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054 【核心教理】彻底泯灭二边

《金刚经》054 【核心教理】彻底泯灭二边

00:00
24:04


关键词: 

1、通过二谛对治凡夫二边见,就是用一对新的二来替代、对治老的二,但结果还是二边见,因此二谛不能建立远离二边的中观。 

2、常、断
用“不常”对治“常”
断灭见
落入“断见”是因为破“常”破过头了吗?落入“断见”就会作恶?一个“抢银行”的人是因为他心中的“我”和“常”破过头了才去“抢银行”的吗?之所以“抢银行”,就是因为“我”和“常”太坚固了,伪断见。

3、有、无恶趣空伪无见
二谛模式的法是说给刚刚进入大乘佛法的门的资粮位众生听的,是给那些刚刚听闻到“无我”“空性”众生听的,注意,只是听闻,并未真正证悟;而这样的凡夫原本内心的“我执”“实执”在这个时候往往就会披上“无我”“空性”的外衣,打着“无我”“空性”的旗号,行“有我”“不空”的利益自己而损害别人的种种恶行。所以,安立二谛模式就是防止众生这种披着“无我”外衣而行“有我”的恶行的出现,这是一个说法的方便,这是一个随顺众生的方便。

4、二谛的模式是无法真正建立起远离二边的中观见的,这只是度化众生的阶段性的善巧,还不能真实地建立中观见。权便中观:既不常也不断,既非有也非无。

5、什么是无?龙树《中论》第十五品“观有无品”:因有有法故,有坏名为无(鸠摩罗什译本)。吕瀓先生译为:世人谓有物,变异为无故。叶少勇教授译为:因为有之变异性,人们即称之为无。有无相待,有无是二边。


6、怎么远离有无二边?
龙树《中论》第十五品“观有无品”:有若不成者,无云何可成(鸠摩罗什译本)
叶少勇教授译为:事物之有若不成,无亦即是不成立。因非有故非无,有无双泯。

通过泯灭二边来远离二边,而且是通过彻底地泯灭一边而达到二边皆泯,有无皆泯。


7、什么是常?
龙树《中论》第十五品“观有无品”:定有则着常(鸠摩罗什译本)
叶少勇教授译为:认为存在则执常


无常的三个层次:
小乘佛法是生住异灭的无常;

大乘佛法的前行法讲当生即灭的无常。

以上两种叫做生灭无常,从大乘佛法的究竟意义上讲,这依然还是常。


大乘佛法真正的无常是无生——常无故无生。


8、什么是断?
龙树《中论》第十五品“观有无品”:先有而今无,是则为断灭(鸠摩罗什译本)
叶少勇教授译为:认为先前曾出现,而今不存则成断
断与常是相待的,这才叫边见
因不常故不断远离常、断二边,最终是泯灭了常、断二边,而且是以彻底地消灭一边而达到常、断二边的双泯。


《金刚经》导读正文: 


上一讲我们讨论了“二谛”模式。通过“二谛”对治凡夫的“二边见”,它是用一对新的“二”,来替代、对治老的“二”,但结果还是“二边见”。因此,“二谛”不能真正建立远离“二边”的中观。

今天我们再换个角度分析一下这个“二谛”模式,我们用“常”、“断”二边作为例子。那什么是“常”?我们反复讨论过了,在“二谛”里边,比如说在第二重“二谛”里边,这个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这个自性,那个不变的我执,就是“常”。

那佛陀在“二谛”里边,用了一个非常大的善巧,就是缘生,解构了这个自性,解构了这个我执。也就是在第二重“二谛”的“胜义谛”上,佛陀说,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不常。

用这个“不常”对治了“常”,那么我们就会认为凡夫就有可能堕入与这个“常见”相待的那个“断见”。既然没有了“常”,为什么就可以抢银行呢?因为他不相信因果了。因此,这种“断见”有时候也叫做“断灭见”。大家注意,这个“断见”、“断灭见”,总是给我们一种很不好的感觉,很可怕的感觉。

也就是,似乎落入“断见”的人往往总是要作恶,总是要危害众生,总是要危害社会。比如说我们讲这第二重“二谛”的时候,我们举例子,举的就是抢银行。正是因为我们总觉得落入“断见”的众生会作恶,这也是我们要努力防止人们入“断见”的一个重要的理由,对“断见”总是要有那么一分提防的心,就是因为似乎落“断见”就会作恶,这是第一。

 第二,为什么会落入“断见”?我们通常的观点是,就是因为破那个“断见”的对立面——那个“常见”,破这个“常”,破的太猛了,破过头了,所以导致了“断见”。举个例子,我们开车压左线跑,不对,当知道压左线跑不对的时候,打轮一下打猛了,又压了右线跑,还是不对,因此必须再往回打打轮,行于中道。

我们一般都是这样来理解的。大家注意,落入“断见”就会作恶 ,说为什么会落入“断见”?是因为破“常见”破过头了。

大家注意,这两条其实都是经不住仔细推敲的。首先说,落“断见”一定要作恶吗?什么是作恶?就是做那些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去伤害其他众生利益的事,我们说就是恶。说那既然破了“常”,“无我”了,那既然“无我”了,为什么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就是一个人听了“无我”:哇,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无我”啊。

于是他马上就拿着银行卡到银行,把自己所有的存款都取出来,拿着这些钱在大街上逢穷人便给、逢要饭的便送。给不出去、送不出去,站在十字路口撒,实在撒不完,捐慈善基金会。既然“无我”嘛,凭什么我还占有那么多财富啊?全都捐了!

大家想一想,破了“常见”,破了“我执”,既然“无我”,他为什么不去撒钱、去捐钱,而往往是破了“我执”,他起的念头居然是抢银行?抢银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伤害其他众生的利益,伤害社会的利益。

我想问大家,一个想抢银行的人,是因为心中的“我”,心中的“常”给破没了,而才去想抢银行的吗?想抢银行的人心中有没有我?有没有“常”?有“我”,有“常”。而正是因为这心中的“我”、这个“常”,太有了、太坚固了,所以才要去抢银行的。

所以我们讲说破了“常见”,破了“我执”,说人会抢银行,那不是因为把“常”、把“我”破了,而倒向了与“常”相待的“断见”,而恰恰是根本这“常”、这“我”就没破。如果这个“常”、这个“我”真正破掉的话,那应该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应该是时时处处的利益众生,怎么可能会是抢银行呢?一个人起心动念想抢银行,就是心中还有“我”、还有“常”。

所以,我们害怕的这个“断见”,其实恰恰是“常”没有破,这个“我”没有被破的表现,根本不是什么“常”破过头了,“我”破过头了,倒向了这个“常”的对立面的“断”。可以讲,这里所说的能够起心动念去想抢银行的这个所谓的“断见”,根本就不是“断见”,我把它起名叫“伪断见”。它根本不是“常”的对立面的那个相待而生的“断”,而它就是“常”本身。

我们讲了这个“常”与“断”,那“有”与“无”何尝不是啊?我们在“胜义谛”上讲空性,讲无生,非有,用“非有”对治我们的“有见”,说对治了“有见”,就会倒向“有”的相待方——“无见”,甚至我们有时候把“无见”还用了一个词,叫做“恶取空”,很可怕的一个名字。

说堕入了“无见”,堕入了“恶取空”,不相信因果,会干很多很多的坏事,比如说抢银行。大家想一想,一个人起心动念要去抢银行,是因为“空”过头了吗?一个想抢银行的人,银行在他心中空吗?银行里的那些钞票在他心中空吗?恰恰是不空,恰恰是“有见”没有破。

所以这样的想抢银行的“无见”,其实不是真正的与那个“有见”相待的“无见”,其实它就是“有见”本身,不是“有见”破过头了入的“无见”,而是那个“有见”根本就没有被破,而进入了一个我叫做“伪无见”。

所以讲到这儿大家能理解了,“二谛”模式,这样的法是说给谁听的?是说给刚刚进入大乘佛法门的“资粮位”众生听的,是给那些个最初刚刚听闻到“无我”、“空性”的众生。注意,只是听闻。最初刚刚听闻到“无我”、“空性”,并未真实证悟“无我”,证悟“空性”。


而这样的凡夫,他原本内心的那种“我执”跟“实执”,在这个时候往往就会披上“无我”、“空性”的外衣跑出来,打着“无我”、“空性”的旗号,而去行那个有“我”、不“空”,因而去利益自己而损害别人的这些种种恶行。所以,安立“二谛”模式,就是防止众生这种披着“无我”外衣,而行“有我”的恶行的出现,这是一个说法的方便,这是随顺众生的体现。

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也会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二谛”的模式,是无法真正建立起远离二边的中观见的。这个“既不常也不断”、“既非有也非无”的这种“二谛”的对治模式,只是度化众生的阶段性的方便善巧,它还不能够建立真实的中观见。因此,我们也就把这个“既不常也不断”、“既非有也非无”的这样的中观,我把它起名叫做“权便中观”,“权宜之计”的“权”,权便中观。

那怎么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远离“有无”、“常断”二边的中观见呢?这里边两个问题:第一,我们首先要非常清晰地界定,什么是“有无”?什么是“常断”?第二,再解决怎么样地远离这个“有无”,远离“常断”。首先说“有无”。

什么是“有无”?“有”很好理解,就是“实有”,就是“存在”,就是凡夫所执着的自以为存在的这个世界。那问题是什么是“无”?那我们就看看龙树是怎么解读这个“无”的?在龙树的《中论》第十五品,也叫做《观有无品》,他的第五颂有这样一句话,鸠摩罗什把它翻译为“因有有法故,有坏名为无”。

这句话近代的佛学家吕瀓先生是这么翻译的,说“世人谓有物,变异为无故”。北京大学的叶少勇教授,依据梵本做了现代汉语的翻译,他把这句话翻译为“因为有之变异性,人们即称之为无”。

所以大家就能理解了,龙树引导我们去理解甚深般若波罗蜜,他说什么是“无”?是因为那个“有”,那个凡夫自以为的这个存在的世界有了变化了,这个“有”变成了“没有”,这个叫做“无”。“有”变成了“没有”,叫做“无”,因此“无”是相待于“有”而施设的。

“无”是“有”的变坏,就是“无”是“有”变为“没有”。因此,“无”是“有”的否定,也可以说“无”就是一种特殊的“有”。因此我们说“有无”相待,“有无”是二边。

那下边我们就看看龙树说,我们怎么远离这个“有无”二边?还是看《中论颂》这第十五品的第五颂词,这个颂词另一句话就是“有若不成者,无云何可成?”叶少勇教授的翻译是“事物之有若不成,无亦即是不成立。”

什么意思呢?就是那个“有”,如果从来压根儿它就是没有,那还会有“无”吗?因为“无”是从“有”变“没有”,那么压根儿就没有“有”,也就不存在着一个“有”能够变成“没有”。因此从来就没有“有”的话,那个“无”也就不会成立的。

也就是我们只要能证悟到凡夫境界的一切法本来无生、空性,它根本没有,这个“有”不存在,那么也就不存着一个从“有”变为“没有”的“无”。因此,这个时候我就可以概括为“因非有,故非无”,因为从来压根儿就没有“有”,因此那个“无”,也就无从安立了。

因此大家看此时“有无双泯”,泯,是“泯灭”的“泯”,这时候才是“有”跟“无”彻底的全都没有了。我们与“二谛”的时候比较一下,“二谛”是用“非有”对治“有”,“非无”对治“无”,是“既非有、也非无”,所以它是一种对治模式。而龙树告诉我们,真实的般若波罗蜜甚深的这个远离二边,如何远离?要泯灭二边,通过泯灭二边而远离二边。

而且是以彻底地泯灭一边,比如说泯灭“有”边,而达到二边皆泯,“有无”皆泯。

所以大家注意,这跟“二谛”时候的模式完全不一样。这里不是什么“有”破过头了,而落入了“无”,而是要彻底地破“有”,要一如既往地、始终如一地破“有”,以至于把“有”破成根本没有。那么“有”变成根本没有,这个时候反而不会落入“无”,因为“无”就跟着这个“有”的没有,这个“无”也泯灭掉了。

“无”泯灭了,也就没有“无”可落了。因此是通过泯灭二边,而达到远离“有无”二边,这是中观见的建立。

我们再看“常、断”。那首先说什么是“常”?龙树在《中论》十五品第十颂有这样的话,鸠摩罗什翻译“定有则着常”,叶少勇教授对这句话的翻译是“认为存在则执常”。也就是凡夫认为我们凡夫境界上有事物存在这就是“常”,为什么?

我们前边讨论过,我们凡夫当认定凡夫境界有什么是存在的话,这个认定是有两个默认前提的,这两个默认前提就是“常一不变性”和“独立存在性”。因此你一旦认定一个事物在凡夫境界上是存在的,那么这个存在一定是有自性的存在,是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存在,因此它一定是“常”。

大家还记得我们前边讨论“无常”的时候,我们说“无常”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小乘佛教说无常,是“生住异灭”。生了,安住了,变化了,走向消亡了。注意,它生了。而大乘佛法的前行法,讲“当生即灭”,生了就灭。这两种无常,我们叫做“生灭无常”。

但是从大乘佛法上讲,这不是“无常”,这依然是“常”,因为它生了。即使是“当生即灭”,它也生,生就是存在,只要有“生”,就是“常”。所以我们前边讨论大乘佛法真正的无常,是无生。根本就没有存在,“常无”故“无常”。“常无”的“常”是绝对没有,常无,绝对不存在,那才是“无常”。认为存在,就是“常”。

那什么是“断”?《中论》十五品十一颂有这样一句话,鸠摩罗什译作“先有而今无,是则为断灭。”这句话叶少勇教授翻译为“认为先前曾出现,而今不存则成断。”

看龙树是怎么定义“断”的?说是原来存在,当然这就是“常”,那么这个存在,后来不存在了,这叫“断”。所以“断”与“常”是相待的,这才叫边见。

因此大家可以理解了,龙树解读甚深般若波罗蜜的中观见,什么是中观?如果原来压根儿就不存在,这就是“不常”,说如果压根不存在,因此也就不存在从存在变为不存在这件事,因此它也就不断。

因此大家可以理解,依然还是无生,如果我们能够领受凡夫境界的一切的法原本无生,它压根儿就没有产生过,就没有存在过,这就是“无常”,这就是“不常”。那么“断”,是要从存在变为不存在,而它根本就没存在过,因此就不存在着怎么能从存在变为不存在,因此就没有了“断”。因不常,故不断。

因此,可以大家理解了,这个远离“常断”二边,最终是泯灭了“常断”二边,而且是以彻底的消灭一边,就是这个“常”边,而达到“常断”二边的双泯。所以这里边完全没有什么那个“常”破过头了,因此落入“断”,而是要彻底地、完完全全地、坚定不移地去破那个“常”。

一切法无生,根本就不存在,无常。这个“常”彻底没有了,与它相待的“断”,也就自然消亡了。“断”跟着“常”的泯灭而泯灭,没有了“断”,何谈落“断见”?



查阅佛学文章、收听更多课程、免费结缘梵汉对照版经书讲义。欢迎关注【净名精舍】公众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于晓非_

    于老师“《楞伽经》导读”课程也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线了。

  • vibh1khvqvn05co7gy40

    缘起性空

    于晓非_ 回复 @vibh1khvqvn05co7gy40: 缘生性空 缘起无生

  • 于晓非_

    音频下面文字资料中有“《金刚经》导读学习交流辅导群”的入群二维码,截图扫码入群,大家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群中还有辅导员解惑答疑。

  • 微风中的向日葵Amelie

    “以二破二”只是随顺众生的善巧,用新二代替旧二,实则还是二 智者看凡夫皆为“二”,因此教授凡夫“不二法门”。 这或许是“二货”的由来 但凡夫对世界的认知如此颠倒,大智若愚者往往被凡夫看作是“二货” 真正的二货反倒被凡夫当成所谓的聪明人

    于晓非_ 回复 @微风中的向日葵Amelie: 喜马拉雅“于晓非《楞伽经》导读”课程也已经上线了。

  • 于晓非_

    购买链接: 【于晓非老师新书】解构凡夫的“真实”世界《金刚经》导读 https://k.koudai.com/DJAXPZyy?a=b&p=iphone&wfr=BuyercopyURL&share_relation=03ebd6fafaf1b998_1419964379_1

    妙来去 回复 @于晓非_: “因有有法故坏有名为无”,龙树的这句话恰巧能指出作者对无理解的错误。佛陀讲无法的无,是相对于凡夫的有而不得不用的无,因为法不可言说,不能用有无来定义,所以相对于人心中的有那就是无。这个无是相对凡夫的有,而不是完全不存在。你用不存在解释无和空恰恰是以凡夫对无的理解来定义。龙树说原本有的、变没即为断,原本凡夫心里有真如有清净心,六祖也说净土就在人心中,作者非说凡夫的世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把人心里的清净心变没了,所以作者是断见。落断见者之所以会抢银行,是他认为这世界完全不存在是假,那他做什么都是无所谓的,作者说如果知道世界是假应该四处发钱,游戏是假的,作者有不停注册游戏给游戏里的人物发钱吗?

  • Lorrainez

    绝妙精彩

    于晓非_ 回复 @Lorrainez:

  • 于晓非_

  • 1367270hqvn

    讲的太好了。真是有幸。

    于晓非_ 回复 @1367270hqvn: “于晓非《楞伽经》导读” 课程也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线了!

  • 宋涛_6e

    礼赞于老师! 过去一年对现实的真实性产生了严重怀疑。为解心结,研读古希腊本体论到康德认知论,又在学习量子力学之后…再看佛法…只有五体投地,无以形容…佛法真实不虚…阿弥陀佛 再次感谢于老师!

    于晓非_ 回复 @宋涛_6e: 喜马拉雅“于晓非《楞伽经》导读”课程也已经上线了。

  • 寻我_杭州

    于老师您好! 我这个凡夫听了您的课后反思自己内在的想法是这样的:这个肉身活着的时候,坚定相信“相似相续”因果律,但是不确定相信“肉身死后”因果律,根本还是因为没有生起对“轮回”的相信。 如果凡夫真的坚信了“轮回”,自然而然能修行诸善法。 但恰恰“轮回”又是凡夫不能亲见的,所以学法的前提是:相信佛陀是真觉悟者! 可怜我等凡夫生于末法时期,没有福报亲受佛陀教诲,我想,否则看一眼他老人家都会情不自禁生起信心吧!

    于晓非_ 回复 @寻我_杭州: 末法众生升起对佛法的真实信仰确实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