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仁由义
儒家认为理想的社会应该具有两个特征,既要让世界充满爱,又要让世界更和谐。爱的世界需要有一颗爱人的心;和谐的世界需要用道德价值来规范行为,让人人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在孟子看来,理想的社会需要“仁”的精神,更需要“义”的规范。总而言之,仁与义是人生活的价值追求,是道德生活的总规则,这就是孟子“居仁由义”的思想。
“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居住的地方在哪里?仁就是了;行走的道路在哪里?义就是了。居于仁中,行由义上,一个有高尚人格的人所做的事就齐备了。”
孟子提倡,人应该住进宅心仁厚的精神家园,应该遵循大道而行。但在现实中,孟子看到人们眼里都是利益,人人追求华堂大屋,走争权夺利的道路。这是缘木求鱼颠倒了追求的方向,对此,孟子曾经批评过梁惠王,说“王何必言利”,认为梁惠王的认识不到位思想境界不高。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一段有价值的人生,应该追求仁义。不应该追求华服美色、功名利禄,而应该居住在仁中,行走在义上,这样才是大人君子的追求。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爱人、推己及人的一种主观情感。在春秋时期,同样提倡爱人的还有墨家学派。但在爱人的实践上,儒家和墨家有明显的分野。儒家认为一个人的爱是有限的,要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爱人。也就是说,儒家的爱是有先后顺序的,人应该首先爱父母,然后是兄弟姐妹、同学师长、同事上级等。而墨家认为儒家的爱太吝啬,应该撒向世界全是爱,毫无差别地爱别人,这才是“兼爱”的大境界。孟子坚定地支持孔子的仁爱思想,他认为墨子撒向天下全是爱,把对父母的爱淹没在天下人之中的做法,就等于不爱父母,就是禽兽。
孔子认为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是君子所应该有的道德品质。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这说明一个真正的君子,道德品质中义是根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是礼,有高度的文化修养;态度谦逊不自满骄傲;对人对事处之有信。在孔子看来,义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孔子对仁义的定义很笼统,没有回答仁义从何而来的问题,而孟子将仁义并举,系统地回答了仁义的来源问题,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见。
孟子认为,仁就是“恻隐之心”,是内心的同情怜悯心;义是“羞恶之心”,是对善恶美丑的价值判断。仁教会我们爱人,义教会我们判断善恶,管理好内心主动做善事不去做坏事。所以,义既是内在的道德情感,也是外在的道德规范,它与仁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人既要爱人,又不能爱心泛滥,要在义的约束下,知荣辱知是非,符合道义的就要有所为,不合道义的不能为。所以,孟子提出的“居仁由义”,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仁者爱人和有所为有所不为。
孟子认为,仁是人的良心本心,它先天地存在我们的心里,但仅仅把良心本心放在心底,不运用到社会生活中,还不是善,但要把良心本心显现于社会生活,需要义的规范。孟子对行仁义有更高的要求,认为“居仁由义”应该是人内心的需求,是以良心为驱动力的,自然而然、自觉自愿的行为。也就是说,“居仁由义”是人生的目的,而不是获取名利地位的手段。他称颂舜说,“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舜能够明了各种事物的道理,体察各种人物的心情,是因为他按照仁义去做,不是把仁义作为工具来使用”,也就是说“居仁由义”是审美的,而不是功利的;是自觉的,而不是被迫的;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这就是“居仁由义”的最高境界。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