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01】七种自性

【2-06-01】七种自性

00:00
17:37

内容提要

 

一、佛陀评论外道的三种见解


1、“若真相灭者,藏识应灭。若藏识灭者,即不异外道断灭论”


“若真相灭者,藏识应灭。”注意,这是一个疑问句,如果真相灭了,藏识就应该灭吗?就是如果藏识里的杂染种子灭了,藏识也就一起灭了吗? “若藏识灭者,即不异外道断灭论”。如果藏识里的杂染种子灭了,就认为藏识也一起灭了,那就与外道的断灭论没有区别了。藏识里的杂染种子灭了,藏识灭不灭?前面的课程中反复强调,藏识是圣者能见,所以不能空,不能空就是不能灭,但要转。藏识里的杂染种子灭了,不是藏识也灭了,而是藏识转了,转识成智了。藏识里的杂染种子灭了,藏识不灭,藏识转为正智,正智去攀缘真如了,这就是藏识转为正智,正智攀缘真如。大家要注意:阿赖耶识只是看起来有生灭的表现,灭的不是阿赖耶识,灭的是阿赖耶识的杂染种子和种子的现行。


为什么说如果认为藏识也灭了,就成断灭见呢?请大家回忆一下,前面课程中讨论常见与断见时讲过的内容。佛陀三时教法认为,什么是断见?不承认有圣者证悟的真实性——真如,就是断见。正智攀缘真如,所以藏识灭了,不转正智,没有正智如何攀缘真如?这就是变相认为没有真如可证,没有真如能证。因此认为藏识不是转而是灭,就成断灭见。以上是对第一种外道观点的评论。


顺便说一句,有人也认为阿赖耶识不能灭,要转,但认为阿赖耶识转为真如,这是极其荒谬的。

 

2、“大慧,彼诸外道作如是说:取境界相续识灭,即无始相续识灭”


“取境界相续识灭”,这句话的梵文原文viayagrahaoparamād vijñānaprabandhoparamo bhavati

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由于执著外境灭,从而就有识的相续的灭。viayagrahaa,执著外境。执著外境,首先就是认为有外境。viayagrahaa-uparama,就是不再执著外境,就是执著外境灭;不再执著外境是不再执著,但认为外境还是存在的这就是典型的外道修法,这就是外道的不著相。外道说,只要把对外境的执著灭了,那识中的杂染种子就会灭了进而“即无始相续识灭”,就是无始以来的相似相续的生命过程也就断了,也就是涅槃了。这是佛陀评论的第二种外道观点。

 

3“大慧,彼诸外道说相续识从作者生,不说眼识依色光明和合而生,唯说作者为生因故。作者是何?彼计胜性、丈夫、自在、时及微尘为能作者”。


这是佛陀评论的第三种外道观点。前面讲过,佛法认为,了别识“以不思议熏变为因”。而这种外道观点认为,识的相续另外有产生的原因,与佛法不同而且这种外道观点认为,眼识不是外界色法与照耀在色法上的光线和合而产生。大家注意:外在事物与光明和合而生眼识,这也不是佛陀三时教法的观点,《楞伽经》后边有关于眼识是如何生起的专门论述。


这种外道认为眼识生起也是另外有原因的。那原因是什么呢?列了五个最常见的外道观点:胜性、丈夫、自在、时和微尘。胜性,梵文是pradhāna,这是印度数论派认为的世界的第一因,它是世间一切变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丈夫,梵文是purua,这是印度婆罗门信仰认为的宇宙中最至高无上的精神存在。自在,梵文是īśvara,大自在天,印度教认为的世界的主宰的神。,梵文是kāla,就是时间。微尘,梵文是au,就是组成世界的最小的物质单位。以上五种是印度外道认为产生世界与生命的原因,当然佛陀不认同这些观点。

 

二、七种自性


“复次,大慧,有七种自性,所谓集自性,性自性,相自性,大种自性,因自性,缘自性,成自性”


自性,梵文是svabhāva,意思就是独立存在性。在喜马拉雅《金刚经导读》课程中讨论过,存在就是自性的存在,没有无自性的存在。这里讲七种自性,就是讲七种存在,而且这七种存在是凡夫以为凡夫境界的存在。


第一种,集自性。,梵文是samudaya,意思是组合、和合、聚合。集自性,就是凡夫以为的凡夫境界存在的事物与事物的聚合而产生出新事物的存在。比如土聚合而成山,水聚合而成河,汽车制造厂组装车间把各种汽车零部件组合而成汽车。凡夫以为有山、河、汽车的存在,这山、河、汽车就是集自性注意:集自性是凡夫见,可是目前很多佛教徒,把佛陀的缘起法就理解为集自性。


第二种,性自性。这个,梵文是bhāva,就是存在。性自性,就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存在。比如不管是奔驰、宝马还是特斯拉,都是车;不管是老张、老李或老王,都是人。这车、人就是性自性”,其实性自性就是凡夫以为的凡夫境界存在事物的共相,共相的存在就是性自性。


第三种,相自性。,梵文就是lakaa,相貌、形状的意思。相自性,就是凡夫以为凡夫境界事物存在的具体特征。比如老王是个胖子,老李是个高个儿。这个胖子、高个的特征就是相自性其实相自性就是凡夫以为的凡夫境界存在事物的自相。自相的存在就是相自性。


第四种,大种自性。大种,梵文mahābhūta,大种指四大种——地、水、火、风。注意这四大种不是事物,比如四大种的地,不是土地。四大种是具有坚、湿、暖、动四种属性的基本元素。大种自性,就是印度外道认为的凡夫境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种组合而成的。注意:集自性是事物与事物组合成新事物,大种自性是不属于事物的四大种组合成事物,两者是有区别的。


第五种,因自性。,梵文是hetu,意思就是原因,这里指的是最初的因。印度外道认为,有凡夫境界之外的、超然于凡夫境界的、可以产生凡夫境界的最初的因。世界就是这个创造的,比如前面讲到的胜性、丈夫、自在等等这就是因自性。


第六种,缘自性。,梵文pratyaya。印度外道认为世间万物应该有产生它的基本存在,这个基础存在就是世间万物的缘。比如前面讲过的微尘,梵文au,也译作极微,就是产生世间万物的最小的基础物质存在。微尘产生世界就是缘自性注意:微尘不是大种,因为微尘是事物本身,大种不属于事物。微尘虽然是事物,但它又不是集自性中的普通事物,是最小的基础事物。所以集自性、大种自性和缘自性是不一样的。


第七种,成自性。,梵文是nipatti,意思是成就、成熟、成办。成自性,就是不管是集自性、大种自性,还是因自性、缘自性,最终都成就了凡夫境界的凡夫以为的真实存在。

 

为什么说这七种自性是凡夫以为的凡夫境界呢?因为这七种自性,都是在成就凡夫心外境界的存在。而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回观凡夫境界,只是虚妄分别,根本不存在凡夫心外境界的存在。因此,这七种自性,皆属于佛陀三时教法中三自性的遍计所执自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白玛若巴

    阿赖耶识只是看起来有生灭的表现,灭的不是阿赖耶识,灭的是阿赖耶识的杂染种子和种子的现行。感恩于老师30多年的心血结晶!

    于晓非_ 回复 @白玛若巴:

  • 莫川_5rv

    阿赖耶识是圣者能见,不能空、只能转! 不能空就是不能灭! 如果认为藏识里的杂染种子灭了,就认为藏识也灭了,这与外道的断灭见无异

    一心一慈 回复 @莫川_5rv:

  • 于晓非_

    京东

  • 小涛徐

    集自性和大种自性还有缘自性的区别

    晶晶_g9m 回复 @小涛徐: 共同点是:都是外道见,都是虚妄分别;不同点是:各种外道观点所各自找到的自性和因不同。

  • 晶晶_g9m

    三阶段,为什么要立两组概念描述呢?

    翎翎亦零零 回复 @晶晶_g9m: 我转一位学霸师兄的思路给你参考下: 名言描述角度不同。心境界、智境界、慧境界这是一条描述的线索,是从识到智的角度来描述。 二见所行、超二见所行、超子弟所行,是从境界角度来描述。二见所行境界,就是虚妄分别所行境界,超二见所行境界,就是初地到七地的境界,超子弟所行境界,就是登八地的境界。

  • 行走的佛子

    老师辛苦 法体安康

    于晓非_ 回复 @行走的佛子:

  • 小涛徐

    佛有神通,为什么不示现神通把众生全度了。

    宝意居士 回复 @小涛徐: 佛菩萨愿力固然不可思议。 众生业力同样不可思议。

  • 觉自心照

    真相何也?

    晶晶_g9m 回复 @觉自心照: 楞伽经中,有一个地方,实叉难陀先生翻译为了“真相”,实叉难陀译的真相(jātilakṣaṇa),依照梵文,准确的翻译应该是“能生相”。这里的能生相,指的就是阿赖耶识中尚未现行、但是具有着随时能够现行起分别的能力的杂染种子的相。

  • 容畅8413

    顶礼《楞伽经》!顶礼于老师

    于晓非_ 回复 @容畅8413: 🙏

  • 淡然有约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于晓非_ 回复 @淡然有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