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一、“所作及能作,众林与迷惑,如是真实理,唯心无境界,诸地无次第。”
佛陀继续说,你想问:什么是能做的因?什么是所做的果?为什么迷惑如稠林?为什么说真实的道理就是只有心,没有心显现的心外事物的存在?为什么又说菩萨修行的初地、二地、三地、四地等等是无次第?
二、“上中下众生,身各几微尘?一一刹几尘?一一弓几肘?”
这里的微尘和尘,梵文是rajas,是尘土、尘埃的意思。每位上、中、下等众生的身上有多少尘土?每个国土有多少尘土?每弓等于多少肘?这里的弓和肘都是印度古代的长度单位。
三、“几弓俱庐舍,半由旬由旬,兔毫与隙游,虮羊毛穬麦?”
俱庐舍,梵文是krośa;由旬,梵文是yojana,都是音译词,这两个词也是长度单位。兔毫就是兔毛很细。隙游就是大风从窗户缝隙中吹进来的尘埃,很小。虮就是虱子的卵。穬麦就是麦粒儿。那这个偈颂的意思就是:每一肘、弓、俱庐舍、由旬和半由旬中,有多少兔毛、窗尘、虱子卵、羊毛和麦粒?
四、“半升与一升,是各几穬麦?一斛及十斛,十万暨千亿,乃至频婆罗,是等各几数?”
这里的“斛”,梵文是droṇa,是容器的计量单位,相当于斗。“频婆罗”,梵文是biṃbarā,这是音译词,意译就是“兆”,表示万亿的那个兆,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数量。那这个偈颂的意思就是:半升有多少麦粒?一升有多少麦粒?一斛、十斛、十万斛、亿和兆斛有多少麦粒?
五、“几尘成芥子?几芥成草子?复以几草子,而成于一豆?”
大家注意,这里的“尘”,梵文是aṇu,常译为微尘或极微,这是印度古人认为世界的最小的物质存在的单位,相当于古希腊哲学家说的原子,相当于现代物理学说的基本粒子。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这个偈颂里的尘,要与前边第12个偈颂里边的那个尘、微尘区别开来,那里的尘、微尘指的是尘土、尘埃,这里的尘、微尘指的是物质的最小的存在单位。那这个偈颂的意思就是:多少微尘可以成一个芥子?多少芥子相当于一个草子?多少草子相当于一个豆?
六、“声闻辟支佛,诸佛及佛子,如是等身量,各有几微尘?”
声闻、缘觉、佛陀和菩萨的身体有多少微尘组成?这里的微尘是aṇu,是物质存在的最小单位。
七、“火风各几尘?一一根有几?眉及诸毛孔,复各几尘成?如是等诸事,云何不问我?”
这里的“根”,梵文是indriya,指的是感觉器官,比如眼根、耳根等等。这个偈颂里的尘是aṇu,物质的基本的存在单位。每个火苗里多少微尘?风有多少微尘?每个感觉器官有多少微尘?这些事儿你为什么没有问?
顶礼于老师🙏
于晓非_ 回复 @jjr自心所现: 🙏
再次体现了梵文学习的重要性! rajas尘,尘土、尘埃的意思。 aṇu尘,古印度人认为世界最小的物质存在单位。 上面两个字的意义完全不同, 一起来学习梵文, 理解如来真实意吧!
一心一慈 回复 @白玛若巴:
淘宝 微店 抖店
京东、淘宝。
读佛经多年,听人讲经多年。但,能够把佛陀正法,讲的如此透彻,如此明白,如照殊胜的,唯有于老师!随喜赞叹!功德无量!
于晓非_ 回复 @娑婆世界一真法界: 🙏
为什么迷惑如稠林?
小美人魚兒 回复 @照静: 稠林即为密林,茂密繁盛的树林。迷惑就似茂密的树林一样繁多。
分别是凡夫无明,误以为心外有物,因此就进入了误以为能所分离的认知模式。所以这个分别是凡夫的迷惑、糊涂造成的。凡夫的这个分别是假的,因此讲分别的时候,往往前边还加上一个定语,叫虚妄分别。凡夫的分别就叫虚妄分别,没有不虚妄的分别。
如果没有老师您的解读,就一个“尘”字就得难倒多少人 感恩🙏
于晓非_ 回复 @莫川_5rv: 🙏
可以通俗地总结成一句话,成体系地、专注地、确 定地、反复地,进行理论思维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