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的生物》:好奇的心

《表里的生物》:好奇的心

00:00
10:01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是《表里的生物》,这篇课文我们教材其实选得特别的好,他和我们前面刚刚学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可以说正好可以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那篇课文是鼓励同学们多去探究世界,但实际上每一个孩子对外部世界都有一颗好奇的心,胡思乱想的过程就是探求开始的一个过程,像这篇《表里的生物》就很好地展示了这样的一个过程。


文章其实是写得十分精巧的,甚至带有一些悬疑和玄幻的色彩。故事开始时,先渲染了我小时候住的那个小城的自然氛围,写出来熟悉的禅鸣、犬吠,秋虫在草丛中的鸣叫,还有老人的敲钟声,街心的三弦声,以及由此引发到看到桌子上父亲的表的诸多疑惑。小时的我以为凡是能发声的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所以说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的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又是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转运,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秋虫的歌曲要单调些,而父亲却说只许听不许动,小孩不许动表。即使后来把表打开,让他看到那美丽的世界中,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以及几个青黄色的齿轮,但依然会告诉他,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


这里的父亲是很有趣的,他对儿子说之所以不能动,是因为表里的那个小尾巴似的,不停地摆来摆去的东西,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你。文章并没有写孩子听了之后会如何,但这句话仿佛魔咒一般印在了他的心里。所以他也会对别人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所以,这篇课文的妙处,并不仅仅在赞美小时候的我的那种好奇心和探究欲,事实上父亲打开表让我观看,并解答我的疑问后,我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的事,也是那么的有趣。


事实上对于许多的少年而言,寻找一个答案,获得一个真相是内心的渴望,这样的好奇不仅仅是故事中的我所具有的,也是许许多多的孩子们都具有的。有了这样的好奇心,才会对世界有更多的认知。


所以,这篇课文除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思考的“我”的形象,同学们特别要注意,其实这里的父亲形象也特别值得关注。你看他初看上去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也有些严厉,但他不仅有爱孩子的心,其实他也还很善于解答孩子的疑惑。有的同学就要问了,父亲为什么会告诉我躲在表里的是一只小蝎子呢?其实,父亲之所以如此说,也是为了阻止我乱动他的表,其实他暂时也很难让年幼的我明白手表精密的机械原理,于是他退而求其次,才想到了这样的一个主意。


而父亲这样所谓善意的谎言,其实也充满了生活的乐趣。所以这其实也蕴藏着一种教育的智慧,对于孩子们的某些疑问,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直接的摆出一副所谓高大上的科学真实的面孔,只给出一个尽量准确或者标准的答案,而不考虑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这其实不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都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同学们经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在我们的教材中其实就已经读到不少描写父亲、母亲的文章了,每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人物个性不同,形象不同,可以说是各有千秋,而这篇文章中的父亲的风格可谓是一种新的类型。


大家想想看,父亲和四年级下学期的有一篇课文叫《宝葫芦的秘密》,其中那个奶奶的形象和这个父亲是不是有些相似呢?大家可以回头回忆一下那篇文章,试着找一找他们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


回到这篇文章的主旨,可贵的好奇心。其实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世界里,好奇心可以说是一切学问、一切知识的根基,是探究精神最重要的基石之一,而善于观察则是不可缺少的另一个支柱。


两千五百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有散步的习惯。有一天他外出散步,经过一家铁匠铺的时候,他听到里边传出的打铁声,那个声音比别的铁匠铺显得更加协调,更加悦耳。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简单地走过路过,因为这个好奇心他就走进铺子里头,仔细观察,而且还测量了铁锤和铁针的大小,发现音响的和谐与发声体体积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随后他又在琴弦上做了实验,接着就有了更为重要的发现。那就是只要按比例划分一根震动着的弦,就可以产生悦耳的音成。比如一比二会产生八度,二比三会产生五度,三比四会产生四度等等。就这样,因为时时留心,善于观察,又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探究,毕达哥拉斯最终就因此发现了音乐和数学的联系。


后来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用比率将数学和音乐联系了起来,他们不仅认识到琴弦产生的声音,与琴弦的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现了和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发现那些和谐的声音是由长度呈整数比的同样绷紧的弦发出来的,于是音阶和调音理论就此诞生了。所以从毕达哥拉斯的伟大发现我们也可以看到,可贵的好奇心只是科学探究的起点,除了要有好奇心之外,还要处处留心,还要仔细观察,还要能够有对客观现象做出分析与推理的能力,这样有好奇心引发的探究,才往往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来。


好了,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同学们下次再见,语文启蒙我们不见不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西蒙格林

    这一课是田忌赛马

    遇见娇娇 回复 @西蒙格林: 田忌赛马?

  • 大风大多数

    有时候我会思考一些人生问题,比如“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人活着的终极意义其实就是追求幸福、通向幸福之路。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的一句名言说得非常好:世界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第一,深感惊喜;第二,使更多人深感惊喜。我认为,世界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第一,深感幸福;第二,使更多人深感幸福。我想这才是我们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临终前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告诉他们,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我想:我希望自己在临终前也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真正深感幸福,向他人说出这样的话:告诉他们,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写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书中说道:幸福是人的最高利益。

    声声起 回复 @大风大多数: 深有同感,,让更多的人深感幸福自己就会深感幸福😄

  • 狸儿响叮当

    新版的书没有这一课 应该是六年级的课文

    1336060jgvn 回复 @狸儿响叮当: +1

  • 青bb123

    不知四、五、六年级的《语文启蒙课》什么时候出书呢!最近在看三年级下册《郦波语文启蒙课》,收获很大。看书反而能确确实实学到知识,反反复复听音频收获不大;但如果先把对应的启蒙书看了几次,再去听音频就知道老师说了什么。强烈推荐大家先去看书,再听音频,收获较大。看了三年级下册启蒙书,知道了小学阶段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科学的思维习惯;还教了我们怎么做人……还可积蓄词语的多样性,又可以学到符号原来这样用,还穿插教了怎么写类似的作文。去看书,真的收获大。希望四、五、六年级的启蒙书尽快能出版呀!大家看了启蒙书,必定有收获的。谢谢郦波老师,写了如此优秀的启蒙书!

  • 大史丫头

    这是六年级的课文

  • cocoshare

  • 啄木鸟530

    晚安

  • 老沛沛

  • 声声起

    先生,晚安

  • 青bb123

    新书不是这篇课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