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携手本同心”的忘年交——王维与裴迪(下)

第6课:“携手本同心”的忘年交——王维与裴迪(下)

00:00
19:43

大家好!我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彭玉平,欢迎收听由我主讲的《给国人的唐宋诗词课》。上一讲我和大家讲了王维和裴迪如何相识、以及在辋川交游的几段往事,这一讲我们接着上次讲:流传千古的五绝名篇《鹿柴》是在怎样的情景中创作出来?王维和裴迪又是如何在共患难中,成为生死不渝的忘年交?


1

大概是天宝五载或六载秋天的某一天,王维与裴迪在辋川别墅中闲聊,聊着聊着,王维说:“这辋川别墅周边的景致,虽然我们也去了不少,有的还去了好多遍,但居然没有留下诗篇,是不是有点遗憾呢?”


裴迪说:“写诗还不容易?以后我们在游览中起了诗兴,就开始写呗!”


王维说:“你还是没有听懂我的意思,我不是说随着诗兴来写,而是有规划地写,我们选择20个景点,写一组组诗,把这大好风景的精神气韵记录下来,流传下去。这样这辋川的景色就变得永恒了。”


裴迪一听,连连说好,接着说:“不如每个景点,我们各写一首如何?”


裴迪这么说,其实是想暗中与王维较较劲,因为他一直觉得在王维面前,自己的诗才明显不足,也借机激励一下自己,倒不是真的要在诗歌上赢过王维。


他们这么说,也就真的这么做。大概是到了黄昏时候,他们走到了一个叫鹿柴的地方。这地方山深林密,人迹罕至,黄昏时候,夕阳透过树林,洒照在青苔上。他们两人站在青苔旁边,顿时感到自己就在画中,也是在诗中啊。还是王维思路敏捷,说:“我有感觉了,先来一首。”说完王维就边想边把自己的诗歌吟诵了出来。诗歌是这样写的: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裴迪一听,觉得真是绝妙好诗,对王维说:“您这20个字已经把鹿柴的风景和感觉写到了极致,诗写得如画一般,我就不写了吧!”


应该说,裴迪认为王维诗歌如画的感觉十分准确,宋代的苏轼就进一步确定了王维诗与画的特点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摩诘”是王维的字。王维之所以能创造这种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静逸明秀的诗境,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既是一个一流的诗人,也是一个一流的画家,所以他能自如地做到诗歌与绘画的交融。


王维笑笑说:“一个景点一人一首,可是你自己说的,难道要反悔?”


被王维这么一说,裴迪当然也没话说,他抬头看看山,低头看看地上鹿走过的足迹,忽然诗也来了。裴迪的诗是这样写的: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

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裴迪《鹿柴》)


王维说“空山不见人”,裴迪说“但有麏麚迹”,看来这个“鹿柴”果然是群鹿出没的地方。在这样一个人迹罕至、鹿迹遍地的地方,寒山、深林、独往客,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王维当然是识货的,听了裴迪的诗,谦虚地说:“论写景象的光影变化,你不如我;论抒情的不着痕迹,我不如你。”


王维说得虽然也有道理,但主要还是鼓励裴迪。其实这两首诗,都把自己放在静默的自然当中,体会到的都是自然的深邃和伟大。


现在我们能明白,为什么在稍显冷清的辋川别墅,他们能生活得如此怡然自得,就是因为两个诗人志在林泉、不慕浮华的心性。他们对社会刻意保持着距离,而在自然面前,他们就把自己尽情地抛了进去,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无穷乐趣。所以说《辋川集》写出了辋川曼妙的风情长卷,其实只说对了一半,还有一半就是写出了两个诗人在辋川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淡雅生活,和安心修道的这么一种平和的心理状态。


2

如果王维与裴迪只是在辋川中东转转,西逛逛,喝点酒,写点诗,这样的友情当然可见闲情逸致,也可以见出他们性格趣味的相近。但我们也知道,共患过难的友情也许更有纯度更有力量。


原本,王维已经习惯亦官亦隐的生活,但唐玄宗在宰相李林甫的蛊惑下,逐渐放松了管理,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反唐,第二年六月就攻破潼关,进入长安。唐玄宗仓皇西逃,王维当时担任给事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处理朝廷公文等日常事务,与皇帝接触相当多。但唐玄宗西逃时,王维逃避不及被俘,移送囚禁于洛阳菩提寺。据说王维在被俘后饱受折磨和摧残,王维为了出逃,悄悄地服了拉肚子的药,对外称自己得了“瘖疾”,也就是因病而说不出话。被关起来的时候,先是饿了近十天,然后吃饭排泄在一间屋子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呆了很长时间,至于被刀棒威胁甚至抽打也是常有的事情。后来被带到安禄山面前,据说这安禄山虽然是粗鄙之人,但他也知道王维的才华难得,所以就强迫王维接受伪职。


王维饱受牢狱之灾的时候,裴迪在哪里呢?裴迪当时没有官职,所以不在安禄山的拘捕名单中,当他获悉王维被关在洛阳菩提寺后,当即从长安启程去洛阳探望。而在此之前发生的一件事情更是举国闻名。安禄山攻陷长安和洛阳后,俘获了大量宫中的乐工歌妓、梨园子弟,总计有几百人之多。有一天,安禄山在洛阳凝碧池大宴群臣,强迫被俘的乐工歌妓演出,但他们哪里有心思演出呢,都在那儿哭泣不止,其中有个乐工叫雷海清,把乐器猛砸在地上,乐器零件散了一地,然后就朝着长安方向大哭,结果安禄山的部下大怒,把雷海清绑到戏马殿,当众肢解了雷海清。如此残忍,令一旁的人既震惊又害怕。


裴迪在动乱之中冒险来到了菩提寺,王维一看裴迪来了,两人相拥而哭。裴迪看着憔悴不堪的王维,伤心不已。王维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暂时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但你别看安禄山现在小人得志,他这样公然祸国殃民,总有一天要付出代价的。”


又对裴迪说:“我虽然在万般无奈中接受了安禄山的伪职,但只是虚与委蛇而已,我的心始终向着大唐的。”说完,就口占了一首诗送给裴迪。诗歌的题目应该是后来起的,诗题很长,全名叫《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实际上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在题目上说明了。好在这首诗也简称《凝碧诗》,我下面就用这个简单一点的题目。诗歌是这样写的:

万户伤心生野烟,

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

凝碧池头奏管弦。

(王维《凝碧诗》)


“生野烟”就是比喻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给千家万户带来了灾难,老百姓流离失所,那些四处逃难的以及被俘的旧臣什么时候能够再次拜见天子呢?你看王维确确实实希望能重回往日的时光,这就是一种忠诚。后两句说,秋天了,长安的旧宫里空空荡荡,只有槐树叶纷纷飘落,而这里的凝碧池中,却是歌舞升平。王维用长安叶落空宫与洛阳管弦齐奏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自己身陷贼军、被迫出任伪职的伤感甚至愤怒。


王维把自己最真实的心情向最信任的朋友倾诉,发而成诗。于是裴迪赶紧用笔记录下王维的诗歌。临告别时,王维又作《口号又示裴迪》诗云:

安得拾尘网,拂衣辞世喧。

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王维《口号又示裴迪》)


看得出来,王维有点心力交瘁了,他准备远离这个尘俗喧哗、动荡不堪的世界,而回到那个悠然宁静的“桃花源”也就是辋川,去过与世隔绝的生活了。


看着王维满脸的伤感与疲惫,裴迪充满了同情,但他也无能为力,只能依依不舍离开洛阳,回了长安。回到长安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王维的《凝碧诗》传布给许多人看,此前大家以为王维接受了安禄山的给事中一职,以为他变节了。看了他在诗,才知道王维的气节实在是令人敬重的。


王维没有想到他当年口占给裴迪的诗歌在关键时候还真是救了自己一把。至德二载(757)十月,唐军收复西京洛阳、东京长安,把当时接受安禄山官职的人都抓了起来,押送到长安,王维也在被押送的人群之中。唐肃宗对那些变节的旧臣十分痛恨,要分六等来治罪,但唐肃宗读了王维的诗歌,尤其是读到“百僚何日更朝天”一句时,心里突然被感动了。加上当时王维的弟弟王缙身居刑部侍郎,属于正三品,官阶相当高,王缙为了救出哥哥王维,主动向肃宗提出愿意自己被免职,来为哥哥赎罪。最后肃宗网开一面,不仅没有惩罚王维,还让他官复原职,继续当他的给事中,两年后又官至尚书右丞。


在王维落难的时候,很多人都唯恐避之不及,只有裴迪不顾个人安危设法去探望他,这种共患难的情谊,王维一定十分感动。而为了洗白王维接受伪职的冤屈,裴迪更是在最大的范围内扩散王维的《凝碧诗》,使得诗作终于传入唐肃宗的行在,并让大家了解到了真实的王维。裴迪为王维所做的一切,就是一个深情而地道的朋友能做的一切。他们两人的情谊到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上升到生死之交的地步了。


3

王维侥幸官复原职,但他的弟弟王缙就贬为蜀州刺史,乾元元年(758)初,裴迪与王缙一起来见王维,然后裴迪就跟着王缙去了四川,做了幕僚。现在能考见裴迪与王维的交往到这里就失去了线索。


上元二年(761)七月初,王维感觉生命将尽了,他拿起笔颤巍巍地写了几封信告别他的至亲故友,其中当然会有给裴迪的信,信里的意思概括起来也就是“奉佛修心”四个字。书信写毕,61岁的王维就溘然长逝,最后就葬在辋川。


而这一年的裴迪还在四川境内,此后的经历便不清楚了。裴迪是否及时知道王维的死讯,现在我们也无法知道,但这时候才40出头的裴迪,一定还是生命力强盛的。若干年后,想来他一定还会到辋川看看,以祭奠长眠在辋川那个相交了近20年的朋友王维。只是与王维朝夕相处久了,裴迪早已与王维一样,看淡了人世间的一切,当然也就看淡了生死,连诗歌的风格也几乎一样。我觉得这时候的裴迪可能真像王维一样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已经是来来去去,了无牵挂了。


在中国文学史上,裴迪因与王维赋诗唱和,而以《辋川集》名世,确立了他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地位。而他们的友情,更没有因为生死而改变,而是与辋川一样,成为了一种永恒。这样交谊深厚、亲密无间的友情,谁能不沉醉,谁能不向往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潇燃808

    听了几节课,感觉彭教授是以讲述诗人的故事和所处的历史背景为主,对于诗人的作品讲的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