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对标准答案的执念,才能开启解决问题的智慧

破除对标准答案的执念,才能开启解决问题的智慧

00:00
05:16

昨天我亲身经历了一场小小的争论,有人说孩子还是听话一点儿好,有人说孩子还是不听话一点儿好。有人说:听话守规矩,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这有什么不好?接着有人说:没有主见,盲从权威一点,自己想法都没有,变成傀儡和应声虫有什么好?其实面对这种争论,我一般都挺紧张的,因为我知道接下来这两边的人都会回过头来问我:赵老师,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看?果然,在我还没有想好词的时候,已经有人问我了:老师,你说这孩子是听话一点好还是不听话一点好?


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我请大家先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两类事件。简单概括一下,一类叫结构性比较强的事件。这类事件的特点就是目标清晰、结构清晰、内容清晰和功能清晰,整个事情呈现出非常强的结构化特征。比如说做数学题,解三角方程,研究抛物线的特征,或者说按时上学,完成家庭作业,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看红绿灯,这都属于结构性比较强的事件。


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有另一类结构性不是那么强的事件,比如说控制情绪,处理矛盾冲突,学会跟别人交往;建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课外进行广泛的阅读,学会思考模式;用思辨的眼光、哲学的眼光来看待人生中的一些问题,甚至面对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去思索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非结构性的事件。


说到这,相信大家就已经能感受到了:对于那些结构性比较强的事件,听话一点儿是比较好的。所以你看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说:要乖,要听老师话,要听爸爸妈妈话;在幼儿园要听话;宝贝,今天你听话了没有?很多家长为什么这么在乎听话这件事,就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很多结构性的事件如果完成不好,会被淘汰的,会遇到伤害的,会有危险的!


不过随着孩子的成长,那种结构性不太强的事件就会越来越多。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孩子有独立的思考,冷静的分析,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我遇到一个家长,他曾经说:我儿子特点就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做的认真,做的很迅速。我问他说:您家孩子多大了?他说:已经上高一了。我问他,我说:除了你安排的事情以外,其他的时间他干什么?他说:还有老师安排的,还有课外作业,辅导班安排的。我说:除了这些事情,其他时间在干什么?家长说:其他的就没有时间了,他还能有什么时间呢?各位朋友,我想讲讲我自己的真实想法:我觉得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他所有的时间都被命令和要求填满了,那么这个孩子成长的内容,成长的权利和成长的意义,其实都已经被剥夺了。他和木偶有什么区别呢?


那么回到开头我们讲的问题,一个孩子是听话一点好,还是不听话一点好?其实我们完全没必要讲好或不好。我们只要讲清楚,在结构性比较强的事情上是听话一点儿好,但在那些结构性不强的事情上要自主,要有自己的思考,自主的判断,甚至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探索。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主要是区分具体的情况。


说到这儿就想提醒大家: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当家长的或者当管理者的,每次在面临一个问题的时候,都会有一种错误思维。就是你特别地想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这种对于答案的执念会抑制住我们内心智慧的光芒。其实大家仔细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问题要想解决好,其中的关键点就是不必讲清答案,但是要讲清条件。这种做人做事的方法背后包含着很高明的系统思维和很透彻的辩证法的智慧。希望大家好好品味一下。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如果您觉得不错的话,不要忘记传播和点赞。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