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第4章-03-平静亦会“传染”

025-第4章-03-平静亦会“传染”

00:00
12:14

正如我们的孩子会反映我们的压力,他们也可以反映我们的平静。你也

许就认识一些平和的人,那些总是带着幸福的光环,并且能够在接受周围混

乱的同时保持住控制感的人。他们是你想要在危机中“拨打求助热线”的对

象,当你急躁时你渴望他们能在旁边,因为不知怎么的,他们总能帮你重归

平静。不靠说教,甚至什么都不做,这些人就会向周围的人传达平静和信

心,并帮助他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发展出类似的平衡感。

我们之所以了解这点,一部分原因就是对很多客户来说,我们就是那个

平静的源头。我们认为自己有点像迈克尔·克拉克·邓肯(Michael Clarke

Duncan)在《绿里奇迹》(The Green Mile)中的角色,我们不接收别人

的“垃圾”,我们的作用是抹去他们的压力。就如我们常说的:“交给我

吧,我能搞定,你别费心了。”一位母亲最近告诉我们,她参加了我们所有

的讲座,因为每次她听到我们讲,不用太担心孩子,别老干涉他们的事,她

便能够至少能“保持”一段时间的平静和信心。另一位家长跟比尔讲:“我

上次跟你聊完,离开你办公室的时候,真的感觉很平静。我看待我家吉尔的

视角一下变得积极不少。可问题是,没过一个小时,我和他们学校的另一位

家长聊天时,我的焦虑程度就回升了。”

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家长,奈德平静的气场都能产生颇为可观的影响。

虽然他有意地不给来接受指导的孩子展示他们测试得分的统计结果,但孩子

在标准化测验中,提高个几百分的情况很常见。当然,他辅导的那些孩子也

学数学和词汇,但孩子都觉得考试成绩的突飞猛进,并非得益于什么解数学

题的小技巧或者背了新的词汇表。当孩子已经试过了课程、书籍和其他各种

办法,为什么与奈德谈几次话就能使得成绩飙升呢?

走进奈德的办公室,坐在他对面的孩子来自各种各样的家庭,有些家庭

如同蜜罐,有的父母二人都是工作狂,有些孩子头上有着焦躁不安的“直升

机父母”,还有些压根就有人生没人养。但无论他们在家里受到什么样的关

注,都会在奈德平静的光环下有所收获,他们的分数也就能顺便跟着受益。

学生经常告诉他:“如果你能陪着我考试就好了,只要在我身边就行,

那样我就会感觉很踏实。”有点可笑吧?到底为什么,奈德只是坐在那里,在考场里走两步,瞅瞅自己的鞋带,或晃晃自己的拇指,孩子就能记住毕达

哥拉斯定理或掌握“茕茕孑立,踽踽独行”的含义?

奈德尝试验证过这一命题。他会让孩子做一些练习题,在他们做题时就

平静地坐在桌对面。然后他会再给他们留组测试题,并离开房间,给他们留

下一个宁静而空旷的房间。最后,他们将在更符合现实的环境中再做一组

题,周围的孩子在考场里抖着腿,每个人都很明显地在绞尽脑汁解出题目。

你能猜出来,什么情况下他们得分最高吗?你肯定能猜到。奈德在一旁时,

孩子就能感到平和,他们会记着奈德对他们有信心,也更容易想起来奈德曾

教给他们的东西。等奈德走了,他们就变成了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消极想法

便肆意生长。这么一来他们的表现就会下滑。如果其他的孩子再参与进来,

因为有了其他焦虑源,压力就像瘟疫一样开始攻击他们,在孩子之间跃迁与

升级。

我们很喜欢“非焦虑临在”这一术语,但它并非我们提出的。它由埃德

温·弗里德曼(Edwin Friedman)最早提出,他是一位犹太教拉比,探究着

复杂的系统,同时也是一位咨询师。12在弗里德曼看来,我们生活在一个长期

焦虑和过度反应的社会中,在这样的社会里,很少有人能作为一种“非焦虑

临在”来领导我们的家庭。对学校和其他组织,他还指出,当领导者对组织

保持真诚,并且不会过度焦虑与担心时,团队的效率最高,其成员同时也不

至于带着担心与恐惧来彼此交流。从弗里德曼的角度来看,这对于家庭、宗

教组织或者大公司来说,都能成立。

科学家也都支持他。还记得那些悠闲的加州小老鼠吗(就是那些被从母

老鼠身边带走,随后又被送回来,母老鼠还给它们梳理过毛发的小老鼠)?

同一批研究人员后来研究了平静与焦虑的养育方式对大鼠幼仔发育的影响,

并发现低压力水平的母鼠会在舔幼崽和抚育幼崽上花费很多时间。相比那些

没怎么被母老鼠舔过、梳理过的小老鼠,这些母鼠的幼崽会表现得更加平

和,探索外界的能力也更强。原因何在呢?因为它们付出了更多的爱吗?这

可能算一部分原因。但我们和这一领域的其他人士都相信,这些鼠妈妈所传

播的,是一种“世界很安全”的感觉。这样,幼崽才愿意自由地四处走动,

并主动探索世界。与此同时,这也改变了幼鼠身上参与调节压力的基因。这不是一种单纯的遗传——平和的鼠妈妈会生出平和的鼠宝宝。当不怎

么舔幼鼠的母鼠所生的幼崽,移交给总是舔幼崽的母鼠“抚养”时,这些幼

鼠就会表现出平静——即使它们在基因上很容易焦虑。13

这些母鼠所做的,恰恰就是我们在本书中倡导的“让家成为安全的港

湾”。如果你家是一个平静的空间,没有过度的争执、焦虑和压力,它就成

了能让你家孩子休憩疗愈的地方。一旦他们明白,每天结束的时候他们都有

一个安全的地方来恢复元气,他们就有能力回归现实世界,更好地去应对充

满挑战的社会变迁、学业压力,以及试训试镜这类典型的挑战。

让家能成为安全港的重要一环,就是要记住孩子的生活属于他自己,不

属于你,他的困扰也属于他自己,不属于你。我们在冷静的时候,更容易采

信这种理念,反之亦然。伴着我们平静的状态,孩子能感知到自己。我们应

该让孩子体会一下痛苦的感受,而不是急于承担起立马解决问题的责任。伴

着我们平静的状态,我们也不至于对孩子的事儿草木皆兵,禁不起一点风吹

草动。当父母和孩子各自的快乐感受割裂开来时,当父母都能接受妈妈当下

开开心心,而她12岁的孩子并非如此的时候,父母也就更容易给孩子提供他

所需的种种支持。我们经常向那些闹心孩子的父母强调,虽然他们几乎从未

直接导致孩子的问题,但他们的种种反应成为家庭交互的一部分,而这种交

互经常让他们从首席顾问的角色中抽离,变成了祥林嫂。

请记住,在第1章中提到的社会支持是控制压力的一种关键因素。如果父

母本身就焦虑或者爱找茬,那么孩子是肯定感受不到这种社会支持的。正所

谓祸不单行,我们既让孩子焦虑,又没帮上他们什么忙。

我们有个叫罗莎的朋友,她跟我们说刚生孩子的时候,参加过一个支持

小组,小组里全是女性,彼此分享了她们想要从自己妈妈身上传承的行为和

不想效仿的行为。轮到罗莎的时候,她谈起妈妈有多么有爱,多么深情,她

很欣赏这一点,但妈妈总是对罗莎的生活干预太多,以至于罗莎为了保护自

己,很多事都瞒着妈妈。还有很多烦恼,就算罗莎自己早就克服了,她妈妈

仍会对此惴惴不安很长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消磨掉了她所能提供的支持

感。比如罗莎说起有一次她从幼儿园回到家,跟她妈妈讲没有其他小朋友和

她一起玩,她妈妈竟为此哭了起来。当然,还有的父母与罗莎的妈妈截然不

同。有一个坐在罗莎旁边的新妈妈笑着讲:“咱俩的妈妈应该见一面,这样她俩就能互相平衡一下。我妈妈当年说过,‘我送你去幼儿园不是交朋友

的!我是让你去学习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