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暴力:破坏式情绪表达

第18节:暴力:破坏式情绪表达

00:00
16:09


本节内容我们主要谈的是暴力,一种破坏式情绪表达。

说到暴力,我的心情有点沉重。在我们的身边有太多的暴力存在了。小到一个孩子踩死一只蜗牛,大到一颗导弹摧毁一个国家。自从这个世界有生物存在以来,暴力就没有消失过。也许,它永远也不会消失。

暴力引发的攻击性,直接、主动,且带有摧毁性。

注意,使用暴力,和使用武力,并不是一个概念。它们都是一种力量,但是动机是不同的。可以说,暴力中会使用武力,但是,它却是一种不平等的,带有强迫性的力量。而武力,只是一种方式而已,它不存在强烈的感情色彩,也不存在平等与不平等。

人们使用暴力,是因为,他需要别人服从于他。而且这个服从,不带商量的余地,不存在对方是一个人,有情感。就像暴力的对象是一个物体。暴力会摧毁对方的意志,让对方恐惧,从而被迫屈服。使用暴力的一方,会获得很大程度上的力量感,甚至是优越感。

暴力者,除了使用武力,他们还擅长使用言语,用很难听的话骂人、逼迫。言语暴力在我们的身边非常常见,同样是让人感到被羞辱,造成人们的低自尊。暴力带来不尊重,被暴力对待的人会有羞耻的感觉。这个羞耻会激起人们更多的暴力。

一个容易对他人暴力相向的人,自己都有被虐待的过去。这些过去,非常惨痛。多数家庭,父母关系常年出问题。孩子们的心灵是被忽视的。

曾经有一个女孩,跟我讲她小时候眼见爸爸是怎么打自己的姐姐,把姐姐打得跪下,绑在树上打。年幼的她很难理解,爸爸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姐姐,她不敢出声。爸爸打姐姐的时候,并不避讳他们。她因此变得格外乖巧,甚至可以说,是讨巧。她跟我讲这些的时候,眼中满是惊恐。止不住的泪水,她说她很想冲过去救姐姐。结果,看到妈妈去救,爸爸连妈妈一起打。

这真的是非常可怕的经历。见证一个创伤,比亲历,有可能更加可怕。这个姑娘心里最本能的解释,就是我不能像姐姐一样,否则,我会被打死。所以,她从来不敢暴露出自己任性的一面。

她就这样掩藏着长大,进入婚姻的时候,也习惯于服从她的丈夫,甚至是她的公公婆婆。一家人看起来很和谐,直到生了孩子。她对孩子的哭闹相当没有忍耐力,并且曾经数次,打孩子。她说在心情极度暴躁的时候,打孩子根本是没有感觉的。但过后是内疚的。

打孩子时候的麻木,分明是一种防御状态,她的内心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又或者说已经崩溃。保不住自个儿,自然顾不得身边的人,哪怕是自己的孩子。

我努力想向大家来去呈现这幅图景,我们生活中的暴力,更多的时候,缘起于我们自己。我也试图想传递更多的理解给大家,这些暴力的背后曾经是极为可怕的伤害。最重要的是,没有人为这个伤害去做一点什么,很多暴力的父母,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觉得一切都很正常。

中国古语“棍棒底下出孝子”,打出了一批批外表彪悍,内心残缺的后代。很多人在棍棒下长大,尝到了棍棒的滋味,也选择向这个棍棒认同,变得跟握住棍棒的人一样有攻击性。心理学上有一种防御,叫做向攻击者认同,讲的就是当一个人很恐惧的时候,选择向强者认同,变成和他一样的人,自己就会获得暂时的安全。

说来,这些都是恐惧,深深的恐惧,且每一个恐惧都跟生死有关。

理解这些恐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暴力的幻想,以及暴力现实。

暴力与压抑有关联。暴力行为中的很多人,平时可能还是比较平易近人,温和有礼的。但是这个温和的背后,可能积聚了很多愤怒、恐惧、哀伤的情绪,因为不能,也不敢表达,就一直压抑,因为一直没有被消化,最后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变成破坏性的暴力表达。

暴力显然跟模仿有关。因为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孩子会潜移默化地被影响。前几日,我在小区里带孩子玩耍,一个小男孩,很突然地冲过来,差一点就打到我家孩子的头上,被我制止了。我们家孩子跟他没有任何的冲突,他就像是空降一般来到我们面前,这真的很莫名其妙。我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他不会打,只是看一下对方的反应,如果要是真的想打一个人,就会重重地打,打倒他出血。我感到脊背发凉,问他:你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他骄傲地说:爸爸是警察。

想来,父母有很多言行,孩子们一直都在用心学习,父母暴力,孩子也会暴力。孩子怎样知道打人就要打出血?他并不是天生就会如此。这个孩子很没有边界感,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像是为他而在的,他想用一个拳头试一下跟他没有任何瓜葛的人的反应,实在是荒唐。小的时候如此,现实感如果不发展起来,长大了之后,这个社会会给他上最现实的课。到时候付出的代价,会比现在更大。

我们在平常,会看到很多,明明是很暴力的关系,但是他们却长久相伴一生。就是不会真正地分开,这里面上演的是施虐与受虐的戏码。

比如,爸爸外遇,常年暴打妈妈,但是他们竟然没有离婚。我难以想象这样的婚姻,因为对于我来说,如果我的老公敢这样对待我,我早就跟他拜拜了。我的另一位闺蜜朋友,曾经谈过几场恋爱,她从来不委屈自己,一旦对方有暴力的迹象,她立马拉箱子走人,绝不回头。现在找到一个超级宠爱她的老公。

正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施暴者用他的拳头击碎受虐者的自尊,意志。受虐者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就要一个东西:关系。如果离婚,关系没有了,自己也不存在了。比起被抛弃,自尊又算得了什么呢?没有了存在感,什么都没有了。这是多么卑微的存在啊!

施暴者在这个关系里得到的是神仙一样的快感体验。他们终于用他们的武力迫使对方屈服。

施虐与受虐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施虐者在关系里,同时也可能是受虐者。他们因为早年依恋关系受损断裂,而在关系里,不断交织着爱与恨的矛盾情感,生与死的强烈体验,依赖与控制的痛苦配对,上瘾式的强迫性重复。这些构建了贬低的内在自我和他人印象。这就很好理解了,为什么受虐者会那么卑微。

他们双方使用了一个特别的方式,发生了痛苦的连接。然而,有连接,总好过没有连接。许多施暴者,内心对于控制不住的施暴行为深感痛苦、内疚。

但是要注意的是,有一类人,对于施暴,没有内疚,没有情感。他们是反社会人格的人,也称之为无情型人格。我来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反社会人格,其特征是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

我们可以看到的最主要的一点是,他们暴力伤害了别人却没有任何感觉,没有惭愧。他们也不会从行为里面进行反思。遇到这样的人,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纠缠,尽快远离。

暴力行为还有一种是冷暴力。比如,恋爱中的两个人有冲突了,双方冷眼相待。这个关系要是一直这样冷下去,那肯定是没有什么后来可以说的了。这个也是彼此冷暴力了。如果关系里的双方因为一些事情,不断积压恩怨,一方对于另一方明显冷淡,对于想要继续这个关系的一方来说,这个感觉是很抓狂的。那种冷酷的感觉,直接将关系给切断了,另一个人仿佛置身于冰冷绝望的深渊,这就像是一个惩罚,有一些人会受不了这个冷淡,以各种讨好,缓和关系。这样就会感觉到更多的自尊被贬低。
我有一个朋友,小时候总是被妈妈冷暴力,跟妈妈吵架了,半个月不理她。她后来在亲密关系里,也是吵架了不理对方。好在她遇到的男生都还比较不错。结婚成家的老公更是在这一块,直接帮她给疗愈了。方法并不难,无非是,她生气的时候,她的先生照样该喊她吃饭就喊,遇到老婆喜欢的东西,照样买给她;只要老婆喊一声,她的先生一定会回应,等等。她冷暴力的时间由原来的两周缩短到一周,再慢慢到一天,现在那就是一小会儿的事儿。根本已经不是冷暴力,就是个生气。

遇上一个好的另一半,成长是会加速的。Ta可以帮助疗愈。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来谈一谈关系中的暴力,我们怎么应对。

锦囊一,对自己的关系保持觉察,自己是一个在关系里有暴力倾向的人吗?又或者是那个被暴力对待的人吗?如果是,那么向内看自己的成长和经历,更多地去理解自己。不要太多苛责自己。总是有太多的不得已才有了今天的样子,而我相信,你一直在尽力。

锦囊二,在行为层面上,给自己一些约束。当你意识到你将使用暴力,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其他亲密的人。可以使用的方法是,延迟法。即当你要抡起你的拳头,至少延迟一分钟。以后逐渐延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协助你自己控制那种激烈的情绪。

锦囊三,假如你是那个被暴力对待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不要再允许他这样对你。你必须要拿出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每个人能接受的程度是不同的。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设置不同的底限。在此基础之上,你需要有反击的力量。记住,对于伤害你的人,仁慈只会让你变得更容易被伤害。
给自己留一些空间,可以巧妙的还击。有时候甚至是本能的还击对方,这是可以理解的。法律范围内还有正当防卫呢。

以上的理念,在社会上,职场上同样适用。有人对你暴力相向,你要清楚,对方没有权利这样对待你。他只是合作伙伴,只是领导,只是同事,他没有伤害你的权利。你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是理直气壮的。


锦囊四,非常重要的反思。一个关系出了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对方的责任,是他要去面对的。那么关于自己的,需要自己去面对。去看看,自己做了什么使得别人这样对待我?比如说,一个人,他对老婆动手的原因是,老婆在他面前,一步一步逼他:你今天有本事你就动手,你不动手,你就不是个男人。那用这样的方式激将对方,对方动了手,这里面你就需要一些反思了。相当于是,她勾引了老公来虐待她。那当然,这个男人也可以不管怎样都不对对方动手,不过这真是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够平息自己侮辱的那部分。

锦囊五,可以离开。当你尽了全力,在这个关系里,对方还是一如既往地忽视你,不待见你,冷淡你,甚至拳打脚踢你,那么你可以离开这个关系。但这个离开的前提是,你的内在更强大了。所以不断地成长自己,才是真正的良药。


好,这就是今天的课程了。我们来最后总结一下:

1.暴力引发的攻击性,直接,主动,且带有摧毁性。暴力有武力暴力,言语暴力,还有冷暴力。核心都是一样的,让一个人服从于另一个人的个人意志。
2.一个容易对他人暴力相向的人,自己都有被虐待的过去。
3.暴力与压抑的情绪有关,并且会从模仿中习得。
4.施虐与受虐双方使用了一个特别的方式,发生了痛苦的连接,然而,有连接好过没有连接。许多施暴者,内心对于控制不住的施暴行为深感痛苦、内疚。
5.没有人有权利对你施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