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天真论原文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
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讲解:
其次有圣人者。
其次,就是接着上面往下讲,在至人之下,还有圣人。
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
圣人们处天地之和,就是将自身放在天地之中,顺应天地之道。
一、处天地之和
1.关于和
和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我们常说和谐,和和谐是同一个意思,都是相互呼应——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在一起,彼此之间很融洽,就是和。
(1)《道德经》中的和
在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叫“音声相和”。
不同的音乐相互呼应,产生美妙共鸣的乐声,这叫和。
(2)《文心雕龙》中的和
在中国另一部古代著作,《文心雕龙》之中,也有一个关于和的说法,也和音乐有关,叫“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不同的声音,彼此在一起,能共同组成一首音乐,这叫和。
这个和,不是把不同的声音简单地混到一起,而是要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分出主从关系,有主有从。
这是异音相从谓之和,不同的声音,有主有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是和。
所以,这个和字,最早是和音乐有关。
同声相应谓之韵,相同的声音,前后呼应,这叫韵。
这个韵,是韵律的韵,我们都读过唐诗宋词,古代人作诗词都讲究押韵,为了押韵,在每一句的末尾,就要选择相同韵母的字。
比如,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诗词,也让孩子从小就学习《声律启蒙》,或者《笠翁对韵》,这些关于作诗词和对联的启蒙书。这些都是讲韵的书。
这是同声相应,谓之韵。
这些都和声音,和音乐有关。古代人作诗,填词,都是为了唱诵的,所以这些诗词都叫诗歌,配上音乐,都能够唱。
了解了和这个字的本义,我们知道了它是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事物,或者不同的人,在一起组合,然后能够发挥出一加一等于二或者大于二的效果,这就是和。
现在也在讲和谐社会,一个社会,由不同的人,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如果想要达到真正的和谐,这很不容易,非常的难,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国历代的朝代和政府,也都在尝试着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最终他们全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采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社会的根基。
这也是因为,儒家思想中,很讲究和谐,追求人际之间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孔子最早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讲的就是两个君子,或者很多的人之间,彼此的性格、秉性和个人爱好等等可以不必完全相同,彼此的差异很大,但是,大家在一起的时候,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和平相处,和谐融洽地相处,这就是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能做到和而不同的人,就是君子。所以,我们才说“道不远人”,道离人并不遥远,能包容他人,和他人和平共处,你就是君子。
如果能够做到和而不同,那么,最终,更多不同的人,在一起,就能够建立一个天下大同的社会,这是儒家的经典《礼记》中的思想:
——不同的人彼此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2.天地之和
讲完了和这个字的内涵,我们再来理解上古天真论的原文:处天地之和。
这是古代的圣人所达到的境界。
在古代,关于圣人,也是儒家的人提倡的多,比如孔子就提倡圣人之治。
除了儒家,古代的道家也有很多圣人。道家的圣人往往都是隐士,那些圣人们往往都只做不说。
处天地之和,就是天和地之间的一团和气。
说到天地之间的和气,我们或许会想到这样的场景:今天天气不错,风和日丽,太阳高照,清风拂面,这样的天气谁都喜欢。
那么,这样的天气是怎么来的呢?
——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和地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种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的现象,也叫天地气交,交合。
在这部《黄帝内经·素问》的下一篇,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中,讲到夏天的气候特点的时候,也会讲到夏天的特点是“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夏天来到时,天气和地气交融,万物开花结果。
这种天地气交,就是天地之和。
天气和地气相交,在一年之中,是开始于什么时候呢?
是开始于正月。
在我国的中原地区,正月的时候,立春(2月3-5日)和雨水(2月18-20日)这两个节气,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然后天地气交,就产生了雨水。
雨水滋润大地,大地就开始一片生机了。
这里的地气上升,就是指地底下藏着的阳气,从土里升上来,到地面上,从正月这个季节就开始了,然后从整个春天一直持续到夏天。
这是地气上升。
天气下降,天上的云,变成了雨,这些雨,也就是雨水,是以云的形式在天上储存着,本来它是属于大地上江河湖海中的,现在,天气下降,把它再归还给大地。
所以,这个时候开始,大地就开始变绿了,万物都发出勃勃生机。
这同样是天地气交,天地的和气。
这个季节,正月的这个月份,在《易经》之中,和《易经》六十四卦之中泰卦的卦象相对。
泰卦,我们都知道“否极泰来”,泰表示好的,否表示坏的。
泰卦,阴在上面,阳在下面,也就是上面是雨水下降,下面是阳气上升,就是天地气交,在易经中也叫天地交感,这一卦的卦象,象征着天地之间,繁荣昌盛,不管是自然界的动物,植物,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一片和气,这就是我们最开始说的,天地之间一团和气。
这个和气,就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
圣人处天地之和,就是圣人懂得天地之道,他能够善于利用这种天地气交的时机,来为自己所用。
二、从八风之理
下一句,从八风之理。
从是跟从,八风,是大自然中的八个方向的风。
八方,是四方四隅合称,东南西北,这是四方,然后,还有四个角,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是四隅,隅就是角落。
八风,就是指各个方向来的风,从八风之理,这个理是什么理呢?
1.理
这里的理字,我们看看这个字,左面是一个玉字旁,右面是里面的里。
这个字在古代最早的时候是和玉有关,玉里面的纹路,就是理。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古代的人,在雕琢玉石的时候,那些能工巧匠,要想成功地将玉从岩石中雕琢出来,就必须要按照玉石的纹路去雕琢,这个雕琢玉的过程,就是理。
中国古代的人,喜欢玉做的首饰佩戴在身上,或者祭祀用的器具,盛装东西的器皿,也有很多是玉做的。
古人发现,玉中蕴藏有灵气,能够辟邪,能够养生。现在的科学研究也发现,古人的这种认识是有道理的。
所以,古代关于玉的记载,玉的文化,比比皆是,像许多的诗词典故等等之中,都离不开玉。
理就是玉石的纹理,玉石的内部结构和规律,顺着这个纹理去雕琢,才能将璞玉从矿石中提取出来。
2.九宫八风篇
从八风之理,就是顺从八风的规律,顺从大自然界中的气候变化的规律特点,及时地避寒避暑,避免风邪伤人。
在《黄帝内经·灵枢》中,有一篇,叫《九宫八风篇》,九宫就是八卦的八种卦象,乾坤坎离震巽艮兑,这八卦,分别表示八宫,然后再加上中间的一个中宫,一共是九宫。
九宫蕴含了很深奥的智慧在其中,通常和占卜吉凶有关。
八风就是自然界的八种风,八个方向的风,对人的健康影响。
《九宫八风篇》里面就是专门探讨人如何顺应大自然的变化,趋吉避凶的,其中有一句话,叫“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这里的矢石,矢是弓箭的箭,石是古代作战时,使用的滚木擂石,比如用石头攻城,或者守城时使用擂石。
圣人养生的方法,把风邪对人的危害,看得如同弓箭和擂石对人的伤害一样,在古代,弓箭和擂石伤人,往往都是致命的。
从八风之理,就是泛指避开自然界中,因为气候变化,季节变化的各种风寒暑湿之邪,顺应气候变化的规律。
三、适嗜欲于世俗之间
适是适应,顺应的意思。嗜欲,就是世间的各种物质享受和人的各种欲望。
在世俗之中,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欲望,也会因这些欲望产生种种困惑和烦恼,圣人不会有这些欲望和烦恼,也不会受到它们的影响。
圣人的做法是主动去适应这个世俗社会,但是不与之同流合污。
如果将世俗的种种欲望比作水溏中淤泥,那么,圣人就好比水中盛开着的洁白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因为圣人的心是出尘的。
这是圣人的入世,以一颗出尘的心,入世修行。
这句话讲的是圣人的处世之道,让自己适应世俗社会。而不是像前面讲的至人、真人那样去世离俗。
三、无恚嗔之心
1.恚和嗔
恚,上面两个土,读作圭,下面一个心字,表示怨恨,或者愤怒。
嗔和恚的意思类似,表示发怒,生气。恚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嗔恨,一个是嗔,发怒,生气,一个是恨,怨恨。
2.嗔是三毒之一
佛法之中也有个说法,说人有三种毒:贪嗔痴,贪是人的贪欲,嗔就是嗔恨,痴就是很多人不明白事理,十分不明,善恶不分,颠倒错乱,这叫痴。这是人的三种毒,会伤害人的身心,是人生百恶的根源,也叫三种愚,愚昧的人,才会被贪嗔痴所左右。
所以,这里的恚嗔,就是佛法中常讲的嗔恨,道家和佛家,全把这种对人的怨恨心,对各种不顺心的时候所生起的怨恨,视为一种愚痴,一种毒害。
3.圣人的智慧
圣人无嗔恚之心,没有怨恨之心。
我们生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但是一个修养好的人,一个达到了圣人境界的人,他不会去怨恨别人,也不会让不愉快的人或事影响到自己的内心。
这是为什么?圣人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最大的一个好处是:圣人不会让自己跟着情绪走,而是会做情绪的主人。
这句话讲的是圣人的一颗平常心。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没有大的起伏和波动。
四、行不欲离于世
圣人的行为,并不离开这个世俗社会。
行是行为,不欲离于世,不想要离开这个世界,这里的离开,不是指人死去了那种离开,而是脱离世俗社会,出世修行,就像很多修行的人那样,去到深山里面隐居,或者到寺庙里面,圣人不是这样,他是在尘世之中。
被服章
这句话是意思是穿着普通文彩的衣裳,圣人穿得不是很华丽,而是很普通。
这一句话,很多学者考证,不是原文的内容,是后来传抄的过程中加入的。所以,这一句话对原文的内容并没有任何的帮助。
我们不去理会这三个字。
五、举不欲观于俗
举是举止,不欲就是不想的意思,观是炫耀的意思。
这一句是意思就是圣人虽然修养很高,但是却从来不会做出炫耀自己的举动。
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这两句讲的是圣人的行为和举止,符合世俗社会的要求,并不出格。
我们举个例子来理解这两句话,现在的很多人,尤其是很多修行的人,比如学习佛法的,或者学习道家的修行的方法,他的行为举止往往会很出格,处处标榜自己与众不同,为自己塑造出一种异于旁人的优越感。
其实,这就违背了他想修行的初心了。现在有一句话很流行,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佛经《华严经》)。
或者说,他所做的,并不是真正的修行,借用一句佛家的话说,他的身体出家了,出世了,可是,他的心没有出家,他的心还在尘世之中,但是他以为自己不在了,这是自欺,也是欺人。
自欺欺人。
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真正的修行,是修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能够不为这些虚无飘渺的名所累。
反过来看:
一个人,越是标榜自己,炫耀自己,越是显示出他内心的空虚,这是心虚的表现。
六、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
1.外不劳形于事
外不劳形,劳动,工作,是为了吃饭,但是不要让这些劳动和工作过度地劳累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是身体奴役。
比如现在有很多人,把自己比做房奴和车奴,为了生活得舒适,最后成为了房子,车子的奴隶,买了一套房子,还要买第二套,然后再买第三套……贷款也要买,给孩子上学择校也要买。
然后他每天工作赚钱,就是为了买这些多余的东西,第二套和第三套房子,对于居住来说其实是多余的,然后他为了这些多余的东西,透支了身体的健康,而健康对于他这一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没有了健康,他的生命质量的基础就没有了。
这就是典型的外劳形于事,将人生活颠倒了。
然后,他就被各种攀比之心,攀缘之心给左右了:
人的心被外物左右了,跟着外物走了,受到周围环境,外界事物,甚至他人的影响和左右。
现在人的很多苦恼,都是自己找给自己的。
自己强加给自己的负担。
2.内无思想之患
内是内在,内心中,没有这些思想的忧患,每天为这些工作,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物质欲望所困惑和烦恼。
圣人没有这些。他能够脱离这些外在的内在的影响。
七、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
1.以恬愉为务
恬愉,恬是恬静,我们从前讲过恬淡虚无,是指一个人的内心境界,内心中的一种宁静的状态,恬和心有关,前面我们讲过的心安而不惧,就是这种恬的状态。
愉是愉快,愉悦的状态。圣人以恬愉为务,务是追求和目标。圣人以保持内心中的恬静和愉悦,为修行的目标,我们常说的修身养性之道,这里,圣人给出了方法。
2.以自得为功
功是功劳,自得,是对于大道的亲身体验,内心中收获这种体验,就是自得。
关于自得这个概念,是儒家的孟子在《离娄》中,首次提出的。在道家的庄子的《知北游》中,也有和自得相类似的说法。
圣人的修行,以获得内心对道的亲身体验为目标。
3.恬愉和自得,是为了体悟大道
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这两句,还有深层的意思,一名圣人,他内心恬静愉悦,这个时候,他才能够距离大道更近,才更能触摸到大道的本质,这种状态下,如果他能够悟透大道的本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悟了,那么,这个时候,他就是自得。
这是圣人的目标——求道是修行的目标。
让心灵超越身体,体悟自然的心性,是人类修行的目标。
八、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形体就是身体,不敝,敝是衰败,到了终点,形体不敝就是形体不会衰老。
精神不散,精神能够聚而不散,人的精气神不散,就能长寿。
所以,圣人的寿命能超过一百岁,亦可以百数,长命百岁。
至于过了百岁之后,究竟寿命有多长,从古到今,并没有标准答案。
但是这里讲的圣人和普通人,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普通人做不到,不意味着古代的圣人也做不到。
1.圣人的寿命--道家
关于道家的圣人,他们能活多久,关于这些历史记载,我们一个也见不到,他们都是出世修行的,像道家的圣人老子,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不知所踪。
2.圣人的寿命--儒家
而儒家的圣人,我们知道儒家的圣人孔子,活到了73岁,孟子活到了84岁,73,84,都是虚岁,都没有超过百岁。
3.圣人的寿命--佛家
包括佛家的圣人,释迦摩尼佛,按照中国的文化来讲,佛祖也是得道的圣人,他老人家也是活到了八十岁就离开了。
这些都远不是上古天真论这篇文章之中所讲的上古时期的圣人的标准。
老师讲的特别精彩!喜欢听!
君子和而不同…外交上的求同存异…
老师讲得很好,我从头听到尾,有的地方还反复听!喜欢听
通俗易懂!顶级好评
老师你好,有文字书吗,我想看
云溪国学讲堂 回复 @真我190: 没有书。 听的时候可以看文稿,文稿每讲都有,在简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