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哪里才是做学问的真实得力处?

012 哪里才是做学问的真实得力处?

00:00
16:59

       朱熹晚年认识到自己的学问的流弊,并深深地忏悔----学问一直在外不在内,内外两不相及,导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在答梁文叔的书信中,朱子指出了求学问和做圣贤的第一义和第二义。并且指出只有在内心这个位置,立起一个奋发向上的志,才有田地下功夫,告知徒弟自己在近日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日日观照进展神速,与之前截然不同。

答林择之

陆子寿兄弟,近日议论,却肯向讲学上理会。其门人有相访者,气象皆好但期间亦有旧病。此间学者却是与渠相反,初谓只如此讲学,渐涵自能入德。不谓末流之弊只成说话,至于人伦日用最切近处,亦都不得毫毛气力。此不可不深惩而痛警也!


答梁文叔

近看孟子见人即道性善,称尧、舜,此是第一义。若此看得透信得及,直下便是圣贤,便无一毫人欲之私做得病痛。若信不及孟子,又说个第二节工夫,又只引成覸、颜渊、公明仪三段说话。教人如此,发愤勇猛向前。日用之间,不得存留一毫人欲之私在这里,此外更无别法。若此有个奋迅兴起处,方有田地可下工夫。不然,即是画脂镂冰,无真实得力处也。近日见得如此,自觉颇得力,与前日不同,故此奉报。

       各位,欢迎继续欣赏《朱子晚年定论》。前面谈到“答林择之”,那么还有一段还没谈完,继续讲。


       陆子寿兄弟,近日议论,却肯向讲学上理会。这边谈到陆子寿兄弟,就是陆九龄,字子寿。他的弟弟就是陆九渊,这两个人合称“二陆”。另外也还有个兄弟叫“二程”,程颐程颢叫“二程”。那我们知道陆九龄跟陆九渊合称二陆。实际上陆家的兄弟很多个,这两个学问特别著名,所以叫做“二陆”。这边提到陆子寿,提到陆家兄弟,我们就不得不谈一下“鹅湖会”。这个鹅湖会就是因为当时朱熹的弟子跟陆九渊的弟子,他们很多的冲突。


       陆九渊是主张“心学”,只要心地光明,事理自然就明白。朱熹主张的是“理学”,“理学”就是说事理一定要学,你练心一定要在事理里面练,所以朱熹专注“理学”。这两派弟子常常在那边辩论,弄得很不愉快。那么在宋淳熙二年的时候,太学博士吕祖谦,他就想要调和朱熹跟陆九渊他们两派之间的分歧。当时朱熹在鹅湖寺,一个寺庙里面讲学,吕祖谦就邀陆九渊他们两兄弟到鹅湖寺,跟朱熹会面,就这个“心学”好还是“理学”好,双方讨论。


       《中庸》里面有一句话叫“尊德性”跟“道问学”。陆派是重“心学”就是“尊德性”;朱派他是重“理学”就是“道问学”,就是事情一样一样要学好。然后就见面,见面后双方激辩了三天,当时吕祖谦也在场。吕祖谦跟朱熹是合称“东南三贤”的,也是个很贤良的人。那辩论了三天,陆象山他就指责朱熹说,你说你不知“尊德性”如何“道问学”?你问学一定要指向这个德性,不然你学个什么?你不是一个为人好的心,你用什么来判断事理对不对呢?那不就是一种为人好的心,将心比心才是对!所以心,你一定要先明白。他指责朱熹说:你啊,你的学问支离破碎,还不自知啊!双方不欢而散。因为双方弟子都很多,各有坚持,就不欢而散。这个是前提,因为前面先有一个“鹅湖会”。


       我们现在看本文,陆子寿兄弟近日议论却肯向讲学上理会。说陆子寿兄弟,自从鹅湖会之后,近日他们跟同学之间的讲学,却肯向理学上讲会了。这似乎就是说陆子寿他们有体会到,只讲“心学”不把“理学”稍微照顾一下恐怕也不行,所以“理学”上他们也有兼顾到。这个意思就是说,虽然他们坚持“心学”为主,但是现在也知道生活事理上的应对为辅,大概是这个意思。


       其门人有相访者,气象皆好。说最近看到他的门人有来相访,有来我们这边相访的。这在另外一封书信里面是说,二陆有弟子,一个叫曹立之,一个叫万正淳的,来跟朱子门下的弟子相互讨论、交流。


       气象皆好,意思就是说,仔细观察他们在应对进退上,事理的应对上,内心的修为上,表现出来都很好,气象堂堂。确是一个可以担当重任的人,俨如就是一个大学者,有担当的一个样子。这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我本来认为他们只重“心学”,事理上不注重,应该是事理上看起来应该不怎么样。没有想到他们“心学”照顾好了,一个人却气宇轩昂,光明磊落,处世坦荡的样子,气象很好。所以这个时候表示朱子对他们也有一点反思,也有一点自我觉醒。


       但其间亦有旧病。但是他们陆派里面的学者很多,这两位虽然气象很好,但其他的人亦有旧病。还仍然有一些死守“心学”,对事理毫不关心的人,也有这种流弊存在。陆学也不是没有流弊。我们注重“心学”,怎么能说为人处世就不重要呢?但是说如果心学弄好了,要学为人处世是简单轻松的,这么说则是可以的了。所以他说其间亦有旧病,就是说其实他们的学问还是有流弊。此间学者却是与渠相反,此间的此就是指朱派。说我们的学者,却与渠是什么?他们。古书里面看到渠这个字,渠不是沟渠的渠而已,它是第三人称——他们。我们这边的学者跟他们那边的学者则相反,怎么相反?我们重“理学”,我们重“道问学”。他们重“心学”,重“尊德性”。


初谓只如此讲学,渐涵自能入德。一开始我认为只要在事理上慢慢慢慢地穷理,把一件、一件事都做好,自能入。我的心光明了,里面的人欲自自然然就会被去除,我会贯穿心性,我把事理做好我会贯穿心性,我会明心见性。不谓末流之弊只成说话。却没想到,我们也是有流弊的。我没有注意到这个末流之弊。就是你只注意在外在的事理上去用功夫,最后只成说话。最后就剩下事理上做得不错,但是内心阴私满腔。


       各位前面的文章里,朱子不是讲到吗,他说没有看到那种朴实头荷得者,能够挑得起重担的人没有碰到。朴实头也没碰到,就是老实的人也没碰到。最后都剩下什么呢?做得很好,礼貌规矩都很周到,可内心阴私满腔,都是这种人。所以不谓末流之弊,没有想到我自己以前提倡“理学”,执意往这个方向前进,没有想到末流之弊是对我们的心一点都没有提升。但是反看陆门两个弟子来访,气象倒挺好的。当然他们的弟子里面也有一些是有流弊的,没有错。但这两个人却没有这个流弊。他心学光明之后,他事理也已经兼顾了。


       朱熹这是一个反省,反省说学问一不小心就有很多流弊。固然陆九渊的弟子也有流弊,但我们的流弊似乎比他们还要更加的严重,所以有一种反省。


       至于人伦日用最切近处,亦都不得毫毛气力。说甚至于我们的流弊,甚至于到人伦日用最切近处,什么叫最切近处?就是存心。亦都不得毫毛气力,我们存心没有一点点进展,我们只是在义袭,我们只是礼貌规矩做得很好。


       像最近我们在教这个小树苗的课程,很多小孩子到我们的课程里面,你都会发现他们有一种特质。就是比如说我们问一个问题,他就会抢着答,即使不懂他也是抢着答。为什么?这就是义袭。你懂的你可以答,你不懂的为什么要抢着答。这表示要抢什么?抢一个名,抢一个我要制造老师对我的印象。因为我知道常常举手的,老师就会认为这是一个好学生,是一个热衷学习的学生,他知道老师心里在想什么,他正在做一个东西吻合它。而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求名。各位这是不是义袭?就是在这种日用人伦最切近的、存心的当下,你只要检验每一个点、每一个点,亦都不得毫毛气力,一点点进展都没有。


       各位这是教育的目的吗?这不是教育的目的。这就是训练一批一批又一批义袭的人,表面功夫的人。


       此不可不深惩而痛警也!朱熹最后说,这实在是,不是我能够不深惩而痛警的,我要深深地忏悔,我的学问一直都在外不在内,内外两不相及。这个学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他说,我要好好地、深深地痛警。当然他也指出了陆派,你只注重里面而事理不圆满,这也不行。心学并不是告诉你说只把心养好,外在不重要,而是讲出一个本末的问题。就是外在的事理要做好,内在一定要有一个相称的心。你不能只是把外在事情做好,内在的心却没跟上,这就叫做“义袭”。所以虽然是两个都有一点流弊,但是做学问的人最好是希望两个都兼顾到,不要有流弊,但是本末一定要分清。本顾好了,那个末是像“怎么样应对进退”。以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要把它讲清楚、说明白不用三天。即使是一个小学生,把他集合起来告诉他们说,家里面对父母、面对朋友、面对亲戚应该怎么应对进退,真的要讲明白不用三天。有需要用到六年的小学教育吗?是不需要的。真的要把事理学好,两三天就可以讲尽的事情。所以事理不是重点,是学了就会的。重要的、难学的是什么?是日用最切近处的存心,这个才是重点。

       我们看下一段,答梁文叔近看孟子见人即道性善、称尧舜我最近再重新看《孟子》这个书,各位,前面好多文章告诉我们说不要再看书了,但是朱子还是看书的,这是看重点。最近我看《孟子》,回想到他见人即道性善。人都有良知,这就是他的本质;不讲习气毛病,习气毛病有百端,但有一个是不变的,是什么?就是“良知”。称尧舜,要怎么样做事情呢?他所举出来的都是讲尧舜,此是第一义。这是秉良知而行事,这才是人的心性的本质,叫作“第一义”,而不是“第二义”,不是“第三义”。第一义就是根本的意思。


        若于此看得透,信得及,直下便是圣贤,便无一毫人欲之私做得病痛。如果你相信,看得透我的良知里面是纯善的,无恶的,那我们相信是这样了,我们的学问就由良知开始,开始不断地恢复我们的良知,而不是知识。这个意思是说不是知识,他是在自我忏悔,说我以前所做的学问都是知识。但是《孟子》教给人的,不是说“性善”,就是说“尧舜”,就这样而已,没有别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要把学问弄得那么复杂,读那么多的书,然后离心体越来越远。他说如果你这里看得透,心有一个良知,是一切学问的根源。如果你信得及看得透直下便是圣贤。你当下就是一个跟圣贤一样的心。便无一毫人欲之私做得病痛没有一点点人欲的干涉,然后来困扰你,来烦扰你。


       若信不及孟子,又说个第二节工夫。如果你信不过孟子,也信不过良知,不直接从良知入手,那我们只好说第二个功夫。第二个功夫是什么?又只引成覸、颜渊、公明仪三段说话。教人如此,发愤勇猛向前。说如果你信不过第一义,那我们就来做第二义,第二义就是我们举一些很好、很好的人说的话,那我们本来就很相信他,我们就来跟随他。所以又只引成覸,这是在哪里呢?在《孟子滕文公》上篇里面的原文,成覸谓齐景公曰,成覸是一个很勇敢的人,他跟齐景公说:“彼丈夫也 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说:他也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我难道缺少他点什么吗?我一个人光明磊落,为什么我要怕他呢?各位,这个话就很值得我们效法,我们一个人如果光明磊落,我们无入而不自得。虽千军万马,吾往矣。


       颜渊曰,颜渊说什么呢?“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颜渊也值得我们追寻。他讲这个话,他说舜是什么样的人?光明磊落的人。“何人也?”我也可以做个光明磊落的人!有为者亦若是。他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他是光明磊落的人,我跟他一样,那我也可以做圣人。


       公明仪讲什么话呢?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说文王,是我效法的人。周公,也是我效法的人。我相信文王,我相信周公,那我就和他做一样的事。他想什么,他写什么,我就跟他做一样的事情。


        各位这个就是说,如果你信不过孟子,那我们就来做第二等功夫。就是说,哪一位是你所信任的人,服从的人,佩服的人,我们就跟他学习。当然不只是举成覸、颜渊、公明仪,举更多人的话都可以。他的意思是说,圣人教我们说,如果你不相信自己的良知,而你却相信外面的一个英雄伟人,一个圣贤,那也可以。第一义走不通,我们就走第二义,这也是可行的。


       日用之间,不得存留一毫人欲之私在这里。你只要在经典里看到“这里”,多半在讲话的时候,手就是指着这里,就是心。日用之间不得存留一毫人欲之私在这里这里就是心,内心此外更无别法。就是经典讲再多,都在讲这个而已了。


       若于此有个奋迅兴起处,方有田地可下工夫。说如果你在这个内心这个位置,有一个奋发向上,立一个志,才有田地可下工夫。各位,修心要不要先找到一个可以施力的点?这很重要,为什么很重要?你种田要不要先找到地?这很重要啊,才有办法下种啊。难道你把种子放在空中吗?那修心你要先找到心地,方有田地可下种。这令我想到达摩里面讲到一句话,他说“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地亦无生”。讲这个话,他说从有情来下种。有情是什么?喜怒哀乐爱恶欲,喜怒哀乐之发,发而中节谓之和。是不是从有情来下种?然后因地果还生,不是讲喜怒哀乐讲在空中,空中没有喜怒哀乐。空中在哪里?喜怒哀乐在你身上,是不是有一个地方?在你身上,你身上这么大,是不是有一个地方?你要找到地方。所以因地果还生。什么意思?找到心地、黄庭一窍,才有办法施力,才有办法观察,才用得了力。


       “无情亦无种无地亦无生。这个是达摩的原话,后来慢慢转录转录,转录到《六祖坛经》里面的时候,字已经变了。它说“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被改掉了,原文在《达摩宝传》里面,“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地亦无生”我们如果对文字有疑问,就要找更前面,我们就会找到它的原文。


        心地很重要。你说喜怒哀乐,要观察喜怒哀乐,要观察七情六欲,但是从哪里呢?心地,就在黄庭一窍。这个很重要,这个方有田地可下工夫,这句话很重要!


       不然,即是画脂镂冰,无真实得力处也。不然的话,就像在油脂上面画图,一加热就没有了。镂冰是雕刻,在冰上雕刻,一融化也没有了,得不到效果。真无实得力处。没有找到心田,找不到黄庭,找不到喜怒哀乐发生的、情绪发生的地方,你真是无从下手。


       今天黄庭禅已经把位置直接给你点出来了,其实以前的佛陀也点出来了,说直指人心,而且他把人的图里面,把心轮就画在黄庭这个位置,早就指出来了,但是太少人关注它了。


       近日见得如此,自觉颇得力,与前日不同,故此奉报。最近生病了,很多时间可以观照,我最近才感受到内心是有位置的,才有办法观照,才有办法施力。自觉颇得力,易如反掌,势如破竹。与前日不同,我不再是画脂镂冰故此奉报,希望你告诉大家。结果,他有没有告诉大家?也没有,把这个书信藏起来。所以到现在,世间的人还是不明白这个学问,是极为可惜的。


       这节讲到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桃之夭夭_5tu

    心正了,言行才能正。当然人非生而圣贤,所以学问的关键在立正心之心,立笃道之志。

  • 张九川9

    可叹呀,现在的教育都没关注内心的

  • 言观观言

    感恩!😊

  • 小鹿_31

    六祖说“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朱熹晚年得悟:若于此有个奋迅兴起处方有田地可下工夫。真是自古圣贤一条心。

  • 穿云雁1

    反思是省己察人的必须过程。

  • 穿云雁1

    黄庭即心。

  • 长风_qs

    我相信子路

  • 桃之夭夭_5tu

    去用心感受内心的感受,直到感觉趋于理性、自然、平静。

  • 劉哲術

    這一集光一句 方有田地可下工夫 不知難倒了多少人,多少學識淵博之士,終日鑽研於文字之間,卻找不著這可下功夫的田地

  • 劉哲術

    尊德性,道問學 一個是在說心性,一個是在說理學。 對於修行的人,一切均以心性去著手,然後在理學方面也能圓滿。 修了心,却不在事理著手,等於只修了一個空空的心,於自己於社會有何益可言。 卻也不能只著手在事理,没有内觀的修行,怎能見性,也是徙然。

    关雎子 回复 @劉哲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