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一个故事,让你的想法被人记住

讲好一个故事,让你的想法被人记住

00:00
13:36

大家好,我是创新老顽童鲁百年,欢迎来到我和喜马拉雅轻学堂联合制作的课程《创新设计思维30讲》。


对于创新设计思维工作坊做出来的结果、解决方案或者原型,都需要对客户、公司的主管、投资公司等做汇报,不管创新的结果如何,如何将你的结果活灵活现的展现给他们,才能使得汇报更吸引人、更有冲击力?就需要学会讲故事,特别是对美好未来的描述。今天我们来和大家分享“讲故事演小品,生动形象的创新展示”。


如何讲好故事?

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写好故事的脚本,二是讲好故事的情节


首先看看如何写好故事脚本,在一般的汇报材料,八股文式都是讨论主题的背景,存在的问题,问题引起的后果或者恶果,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能带来的效益,包括投入产出,给出该方案的一些成功案例和最佳实践。但是对于创新型项目,一般是多讲愿景,如果该方案实现了,美好的未来是什么样。从而能获得投资人的青睐,来保证项目的实施成功。就需要有一下几个关键的要素:


【良好开端】

一个好的开端,很快抓住人的眼球,就像TED演讲一样,比如一位怀有使命的主人公遇到意料之外的障碍并陷入危机,他试图克服障碍,继而故事发展至高潮,直至结尾。


【清晰主线】

围绕着核心,紧紧抓住一条故事线,以点带面,不要芝麻西瓜一把抓。从美好的未来讲起,然后讲述实现美好未来的最大痛点,以及痛点带来的后果或者恶果,找出的最大瓶颈,然后有什么样的创新解决方案。


【价值体现】

方案实现后,能带来多大的价值,特别是能实现的美好未来是什么样,对组织、个人,甚至社会有什么益处。


【引人入胜】

通过激发兴趣、制造悬念或危险等形成产生故事的张力。就会在听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般以倒叙的模式讲故事,通过抛出大家公认的问题或者悬念,然后问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呀?再讲解创新的方案。


【细节提供】

适当提供细节,呈现你的方案是切实可行的,而不是纸上谈兵。如果细节太少,故事会显得不够生动,如果太多则会显得拖沓冗长。你一定要知道为什么讲故事,听众是谁,删除所有与主题无关的细节,但还要保留足够的细节,以便人们更好地想象发生的事情。


【冲突情结】

在讲解方案时,尽量埋下包袱,聚焦在故事冲突情节,在大家都认为没有解决方案的时候,抛出意想之外的解决方案。


【强带入感】

讲故事的人要入神,进入故事的情节,才会真正感人。丹尼尔·戴-刘易斯三次获得奥斯卡奖,在饰演《林肯》时,他入戏完全走火入魔,在姨妈家的圣诞晚餐上,仍然用林肯的思维和语调说话,跟桌边的黑人小伙进行那个时代的对话——直到忍了他多年的表兄终于爆发,“礼貌”地把他请出了家门。

这样的画面,贯穿着他的人生,轻者是他以林肯名义发短信“骚扰”的“林肯夫人”莎莉·菲尔德,重者是他在《纽约黑帮》挥舞屠刀吓呆工作人员,以及他在《血色将至》里暴揍了合作演员。在《我的左脚》拍完后,他每天还不下轮椅,朋友说电影拍完了,我们自己走路吧,他却说:“我瘫痪了,我能下得来吗?”


【圆满结局】

最后要有总结,方案是如何解决瓶颈的,带来多大的价值,整个路线图如何分步实现。故事或有趣、或感人、或给人启迪。心理学家埃莉诺·朗登(Eleanor Longden)愿意公开分享她自己的故事:读大学时,她开始在脑海里听到某种声音。后来,她被查出患有精神分裂症,被送进精神病院,几近自杀。

不但故事本身非常精彩,而且从她的讲述中,你能够获得关于精神分裂症、精神疾病的启迪和智慧,并且对此类疾病有了全新的认识。以下是她演讲的结尾部分:最荣幸的事,莫过于帮人自我疗愈:见证一切,伸出援手,分担痛苦,并抱定他们康复的希望。同样,我还要对那些历经磨难的人说,我们不必永远沉浸在过去曾经经历的灾难与痛苦当中,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替代的。我们的初心永远都不会改变、扭曲或丧失,而光明永存。


上面我们和大家分享了讲故事的8大要素:良好开端 、清晰主线、价值体现、引人入胜、细节提供、冲突情结、强带入感、圆满结局。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个未来的汽车会是什么样?


未来的汽车会是什么样?是一个会在天上飞,会在地上跑,会在水上漂,还会潜入海底的海陆空三栖绿色环保交通工具,由硬件和软件组成,不需要汽油,远程加能或者太阳能自动充电。在生命周期(比如20年)之内,车是不会坏的,而到了生命周期,就该淘汰了。在生命周期之内,如果车的任何一个部位出了问题,汽车自身的软件就可以做到自适应维护,就像人们身上小伤口可以自己愈合一样。


当然如果自适应维护当下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就倒退一步考虑,汽车如果真的出了毛病,车上的驾驶舱就会告诉我们,车的哪个部位出了毛病,如何去修理,并且维修的各个步骤都会可视的告诉我们具体如何操作。如果这一步还有一定的困难,再倒退一步,汽车的传感器自动将信息传到“调控中心”,汽车的乘客(不是司机,因为未来的汽车不需要司机)就可以接到远程专家的建议,如何修理汽车了。如果这些还有困难,那么就直接派人到现场维修,其实这些就是实现未来汽车自适应维护的路线图。


刚才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工业4.0时代的智能产品。


那么如何写故事的脚本,创新方案汇报也可以参考“英雄之旅”的八股文的模式,这是由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给出的非常有名的故事框架,他将故事分为12个环节。这一框架成就了今天80%的经典剧情片。比如《哈利·波特》、《黑客帝国》、《阿拉丁神灯》、《狮子王》等等文艺/影视作品,背后都有这个叙事框架的影子……


下面为你详细拆解:“英雄之旅”故事框架。一个典型的“英雄历程” 会经历启程、启蒙、归来三大阶段,在叙事结构上,可以分为12个环节:



1、故事的开始,英雄生活在一个平凡的世界,宁静但隐藏危机。

2、接着英雄收到了冒险的召唤。他遭到了生活变故,或者听到了内心的声音,准备要冒险。

3、但他也许会拒绝冒险。想到未知的挑战,英雄也会犹豫。

4、这时,一位智者/启蒙人出现,带给英雄建议和帮助,鼓励他接受挑战。

5、英雄出发了。他离开舒适区,正式踏上未知的征程。

6、一路上,考验(朋友和敌人)接踵而至,英雄在新世界获得成长。

7、不久后,英雄知道,最危险的敌人正在接近,他要和新伙伴一起面对。

8、终于,决战到来。英雄要直面强大的敌人和自己内心的恐惧,展开殊死搏斗。

9、接着,英雄战胜了对手,挽救了局面,或是成功逃离困境,获得相应的奖励。

10、于是,英雄踏上归程,带着他一路的收获。

11、这段历程给英雄带来新生。在归程中他依然会遇到阻碍,但他能顺利突破。

12、最后,英雄满载而归,回归宁静或者准备迎接新的篇章。


现在想想,无论是美国大片还是咪蒙的小说,你所喜欢的角色,是不是也经历过了这个历程?华为的“Dream It Possible”是不是也是按照这个框架完成的。


小女孩自小和爷爷一起弹钢琴,十分喜欢音乐(1.平凡的世界)

她收到了心仪的音乐学院录取通知书(2.冒险的召唤)

出发前,家人送给女孩一台华为手机,希望与她保持联络。(5.跨过第一道门槛)

女孩的求学之路特别坎坷,课上常受到老师呵斥,课后打工也十分辛苦,只好利用仅剩的时间来练习,好在总能在十分难过的时候和家人通话,保持联系(6.考验,朋友和敌人)

为了争取公开演出的机会,她更加拼命地练习,却得知爷爷病重,得回家探望(7.接近)

不过,她还是获得了演出的机会,且将演出透过华为视频和爷爷分享(8.决战)

最后,演出十分成功,一切艰辛终带来了丰富回报(9.收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