然不是因为文天祥欠他们钱不还,原因还是两个字,忠义。他们觉得文状元,文丞相要是不死的话,万一投降了,他们都跟着丢脸,这里面以他的学生王炎午的行为最是离谱,这个王炎午写了一篇叫做《生祭文丞相》的文章,听名字那就知道了,这是提前给文天祥开追悼会的意思。


王炎午本来是一个富家子弟,为了资助文天祥抗击元朝,他散尽家财,并且追随在文天祥左右出谋划策。后来因为他爹死了没人给下葬,他娘又病了,他就回家尽孝去了,现在听说文天祥被抓了,他就鼓捣出这样一篇文章,劝他的文老师赶紧去死,可以说是情深意切,饱含热泪,而且还怕文天祥看不到,抄写了几百份,字大如斗,在文天祥被押往北方的路途之上,到处张贴。


文天祥到底看没看到这篇文章,史书上是没说的,可是被押送到元大都的文天祥不想死了,却是有史可查的,《宋史》里明确记载,当10个宋朝降官代表元朝去劝他投降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也就是给你们蒙古人当官是万万不行的,你们要是让我去当一个道士,然后我以世俗之外的身份给元朝出出主意,那我可以答应。


文天祥还解释了为啥要这样做,他说:“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意思是如果我现在就当高官,那就是抛弃了我毕生追求的忠义思想,被众人唾骂,这样的人你用来干啥?


这10个官员一听也觉得有道理,就准备回去和忽必烈说说,按照文天祥的这个建议办,可是其中有一个叫做留梦炎的反对,他说:“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意思很简单,要是文天祥出去了不做道士,而是重新造反,那我们10个人的脑袋一定会齐刷刷地被忽必烈砍下来。大家一听,可不是咋地,差点儿被文大状元给忽悠了,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就此作罢。


那么我们说文天祥是真的不想死了,还是确实像留梦炎所说,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找机会跑出去又开始造反呢?这个我们下集再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打个响指换世界

    崖山之役。。。每次都会泪忍不住!儿子也总嘲笑我,一个一无所有的普通再不过的小老太太咋来的满腔爱国情怀生错了朝代或者说年代

    三丫家的丫 回复 @打个响指换世界: 爱国这种情怀不分朝代

  • 儒林漫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云中居民

    宋恭帝赵隰xi,不是赵显

    枫落白衣 回复 @云中居民: 谢谢,不过他的名字本来就应该是趙㬎,也可以写成赵顯,无论哪一个,现在基本上都简写为“赵显”。。至于说赵隰,在文献里出现的次数远远不及赵顯,所以被我放弃了。

  • 三丫家的丫

    眼看着敌人已经打到了中央小皇帝赵昺的坐船,文臣陆秀夫站了出来,他先是在自己船上,用剑逼着老婆孩子都跳入大海,然后又来到赵昺的船上,背着小皇帝跳到了大海之中。《宋史》上的记载是,陆秀夫“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也就是跟着陆秀夫和赵昺跳海自杀的脚步,南宋君臣和老百姓大概有十万多人集体跳海,全部殉国。南宋君臣这样惨烈的牺牲,足已洗刷靖康之耻的耻辱了。

  • 保温壶1

    过零丁洋,好诗

  • 思想猫

    宋的大臣比明的那些强太多了

  • 繁茂花树

    想不通,宁愿自杀也不拼死一搏,文人被武将鄙视得不冤

  • 汤圆缘

    悲壮

  • 听友267205496

    这一幕太讽刺了,主子投降了,臣子却慷慨赴义。

  • 易水采薇

    忠烈殉国的,讽刺;以图自存的,也讽刺。你要古人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