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人间世》这个文章里边我们说过有三个故事所组成,一个是孔子劝颜渊别去卫国,一个呢是说叶公子高出使齐国去向孔子请教,现在我们来说第三个故事。是说一个叫颜阖的人,这是鲁国的一位名人,他被请去做卫国太子的师父。这个位置是不好做的,给太子做老师,太傅,教出的这个太子是未来的国君,这狠了也不行松了也不成,所以这个事也是非常的难做的事情。所以他去向卫国的贤人蘧伯玉去求教。这人叫蘧伯玉,卫国的一位非常有名的贤人,他也不好说这个太子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就说假如是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德性就凶残嗜杀很残忍,喜欢杀人。跟他朝夕与共如果不符合法度与规范那就害了自己国家了,你把国家给害了。如果合乎法度和规范那我把自己就害了就会危害自身。你别看这个人凶残嗜杀。但是他聪明,他的聪明足以了解别人的过失但是他却不会去了解别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过错。
你有了错了他把你给处理了,甚至把你给杀掉了,他也不问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过错,他不管这个。这让人怎么办呢,像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我们先感觉到颜阖这个人确实很聪明,他说如今有这样一个人,他怎么样他怎么样,如果对他比较严了呢把自己给害了,如果对他松了把国家给害了,可是这个人又不是个傻子,他很容易看出别人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你严了他会处置你,你松了他也会找你的毛病也会把你处理,他也不问你为什么会这样去了解一下情况,这该怎么办?是不是人间行路难,像这样的事情其实我们也经常遇得到。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位有智慧的蘧伯玉会怎么讲呢。我们中国人讲话都喜欢先打个比方
。蘧伯玉就说我跟你说个事,你知不知道螳螂,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你知不知道螳螂啊,愤怒地举起自己的前臂来挡这个车,这就是我们后来的成语螳臂当车。当后来演化为挡,螳臂挡车。螳螂不知道自己不胜任,是其才之美者,自以为自己的能力可以做这件事,自以为是。戒之慎之,一定要谨慎戒掉这样的做法。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你老是这样把自己的自以为是,积累多了老去喜欢挑别人的毛病那你就接近最糟的结果不远了。
下边蘧伯玉又给他打了个比方说你知不知道养虎的人不敢以生物与之,就说你不敢以完全生的东西给它吃,为其杀之之怒也,因为它老吃生的东西,这个生是指活的。老吃活的东西慢慢的它就养成了一种非常暴怒的性格、嗜杀的性格。你也不敢以全物与之,那整个的里边你比如给它全只全鸡全羊,这不你也培养它这样的一种嗜杀之心。所以你要首先要把它这种戾气、凶残之心你要慢慢的给它里边在教它的过程中逐渐予以改变。我们来看一下这一段蘧伯玉就对颜阖讲,你不了解那螳螂奋起它的臂膀以阻挡滚动的车轮,不明白自己力量全然不能胜任,还自以为才高智盛很有力量。警惕谨慎经常夸耀自己的才智而触犯了它就危险了。你不了解那养虎的人,他从不敢用活物去喂养老虎,因为他担心捕杀活物会激起老虎的凶残的怒气。他也不敢用整个的动物去喂养老虎因为他担心撕裂动物也会诱发老虎凶残的这种怒气。所以我们说在这段话里边打了两个比方,用这个事情里边来说明做这个事情里边你该怎么样的自己去正确的面对。
一不要螳臂挡车,二在教的时候你要用心,不要让他的这种嗜杀之气更多地被激发出来。这是我们说的颜阖向蘧伯玉请教。那么在庄子文章的多篇文章里边都讲了一件事就是无用的大树。比如说我们在讲《逍遥游》的时候就说过,比如在《山木》里边也有这样。这次我们在这个《人间世》里边又看到了这个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庄子始终要强调这个无用啊是避免祸患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故事的前半段和其他几篇文章大同小异,说有一个叫做石的大工匠走在路上的时候,看见一群人围着一棵大树,这个树太大了,匠人石连看都不看就过去了。后来他的学生就问他说为什么这个树大家都那么崇拜你为什么不看呢?
这匠人石就说这个树没有用,你这用它做什么都不成,做船会翻做门会长虫子做什么都不成。回来的时候他晚上就做梦的时候就梦见了大树,就跟他讲你说我没用,你只知道有用之用,你哪知道无用之用。我因为没有用,不能做你说那些东西,所以我才能活这么久。这石醒来之后把梦中的情况就告诉他的弟子了,就给他学生们讲,这学生们就说说既然社树它被人在那祭祀崇拜,社,大家看那社这边是个土那边是个礻就是一个类似于这种崇拜宗教祭祀的仪式这样的一个偏旁。弟子就有点不明白了就说既然它的旨意在求取无用那么为什么又做什么社树让世人去瞻仰呢?而这个和它本身强调的东西岂不是相反吗?这也是我们很多人的疑问。有的人为什么说没有用有些事他还要去做呢?他为什么还做那些事情,这目的是什么呢?这石就说闭嘴,你别说了。
说这棵社树它只不过是在寄托罢了。拿被人祭祀瞻仰的事作为一个寄托反而招致不了解自己的人辱骂和伤害。你想想看如果它不做社树的话它还不遭到砍伐吗,虽然不能够做这个做那个有用的砍来烧火不可以吗。不早也被人砍掉了吗。正因为人崇拜它它又没有用又不能做那些东西,谁为了这一点事情为了烧火这点事情把它砍伐了,这是它用来保全自己的方法。与众不同。你用这个常理来了解可不是相去太远了。所以这个道理就跟在《山木》里面讲处于有用和无用之间。你看被人所崇拜被人所尊敬是一种保全的方式,可是假如你太有用了呢那有的人根本不管你半夜把你给砍掉了。可是砍回来干嘛它没多大用,没有人日常的这些用处,所以这个恰恰是一种保全自己的好的方法,所以这是我们说的庄子用这个匠人石在他文章里边多次出现的以无用处于有用无用之间也是一种处世的智慧和谋略。
事情还没完在《人间世》的后边又出现了一个我们大家熟悉的人就是这个楚狂人接舆。我们在《论语》里面也看到过这个人楚国的一个狂人就是孔子到楚国的时候在孔子门前唱歌那个。这个人在庄子文章也出现了,孔子适楚,这个事大家都知道。孔子到楚国去过,楚狂接舆游其门曰,本来是在他狂人接舆唱歌这个里边的歌也差不多,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楚狂人在孔子的车前唱歌,说孔子啊你把自己比作凤,吉祥之鸟,你为什么到德性衰落的地方来?你来这有啥用?来世不可待,后边的世界不可以等待。
往世不可追,过去的事情不可去追悔。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下边讲的道理是天下有道,有智慧的人、圣人能够把事情做成功。那天下无道呢,圣人生焉。这个生你可以把它简单地解释为活圣人也是苟活。但这个就力度就不够了。可以说天下无道的时候有的圣人就挺身而出,虽然这个解释和这个文章的本身略有些不相吻合的地方,但是我还是希望这也是它的一个含义。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现在是什么时候?下面这句话是被很多人经常引用的,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现在是什么世道,能够免除被刑法,不受这种砍头、不受这种砍手砍脚的、不受这种被杀戮的刑罚已经就不错了。方今之时,仅免刑焉。能够把这刑法免除不受这些刑罚已经就不错了。现在的时候福轻乎羽,人的这个幸福比羽毛还轻。莫之知载不知道怎么来,哪能够承载那些更多的这种福分呢。祸重乎地,莫之知避。这个祸比这整个大地还沉重,也不知道怎么能够避免。已乎已乎。罢了罢了。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罢了吧,你还到这来劝别人实行你的德性,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这肯定会失败的。所以后边讲的事情都是这样。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后边也是吾行郤曲,吾行大家认为恐怕也是按照上文来讲也是郤曲。迷阳迷阳,无伤吾行。郤曲郤曲,无伤吾足。迷阳就是荆棘丛生
。现在这个道路荆棘丛生,不要妨碍我的行走。郤曲郤曲,曲曲弯弯。这弯弯曲曲的路不要把我的脚给伤了。这段话在多个地方都出现过,所以楚狂接舆在李白的文章中也出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指的也是这个。所以他就讲现在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是我们用原文大家恐怕听得不会特别清楚,我再把它完整地说一下,翻译一下。
说孔子到楚国,楚国的隐士接舆就来到孔子门前就说凤鸟啊凤鸟啊,你怎么怀有大德却来到这衰败的国家。未来的世界不可期待,过去的时日无法追回。天下得到了治理,圣人就成就了事业。有道么国君昏暗天下混乱,无道么圣人也只能苟活也只得顺应潮流苟全生存。当今这个时代怕就只能免遭刑辱这就不错了,幸福比羽毛还轻,你也不知道怎么能够承载了那么多。祸患比大地还重也不知道怎么回避。算了吧算了吧,不要在别人面前炫耀你的德行,危险呢危险呢。人为地划出一条道路让人们去遵循,您不是老给大家划出仁义的这些道理让人们去追寻,这条路是什么样子?遍地荆棘。不要妨碍我的行走,你划的这条路曲曲弯弯恐怕要伤害我的双脚。这段话体现了道家对儒家的这个思想的看法,制定那么多人为的规则其实在道家的眼里这些东西都是不合理的不符合道的。借一个有名的楚国隐士之口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那么上面的这些内容讲完了,在《人间世》这篇文章里边最后得出来的一个结论就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
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段话的内容其实不用翻译大家也能够直观地理解,我把它再完整地说一下。意思就是说山上的树木是因为它材质可用而招致砍伐招来强盗。就刀砍斧劈。油脂燃起烛火,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最后把自己也给烧没了。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桂可食,故伐之。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呢遭受刀斧割裂。漆树啊不得把那个树皮割开才能流淌出来漆,被割得一道一道的伤痕累累。所以最后庄子就说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有更大的用处。还想得到吧,在《逍遥游》里边在跟惠子对话里边也讲了这个道理。在《山木》里边也讲了这个道理。那么在《人间世》里边又再一次讲出这种处世的方式方法,处世的道理。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懂得无用有更大的用处。《人间世》我们就说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