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凡有觉知处便是心

200.凡有觉知处便是心

00:00
18:04


阳明先生指出凡有觉知处便是心,恰如当我们专注在身体某一部位时,便可觉知到此处的存在,这便是心的所在,也是气的使然。心所在之处,便是“君子慎独”之地,便有正心用力处。而吾等难正心,并非不能感受,而是被贪嗔痴爱所困,去除这些我私我慢便是正心的方法。经典中词句,并非都要拿来说明“格物”之主轴,很多只需于行持时作为工夫,且如“尽精微”便可“致广大”,“道中庸”即可“极高明”,从去除心中私欲着手,便可达到莫大工程。邀请您一起来聆听本集精彩内容。


1.【正心】是要正什么?而不能【正心】的原因是什么?

2.为何说【尊德性】与【道问学】是一件事?


原文:

《传习录卷下》

(一二三)

“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一二四)

以方问曰:“先生之说‘格物’,凡《中庸》之‘慎独’及‘集义’‘博约’等说,皆为‘格物’之事。”

先生曰:“非也,格物即慎独,即戒惧;至于‘集义’‘博约’,工夫只一般,不是以那数件都做‘格物’底事。”

(一二五)

以方问“尊德性”一条。

先生曰:“‘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也。晦翁言:子静以‘尊德性’晦人,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些子,是分‘尊德性’‘道问学’作两件。且如今讲习讨论下许多工夫,无非只是存此心,不失其德性而已。岂有‘尊德性’只空空去尊,更不去问学;问学只是空空去问学,更与德性无关涉?如此,则不知今之所以讲习讨论者,更学何事!”

问“致广大”二句。

曰:“‘尽精微’即所以 ‘致广大’也,‘道中庸’即所以‘极高明’也。盖心之本体自是广大底,人不能‘尽精微’,则便为私欲所蔽,有不胜其小者矣。故能细微曲折,无所不尽,则私意不足以蔽之,自无许多障碍遮隔处,如何广大不致?”

又问:“精微还是念虑之精微,是事理之精微?”

曰:“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也。”

各位好,欢迎继续欣赏《传习录》,我们看本文。

“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这一章非常非常重要,因为讲到格物致知,讲到知行合一,讲到心即是理。心到底是什么东西?要由王阳明来定义心的定义,才知道阳明心学从哪里入手。

所以这一章是非常重要的,就这一句就非常重要。“心不是一块血肉”,不是心脏的心,不是脑细胞。左脑右脑,跟这个都无关。“凡知觉处便是心”,就是有知觉的地方。

什么叫作“知觉”的地方?他说:“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为什么佛家有时候会说心无所不在?无所不在指的是哪里?是你的身体,你的手知道痛痒,你的脚知道冷热,这些“知觉”。致知,格物致知的知,就是指这个,“知觉”的知。凡“知觉”处便是心,有“知觉”的地方就是心。

我现在举个例子,譬如说,你现在注意力放到你的左手手掌,感觉你的左手手掌,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全身都不见了,剩下左手手掌有感觉。你正在感觉你的左手掌,你很专注地在感觉你的左手掌,此刻的感觉只在左手掌,你的专注力就在左手掌。

专注力,专注的地方,专注正在感觉的地方就是心。为什么你注意你的左手掌感觉就显现。你刚刚没有说的时候,你的左手掌似乎是不见了,虽然存在,似乎不见了,因为意到、气到。你的心一专注,气,全身的气,全身的气就是佛家的阿赖耶识。识是什么?能感觉。能感觉,眼识,能感觉颜色、光线;耳识,能感觉声音;舌识,能感觉口味;鼻识,能感觉芬芳;身体,感觉知痛知痒。

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都是感觉,第七识叫作末那识,无明。感觉你的无明,你的昏庸,你的欲望,就是指黄庭,内心。第八识阿赖耶识,全身的气,全身的气,感觉是在气里面的。

人死后,肉烂了,那个鬼还有感觉,可见得这个感觉不是跟肉走的,不是跟血管走的,不是跟神经走的。跟什么走?跟气走的。所以指的心不是一块血肉的感觉,不是一块血肉,不是一个心脏,不是一个脑细胞,不是这个血肉、骨头,都不是。

凡“知觉”处叫作心,所以心不是神经细胞。如果是的话,那些鬼神都没心了,为什么这些鬼还知道前世的仇恨,还要追杀它的仇人?那个痛恨的感觉还在。为什么他的细胞都死了,骨头精血都没了,为什么它知道?因为感觉是跟气走的,是气上本俱的,而不是在这个肉体形态上。

所以“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这就是致知的知,是“知觉”的知,由这一句来证明。

我们从王阳明传习录一开始讲,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就是“知觉”的知,从一开始就是。很可惜,这一句被编在传习录的下篇。

因为当时他们在整理《传习录》的时候,就是因为《传习录》总共有几百题的对答,要整理这个其实也不容易。有些是前面已经整理好了,后面是又从弟子间再收录来的,隔了几十年又收录来了,那你不能把前面打碎,所以只好把它编在后面,就会形成今天这个现象。其实这句话,我觉得它就应该提在《传习录》的前面,先把定义先定义清楚。

好比前面讲到格物、致知的问题,他说物就是事,这个应该要提到前面去,为什么放到后面?第一个就是学问有深浅,第二个就是搜罗的时候,时间上有差异。好,现在我们知道了,能够感觉便是心。

但是,我还要再提出一个意见,我们之所以不能够正心,并不是我们不能知痛知痒,对不对?而是我们很难去除内心的贪嗔欲望,简单地说就是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说得透彻一点就是情绪。我们无法摆脱情绪的困扰,而情绪发生的时候,都是有一种感觉。

而你,凡感觉必有位置,这是我所教学里面的这一句金科玉律,凡有感觉必有位置。牙痛一定可以摸到痛点,胃痛也可以摸得到痛点,头痛还是摸得到痛点,脚痛也摸得到痛点,所以脚痛不会摸到头去,牙痛绝对不会摸到脚趾头,对不对?

我讲的这个是小学一年级就能够懂的道理。心痛的时候你摸哪里?心里像一块秤砣一样,你摸哪里?你说我的心情很沉闷,你摸哪里?你说我胸怀磊落,你摸哪里?去摸,就会摸到位置。所以坚持说心没有位置的。心有位置,“凡知觉处”,“知觉处”就是位置。“知觉处”那个处就是位置。

你说,可是我现在蚊子在叮我的脚,对,你的注意力全在脚,你的心就在脚,没有错的。问题是它不会让你的心不正,你的心不正为什么会贪污?心不正。为什么会陷害别人?为什么会杀人?是因为七情。

所以“正心”“正心”讲的可不是说,蚊子咬了我怎么“正心”?不是这个问题,这不需要正。要正的是什么?阴私我慢。在哪里?去摸就知道,就在两乳之正中,上古时代的人叫它叫“黄庭”。

这一章很重要,虽然字很短,不是肌肉组织的问题,是“知觉”处。你说,在胸膛正中间,如果死了之后就没有胸膛。那我告诉你,当鬼的时候你去摸,鬼,它的情绪所在地,还是会摸出一个地方来,可能不叫胸膛而已,依然叫作心,这是一样的。

所以,致知的知就是“知觉”的知,不是知识的知。烦恼不是因为知识不够,也不是因为你爱烦恼,不是脑袋的左脑问题还是右脑问题,只是感觉不对。只是哪种感觉,情绪感觉!情绪感觉不对。

这个情绪别人所不知,而唯有你独知,所以叫作“君子慎其独也”,独知之地,唯有你可以感觉的那个地方。这个地方“知觉”处就是心,我们讲的是七情发生的地方就是心,那就必须指出你的内心位置。佛家早就指出来了,佛家叫作直指人心,手拿出来就指到哪里?心轮。佛家叫它作心轮,道家叫中丹田,儒家叫寸衷,叫作心田,叫作心头。

我们黄庭禅就叫它黄庭,也不是我们称的,是古圣人写《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就是讲心,外景跟心什么关系?就是今天王阳明所说的,外在的事物的理当不当还是由于心,所以我们取名为黄庭禅。

好,下一段。

“以方问曰:”以方就是黄以方,黄直。他问什么,“先生之说‘格物’,凡《中庸》之‘慎独’及‘集义’‘博约’等说,皆为‘格物’之事。”黄以方就搜罗了很多经典里面,他认为互相有关系的字眼,就说《中庸》里面所说的“慎独”,还有《孟子》里面所说的“集义”,《论语》里面的“博约”,“博学以文,约之以礼”,就是“博约”,这些字眼皆为格物之事,是不是它们都是在讲格物的事情。

“慎独”讲的是《中庸》的第一章说:,“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是讲到“慎独”,至于“集义”,则是在《孟子》的《公孙丑章》,他的原文是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养浩然之气”是要配两个肥料,一个是道一个是义,如果没有这两个肥料,气是养不起来的,“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道”本来是天地之间本来有的,你只要“集义”就可以了。说要养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的,不是义袭而取之者。这个“博约”,就是“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个是在《论语·雍也篇》里面所说的,这些字眼都是跟格物有关吗?都在说格物吗?

“先生曰:‘非也,格物即慎独,即戒惧’。”那就是我们刚刚前面所讲的,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叫作“戒惧”。

格物就是“慎独”的过程,就是“戒惧”的过程。“慎独”什么?保持我们内在气机的真相,实相。“戒惧”也是一样,谨慎地盯着它看,不要让私欲渗入于其间。

“至于‘集义’‘博约’,工夫只一般。”这是普通的一些修身的概念,不是集中在心意发动那一剎那的概念。不是以那数件都做‘格物’底事。”

有时候讲概念归概念,但指当下的一个意念、一个事来说,不能够今天把所有的《四书》、《五经》里面的字字句句,全部都要跟它打成就是格物的功夫。

我想这个黄直,可能学了很多东西,但是没有贯穿,没有贯穿,这也跟格物有关,那也跟格物有关。当然,广义上来说,任何事物都可以说跟格物有关,但是有些事情,就距离当下的那个忽然正在发动的心意或忽然心跟事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那也就不必刻意把它给纠结成一团了。

又不是要揪团,然后就网购,干嘛揪那么多团,要干嘛?就是做事情的时候,有时候要专精一点,有时候要广阔一点,倒也没有必要为了表达我们的广阔,把那些不相干的字眼全拿来当主轴来说明,这个也没有必要的。下一段。

“以方问尊德性一条。”黄以方问“尊德性”。“尊德性”这一条是在《中庸》里面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一段,它的原文是这样的。

这一题在《传习录》里也出现过好多次。王阳明主动提出的有好多次,学生问的也有好多次。重点就是在于“尊德性”跟“道问学”,一个德性是讲里面,一个人有没有德性是讲里面,而问学讲的是外面,所以大家说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可是你从这里来看的话,好像又是两回事,其实还是在咨询知行到底有没有合一的问题。

“先生曰:‘‘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也‘。”你说“道问学”是外面,不是。你“道问学”就是在检验自己的良知。

格物的物,物即事也。心即理,理在外面为什么跟心有关?因为理当不当还是要看心,所以“道问学”就是在学什么?就是问也好,学也好,都是在学怎么样崇高我们的德性,叫“尊德性”。简单地说,“道问学”也好,“尊德性”也好,就是在“去人欲、存天理”的过程。

“晦翁言子静以‘尊德性’晦人,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些子。”这一段话是晦翁说的,晦翁就是朱熹。朱熹跟他的门人说,我的教法跟子静不一样。子静是谁?子静就是陆九渊,陆九渊他教人,多讲“尊德性”来教诲人。

而我,那个某,就是朱熹自称,说,而我,我教人,看看岂不是“道问学”比较多吗?他就会讲怎么孝、怎么忠、为人处事怎么宅心仁厚,他就讲这些为人行事方面。

可见得朱熹把“尊德性”跟“道问学”,分成两件事。所以王阳明接着说“是分‘尊德性’‘道问学’作两件。”他说朱熹这个说法就光光从这一句就看得出来,朱熹并没有把“尊德性”跟“道问学”完全看成是一件事,他分明是把“尊德性”跟“道问学”看作两件事。

这不是吹毛求疵,这是从一个小小的段落,你就可以看得出他的学问真不真,从这里就不真,其它很多地方就不真。

“且如今讲习讨论下许多工夫,无非只是存此心,不失其德性而已。”“尊德性”就是存天理,一样的。你心没有天理,哪来的德性。那我们今天讲学讨论这么多,叫作“道问学”。“道问学”不就是为了存天理吗?检验自己的心,良知,不就是“尊德性”吗?岂有‘尊德性’只空空去尊,更不去问学。”所以哪有说你要“尊德性”,然后不必问学,不必检讨,没有这个事情。

“问学只是空空去问学,更与德性无关涉?”问学只是空空去问学,不要讲跟内在的德性有没有关系,这个问学还有意义吗?

我们今天的科学创造好多东西,之所以创造这么多东西,是因为要利益人类。如果没有这个宗旨,这个叫作没有天良了,你发明一个东西只是为了摧毁人类,你有没有天良?你没有天良。

所以这个问学,就是为了要崇高我们的德性。崇高德性难道不需要问学吗?这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

“如此,则不知今之所以讲习讨论者,更学何事。”如果把这个分成两件事的话,那我们今天讲学讨论,到底你们是为什么?这是不能够为人类来谋福利。

“问致广大二句。”学生接着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两句。前面是讲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这个在《中庸》里面是连串起来的三句,现在来问后两句。

“曰:‘尽精微’即所以‘致广大’也,‘道中庸’即所以‘极高明’也。”说“尽精微”,把它研究到观照,观照自己的内心,研究到极精微,极精微都正确了,就是正,所以要应用在非常广大的地方,细微都正确,广大就正确了。细微做得好,它的造化神妙就非常不可测了。

“盖心之本体自是广大底。”说心的本体,我们的良知,这个大道,这一股气,它的妙用是无穷的,是广大的。

“人不能‘尽精微’。”你不能明心,你不能去除里面的渣滓、阴私。

“则便为私欲所蔽,有不胜其小者矣。”你不能够避免私欲,你被私欲所蒙蔽的时候,你只能够局限在一个小小、小小的地方而已,其它的你就做不到了。所以在里面的精微的阴私如果拿得掉,天理就能够彰显,那么里面的造化是非常神妙的。

“故能细微曲折,无所不尽,则私意不足以蔽之,自无许多障碍遮隔处,如何广大不致?”为什么能够致广大?你没有遮蔽的话,就能够致广大,你一遮蔽的话就不能致广大。

就像一棵小小的苗种在树下,被树荫给遮住了,它是怎么样都长不大的。把这个遮蔽拿掉之后,太阳阳光一晒,风一吹,雨一淋,它就自自然然会长大,所以它怎么样致广大?就是要“尽精微”。

“又问:‘精微还是念虑之精微,是事理之精微?’”“致广大而尽精微”,这个精微,到底是念虑的精微还是事理的精微?阳明先生怎么回答?

“曰:‘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也。’”这就是讲到骨子上了。他说你念虑尽得精微,心里面的天理显露得出来,事理办下去自自然然会很精微,而不是事理的精微。事理的精微,事理研究得很精微,但是变成权谋,因为你的心里不精微,心里的精微就是把私欲都拿掉,良知的显现。所以阳明的学问,一切都是以心念为本。

《传习录》慢慢、慢慢地研究,一篇一篇地去体会,就有无限的感叹。为什么现在世上的贪官污吏这么多?古代也有贪官污吏,但是多出于皇亲国戚所带来的。那些读书人上去,寒窗苦读十载,科举上去的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都非常清廉,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是从《四书》、《五经》里面先正了良知之后,充满了天下情怀,上去做官的。

跟现在做官的不一样,现在的做官就是要考一个安稳的公务员,茍且偷生。大部分都混到这里面去了,真正正了他的心胸,要去为天下服务的有几个?没几个。

现在有一个现象,比如以内地来说,现在反贪腐,抓贪抓得很严重,对不对?结果就发现一件事情,考公务员的人减少了,这个很特殊。如果我们今天内心充满良知,抓贪腐越凶,应该是有志之青年报效国家最好的契机,是不是报名的应该要更多,所以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习学习王阳明的《传习录》,然后再去考公务员报效国家,个个都是清官,天下就要太平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平常心为道

    凡有感觉必有位置!心上的感觉必须在身体上能够感受到,这同样也是中医的准则。

  • 启悦谦听

    念头精微即事理精微,事理精微念头不一定精微。

  • 宋海燕_2p

    为什么人昏迷时也没有知觉呢

  • 桃之夭夭_5tu

    当感觉左手的当下,其他地方就一下子钝化了。应用于生活:人的精力时间是最宝贵且不可再生。所以专注力才是生产力,思考、学习、处事如果不能专注,其实约等于他什么也没做。专注说白了心无杂念,也就是少私欲,归根还是依心性之本。 你看到的问题,不一定是真的问题,你看似沒问题,不一定真没问题。归于朴实、简单,尽精微、致广大。

    错己 回复 @桃之夭夭_5tu: 首先还是正念,然后才是专注,好色能专注吗?其实所有专注就是专注良知,致良知自会专注,心自然不散。

  • 言观观言

    感恩!20220702

  • 宗耀文

    烦恼就是感觉不对,也就是情绪感觉不对,而七情又是人本来具有天理不同的表现。那所谓情绪感觉不对?要怎样判别呢? 说来说去就是说的这个点,而这点不可以具体标准化。最后只能到情绪感觉上,自己去体会。

  • 1372533bmcx

    感恩老师传道

  • 草地里的荷兰猪

    经典

  • 桃之夭夭_5tu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大家都“知道”,但大家都在犯。为什么?因为犯病的时下,你不真知道自己在不欲,在施于人,届时你正为欲所动、阻、困,届时你只有我的欲。也就是说你知道的不是真知道,真知道了,欲慢慢就自我消融了。 习气、习性比习惯更难改,因为积得更深,是酝酿恶习的根本。所谓本性难移、命中注定、三岁看老等等,是有道理的,因为因果、知微见著,也只有那些持之以恒的有志之人才能改命。而传统经典锚定心性根本,从因上铸正人性,纠正因果。

    错己 回复 @桃之夭夭_5tu: 习惯习性也是私欲,犯病时下的冲动的欲就更激烈了,都只是被欲望牵着走,你要是时时刻刻诚意正心,习惯也能慢慢改正,冲动的当下也有冷静的先觉。

  • A冯尚志

    缺少人生经验,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