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指出凡有觉知处便是心,恰如当我们专注在身体某一部位时,便可觉知到此处的存在,这便是心的所在,也是气的使然。心所在之处,便是“君子慎独”之地,便有正心用力处。而吾等难正心,并非不能感受,而是被贪嗔痴爱所困,去除这些我私我慢便是正心的方法。经典中词句,并非都要拿来说明“格物”之主轴,很多只需于行持时作为工夫,且如“尽精微”便可“致广大”,“道中庸”即可“极高明”,从去除心中私欲着手,便可达到莫大工程。邀请您一起来聆听本集精彩内容。
1.【正心】是要正什么?而不能【正心】的原因是什么?
2.为何说【尊德性】与【道问学】是一件事?
原文:
《传习录卷下》
(一二三)
“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一二四)
以方问曰:“先生之说‘格物’,凡《中庸》之‘慎独’及‘集义’‘博约’等说,皆为‘格物’之事。”
先生曰:“非也,格物即慎独,即戒惧;至于‘集义’‘博约’,工夫只一般,不是以那数件都做‘格物’底事。”
(一二五)
以方问“尊德性”一条。
先生曰:“‘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也。晦翁言:子静以‘尊德性’晦人,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些子,是分‘尊德性’‘道问学’作两件。且如今讲习讨论下许多工夫,无非只是存此心,不失其德性而已。岂有‘尊德性’只空空去尊,更不去问学;问学只是空空去问学,更与德性无关涉?如此,则不知今之所以讲习讨论者,更学何事!”
问“致广大”二句。
曰:“‘尽精微’即所以 ‘致广大’也,‘道中庸’即所以‘极高明’也。盖心之本体自是广大底,人不能‘尽精微’,则便为私欲所蔽,有不胜其小者矣。故能细微曲折,无所不尽,则私意不足以蔽之,自无许多障碍遮隔处,如何广大不致?”
又问:“精微还是念虑之精微,是事理之精微?”
曰:“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也。”
念头精微即事理精微,事理精微念头不一定精微。
为什么人昏迷时也没有知觉呢
当感觉左手的当下,其他地方就一下子钝化了。应用于生活:人的精力时间是最宝贵且不可再生。所以专注力才是生产力,思考、学习、处事如果不能专注,其实约等于他什么也没做。专注说白了心无杂念,也就是少私欲,归根还是依心性之本。 你看到的问题,不一定是真的问题,你看似沒问题,不一定真没问题。归于朴实、简单,尽精微、致广大。
错己 回复 @桃之夭夭_5tu: 首先还是正念,然后才是专注,好色能专注吗?其实所有专注就是专注良知,致良知自会专注,心自然不散。
感恩!20220702
烦恼就是感觉不对,也就是情绪感觉不对,而七情又是人本来具有天理不同的表现。那所谓情绪感觉不对?要怎样判别呢? 说来说去就是说的这个点,而这点不可以具体标准化。最后只能到情绪感觉上,自己去体会。
感恩老师传道
经典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大家都“知道”,但大家都在犯。为什么?因为犯病的时下,你不真知道自己在不欲,在施于人,届时你正为欲所动、阻、困,届时你只有我的欲。也就是说你知道的不是真知道,真知道了,欲慢慢就自我消融了。 习气、习性比习惯更难改,因为积得更深,是酝酿恶习的根本。所谓本性难移、命中注定、三岁看老等等,是有道理的,因为因果、知微见著,也只有那些持之以恒的有志之人才能改命。而传统经典锚定心性根本,从因上铸正人性,纠正因果。
错己 回复 @桃之夭夭_5tu: 习惯习性也是私欲,犯病时下的冲动的欲就更激烈了,都只是被欲望牵着走,你要是时时刻刻诚意正心,习惯也能慢慢改正,冲动的当下也有冷静的先觉。
缺少人生经验,历练
凡有感觉必有位置!心上的感觉必须在身体上能够感受到,这同样也是中医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