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调神大论60:冬三月5~闭藏的阐发:两个穴位

四气调神大论60:冬三月5~闭藏的阐发:两个穴位

00:00
24:05

闭藏阳气,一个阐发:

冬天养生的特点是养藏,藏是藏阳气。

这个阳气怎么藏呢?

给大家两个答案,大家体会一下:

这两个答案,和经络有关。


零、引子:

我们学习《黄帝内经》,一个是学习天道的规律,另外一个是学习人道,也就是如何应用天道。人道是天道的应用。

人道,一个是学习脏腑器官的常态和疾病是怎么来的,大体上也就类似于中医院校里讲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另外一个是学习解决身体问题和养生的密码。

这个密码,在身体上而言,就是人的经络系统,人的经络是由穴位组成的,说到藏阳气,这主要和肾系统有关,肾是水脏,是存水的地方,就像一个蓄水池,水足了,才能藏阳气,这一点,我们也在反复地讲到。


这里插一句题外话:

如果用药的话,可能这个密码,不光涉及到经络,还要涉及到人的脏腑,主要是五脏,肝心脾肺肾,这五大系统。

另外,还要加上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

(三焦大体上就是人的胸腔+腹腔,相当于是个空腔)

然后,用药的密码不光在五脏系统,在脏腑体系,也在经络。


因为在中医看来,药物吃下去,到了人的身体里面,也要归经的,哪一种药(是中药不是西药哦),归哪条经,都讲得明明白白,这是古人的大智慧。


所以,我们看:经络和穴位的学习,是一举两得的,无论是针法灸法砭法按跷导引,还是药法——这些加在一起,合称中医六法——都不能不懂经络。

换句话说,一个学习中医的人,如果要弄懂中医六法都在讲什么,怎么用,经络是绕不开的一门必备的学问和工具。


不懂经络,而用中药的话,那就是西医的打法了,现在这样的医生也很多,太多太多了。

比如,上个世纪,有一些中医大家,学习张仲景的《伤寒论》的时候,就说,张仲景不懂经络,《伤寒论》和经络无关。


张仲景被后世称为“医圣”,他著书的时候,熟读《黄帝内经》,这是他自己在《伤寒论》的序言里面说的,《素问》《九卷》(针经,即《灵枢》)……

医圣不懂经络,这就说不通了。

上个世纪,包括现在的很多中医,不懂经络,这倒是真的。

不懂经络,反而能给人治病的中医,想必那多半也是冒充的吧——如果我们按照《黄帝内经》的标准来作为衡量中医标尺的话。


所以,经络不可不学。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为什么《黄帝内经》当中,要用差不多一半的篇幅去探讨经络、穴位和针法,说一半有些夸张,但至少要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了。

针法只是举例子啦,来说明经络怎么用,《灵枢》里面,大部分篇幅,都是在探讨经络和针法,《灵枢》在古代也被称为《针经》,《针经九卷》。

在人身体上,两个穴位,和藏阳气,和肾,密切相关:


一、关元穴

1.关元在哪里

一个是关元穴:关元穴在任脉上,是任脉的第四个穴位,是在肚脐下方的三寸,这个3寸是怎么取的呢?

就是我们的手掌一个巴掌宽,从食指到小指,以食指的第二指节处到小指的第一指节处,以这条横线的宽度为准,这就是3寸的距离。

这个取穴标注得不准

看这个


肚脐下三寸就是关元穴。

或者,身体非常胖的人,如果腹部比例失调了,比如大腹便便的人,怎么办呢?怎么取穴呢?

那就从肚脐的正中心开始,从肚脐中心往下一直到小腹部最下方的耻骨联合上缘,也就是能摸到骨头的地方,这之间的一段距离,共分为5等分,每一份是1寸,然后,第三份的位置就是关元穴。


2.脐下五寸的境界:

肚脐(0寸):神阙穴

1寸:阴交穴

1.5寸:气海穴

2寸:石门穴

3寸:关元穴

4寸:中极穴

5寸:曲骨穴



神阙:肚脐正中央,上图位置有些偏下


(这一组知识,最好背下来,平时在纸上画一画,在肚子上量一量)


3.关元穴,和元气有关;

元气,和人的生命密切相关。

关元穴,顾名思义,这里是能够把人的生命能量关住的地方,关元穴的里面,就好比人身体中最重要的一个仓库了。

生命的精华,全都储存在里面,比如,人的生命之根,包括父精,母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父精母血),都是源自于这里。


4.中医里面有句说法:秋灸关元,关住元气。

秋天到来时,比如,立秋开始,或者再晚一点也可以,用艾绒灸,隔姜灸或者直接灸都可以,每次灸透,或者灸够足够的壮数。

比如,我过去教学生的时候,经常是直接灸,用精细的艾绒弄成细小的艾堆,非常小的,每次灸30-50堆,然后,连续灸10天,20天,或者一个月,都可以。

或者用隔姜灸也可以,每次可以灸9堆,或者体寒的人,以灸透为度,灸的时候,艾堆的数目是单数,不要双数:5堆,7堆,9堆/次,都可以。


5.灸后注意事项:

然后,灸完之后多喝温开水,不要喝凉水,千万不要吃凉东西,不要吃辣的。也不要碰凉东西。否则,身体会不舒服。也不要受风受寒


6.艾灸关元穴的时候,可以同时加灸肚脐,也可以。


7.养生灸法,宜精不宜多

很多人治病的时候,灸关元穴的同时会加灸足三里穴,这样是一个很好的配方,但是,秋灸关元时,目的是为了关注元气,不让它到处乱跑,得把它关起来,所以,灸的时候,穴位要精,要专:

就是穴位一定要找准,否则就白灸了;

就是穴位宜少不宜多,宜聚焦一个点不宜分散;

所以,这个时候,不适合同时灸足三里。


灸关元就只灸关元,不要贪多,最多加上肚脐就可以了。


8.晒太阳:如果隔姜灸肚脐,姜片下面洒一些粗盐,但是粗盐买回来之后,一定要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

生姜也是一样,晒晒太阳。



现在的很多姜,要么就是直接从土里出来的(从农家买的),要么就是从冷藏室里面出来的(从超市买的),湿气寒气都会很大,所以,用之前晒晒太阳,这个环节是必须的。




9.冬天能不能灸:如果秋天忘了灸,冬天的时候其实也适合灸,只不过,冬天天冷,每次灸的时候,想要将穴位灸透,就不那么容易了。


10.关元灸~适宜人群:

再者:

有宫寒问题的人,怕冷手凉脚凉,后背或者腰部经常发冷的人,还有一出汗就冒冷汗的人;

还有精力不足的人,比如整天打瞌睡,睡不醒,明明觉都睡足了,还是打不起精神来……

还有爱掉头发的人……这是肾精不足了。

这些情况,都适合灸这里,灸关元其实是见效非常快的一个穴位。

关于灸这个话题,我们在冬三月之后还会探讨,到时候我们会专门讲到冬季养生的话题。


11.关元与丹田

关元穴,这个位置,还和中医、和道家经常讲的丹田有关。按照中医的解释,丹田这里,就是神阙(肚脐)到关元之间的一片区域,再往细了说,是气海穴到关元穴之间,肚脐下1.5寸-3寸之间的区域。


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所以,才叫丹田,是田,这里就相当于人体里的一亩田,能播种,能收获,能藏精气,这就跑题了,跑到道家和修行上面去了,当然,说到修行,我是不懂的。就不能乱说了。



二、命门穴

1.命门穴的位置

另外一个是命门穴:

命门穴,是督脉上的第四个穴位。



2.生命之门

很巧,任脉、督脉,第四个穴位,都是和人的生命至关重要的大穴位:

命门穴,顾名思义,就是人的生命之门

(前面讲的的关元穴,里面关着的是人的生命之本


3.肾间动力:在中医里面,命门这里,也是肾间动力发动的地方,同时也是人的元气之根,生命之本,所在之处。

肾间动力,这是个中医术语,这肯定和阳气有关了,阳气主动嘛。


肾是储藏阳气的地方,这个阳气的发动,就靠命门的开合,一开一合,命门是一道门。所以它非常的重要。



4.神阙:藏神之门

类似这道门的,还有一个地方,也就是神阙(肚脐),这个地方就好比窗户,或者皇宫的阁楼一样(阙)。


阙:瞭望用的阁楼,在皇宫两旁。宫、阙,合称宫阙


这两个地方,命门穴、神阙穴,还有关元穴,共同主宰了人体阳气的开关。


5.还有,中医治疗衰竭性的疾病,这就是非常非常严重的问题了,病入膏肓了,这个时候,命门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常用穴位

怎么用呢?大家猜一猜。


6.我们前面讲四气调神大论的时候,讲到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的时候,都是讲完了正文之后,再讲养生方法,比如艾灸或者食疗等等。

可是,这一讲,却在刚刚讲完冬三月,此谓闭藏之后,就讲到了这一点,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这个知识太重要了,关元和命门,它们能有助于我们学习者理解肾的养生:学习不是枯燥的理论,一定要有实践结合才行,否则就成纸上谈兵了:

冬季的养生,为什么是养藏?藏的是什么?

是什么呢?往简单了说,是阳气,往复杂了说,是生命,生命之本。


人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呢?

就是来自于这里。


所以,如果放到最后讲的话,可能很多人听到那里,就忘记了前面所讲的内容了。


7.再说丹田

关元在人的前面,在腹部;

命门在人的后背上,在腰部;


这两个地方的中间,是人的丹田所在:


下丹田(丹田其实有三个)



丹田,这是传说中的存在了,如果一个人不打坐不修行的话,是很难证明丹田的存在的,当然了,打坐修行,在很多人看来,也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们也不去探讨它,我们只讲健康。


这一讲,对于理解冬天养阳,养藏,非常的重要:


三、太阳在身体上的投影(生命全息)

1.阳就是太阳:

然后,再说阳,冬天藏阳,藏的这个阳气,和太阳有关。


2.两条阳经:

在人的身体上,和太阳关系密切的经络,所有的阳经都是,但是关系最密切的经络有两条,一个是督脉,一个是足太阳膀胱经。

(1)督脉上面有命门穴。

(2)膀胱经上,最末端的一个穴位是至阴穴


3.古书里说:

至阴穴在人的脚趾上,在双足最小的小趾上,小趾的外侧,指甲角旁边就是。

然后,《黄帝内经·灵枢经》里面就说了: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

(《灵枢·根结篇第五》)


人体的阳气,或者说是最大的阳气,它的根,在双脚上,最不显眼的两个小趾上,从那里发源……


然后,这个阳气逐渐汇聚,越来越大,最后,它们在命门集结、汇聚。


这个命门,多数医家都解释为睛明穴,在两个眼睛的眼角内侧。



但其实呢,人的阳气汇聚最多的地方,是人的丹田所在,也就是关元穴和命门穴这里,这里是阳气的大本营。



然后,这个阳气,既可以供给心脏用,还有其它脏腑器官,还有人的头部,比如人的思维活动,用眼睛看东西,要用大脑想问题……



都离不开阳气。


4.再插一句:

根据我这些年的经验,我发现,但凡阳气不足的人,最后,身体衰弱的时候,往往都是脚趾的部位先堵了,尤其是膀胱经和足小趾这一段,然后,脚踝以下,慢慢地气血就不通了。

然后,各种手凉脚凉就都来了。

还有很多人,尤其是女生,从小就手凉脚凉,这是先天的阳气不足。早早地身体就堵了。



然后,这样的人,得了病之后,非常不好治,而且,日后,人过中年以后,得肿瘤疾病的潜在人群,往往也是这一部分人群。从小就很可怜,姥姥不亲舅舅不爱不说,偏偏疾病还喜欢没事就找上门来。

那怎么办呢?艾灸。



5.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大量运动

很多人不知道艾灸方法,但是她听过锻炼身体有助于提升阳气,于是她就去大量运动去了。




其实,人的阳气特别虚弱的时候,是不适合做大量运动的,尤其是体育运动,那样,就是在透支人的生命之本了,你越锻炼,肾就越要把它本来存着的,储藏的生命之本拿出来,提前用掉,然后,可能就没有然后了……

这一生本来能够活得很长,往往却很早地就结束了。这都是有原因的。


6.脊背不直:

还有,很多阳气不足的人,督脉里面的气不够了,然后,身体就不直了,腰背就会弯了。还有的人,从小就坐不直,这也和先天肾的精气不足有关。


7.艾灸方法:

那么,怎么办呢?

(1)足太阳膀胱经上面的一个穴位:肾俞穴;

(2)督脉上的第四个穴位:命门穴(和肾俞穴平行);

(3)任脉上的第四个穴位:关元穴。

如果有条件的话,多灸,常灸。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也要做。


8.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毕竟,命是自己的。自己都不重视的话,最后交给医生的时候,医生就会胡来了。医生会胡来,这是个大概率事件。

好多健康问题,最后弄出大问题来,往往都不是因为病本身的恶化,而是因为医生和患者的无知,比如小病也做手术,比如阑尾炎和各种剖腹产等等,太多了……

再比如,一旦得了大病,到了医院,医生就给患者用全世界最好的药,什么药贵用什么……最后却往往也救不了命。

(再想想看,人到癌症晚期的时候,医院是不是都是这样做的?)

所以,一定不要存侥幸心理。


9.养生,是自己说了算,治病,是医生说了算。

这一点,一定要明白。

还有一句俗话,现在很流行: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辛辛苦苦赚的那点钱,最后都给医生了。

趁着自己还能说了算的时候,赶快去找一找这几个穴位,到网上买一些艾绒和艾灸设备,给自己灸一灸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上止正_4z

    前排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