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年轻人如同练书法要抓小习惯,小习惯大素质,小训练大成长

培养年轻人如同练书法要抓小习惯,小习惯大素质,小训练大成长

00:00
06:35

教育就应该保持问题导向和行为导向,发现问题是好事,把这问题解决了,那他就进步了。其实人人都有问题,所以很多人就觉得你看别人家孩子他就没有问题。第一,可能是孩子有问题,人家没发现;或者第二,人家发现了解决了,你并不知道。


有人就觉得这个问题太多了,我都不知道从哪入手。我在经管楼的办公室里边,亲耳听到一个家长跟我历数他孩子的十多个坏毛病,那讲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就跟脱口秀一样。讲的我特别想乐,但是又不好意思乐,因为人家家长自己声泪俱下地在讲啊。


其实大家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首先要保持信心在成长中发生的事情一定能在成长中解决,解决问题要天时、地利、人和相配合。即使没有人的努力,天也会把它给解决掉的。只不过有时候那个解决方案我们不太接受,不太认可而已。


有一种非常错误的管理孩子的方式,一旦发现问题了暴跳如雷,就哭天抢地。没有办法之后就撕心裂肺带着绝望地喊,有些家长就会跟这孩子说,我都没有办法了,你就是我爹啊!这样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是非常错误的,家长一旦表现出绝望,表现出崩溃,那孩子就直接放弃了。


所以无论遇到多大的问题,一定要不动声色、坚定信心,家长做到这一点,孩子才能进步如果你有这种坚定,你就拿出来,这叫真实人生;如果你没有这种坚定,请你装出来,这叫艺术人生。


那么进一步来说,解决问题也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发现孩子毛病太多,无从下手的时候怎么办呢?这里边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来跟大家分享。教育孩子过程,就像练毛笔字的过程。一开始你哪个字写的都有毛病,不过你不用哪个字都练,你只要练几个核心的字、几个核心的笔画,当这一个字改善的时候,你写所有的字都有改善。当那几个字写的优秀的时候,所有的字都写的优秀闪光了。


这种现象叫“以点带面、整体前进”。在培养孩子过程中还是要抓住几个要点,千万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在抓要点方面,我请大家关注古人。在中国古代的家书当中有很多培养教育的智慧,比如说《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比如说《庭训格言》《帝鉴图说》,我们还讲过刘邦的家书、刘备的家书、诸葛亮的家书,其实更著名的是曾国藩的家书。另外值得一讲的还有东方朔的家书、郑板桥的家书。这些经典作品里边都有非常闪光的教育智慧。


那么在这些中国古代家书当中,我们会看到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强调“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这种洒扫应对之事是古人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在我们现代家庭当中,大家看一看。孩子下学回家主要就是写作业、写作业、写作业,作业完成了赶紧喝点水,放松一下,然后就去睡觉。


古人所强调的那些基础训练在很多现代家庭当中都已经消失了。其实我觉得这也有可能是现代孩子们身上毛病比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懂一点教育理论的朋友大家都知道,儿童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就是说培养他的行为习惯。我们说那些技能或者成绩只是行为的结果,它不是行为本身。训练习惯更加重要,如果他的行为习惯养成了,以后技能和成绩是个水到渠成的事。


那么在培养习惯过程中,哪些习惯比较重要呢?借鉴古人的智慧,我们做点总结。第一个好习惯就是干净整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个整理习惯特别重要。从心理学层面看,干净是态度,整齐是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动机。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整理习惯的培养,这个培养过程中包含着整个心理素质的提升和进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提升和进步比成绩的提升还要重要。


所以建议各位家长,在孩子写完作业之后,都跟着他一起整理书桌,然后指导他去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周末拿出一点时间,家里搞搞卫生,咱们厨房里一起做点事情。逢年过节大扫除的时候一定要让他参加。很多人就觉得,他根本就不会干,他一伸手就是捣乱,注意不是为了让他干活,也不是为了让他输出业绩,就是为了让他参与一下,锻炼他的心理素质,促进他的成长。所以任务不要太大,重在参与。


你看我带几个学生去外地参加活动。住了酒店之后,我到他们的房间里去拿东西,结果打开门一进屋发现,所有的东西都在床上摊的,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地上乱七八糟,那桌子上摆满了东西,椅子上搁着电脑。人就坐到地上,看着这个乱七八糟的场面,我就得出一个结论,这俩孩子还没有长大。


虽然都已经读到研究生了,但是他们在成长中还缺乏最重要的一课。所以我也不着急,我也不生气,我就笑眯眯地进屋跟他们说:“来,咱们三个人一起整理整理现场”。这个就是小习惯,大素质;小训练,大成长。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在成长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叫“仪式感”。平讲平说,咱明天接着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