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3】中观与唯识

【2-05-03】中观与唯识

00:00
14:01

内容提要

 

一、“大慧,阿赖耶识虚妄分别种种习气灭,即一切根识灭,是名相灭。”


习气,就是阿赖耶识中未现行的杂染种子。根识这个梵文是indriya,就是感觉器官,比如眼根、耳根等等。根识就是凡夫以为的感觉器官上生起的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前面讲过在佛陀三时教法里,这六个识是圣者能见的凡夫心——阿赖耶识中杂染种子现行时所表现出来的分别的功能。


经文的意思就是佛陀说,大慧啊,阿赖耶识中虚妄分别熏习下的杂染种子灭了,表现为分别功能的前六识也就灭了。这句话是佛陀三时教法体系中,指导修行的纲领性表达。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灭阿赖耶识中的杂染种子,这就是转染成净。一旦转染成净了,也就是阿赖耶识中杂染种子没有了,那么表现为杂染种子现行时的分别的功能的前六识,也就不会生起了。


大家注意,这就是二时教法与三时教法的区别。二时教法心境俱空,既空外境又空心识。但二时教法空的心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立足于凡夫境界的凡夫以为的凡夫的内在心识,当然要空。


但是三时教法的前六识,只是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只是功能的表现,不是在阿赖耶识之外还有六个识,而阿赖耶识是圣者能见,所以不能空,但要转。一旦转染成净,没有了杂染种子,也就没有了杂染种子的现行,也就没有了杂染种子现行时表现出来的分别的功能的前六识。

 

二、“中观空宗”与“唯识有宗”


千百年来,许多学习中观的人认为中观的心境俱空是了义的,唯识的空外境不空心识是不了义的。而且学唯识的人千百年来也以空外境不空心识,而在心境俱空的中观面前感到低人一等,始终摆脱不了心识不空这个心理阴影。通过这句经文的学习,大家就可以理解了,中观对唯识的所谓不空心识,因而空的不彻底的批评,完全是误解,是不懂唯识的曲解。


其实在对凡夫境界的解构的彻底性上,中观与唯识没有区别,只是解构的方法路径不同而已。二时教法解构的方法是,三时教法解构的方法是。二时教法立足于凡夫境界而向凡夫说法,破增益的方法是空,所以对二时教法教理体系,全面系统解读的中观,就被人们称为空宗”。三时教法立足于圣者境界而向凡夫说法,安立圣者能见的藏识而破增益,其方法不是空,而是转。圣者能见的藏识不空,所以对三时教法教理体系,全面系统解读的唯识,就被后人称为有宗。中观属于空宗,唯识属于有宗。

 

三、历史上对“空有二宗”之间关系的误解


在过去的1500年来,中观与唯识这空有二宗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佛教界精英们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历史上,学者们所持的中观与唯识关系的观点,可以分为两类:一,对立关系;二、融通关系。


1、对立关系就是相互批判的关系。


前面讲了许多中观学者批评唯识,只空境不空心。由于心识不空,因此堕凡夫实有见。这种批评是不理解阿赖耶识是圣者能见,是立足于圣者境界才能安立阿赖耶识所以阿赖耶识就是不能空,但要转。转染成净之后,前六识也就不生起了。因此唯识的不空心识,是不会堕入实有见的,中观批的无理。  


另一方面很多唯识学者批判中观,只是一味的空,空过头而堕入顽空见。这种批评是不理解二时教法立足于凡夫境界而说法的特点,其实中观的空是根本不可能空过头的。事实上,过去1500年来,中观传承的最大的问题,恰恰就是由于惧怕解构世俗因果而空的不彻底,半截子空。只敢在二谛上讲中观,不敢彻底地泯灭二边讲中观。喜马拉雅《金刚经导读》课程中讲的泯灭二边的究竟中观,是千百年来主流中观学者根本就不敢接受、不敢认同的。因此唯识学者对中观空过头的批评没有道理。

 

2、融通关系就是相互调和的关系。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在历史上,有人把中观和唯识这空有二宗,当作寻求中道的工具。作为凡夫肯定是实有见,因此要学中观,用中观的对治凡夫的。但是用中观不断地空,担心空过头,担心偏于空,为了纠偏要放下中观而学唯识。以唯识的有,纠中观的空。学唯识日久,认为又会堕入有见,再放下唯识而学中观。用中观的对治学唯识造成的。就这样,学学中观,再学学唯识;学学唯识,再学学中观,在中观的和唯识的之间寻求不空不有的中道。历史上有人就以此为高明而津津乐道。其实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中观的空,是空什么?唯识的有,是什么有?中观的空和唯识的有,根本就不在同一个范畴里,两者根本就不可能形成对治关系。更何况中观的空怎会空过头?!唯识的有怎会堕实有?!

 

再举第二个例子,把中观与唯识作为修行的次第来调和二者。比如认为唯识比中观了义的学者,认为先要修中观,再修唯识。而推崇中观的学者,认为修唯识是修中观的基础,先要修唯识,再修中观。更有人融通小乘,建立所谓修行五次第。第一次第,修小乘声闻法;第二次第,修唯识;第三次第,修自续中观;第四次第,修应成中观;第五次第,修他空见如来藏。把佛陀三时教法当作修行的次第来安排,其实小乘不是修大乘的基础;中观与唯识,也只是大乘佛法中两条相对独立的修行路径,它们之间根本就没有修行的次第关系。

 

总而言之,对中观与唯识之间的关系的误解,核心就是不理解佛陀二时教法与三时教法的说法的立足点不同这个关键点,能够理解这个立足点不同,其余问题都好解决。

 

四、“是名相灭”


回到经文,这一句经文还有四个字,“是名相灭”。前面讲过,识有两种生灭,相续的生灭和相的生灭。这里的相灭就是相的生灭的灭,相的生灭就是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的现行。当阿赖耶识中虚妄分别熏习下的杂染种子灭了,当然杂染种子的现行也就灭了,这就是相灭。

 

总结一下这句经文,这句经文的核心是阿赖耶识虚妄分别种种习气灭,正是阿赖耶识中虚妄分别熏习下的杂染种子灭,而表现为分别功能的前六识才灭,杂染种子现行的相的生灭才灭。能够达到此种境界的是谁?至少是登八地的菩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于晓非_

    京 东 淘 宝

  • 白玛若巴

    佛陀三时教法体系中, 指导修行的纲领性表达: 阿赖耶识中虚妄分别熏习下的杂染种子灭了, 表现为分别功能的前六识也就灭了, 杂染种子现行的相的生灭才灭。 感恩于老师的指导

    于晓非_ 回复 @白玛若巴:

  • 于晓非_

    淘宝 微店 抖店

  • 容容读故事

    明白了!老师太帅了 老师几乎是第一人,伟大! 可不可以把佛经的道理变的,简单些,再简单,让吾等小民不要太寻寻觅觅,费思量太多呢?比如:能不能把所有的道理就变成一本由老师编写的书呢?而且也不要文言文 让佛陀思想耀耀生辉。(瞎想,乱想,妄言了妄言了)

    于晓非_ 回复 @容容读故事: 谢谢你的建议,日后会写一本《佛法大义》。

  • 于晓非_

  • jjr自心所现

    中观与唯识之间的关系的误解,核心就是不理解佛陀二时教法与三时教法的说法的“立足点不同”这个关键点!

    果格 回复 @jjr自心所现: 随喜赞叹

  • 艳艳的果

    佛法修行有一句话:一门深入。我们学于老师课程,又学中观,又学唯识,这算不算蜻蜓点水,不深入呢?

    kong_康 回复 @艳艳的果: 一门深入,首先要找到门在哪才行。那大乘佛法的门在哪里?无生!而要彻底领受无生,那必须要清晰大乘佛法的完整体系和完整教法才行,也就是要先判教,二时三时教法在心中不矛盾,圆融无碍才能更好理解无生法义,因此学习于老师两个导读课程就是学习大乘佛法的完整教法,就已经是一门深入了。中观与唯识只不过是对阐述佛陀二时三时教法的不同教派别称而已

  • 小涛徐

    相灭,指的是世界这些种种的相都没有了吗?

    晶晶_g9m 回复 @小涛徐: 相,描述的是圣者能见的阿赖耶识。不是凡夫境界。

  • 小涛徐

    生命之河已断流  如果末那识断灭了,阿赖耶识还是阿赖耶识吗?

    宝意居士 回复 @小涛徐: 末那识是阿赖耶识的分别功能, 它是随着转识成智的修行,而灭。 功能灭了,识没灭。 好比,电视机,自带显现影像的功能 你把电源拔了,不显现影像了, 电视机还在。只是功能停了

  • 貴在苗

    根识就是前六识, 这样的表达,对吗?

    qzuser_j3kw 回复 @貴在苗: 六识也要讲立足点,二时说六识,是凡夫的感知,根境识模式! 三时说六识,六识只是阿赖耶识的分别功能,阿赖耶识分为八份,说八识才说六识,其实归根只有阿赖耶识,是圣者能见,凡夫见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