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百年前的美国小说引发的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一本百年前的美国小说引发的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00:00
03:59

1906年,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写了一本纪实小说,名字叫《屠场》。作者自己在屠宰场里潜伏了七个多星期,他亲眼目睹了在肉类加工过程当中的一些肮脏而可怕的场景,然后他把这些事实记录下来,就展示给了美国的公众。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轩然大波,震惊了整个美国。其实作者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他想展示的是“命运与抗争”的主题,但是社会公众没有人关注这个小说的文学意义和它的故事内容,大家真正关注的焦点都是他所展示出的美国食品加工业存在的那些可怕的黑幕。


据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边吃早点一边看这本纪实小说。在看到食品加工车间肮脏场景描述的时候,他突然大喊一声:“我中毒了!”然后紧接着把吃了一半的香肠就隔着窗户扔了出去。关于这部小说的社会影响,作者自己的评价就是我本来想打动公众的心,却不料击中了大家的胃


这部小说半年之内就卖了十多万册,他直接引爆了社会舆论,推动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成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通过。不过在实际的深入调查过程当中,有一部分官员跟利益集团相勾结,提供了假的信息和假的调查报告,使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一度陷入停顿和徘徊。


在这个时候有两件事改变了局面,一个是独立的第三方调查机构的介入,这样的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更可靠的真相。另一个就是商业力量的介入,一些正直企业在政府和大众的支持之下,跟污点企业进行了激烈地竞争,在商业领域当中把这些污点企业彻底打败了。


今天我们再回看这本书,以及它背后的一系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事件,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这些启示对于我们深入地解决疫苗风波背后的问题,它是有帮助的。如何杜绝坏疫苗流向市场,危害社会,危害孩子?如何防止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再发生类似的问题?如何打击那些黑心的企业和黑心的资本?我觉得《屠场》这本纪实小说以及它后边的连锁事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值得大家关注。


第一就是一定要有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

第二就是舆论监督必不可少。

第三就是对黑心企业一定要毫不手软,出现问题要重拳出击,谁敢坑咱家娃,咱就得让他倾家荡产,而且还得让他进监狱。

第四就是引入独立第三方的调查机构进行深入地调查。

第五就是大力扶持正直的企业。政府要加强对产业链的控制,要让不良资本在商业上没有生存空间。

最后一点,十分重要。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关乎家庭,关乎社会,关乎国运。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各级领导一定要特别地重视。重要事情说三遍,领导重视!领导重视!领导重视!


好了,以上这些内容,就是我们对一百多年前“屠场”事件背后的这些事情做的一点儿分析和总结。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学海无涯1980

    对生产不合格食品的企业作出较低的惩罚,或者不惩罚,就是变相的鼓励生产不合格食品,就是打击有良心的企业,保护没有良心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